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穿成炮灰真千金後[穿書] 作者:清暉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糊糊,他們天天都吃糊糊。
而且這裏頭,沒有油,沒有鹽,沒有葷腥。更沒有任何香味。
糊糊就是用各種陳糧,比如說去年的豆子,去年挖的草根,在縣城裏頭買的發黴的陳米,……隨隨便便的攪合在一起,放進鍋中之後,加幾勺水,直接燜煮。
煮熟了,煮爛了,煮成那種黃綠色的糊糊狀了,他們就開吃了。
穿越農家養兒記
第158章 :多次避過危險
以前的時候,在這些村民們看來,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活著的時候,有口吃的,有件衣服穿,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但是現在呢?
一想到顧言璋家,養了豬之後,成了大戶人家了,天天都能吃豬肉了,他們這一天到晚的,就羨慕不已啊……
俗話說,窮凶極惡。
這家裏頭越是窮的,看到同村的人、或自家親戚的日子過好了,他們心裏頭肯定會特別不舒服的。
人品不端,心思歹毒一點的,甚至會生出仇恨來。
有些陰暗一點的人,甚至會在心裏想著,「老子的日子過不好,別人家的日子也休想過好!」
「他家為什麽能天天吃肉?自家為什麽就不行?」
心思再不平衡一點,他們就會走上極端。
會在夜裏,悄悄摸摸的去偷。
要是偷不著,他們想闖入別人的家,去搶。
要是搶不到,他們就會生出,「老子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他們全家殺了得了!」
他們心裏總覺得,把那種日子過得好一點的人的全家殺了,他們自己的日子就能過起來了……
然而,早在去年冬天剛剛才做出香腸的時候,陳萱萱就讓顧言璋,拿了幾十斤的香腸,送到了自己的娘家。
又拿出幾十斤的香腸,直接去了縣城,找上了黃捕頭家。
一把年紀的黃捕頭,他也是見過世麵的。他自以為自己活到這個歲數了,什麽美食都嚐過了。
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地上跑的,他能吃到的都吃了。
然而,這經過爆炒一番的香腸,進他嘴裏之後,他當時就感覺驚艷異常。
這東西太香了!
跟他平日裏吃的那些豬肉,完全不一樣!
要知道,在他們這個地方,很多酒店裏烹製出來的豬肉,無論放多少調料下去,隻要一吃進人的嘴裏,敏銳的食客們都能感覺出,一股隱隱約約的騷味。
可是,他吃的香腸,完全沒有!
於是,當時見獵心喜的黃捕頭,就把他手頭上的幾十斤香腸,都上供給了縣令大人。
那位深居簡出的縣令,其實也是個喜歡吃吃耍耍的老饕餮。
一得了這樣的好物了,當時就讚不絕口了起來。
天天吃香腸飯,縣令大人,還有黃捕頭都百吃不厭。
明明都吃了一個冬了,可他們隻要有那麽幾天不吃,心裏頭就會不由自主的想。
黃捕頭也是沒了法子,今年一開春,他就派遣了家中的管家,親自駕著驢車,跑到了顧言璋家。
找陳萱萱買了兩百斤的香腸回去。
而且,他們還商量好了,往後每隔半個月,她家就送幾十斤的香腸到衙門。錢財啥的,縣令大人肯定不會少了他們的。
然而,顧言璋每次把幾十斤的香腸送到縣衙後,他都是沒領錢。而是反反覆覆的說,這是他一個小老百姓,孝敬青天大老爺的。
這一來二去的,賣香腸的顧言璋,也在縣令大人那裏,有了個好印象。
顧言璋心裏想的通透。
他覺得自己一個小老百姓,隻要在縣令這裏有個好印象,這以後了,自己找上門求人辦事的時候,應該就會方便一些。
更何況,他還有黃捕頭這門親呢!
有黃捕頭幫忙說情,以後了,小月河上遊的那片沼澤地,不愁種不了。
……
顧家崗這十裏八村的人,現在都知道,顧言璋家養的那些豬,基本上都是給縣令大人養的。
因為他家搞出來的香腸,基本上都往縣衙送了!
有些心懷不軌的閑漢,一開始總覺得,這是謠言。
是顧言璋撒謊。
然而,他們經常性的跟蹤顧言璋他們。
發現他們每次去縣衙送香腸的時候,連縣衙後院的門都不得進。
東西被幾個看門的人拿進去後,顧言璋連一個大錢都得不到。
結合自己所聽所看,那些原本想要搞點偷摸搶砸的人,最後還是歇了那種心思。
因為他們心裏盤算著,顧言璋這一大家子養豬,如果真的是給縣令大人養的。香腸也是他暗中授意,讓顧家做的。
那麽,自己這些人一旦開始搶奪,甚至做出滅殺顧言璋全家人的事情來,縣令大人肯定第一個饒不了他們。
畢竟,攔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如果縣令大人一直都是利用顧家做香腸,為他自己謀財的話,那他們這些人等於是撞上了他的刀口上了。
在這裏,其實誰都知道,流傳千古的那麽一句話。
那就是,「破家的知府,滅門的知縣。」
縣令大人,不管怎麽說,那都是官!
比他們這些無權無勢的小老百姓們,要強的太多太多了。
官衙裏頭的尋常衙役,他們都惹不起。更不用說,尊貴異常的縣令了。
而且這裏頭,沒有油,沒有鹽,沒有葷腥。更沒有任何香味。
糊糊就是用各種陳糧,比如說去年的豆子,去年挖的草根,在縣城裏頭買的發黴的陳米,……隨隨便便的攪合在一起,放進鍋中之後,加幾勺水,直接燜煮。
煮熟了,煮爛了,煮成那種黃綠色的糊糊狀了,他們就開吃了。
穿越農家養兒記
第158章 :多次避過危險
以前的時候,在這些村民們看來,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活著的時候,有口吃的,有件衣服穿,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但是現在呢?
一想到顧言璋家,養了豬之後,成了大戶人家了,天天都能吃豬肉了,他們這一天到晚的,就羨慕不已啊……
俗話說,窮凶極惡。
這家裏頭越是窮的,看到同村的人、或自家親戚的日子過好了,他們心裏頭肯定會特別不舒服的。
人品不端,心思歹毒一點的,甚至會生出仇恨來。
有些陰暗一點的人,甚至會在心裏想著,「老子的日子過不好,別人家的日子也休想過好!」
「他家為什麽能天天吃肉?自家為什麽就不行?」
心思再不平衡一點,他們就會走上極端。
會在夜裏,悄悄摸摸的去偷。
要是偷不著,他們想闖入別人的家,去搶。
要是搶不到,他們就會生出,「老子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他們全家殺了得了!」
他們心裏總覺得,把那種日子過得好一點的人的全家殺了,他們自己的日子就能過起來了……
然而,早在去年冬天剛剛才做出香腸的時候,陳萱萱就讓顧言璋,拿了幾十斤的香腸,送到了自己的娘家。
又拿出幾十斤的香腸,直接去了縣城,找上了黃捕頭家。
一把年紀的黃捕頭,他也是見過世麵的。他自以為自己活到這個歲數了,什麽美食都嚐過了。
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地上跑的,他能吃到的都吃了。
然而,這經過爆炒一番的香腸,進他嘴裏之後,他當時就感覺驚艷異常。
這東西太香了!
跟他平日裏吃的那些豬肉,完全不一樣!
要知道,在他們這個地方,很多酒店裏烹製出來的豬肉,無論放多少調料下去,隻要一吃進人的嘴裏,敏銳的食客們都能感覺出,一股隱隱約約的騷味。
可是,他吃的香腸,完全沒有!
於是,當時見獵心喜的黃捕頭,就把他手頭上的幾十斤香腸,都上供給了縣令大人。
那位深居簡出的縣令,其實也是個喜歡吃吃耍耍的老饕餮。
一得了這樣的好物了,當時就讚不絕口了起來。
天天吃香腸飯,縣令大人,還有黃捕頭都百吃不厭。
明明都吃了一個冬了,可他們隻要有那麽幾天不吃,心裏頭就會不由自主的想。
黃捕頭也是沒了法子,今年一開春,他就派遣了家中的管家,親自駕著驢車,跑到了顧言璋家。
找陳萱萱買了兩百斤的香腸回去。
而且,他們還商量好了,往後每隔半個月,她家就送幾十斤的香腸到衙門。錢財啥的,縣令大人肯定不會少了他們的。
然而,顧言璋每次把幾十斤的香腸送到縣衙後,他都是沒領錢。而是反反覆覆的說,這是他一個小老百姓,孝敬青天大老爺的。
這一來二去的,賣香腸的顧言璋,也在縣令大人那裏,有了個好印象。
顧言璋心裏想的通透。
他覺得自己一個小老百姓,隻要在縣令這裏有個好印象,這以後了,自己找上門求人辦事的時候,應該就會方便一些。
更何況,他還有黃捕頭這門親呢!
有黃捕頭幫忙說情,以後了,小月河上遊的那片沼澤地,不愁種不了。
……
顧家崗這十裏八村的人,現在都知道,顧言璋家養的那些豬,基本上都是給縣令大人養的。
因為他家搞出來的香腸,基本上都往縣衙送了!
有些心懷不軌的閑漢,一開始總覺得,這是謠言。
是顧言璋撒謊。
然而,他們經常性的跟蹤顧言璋他們。
發現他們每次去縣衙送香腸的時候,連縣衙後院的門都不得進。
東西被幾個看門的人拿進去後,顧言璋連一個大錢都得不到。
結合自己所聽所看,那些原本想要搞點偷摸搶砸的人,最後還是歇了那種心思。
因為他們心裏盤算著,顧言璋這一大家子養豬,如果真的是給縣令大人養的。香腸也是他暗中授意,讓顧家做的。
那麽,自己這些人一旦開始搶奪,甚至做出滅殺顧言璋全家人的事情來,縣令大人肯定第一個饒不了他們。
畢竟,攔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如果縣令大人一直都是利用顧家做香腸,為他自己謀財的話,那他們這些人等於是撞上了他的刀口上了。
在這裏,其實誰都知道,流傳千古的那麽一句話。
那就是,「破家的知府,滅門的知縣。」
縣令大人,不管怎麽說,那都是官!
比他們這些無權無勢的小老百姓們,要強的太多太多了。
官衙裏頭的尋常衙役,他們都惹不起。更不用說,尊貴異常的縣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