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K同人]德勒斯登之解 作者:晏昕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宗像而言,也甚少有人當麵提及前一年年底的往事。
「伏見君所言極是。」宗像點了點頭,「那人畢竟是個野蠻人,也就會選擇魯莽行事了。」
後半句話,更像是自言自語。
但他心裏知道,那是周防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
沒有盲目樂觀,也沒有過於衝動;既是道德的選擇,也有正確的動機。他想好了退路,正因為退路是他最信任的宗像。而最後,他也不憚於死亡。
「……不過,那個野蠻人,也稱得上是勇敢。」宗像接著說道。
(四)人類的生命,並不能以時間長短來衡量,心中充滿愛時,剎那即永恆。——尼采
24歲的年月裏,宗像禮司殺死了周防尊。
比宗像大了一個多月的周防,短暫的生命就這樣走到了盡頭。
周防倒在了宗像的懷中,戾氣不再,眉眼間浮上了難得顯露的溫柔。可惜,隻是剎那。
但就是這生命最後的剎那,仿佛被無盡地拉長,成為永恆。
次年8月,天氣異常的炎熱。宗像回憶起那永恆的剎那,依然在高溫下打了個寒噤。
這一日,他特意頂著高溫出了趟門,回來時手中提著一隻不大的蛋糕。
宗像將蛋糕放在茶室中的矮幾上,拆開盒子,一根一根地插上了25支細細的蠟燭,點燃。
燭光在模糊的視線中毫無規律地搖曳。宗像又數了一遍蠟燭,從1數到25。
這是周防不會到來的25歲。
宗像拔掉了一根蠟燭。
「周防,給你永遠的24歲。」
話音剛落,宗像便自嘲地笑了起來,笑自己的矯情。
他吹滅了所有的蠟燭,一根一根地拔了下來,獨自將平日並不喜愛的甜食一口一口地吃完。
(五)我可以懷疑一切,但我卻不能懷疑我正在懷疑的。——笛卡爾
2012年夏。早晨。
吃完早餐,宗像告別了奧古斯特,坐上了通往薩克森州立圖書館的公交車。
在過去的十幾個小時裏,他從奧古斯特的口中聽到了前所未想的猜測。細細分析,世間存在三塊石板的可能性極高。
宗像有些懊惱,雖然他成為第四王權者也隻有短短數年的時間,但以自身的理性和智慧,對於萬事萬物的獲知和理解,很少有人能夠望其項背。
然而,他卻從未懷疑過德勒斯登石板控製下王權係統的合理性、係統性與完整性。
他再次深深地從內心敬重奧古斯特的父親。
即便懷疑一切,否定一切,也從不放棄自己的懷疑和否定,直至無法思考的那一刻。
那是真正理性思考的人。
(六)理解按其本質乃是一個效果歷史事件。——伽達默爾
公交車內沒有喧譁聲,坐在宗像後一排的年輕人戴著耳機聽著歌,透過耳機傳來模糊的搖滾樂,重低音的節奏讓宗像有些分神。他凜了凜神,懷著對奧古斯特父親的崇敬,反省起過去的幾年。
錯綜複雜的事件,各懷心事的人物,無法預知的變故,林林總總的往事,以及……擺脫不了的宿命。
命運的話題,他也曾思索過幾次。似乎自從他成為王,而知曉對立的另一麵有一位赤之王時,便開始準備著麵對終將會到來的審判。
周圍所有的人,也都如此認為。——正因為前代赤王迦俱都玄示與前代青王羽張迅的歷史,最後現實的走向不外乎人們所能想到的幾種。
而結局似乎昭示著歷史經驗的正確性。
一個小時後,當路德維希問起「命運」,宗像確有片刻的遲疑。
終有一日,他會知道,一切背後的本質,遠不止青與赤背負的所謂「宿命」那般簡單。但就算得到了暫時的答案,理性如他,也無法知曉絕對客觀的解。
(七)要進來,先把希望留在門外。——但丁
2012年12月21日,晴,午後。
宗像禮司走在從東京法務局通往「homra」的路上。
這段路不長,即便是步行,大約也隻需要20分鍾左右的時間。途中會經過一條近郊的小路,再走過一段繁華的主幹道,最後穿過小巷,巷口的拐角處便是目的地。
平日,他很少有直奔「homra」的時候。大部分的情形下,他總能在這個屬於周防的酒吧以外的地方與這位第三王權者偶遇。
這麽想來,今天是難得的機會,曬著冬日的陽光,慢悠悠地散步,從自己的地盤,走向他的地盤。宗像這般想。
兩天前,他遇到了新的第七王權者。一席交談,一個抉擇,足夠改變一切。
事實上,真正被改變的,隻有他一人而已。
宗像抬頭望著少雲的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他並沒有把握回到兩三年前,就能改變他曾經歷過的結局,盡管他向城田做了肯定的猜測。
因為回到過去,他也不會再見到當前的城田——這與當初奧古斯特的情況不同,也就無需壓抑對方的期待了。
但是,他確實沒有十足的把握。
宗像走過大街上最熱鬧的路段,隱隱約約聽到過路的人興奮地等待著末日預言真偽的揭曉。他扶了扶眼鏡,拐進了小巷。
從巷口可以徑直看到前方「homra」的外牆。宗像搖了搖頭,邁著堅定的步子,向前走去。
無論如何,他都要試試,按照心中的計劃,一步步尋得另兩塊石板,將周防從王的宿命中解救出來,使王之體係變得完整。
「伏見君所言極是。」宗像點了點頭,「那人畢竟是個野蠻人,也就會選擇魯莽行事了。」
後半句話,更像是自言自語。
但他心裏知道,那是周防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
沒有盲目樂觀,也沒有過於衝動;既是道德的選擇,也有正確的動機。他想好了退路,正因為退路是他最信任的宗像。而最後,他也不憚於死亡。
「……不過,那個野蠻人,也稱得上是勇敢。」宗像接著說道。
(四)人類的生命,並不能以時間長短來衡量,心中充滿愛時,剎那即永恆。——尼采
24歲的年月裏,宗像禮司殺死了周防尊。
比宗像大了一個多月的周防,短暫的生命就這樣走到了盡頭。
周防倒在了宗像的懷中,戾氣不再,眉眼間浮上了難得顯露的溫柔。可惜,隻是剎那。
但就是這生命最後的剎那,仿佛被無盡地拉長,成為永恆。
次年8月,天氣異常的炎熱。宗像回憶起那永恆的剎那,依然在高溫下打了個寒噤。
這一日,他特意頂著高溫出了趟門,回來時手中提著一隻不大的蛋糕。
宗像將蛋糕放在茶室中的矮幾上,拆開盒子,一根一根地插上了25支細細的蠟燭,點燃。
燭光在模糊的視線中毫無規律地搖曳。宗像又數了一遍蠟燭,從1數到25。
這是周防不會到來的25歲。
宗像拔掉了一根蠟燭。
「周防,給你永遠的24歲。」
話音剛落,宗像便自嘲地笑了起來,笑自己的矯情。
他吹滅了所有的蠟燭,一根一根地拔了下來,獨自將平日並不喜愛的甜食一口一口地吃完。
(五)我可以懷疑一切,但我卻不能懷疑我正在懷疑的。——笛卡爾
2012年夏。早晨。
吃完早餐,宗像告別了奧古斯特,坐上了通往薩克森州立圖書館的公交車。
在過去的十幾個小時裏,他從奧古斯特的口中聽到了前所未想的猜測。細細分析,世間存在三塊石板的可能性極高。
宗像有些懊惱,雖然他成為第四王權者也隻有短短數年的時間,但以自身的理性和智慧,對於萬事萬物的獲知和理解,很少有人能夠望其項背。
然而,他卻從未懷疑過德勒斯登石板控製下王權係統的合理性、係統性與完整性。
他再次深深地從內心敬重奧古斯特的父親。
即便懷疑一切,否定一切,也從不放棄自己的懷疑和否定,直至無法思考的那一刻。
那是真正理性思考的人。
(六)理解按其本質乃是一個效果歷史事件。——伽達默爾
公交車內沒有喧譁聲,坐在宗像後一排的年輕人戴著耳機聽著歌,透過耳機傳來模糊的搖滾樂,重低音的節奏讓宗像有些分神。他凜了凜神,懷著對奧古斯特父親的崇敬,反省起過去的幾年。
錯綜複雜的事件,各懷心事的人物,無法預知的變故,林林總總的往事,以及……擺脫不了的宿命。
命運的話題,他也曾思索過幾次。似乎自從他成為王,而知曉對立的另一麵有一位赤之王時,便開始準備著麵對終將會到來的審判。
周圍所有的人,也都如此認為。——正因為前代赤王迦俱都玄示與前代青王羽張迅的歷史,最後現實的走向不外乎人們所能想到的幾種。
而結局似乎昭示著歷史經驗的正確性。
一個小時後,當路德維希問起「命運」,宗像確有片刻的遲疑。
終有一日,他會知道,一切背後的本質,遠不止青與赤背負的所謂「宿命」那般簡單。但就算得到了暫時的答案,理性如他,也無法知曉絕對客觀的解。
(七)要進來,先把希望留在門外。——但丁
2012年12月21日,晴,午後。
宗像禮司走在從東京法務局通往「homra」的路上。
這段路不長,即便是步行,大約也隻需要20分鍾左右的時間。途中會經過一條近郊的小路,再走過一段繁華的主幹道,最後穿過小巷,巷口的拐角處便是目的地。
平日,他很少有直奔「homra」的時候。大部分的情形下,他總能在這個屬於周防的酒吧以外的地方與這位第三王權者偶遇。
這麽想來,今天是難得的機會,曬著冬日的陽光,慢悠悠地散步,從自己的地盤,走向他的地盤。宗像這般想。
兩天前,他遇到了新的第七王權者。一席交談,一個抉擇,足夠改變一切。
事實上,真正被改變的,隻有他一人而已。
宗像抬頭望著少雲的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他並沒有把握回到兩三年前,就能改變他曾經歷過的結局,盡管他向城田做了肯定的猜測。
因為回到過去,他也不會再見到當前的城田——這與當初奧古斯特的情況不同,也就無需壓抑對方的期待了。
但是,他確實沒有十足的把握。
宗像走過大街上最熱鬧的路段,隱隱約約聽到過路的人興奮地等待著末日預言真偽的揭曉。他扶了扶眼鏡,拐進了小巷。
從巷口可以徑直看到前方「homra」的外牆。宗像搖了搖頭,邁著堅定的步子,向前走去。
無論如何,他都要試試,按照心中的計劃,一步步尋得另兩塊石板,將周防從王的宿命中解救出來,使王之體係變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