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穿成炮灰真千金後[穿書] 作者:清暉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畢竟,這姓顧的小子都說了,他娶的閨女是黃捕頭的幹兒子的親妹妹……
黃捕頭他認識,他也挺熟。
他東家這些年之所以在這裏安安穩穩開當鋪,還不是因為年年都使了銀錢,打點了衙門裏的那群油耗子?
尤其是這黃捕頭,東家逢年過節的時候,還會派他帶著各色禮品,親自上門。
想到這層關係,原本隻打算給顧言璋開一百文錢的那位老先生,當時就撥拉了幾下算盤道,「既然你媳婦兒的親大哥是黃捕頭的幹兒子,那咱們也算是自己人了。」
「我們德義當鋪一直都秉承著德義二字。童叟無欺。買賣都做的特別實誠。」
「如果你願意把這勺子拿來死當的話,那我就給你開個實在價。二百文錢,怎麽樣?」
顧言璋聽了,瞪大眼睛,詫異的道,「這樣銀光閃閃的東西,才值二百文?不可能吧?」
「我媳婦兒在我出門前都跟我說了,沒有五百文,就叫我不賣。我原本就不想賣掉這個的。畢竟這個東西可以做傳家之用。」
「因為它從不生鏽,也耐得起火燒……」
顧言璋原本還想說說這湯匙的好處的,而那個老先生聽了,咬了咬牙,就直接拍板道,「行。既然你都這麽說了,那我就給你三百文的價。你看如何?」
顧言璋聽了,使勁的搖了幾下頭,「那不成不成。」
「這湯匙我要是賣低了,我回去了都不好向我媳婦兒交代。」
聽到這話,那老先生立馬就知道了,眼前的這個穿著打扮還算得體的漢子,其實就是個靠媳婦兒吃飯,又特怕老婆的軟蛋。
於是,他也沒跟他多做糾纏的道,「行,……那就五百文錢了。」
穿越農家養兒記
第55章 :下金蛋的母雞
看見這老先生答應了,顧言璋心裏當時就是一喜。但很快,他又不動聲色的從自己胸口的內袋裏,又掏出來那根紅蠟燭。
「老先生,俗話說一事不煩二主。我瞧著您是個公道人,您能不能再幫我看看,我這根紅蠟燭,能當多少錢?」
其實,在這古代,蠟燭還是挺值錢的好東西。平民百姓家,甚至是窮苦人家,不但是蠟燭用不上,有些人連油燈都用不起。就算是用不起的,也捨不得用。
那些人隻要等到天黑,就會躺在床上睡覺。早上天不亮的時候,他們就會起來。
所以,當顧言璋拿出這根紅蠟燭後,那個老先生雖然有些詫異,但也沒了探究的心思。
畢竟這姓顧的小子剛才都說了,他家兒子要娶媳婦兒了。在這地方,如果不多攢點錢,媳婦兒怎麽娶得上?
那老先生拿出一個放大鏡,假模假樣的看了一會兒。最後,他才慢悠悠的說道,「這蠟燭的顏色還有質地,看上去都還不錯。」
接著,他拿著蠟燭輕輕的聞了聞,還當著顧言璋的麵,把蠟燭點燃了。
發現這紅蠟燭燃燒時,沒有刺鼻的異味。那老先生便一下子將蠟燭掐熄了。
「一百文,不二價。你如果願意的話,咱們現在就簽契。」
顧言璋聽了,心裏雖然有點嫌棄他給的少,但他猶豫了一下,就勉為其難的答應了。
畢竟現在都已經是傍晚了。他們得趕緊的找個店吃頓飯,吃完飯之後,還得找個休息的地方。
「行。咱們就簽契吧!」
兩人簽了契之後,顧言璋就拿到了六錢銀子。
加上他先前在銅鎮賣泡菜得的二百多文錢,顧言璋想了想,就拿出那些錢,央求那位老先生幫他把兩百文錢,直接兌成兩錢銀子。
如此一來,顧言璋手頭上就隻剩下三十多個銅板子了。
……
出了德義當鋪的大門之後,顧言璋就趕緊的叫上守在門前的老爹和大柱,「咱們趕緊走。現在天色晚了,咱們還得在縣城找個地方睡一覺。」
顧言璋在往年的六七八月,一般都會跟著陳家村,以及顧家崗的人,在縣城的東碼頭打短工。所以,他在那裏,認識了不少的人。
手頭上的八錢銀子,他牢牢的綁在自己胸前之後,他去朋友家的這一路上,他就叮囑自己老爹還有大兒子了。
「待會兒了,我們會去馬二狗家。那一大家子幾十口人,都住在東碼頭的一個窩棚裏。」
「到了那個地方後,你們盡量都別說話。不管他們問什麽,你們都別答。而且,也別跟我分開了。晚上咱們就在那裏將就一夜。咱們在那裏睡一晚上,就隻需要送上幾斤的泡菜醃菜。要是去大通鋪,又或是客棧睡,咱們一大家子要花的錢,就不止這個數了。而且,那些地方魚龍混雜的,我擔心咱們幾個人被人給盯上。」
他們幾個一旦被盯上了,身上的錢財不光是被人偷完,他們說不定還會那些黑店倒打一耙,說他們還欠了他們的錢呢!
……
顧言璋對縣城的東城區比較熟。七彎八拐的時候,顧言璋就把身上的那套衣服,迅速的脫了,還用一個爛布包裹著。把這東西壓到擔子裏的那堆稻草下頭之後,顧言璋又換上了自己平日裏穿的那套破爛衣裳。
注意到自己大兒子顧大柱那滿臉的疑惑,顧言璋笑著跟他解釋了,「咱們在熟人麵前,財不可露白。」
「尤其是我身上的這套新衣服,可不能被他們看見了。要不然,他們都會以各種各樣的理由,過來借的。」
黃捕頭他認識,他也挺熟。
他東家這些年之所以在這裏安安穩穩開當鋪,還不是因為年年都使了銀錢,打點了衙門裏的那群油耗子?
尤其是這黃捕頭,東家逢年過節的時候,還會派他帶著各色禮品,親自上門。
想到這層關係,原本隻打算給顧言璋開一百文錢的那位老先生,當時就撥拉了幾下算盤道,「既然你媳婦兒的親大哥是黃捕頭的幹兒子,那咱們也算是自己人了。」
「我們德義當鋪一直都秉承著德義二字。童叟無欺。買賣都做的特別實誠。」
「如果你願意把這勺子拿來死當的話,那我就給你開個實在價。二百文錢,怎麽樣?」
顧言璋聽了,瞪大眼睛,詫異的道,「這樣銀光閃閃的東西,才值二百文?不可能吧?」
「我媳婦兒在我出門前都跟我說了,沒有五百文,就叫我不賣。我原本就不想賣掉這個的。畢竟這個東西可以做傳家之用。」
「因為它從不生鏽,也耐得起火燒……」
顧言璋原本還想說說這湯匙的好處的,而那個老先生聽了,咬了咬牙,就直接拍板道,「行。既然你都這麽說了,那我就給你三百文的價。你看如何?」
顧言璋聽了,使勁的搖了幾下頭,「那不成不成。」
「這湯匙我要是賣低了,我回去了都不好向我媳婦兒交代。」
聽到這話,那老先生立馬就知道了,眼前的這個穿著打扮還算得體的漢子,其實就是個靠媳婦兒吃飯,又特怕老婆的軟蛋。
於是,他也沒跟他多做糾纏的道,「行,……那就五百文錢了。」
穿越農家養兒記
第55章 :下金蛋的母雞
看見這老先生答應了,顧言璋心裏當時就是一喜。但很快,他又不動聲色的從自己胸口的內袋裏,又掏出來那根紅蠟燭。
「老先生,俗話說一事不煩二主。我瞧著您是個公道人,您能不能再幫我看看,我這根紅蠟燭,能當多少錢?」
其實,在這古代,蠟燭還是挺值錢的好東西。平民百姓家,甚至是窮苦人家,不但是蠟燭用不上,有些人連油燈都用不起。就算是用不起的,也捨不得用。
那些人隻要等到天黑,就會躺在床上睡覺。早上天不亮的時候,他們就會起來。
所以,當顧言璋拿出這根紅蠟燭後,那個老先生雖然有些詫異,但也沒了探究的心思。
畢竟這姓顧的小子剛才都說了,他家兒子要娶媳婦兒了。在這地方,如果不多攢點錢,媳婦兒怎麽娶得上?
那老先生拿出一個放大鏡,假模假樣的看了一會兒。最後,他才慢悠悠的說道,「這蠟燭的顏色還有質地,看上去都還不錯。」
接著,他拿著蠟燭輕輕的聞了聞,還當著顧言璋的麵,把蠟燭點燃了。
發現這紅蠟燭燃燒時,沒有刺鼻的異味。那老先生便一下子將蠟燭掐熄了。
「一百文,不二價。你如果願意的話,咱們現在就簽契。」
顧言璋聽了,心裏雖然有點嫌棄他給的少,但他猶豫了一下,就勉為其難的答應了。
畢竟現在都已經是傍晚了。他們得趕緊的找個店吃頓飯,吃完飯之後,還得找個休息的地方。
「行。咱們就簽契吧!」
兩人簽了契之後,顧言璋就拿到了六錢銀子。
加上他先前在銅鎮賣泡菜得的二百多文錢,顧言璋想了想,就拿出那些錢,央求那位老先生幫他把兩百文錢,直接兌成兩錢銀子。
如此一來,顧言璋手頭上就隻剩下三十多個銅板子了。
……
出了德義當鋪的大門之後,顧言璋就趕緊的叫上守在門前的老爹和大柱,「咱們趕緊走。現在天色晚了,咱們還得在縣城找個地方睡一覺。」
顧言璋在往年的六七八月,一般都會跟著陳家村,以及顧家崗的人,在縣城的東碼頭打短工。所以,他在那裏,認識了不少的人。
手頭上的八錢銀子,他牢牢的綁在自己胸前之後,他去朋友家的這一路上,他就叮囑自己老爹還有大兒子了。
「待會兒了,我們會去馬二狗家。那一大家子幾十口人,都住在東碼頭的一個窩棚裏。」
「到了那個地方後,你們盡量都別說話。不管他們問什麽,你們都別答。而且,也別跟我分開了。晚上咱們就在那裏將就一夜。咱們在那裏睡一晚上,就隻需要送上幾斤的泡菜醃菜。要是去大通鋪,又或是客棧睡,咱們一大家子要花的錢,就不止這個數了。而且,那些地方魚龍混雜的,我擔心咱們幾個人被人給盯上。」
他們幾個一旦被盯上了,身上的錢財不光是被人偷完,他們說不定還會那些黑店倒打一耙,說他們還欠了他們的錢呢!
……
顧言璋對縣城的東城區比較熟。七彎八拐的時候,顧言璋就把身上的那套衣服,迅速的脫了,還用一個爛布包裹著。把這東西壓到擔子裏的那堆稻草下頭之後,顧言璋又換上了自己平日裏穿的那套破爛衣裳。
注意到自己大兒子顧大柱那滿臉的疑惑,顧言璋笑著跟他解釋了,「咱們在熟人麵前,財不可露白。」
「尤其是我身上的這套新衣服,可不能被他們看見了。要不然,他們都會以各種各樣的理由,過來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