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侯府當然希望兩人能夠早些成婚,但是裴君堅持要多留一年, 羅康裕也樂意, 他們夫妻兩個也隻得答應。
裴君問過羅康裕, 確定他婚後要在金吾衛衙門附近的那座宅子長住, 便著人開始留意宅子。
老郭氏確定裴君負擔得起再買新宅,便對這個提議極贊同,對孫女即將出嫁的不舍之情也稍稍緩和一些。
裴君為了日後跟妹妹住的近些,還提高了買新宅的預算,隻要能位置合適, 比市價稍貴些也無妨。
隻是合適的宅子一下子尋不到, 索性裴嬋婚事不是在近前, 可以慢慢找。
而她最近要忙大比之事。
明帝的千秋是四月十八, 千秋壽宴便定在當日。
因為今年多了一個京城各衛軍之間的大比,明帝將千秋壽宴設在京郊的皇家獵場。
大比的規則, 也是裴君根據金吾衛校尉比武簡單修改後,遞摺子上去,然後與各衛將軍一同商議, 最後由明帝定下的。
大比一共四輪, 第一輪乃是初比,各衛軍內部進行比試,分別推選出十人選;
第二輪,衛軍之間初次比試,由各衛軍選出一人行監督之責, 最後選出所有衛軍裏最強的十人;
第三輪便是單人比試最後一輪,選出優勝之人;
第四輪比的是獵場狩獵,並非普通的狩獵,而是可以互相爭搶,獵物最多的衛軍獲勝。
第三輪和第四輪都在皇家獵場舉行,是以四月十一日,明帝、朝中文武以及各國使臣會一同前往皇家獵場,十三日開始第三輪的大比。
各衛將軍商議時,投票表決,為大比設了年齡限製和官階限製,三十歲以下,四品以下的年輕將士才有資格參加。
裴君和魯肇這樣年紀輕輕便官居高位的,直接被排除在外,不過兩人也沒打算在大比之中搶其他年輕將士出頭的機會,自然也不會提出異議。
金吾衛裏,曹申已過而立之年,郝得誌年紀符合占得一個名額,其餘九人皆是皆選自十八校尉,金吾衛中皆信服。
羅康裕的武藝入不得前列,沒能參加單人比試,但是魯陽和宋幹都選入其中,宋幹沒少嘚瑟。
安平侯為兒子驕傲,上朝時特意到裴君麵前道謝:「多虧了裴將軍,我家小子出息了許多。」聲音不高不低但是周圍大臣都能聽到。
他受帝寵,又沒有摻和進哪方勢力,朝臣中不少人願意與他結交,便有人問詢一句,得知世子宋幹竟然能在金吾衛中脫穎而出參加第二輪大比,紛紛恭喜。
安平侯自得,卻故作謙虛地擺手,「我家那小子,還差得甚遠,不足為道,不足為道。」
他那神情,就不像是不想讓人稱讚,眾大臣心眼都不少,又說了幾句好聽話。
安平侯笑得見牙不見眼。
便是信國公,聽到他們在說的事,也來到裴君麵前。
不過他可比安平侯從容沉穩,說起話來也是自帶威嚴,「自裴將軍入職金吾衛,魯陽亦是長進頗多。」
裴君笑而不語,實際上這些人皆還尚未爛到根兒上,否則無論如何調教也是無用。
信國公說了兩句話便走開,安平侯卻還扯著裴君問:「裴將軍,幹兒的婚事……」
裴君瞭然,搖頭無奈道:「倒是與他說了,但宋幹看起來依舊無心婚事,他還年輕,許是心性未定,宋侯也不必太急。」
「如何能不急啊!」安平侯唉聲嘆氣,「他成親生子,我和二公主才能了了一樁心事,再晚,我得何時才能有孫子承歡膝下。」
他一張微胖光滑的臉,白皮還不顯老,說話時肥厚的耳垂一顫一顫,分明是個該沒心沒肺萬事不操心的性子,此時愁起兒子不成親生子,頗有些好笑。
裴君含笑寬慰幾句,便罷了,多餘的不預備再摻和。
今日,燕王秦珣正式入朝,來的稍晚些。
他一進來便先注意到裴君,卻沒有靠近,隻與她對視後微微一點頭,就走到他的位置上站定。
待到朝會時間到,明帝出現,坐上龍椅。
朝臣們有事啟奏便上奏,無事者便安靜聽著。
大多都是些尋常的奏報,有禦史彈劾一二人,也都是不傷筋動骨的錯處,其餘都是跟大比、獵場狩獵、陛下千秋以及各國使團有關。
明帝始終坐得筆直,每一個奏報皆認真聽著,聽完或多或少會作出指示。
待到朝會最後,他方才看向秦珣,命他掌管禦史台,專管京官以及軍隊的監察事務。
至於原來的禦史大夫,以至致仕之年,已多次上書乞骸骨歸鄉,明帝一直未允,如今正好由秦珣接替。
眾朝臣看向秦珣,好些眉間有憂色。
禦史在朝中,其實有些招人煩,畢竟時常彈劾來彈劾去,原先的禦史大夫年邁,近兩年隻想安穩離朝,禦史台行事便較為平和。
如今換了燕王,他在軍中的作風,禦史台日後定然會極難纏……
尤其是大皇子一係,極為擔心秦珣會藉機為太子排除異己。
然而不管心中如何想,朝會後,眾朝臣麵上功夫皆做的好,紛紛上前賀喜。
大理寺、刑部與禦史台常要協作,金吾衛也與禦史台有交集,裴君在一旁等了片刻,待到大理寺卿楊獻跟秦珣說完話退開,這才走上前。
秦珣如今與她說話,更加自在許多,直接便玩笑道:「我這官職,倒是比裴將軍低了半級,日後還望裴將軍指教。」
裴君問過羅康裕, 確定他婚後要在金吾衛衙門附近的那座宅子長住, 便著人開始留意宅子。
老郭氏確定裴君負擔得起再買新宅,便對這個提議極贊同,對孫女即將出嫁的不舍之情也稍稍緩和一些。
裴君為了日後跟妹妹住的近些,還提高了買新宅的預算,隻要能位置合適, 比市價稍貴些也無妨。
隻是合適的宅子一下子尋不到, 索性裴嬋婚事不是在近前, 可以慢慢找。
而她最近要忙大比之事。
明帝的千秋是四月十八, 千秋壽宴便定在當日。
因為今年多了一個京城各衛軍之間的大比,明帝將千秋壽宴設在京郊的皇家獵場。
大比的規則, 也是裴君根據金吾衛校尉比武簡單修改後,遞摺子上去,然後與各衛將軍一同商議, 最後由明帝定下的。
大比一共四輪, 第一輪乃是初比,各衛軍內部進行比試,分別推選出十人選;
第二輪,衛軍之間初次比試,由各衛軍選出一人行監督之責, 最後選出所有衛軍裏最強的十人;
第三輪便是單人比試最後一輪,選出優勝之人;
第四輪比的是獵場狩獵,並非普通的狩獵,而是可以互相爭搶,獵物最多的衛軍獲勝。
第三輪和第四輪都在皇家獵場舉行,是以四月十一日,明帝、朝中文武以及各國使臣會一同前往皇家獵場,十三日開始第三輪的大比。
各衛將軍商議時,投票表決,為大比設了年齡限製和官階限製,三十歲以下,四品以下的年輕將士才有資格參加。
裴君和魯肇這樣年紀輕輕便官居高位的,直接被排除在外,不過兩人也沒打算在大比之中搶其他年輕將士出頭的機會,自然也不會提出異議。
金吾衛裏,曹申已過而立之年,郝得誌年紀符合占得一個名額,其餘九人皆是皆選自十八校尉,金吾衛中皆信服。
羅康裕的武藝入不得前列,沒能參加單人比試,但是魯陽和宋幹都選入其中,宋幹沒少嘚瑟。
安平侯為兒子驕傲,上朝時特意到裴君麵前道謝:「多虧了裴將軍,我家小子出息了許多。」聲音不高不低但是周圍大臣都能聽到。
他受帝寵,又沒有摻和進哪方勢力,朝臣中不少人願意與他結交,便有人問詢一句,得知世子宋幹竟然能在金吾衛中脫穎而出參加第二輪大比,紛紛恭喜。
安平侯自得,卻故作謙虛地擺手,「我家那小子,還差得甚遠,不足為道,不足為道。」
他那神情,就不像是不想讓人稱讚,眾大臣心眼都不少,又說了幾句好聽話。
安平侯笑得見牙不見眼。
便是信國公,聽到他們在說的事,也來到裴君麵前。
不過他可比安平侯從容沉穩,說起話來也是自帶威嚴,「自裴將軍入職金吾衛,魯陽亦是長進頗多。」
裴君笑而不語,實際上這些人皆還尚未爛到根兒上,否則無論如何調教也是無用。
信國公說了兩句話便走開,安平侯卻還扯著裴君問:「裴將軍,幹兒的婚事……」
裴君瞭然,搖頭無奈道:「倒是與他說了,但宋幹看起來依舊無心婚事,他還年輕,許是心性未定,宋侯也不必太急。」
「如何能不急啊!」安平侯唉聲嘆氣,「他成親生子,我和二公主才能了了一樁心事,再晚,我得何時才能有孫子承歡膝下。」
他一張微胖光滑的臉,白皮還不顯老,說話時肥厚的耳垂一顫一顫,分明是個該沒心沒肺萬事不操心的性子,此時愁起兒子不成親生子,頗有些好笑。
裴君含笑寬慰幾句,便罷了,多餘的不預備再摻和。
今日,燕王秦珣正式入朝,來的稍晚些。
他一進來便先注意到裴君,卻沒有靠近,隻與她對視後微微一點頭,就走到他的位置上站定。
待到朝會時間到,明帝出現,坐上龍椅。
朝臣們有事啟奏便上奏,無事者便安靜聽著。
大多都是些尋常的奏報,有禦史彈劾一二人,也都是不傷筋動骨的錯處,其餘都是跟大比、獵場狩獵、陛下千秋以及各國使團有關。
明帝始終坐得筆直,每一個奏報皆認真聽著,聽完或多或少會作出指示。
待到朝會最後,他方才看向秦珣,命他掌管禦史台,專管京官以及軍隊的監察事務。
至於原來的禦史大夫,以至致仕之年,已多次上書乞骸骨歸鄉,明帝一直未允,如今正好由秦珣接替。
眾朝臣看向秦珣,好些眉間有憂色。
禦史在朝中,其實有些招人煩,畢竟時常彈劾來彈劾去,原先的禦史大夫年邁,近兩年隻想安穩離朝,禦史台行事便較為平和。
如今換了燕王,他在軍中的作風,禦史台日後定然會極難纏……
尤其是大皇子一係,極為擔心秦珣會藉機為太子排除異己。
然而不管心中如何想,朝會後,眾朝臣麵上功夫皆做的好,紛紛上前賀喜。
大理寺、刑部與禦史台常要協作,金吾衛也與禦史台有交集,裴君在一旁等了片刻,待到大理寺卿楊獻跟秦珣說完話退開,這才走上前。
秦珣如今與她說話,更加自在許多,直接便玩笑道:「我這官職,倒是比裴將軍低了半級,日後還望裴將軍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