[古裝迷情] 《芙蓉殿》作者:九月時五【完結】
簡介:
星月生來便是東魏最璀璨的明珠,輔治公府嫡女,三代皇後之族,自幼養於宮廷,伴於公主,堪稱金枝玉葉,皇親國戚。
宣帝二十七年,春。
星月陪伴太皇太後禮佛薰香,奉茶之際,太皇太後言:「三姑娘,哀家將你姐姐許給太子可好?」
星月婉轉一笑:「女子姻緣,當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回府後將此事告知姐姐,太皇太後屬意她為東宮正妃。
山川過眼,日月成空,等來的不是輔治公府滿門榮寵,而是謀逆之罪滅頂之災。
滿門抄斬,血流成河,闔族女眷沒為官奴,以死恪守尊貞操行。
姐姐留於人世最後一句話:「星月,我後悔了。」
星月懸樑,為人所救,那人神情倨傲冷寒,賜她啞藥:「思及你長姐往日情分,念你是許氏一族最後一點血脈,留你一命,逐出東魏,此生不可踏足國土一步,違之,格殺勿論。」
星月道:「李昀,你記住,我今朝最後一句話說給你聽,今日你不殺我,來日便是我殺你。」
*
這一路,她從東魏許三姑娘走成北周昭懿皇後。
這一路,她走過重重烈火,承過滔天之罪,負過血海深仇。
從東魏國土踏入北周宮廷,芙蓉壓芳華,錦繡青雲上。
內容標籤:因緣邂逅勵誌人生
搜索關鍵字:主角:許星月,趙玄瑱┃配角:┃其它:
一句話簡介:半生東魏世族女,半生北周宮廷路
立意:見堅韌之路,走傳奇一生
第一章 東都,宣帝二十七年,春。景祥……
東都,宣帝二十七年,春。
景祥宮一早換上了新鮮的枝蕊,內殿佛龕前,一盞沉香緩緩倒流入檀木刻托,絲絲裊裊,將那厚重的團繡帷幕都染上淡香。
太皇太後不喜濃烈的薰香,也隻有沉香能聞得一二,今日又是禮佛茹素的日子,老嬤嬤把平日裏嘰嘰喳喳的紅嘴鸚鵡都摘了下來,掛到外麵廊上去了。
殿內隻開著兩扇窗,透著微微的風,遠遠能望見東邊的宮殿群落,琉璃簷角在日光下透露些許微黃的蜜金色。
東四宮是皇後和娘娘們的居所,一貫喧鬧繁華,不比西四宮這般寂靜。
約摸到晌午,太皇太後禮佛誦經已畢,由星月扶著,從內殿裏出來,老嬤嬤服侍太皇太後靠在榻上,星月奉上一盞香茗,道:「老祖宗用茶。」
太皇太後接過茶盞,見星月漏出來一截雪白的腕子,戴了一隻紅瑪瑙的圈鐲,殷殷的紅,一絲雜質不染。
每逢初一十五陪太皇太後禮佛時,星月通常穿的素淡,今日也是亦然,那身淡青的衣裙仿佛早見著穿過幾回了,釵環盡褪,隻留了一支常戴的流蘇釵,有細密的珠子垂下來,婉轉的貼在耳側。
旁的再沒有了,倒是這一隻瑪瑙鐲子襯的膚白人艷。
雖打扮的素淡,隻一張臉絕色,也足夠叫人多看幾眼了,星月進宮的時候年紀小,相貌遠不如她姐姐,這兩年長起來了,竟將姐姐也漸漸比下去了。
星河肖母,圓杏眼,桃花麵,從小到大都是好看的,星月卻不是,她眉眼更嫵媚些,翦水瞳,遠山眉,倒是有些肖似先皇後。
因常年陪著老娘娘們禮佛,身上總有些淡淡的檀香味兒,又愛低眉垂眼的,打眼看覺著嫻靜,其實同她待久了的人,都知道她脾性烈得很,不比星河好說話。
太皇太後慢吞吞喝了口茶,瞧著星月如今一幅大姑娘模樣,不由想起當年來的時候,那才多大點,還沒桌子高,又笑著說起來:「這瑪瑙的玩意兒倒襯你,往常沒見你戴過,平日戴的那些翡翠,白玉都素得很,不如這個好看。」
星月原是奉茶,聽得太皇太後這樣說,低頭瞧了瞧手上的鐲子,笑言:「前月過節,壽和宮太妃娘娘賞下來的,我一貫不愛這些,不過太妃娘娘一片好意,便想著戴上兩天讓娘娘瞧著高興。」
太皇太後笑:「太妃最疼你,這樣的好東西,連慶平和新陽她們都不捨得給,獨獨留給你。」
說罷疼愛似的為星月攏攏頭髮,「戴著好看呢,我們三姑娘也十六了,長大了。」
放下茶盞,又似乎想起一事:「說起來,星河今年也有十九了,皇後前些日子倒是提起過,該把星河的正事提上日程了。」
太後太後笑著問:「三姑娘,將你姐姐許給太子可好?」
星月垂著眉目,眼睫不自禁的動了動。
之前中宮娘娘來,她就大約思忖著是為這事兒,沒成想還真是。
星河與太子的婚事,宮裏人雖不在明麵上說,但心裏都有底。
中宮娘娘母族勢微,一直想與先皇後的娘家締結姻親,星河與星月幼年便被接入宮中養育,這些年中宮娘娘對她們一向殷切的很。
娘娘看上的是星河,可惜星河與太子不親近,滿宮裏都知道。
這幾日太皇太後沒提起,也沒叫姐姐過來說過話,今兒卻頭一遭先從她這邊漏了口風,大約是,想叫她先去跟姐姐知會一聲吧。
星月抬起眸子,見著太皇太後笑盈盈的臉,一時竟不知怎麽回,隻好恭恭敬敬的陪著笑:「婚姻之事,從古至今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姐姐自幼在宮裏頭長大,得老祖宗和中宮娘娘庇佑,這既是她的福氣,也是我們輔治公府的福氣。」
簡介:
星月生來便是東魏最璀璨的明珠,輔治公府嫡女,三代皇後之族,自幼養於宮廷,伴於公主,堪稱金枝玉葉,皇親國戚。
宣帝二十七年,春。
星月陪伴太皇太後禮佛薰香,奉茶之際,太皇太後言:「三姑娘,哀家將你姐姐許給太子可好?」
星月婉轉一笑:「女子姻緣,當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回府後將此事告知姐姐,太皇太後屬意她為東宮正妃。
山川過眼,日月成空,等來的不是輔治公府滿門榮寵,而是謀逆之罪滅頂之災。
滿門抄斬,血流成河,闔族女眷沒為官奴,以死恪守尊貞操行。
姐姐留於人世最後一句話:「星月,我後悔了。」
星月懸樑,為人所救,那人神情倨傲冷寒,賜她啞藥:「思及你長姐往日情分,念你是許氏一族最後一點血脈,留你一命,逐出東魏,此生不可踏足國土一步,違之,格殺勿論。」
星月道:「李昀,你記住,我今朝最後一句話說給你聽,今日你不殺我,來日便是我殺你。」
*
這一路,她從東魏許三姑娘走成北周昭懿皇後。
這一路,她走過重重烈火,承過滔天之罪,負過血海深仇。
從東魏國土踏入北周宮廷,芙蓉壓芳華,錦繡青雲上。
內容標籤:因緣邂逅勵誌人生
搜索關鍵字:主角:許星月,趙玄瑱┃配角:┃其它:
一句話簡介:半生東魏世族女,半生北周宮廷路
立意:見堅韌之路,走傳奇一生
第一章 東都,宣帝二十七年,春。景祥……
東都,宣帝二十七年,春。
景祥宮一早換上了新鮮的枝蕊,內殿佛龕前,一盞沉香緩緩倒流入檀木刻托,絲絲裊裊,將那厚重的團繡帷幕都染上淡香。
太皇太後不喜濃烈的薰香,也隻有沉香能聞得一二,今日又是禮佛茹素的日子,老嬤嬤把平日裏嘰嘰喳喳的紅嘴鸚鵡都摘了下來,掛到外麵廊上去了。
殿內隻開著兩扇窗,透著微微的風,遠遠能望見東邊的宮殿群落,琉璃簷角在日光下透露些許微黃的蜜金色。
東四宮是皇後和娘娘們的居所,一貫喧鬧繁華,不比西四宮這般寂靜。
約摸到晌午,太皇太後禮佛誦經已畢,由星月扶著,從內殿裏出來,老嬤嬤服侍太皇太後靠在榻上,星月奉上一盞香茗,道:「老祖宗用茶。」
太皇太後接過茶盞,見星月漏出來一截雪白的腕子,戴了一隻紅瑪瑙的圈鐲,殷殷的紅,一絲雜質不染。
每逢初一十五陪太皇太後禮佛時,星月通常穿的素淡,今日也是亦然,那身淡青的衣裙仿佛早見著穿過幾回了,釵環盡褪,隻留了一支常戴的流蘇釵,有細密的珠子垂下來,婉轉的貼在耳側。
旁的再沒有了,倒是這一隻瑪瑙鐲子襯的膚白人艷。
雖打扮的素淡,隻一張臉絕色,也足夠叫人多看幾眼了,星月進宮的時候年紀小,相貌遠不如她姐姐,這兩年長起來了,竟將姐姐也漸漸比下去了。
星河肖母,圓杏眼,桃花麵,從小到大都是好看的,星月卻不是,她眉眼更嫵媚些,翦水瞳,遠山眉,倒是有些肖似先皇後。
因常年陪著老娘娘們禮佛,身上總有些淡淡的檀香味兒,又愛低眉垂眼的,打眼看覺著嫻靜,其實同她待久了的人,都知道她脾性烈得很,不比星河好說話。
太皇太後慢吞吞喝了口茶,瞧著星月如今一幅大姑娘模樣,不由想起當年來的時候,那才多大點,還沒桌子高,又笑著說起來:「這瑪瑙的玩意兒倒襯你,往常沒見你戴過,平日戴的那些翡翠,白玉都素得很,不如這個好看。」
星月原是奉茶,聽得太皇太後這樣說,低頭瞧了瞧手上的鐲子,笑言:「前月過節,壽和宮太妃娘娘賞下來的,我一貫不愛這些,不過太妃娘娘一片好意,便想著戴上兩天讓娘娘瞧著高興。」
太皇太後笑:「太妃最疼你,這樣的好東西,連慶平和新陽她們都不捨得給,獨獨留給你。」
說罷疼愛似的為星月攏攏頭髮,「戴著好看呢,我們三姑娘也十六了,長大了。」
放下茶盞,又似乎想起一事:「說起來,星河今年也有十九了,皇後前些日子倒是提起過,該把星河的正事提上日程了。」
太後太後笑著問:「三姑娘,將你姐姐許給太子可好?」
星月垂著眉目,眼睫不自禁的動了動。
之前中宮娘娘來,她就大約思忖著是為這事兒,沒成想還真是。
星河與太子的婚事,宮裏人雖不在明麵上說,但心裏都有底。
中宮娘娘母族勢微,一直想與先皇後的娘家締結姻親,星河與星月幼年便被接入宮中養育,這些年中宮娘娘對她們一向殷切的很。
娘娘看上的是星河,可惜星河與太子不親近,滿宮裏都知道。
這幾日太皇太後沒提起,也沒叫姐姐過來說過話,今兒卻頭一遭先從她這邊漏了口風,大約是,想叫她先去跟姐姐知會一聲吧。
星月抬起眸子,見著太皇太後笑盈盈的臉,一時竟不知怎麽回,隻好恭恭敬敬的陪著笑:「婚姻之事,從古至今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姐姐自幼在宮裏頭長大,得老祖宗和中宮娘娘庇佑,這既是她的福氣,也是我們輔治公府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