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裴君又不是那種事理不明、無限製的好人,一直控製在一個限度內,非要說,那架勢,就像是沒有老太太,她就能揮霍一空一樣的花光家財,隻管今朝,絲毫不為後人考慮。
裴嬋出嫁後,阿酒又擔起一部分裴府後宅的內務,剩下的則由宋管家統管。
兩人接觸裴府帳目最多,最是清楚,若照她這般的花法兒,府裏的銀錢頂多六七年便要散盡。
以時人積貯財富的觀念來看,她這就是在坐吃山空的敗家子。
宋管家對裴君忠心至極,事事以她為先,為她考量,生出擔憂之後,先與阿酒私下交談,請她勸說將軍一二。
未果,便又親自勸說:「將軍便是不為三郎考慮,也要為您秩滿之後的生活有所打算。」
裴君聞言,灑落一笑,全然不放在心上,「我若能安然致仕,芒鞋竹杖,閑雲野鶴,豈不正好?」
她之後果然還是如從前一般,半分沒有收斂。
然而時日越久,宋管家也顧不上為將軍致仕後的光景憂愁了,皆因裴將軍一言一行,實在不像能從朝堂全身而退、安然致仕的樣子。
裴君的金吾衛地牢設立,卻並不關押普通毛賊,反倒多是朝中大小官員,且通常是毫無預兆地抓捕、拘禁,甚至朝中傳言,隻要進了金吾衛地牢的人,幾乎沒有囫圇個兒出來的,皆受了嚴刑拷打。
雖然用不了多少時日,便會有那人的罪證公之於眾,但朝中上下依舊對裴君和金吾衛頗有微詞。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有眾多彈劾裴君的摺子出現在明帝的案前,但都被明帝壓下去。
眾人眼裏,明帝始終如初地寵信裴君,著實令人嫉恨。
於是日甚一日,雪上加霜。
攻訐裴君的人源源不絕,有人罵裴君「狠絕」,有人罵裴君「排除異己」,甚至有人給裴君蓋上「惑主」的名頭。
他們不在乎天子腳下,裴君是奉命行事,陛下縱容才是根源,隻一門心思將矛頭對準裴君。
裴君也不在乎旁人如何看她,隻按照她的道前行。
她沒有殘害忠良,沒有錯殺任何一個好人,她也不是為一己私慾,便是捫心自問,也絲毫沒有對不起大鄴,對不起百姓。
事實上,裴君若真是個狠毒的佞臣奸臣,除了那些確實正直不畏死的官員,其他官員還敢這樣肆無忌憚地指責裴君嗎?恐怕是不敢的。
他們正是知道裴君並非如此,知道裴君不會因私害公,才會在裴君觸犯他們利益的時候無所顧忌地指責她。
朝堂容不下大奸大惡之人,也容不下鐵麵無私的異類。
好在,京城的百姓並不聽之任之,他們隻知道裴君和金吾衛讓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安穩,並不在意流言中的種種。
裴君依舊好好地立在朝堂之上,甚至紮根愈深,難以撼動。
朝中畏她、忌憚她者眾,也有眾多阿諛逢迎之人,裴君越發從容,並無半分倨傲,難以打倒,也很難討好。
以至於裴君相關的人在交際中越發水漲船高,老郭氏、裴嬋是其一,四公主秦珈是其二,阿酒也算一個。
魯陽順利地成婚,魯肇年齡越來越大,信國公更加著急魯肇的婚事,他和國公夫人甚至還出了昏招,送人去魯肇身邊,背後支持侍女用各種法子勾引,反倒被魯肇直接不留情麵地扔回國公府。
信國公夫妻沒有辦法,阿酒的身份更不是問題,信國公還親自跟裴君談過婚事,信國公夫人也去跟老郭氏、四公主提婚事。
阿酒無奈,也與魯肇開誠布公地談過,可魯肇不聽不退,也不逼迫,就那麽時不時出現在阿酒身邊,杵著不動。
阿酒該說的都說清楚,魯肇依舊固執,她也沒有理由因此妥協,便埋頭於研究醫術,不管不問,也不鬆口。
這兩人是這般,裴嬋那兒,她不是個喜好被人追捧的性子,有些必不可少地交際應酬,有些推不掉地奉承,便想辦法引入瓊樓,變成銀貨兩訖的生意。
而得到的銀錢,便轉入她們的宏大誌向的奠基上,家裏家外,裴嬋實在是忙得顧不上那些攀比、勾心鬥角。
四公主出席的場合規格還要更高一些,裴嬋都能為瓊樓獲利,她辦幾場宴會便能得到許多捐資,依舊用到實處去。
而且由於姬朝雲的舉一反三,她們在揚名時很爽快地沒有落下任何一個捐資的人。
事業對一個女人的改變無疑是極大的,四公主曾經的猶疑和茫然盡散,對三郎的存在也越發坦然。
孩子越來越大,不可能永遠不帶出來見客,而一帶出來,越長越不甚像裴君的三郎,不可避免地引起一些人的懷疑。
隻要一處與謝漣相像,眾人便能說的活靈活現,仿佛切身見過一樣,更何況三郎不止一點像謝漣,一時間流言甚囂塵上。
這背後,很難說沒有故意針對裴君和謝家的人推動。
這種事情,隻是給裴君的名聲染上些瑕疵,為世人添些談姿,分毫不影響裴君行事,不足以讓她畏首畏尾。
但她不希望事情鬧到老太太麵前。
四公主了解了裴君的態度,每當有流言聲勢增大,便會強硬地壓下。
不過她再如何強勢,也避免不了有地位不遜於她的人或者跟裴君結怨的人含沙射影、陰陽怪氣。
第一次被人當麵說嘴,四公主便直接冷笑道:「我是大鄴的四公主,我就是生下一塊石頭,它的娘也是金枝玉葉,輪不到外人評頭論足。」
裴嬋出嫁後,阿酒又擔起一部分裴府後宅的內務,剩下的則由宋管家統管。
兩人接觸裴府帳目最多,最是清楚,若照她這般的花法兒,府裏的銀錢頂多六七年便要散盡。
以時人積貯財富的觀念來看,她這就是在坐吃山空的敗家子。
宋管家對裴君忠心至極,事事以她為先,為她考量,生出擔憂之後,先與阿酒私下交談,請她勸說將軍一二。
未果,便又親自勸說:「將軍便是不為三郎考慮,也要為您秩滿之後的生活有所打算。」
裴君聞言,灑落一笑,全然不放在心上,「我若能安然致仕,芒鞋竹杖,閑雲野鶴,豈不正好?」
她之後果然還是如從前一般,半分沒有收斂。
然而時日越久,宋管家也顧不上為將軍致仕後的光景憂愁了,皆因裴將軍一言一行,實在不像能從朝堂全身而退、安然致仕的樣子。
裴君的金吾衛地牢設立,卻並不關押普通毛賊,反倒多是朝中大小官員,且通常是毫無預兆地抓捕、拘禁,甚至朝中傳言,隻要進了金吾衛地牢的人,幾乎沒有囫圇個兒出來的,皆受了嚴刑拷打。
雖然用不了多少時日,便會有那人的罪證公之於眾,但朝中上下依舊對裴君和金吾衛頗有微詞。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有眾多彈劾裴君的摺子出現在明帝的案前,但都被明帝壓下去。
眾人眼裏,明帝始終如初地寵信裴君,著實令人嫉恨。
於是日甚一日,雪上加霜。
攻訐裴君的人源源不絕,有人罵裴君「狠絕」,有人罵裴君「排除異己」,甚至有人給裴君蓋上「惑主」的名頭。
他們不在乎天子腳下,裴君是奉命行事,陛下縱容才是根源,隻一門心思將矛頭對準裴君。
裴君也不在乎旁人如何看她,隻按照她的道前行。
她沒有殘害忠良,沒有錯殺任何一個好人,她也不是為一己私慾,便是捫心自問,也絲毫沒有對不起大鄴,對不起百姓。
事實上,裴君若真是個狠毒的佞臣奸臣,除了那些確實正直不畏死的官員,其他官員還敢這樣肆無忌憚地指責裴君嗎?恐怕是不敢的。
他們正是知道裴君並非如此,知道裴君不會因私害公,才會在裴君觸犯他們利益的時候無所顧忌地指責她。
朝堂容不下大奸大惡之人,也容不下鐵麵無私的異類。
好在,京城的百姓並不聽之任之,他們隻知道裴君和金吾衛讓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安穩,並不在意流言中的種種。
裴君依舊好好地立在朝堂之上,甚至紮根愈深,難以撼動。
朝中畏她、忌憚她者眾,也有眾多阿諛逢迎之人,裴君越發從容,並無半分倨傲,難以打倒,也很難討好。
以至於裴君相關的人在交際中越發水漲船高,老郭氏、裴嬋是其一,四公主秦珈是其二,阿酒也算一個。
魯陽順利地成婚,魯肇年齡越來越大,信國公更加著急魯肇的婚事,他和國公夫人甚至還出了昏招,送人去魯肇身邊,背後支持侍女用各種法子勾引,反倒被魯肇直接不留情麵地扔回國公府。
信國公夫妻沒有辦法,阿酒的身份更不是問題,信國公還親自跟裴君談過婚事,信國公夫人也去跟老郭氏、四公主提婚事。
阿酒無奈,也與魯肇開誠布公地談過,可魯肇不聽不退,也不逼迫,就那麽時不時出現在阿酒身邊,杵著不動。
阿酒該說的都說清楚,魯肇依舊固執,她也沒有理由因此妥協,便埋頭於研究醫術,不管不問,也不鬆口。
這兩人是這般,裴嬋那兒,她不是個喜好被人追捧的性子,有些必不可少地交際應酬,有些推不掉地奉承,便想辦法引入瓊樓,變成銀貨兩訖的生意。
而得到的銀錢,便轉入她們的宏大誌向的奠基上,家裏家外,裴嬋實在是忙得顧不上那些攀比、勾心鬥角。
四公主出席的場合規格還要更高一些,裴嬋都能為瓊樓獲利,她辦幾場宴會便能得到許多捐資,依舊用到實處去。
而且由於姬朝雲的舉一反三,她們在揚名時很爽快地沒有落下任何一個捐資的人。
事業對一個女人的改變無疑是極大的,四公主曾經的猶疑和茫然盡散,對三郎的存在也越發坦然。
孩子越來越大,不可能永遠不帶出來見客,而一帶出來,越長越不甚像裴君的三郎,不可避免地引起一些人的懷疑。
隻要一處與謝漣相像,眾人便能說的活靈活現,仿佛切身見過一樣,更何況三郎不止一點像謝漣,一時間流言甚囂塵上。
這背後,很難說沒有故意針對裴君和謝家的人推動。
這種事情,隻是給裴君的名聲染上些瑕疵,為世人添些談姿,分毫不影響裴君行事,不足以讓她畏首畏尾。
但她不希望事情鬧到老太太麵前。
四公主了解了裴君的態度,每當有流言聲勢增大,便會強硬地壓下。
不過她再如何強勢,也避免不了有地位不遜於她的人或者跟裴君結怨的人含沙射影、陰陽怪氣。
第一次被人當麵說嘴,四公主便直接冷笑道:「我是大鄴的四公主,我就是生下一塊石頭,它的娘也是金枝玉葉,輪不到外人評頭論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