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想法,在眾人的腦海裏打了幾個轉,都沒能立即消散。
張世明旁邊坐著的那位新晉的侍衛親軍司的都指揮使年紀年輕的過分,都不知有沒有二十歲。
在殿門關閉後,這才算是人終於到齊了,可就是這時候,正主兒還沒有露麵的意思。
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些人的臉上開始露出不耐煩的表情,有些人則神情焦慮,大顆大顆的汗水順著下巴往下淌,好像現在還是夏日一般,很是煎熬。還有些人好整以暇觀察著殿內除了自己以外每一個人的行為舉止,為將來的政治生涯預備籌碼加注的分量。
可就是如此,也沒人敢從齒縫中崩出半個字來打破這令人難堪的平靜。
試問就現如今的齊國,還有誰能夠讓這麽多高官貴人提心弔膽地等上那麽久?
公主目夷算一個,安平君田昌意更能算上一個。一個能夠殺掉自己生身父親的人,一個弒君不以為忤的人,放到哪裏,都能夠被算是瘋子。若是在這種情況做出了令人多想的事情來,焉知下一個掉在地上的腦袋不是自己的。
就是誰都沒想過那位新的齊王無虧。
不必要的錯誤,能不犯自然就不會有人犯。要說的話,能夠坐在這裏的人,就不會有太蠢的。
好在這種等待終歸是有盡頭的。
桓公台的殿門被人由內向外推開。一個簪發的身影走了進來,那麵龐還殘留著稚氣,但她眉宇間殘留的氣勢,卻如高空懸陽,使人不敢直視。
公主目夷舉手投足間透露出的都是齊國王室良好的教養,她穿著一身白色綢衣,但那件根本不是為了重孝所製,上麵的紋路能看出某些祭祀典儀上所用的花紋。就像是道士穿道袍,換做別人敢這麽做,隻要被在座的任何一人看見,不問出身都是要被扔到獄中去的,但她卻不管不顧。
一名麵色和煦的宦官畢恭畢敬地跟在公主目夷身後,亦步亦趨,像是侍奉公主目夷很久似的。在場的人沒有一個人不認識他。那就是和齊王田朝一起長大,被對方引為心腹的侍臣,王孫賈。
不知為什麽,當公主目夷邁步進入殿中的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她吸引了過去。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無論文武,無論年輕或者年老,他們無一例外都站起了身。
公主目夷來到相國北牧旁邊,占據了馬服君呂丘懷的位置,理所當然地跪坐下來。她目光淡然,沒有焦點,散漫的全都是利刃,如料峭的寒風,雖然隻是目視前方,可是每個人都感到了一種莫名的無形壓力。她用所有人都能夠聽清的聲音道:「諸位,請坐。」
待得眾人跽坐之後,公主目夷便開口道:「如各位所見,今日的商討由我來主持,這是王上的口諭,如果誰有異議,請現在就提出來。」
來的的確不是齊王,可以說最讓人害怕的安平君田昌意也沒來,但是,眾人鴉雀無聲,殿內落針可聞。
約是十個呼吸後,公主目夷再次開口:「很好,為了保證我們時間的有效利用,那麽在我們正式開始商討之前,我要提醒一件事情……」
--------------------
作者有話要說:
差點來不及,但還好趕上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對於我們今日要商議的事宜,想必在諸位心中都有一個大概的輪廓。但總有些後知後覺……嗯,在這種時候,並沒有必要顧忌彼此的臉麵,就讓我盡可能地說的直白點好了。總會有些看不清形勢,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愚蠢,愚鈍,自以為聰明能夠陽奉陰違,然後不會承擔任何責任的人存在。」
「因此,請讓我著重說明一下這件事,浪費些諸位的時間。」
說到這裏,公主目夷略微停頓了下,兩三個呼吸間,她能夠清晰感觸到空間之中那些微妙的變化,並以此把握大勢所趨的脈搏為己所用。在這樣的中心位置上,在座每個人的表情起伏都逃不過公主目夷的眼睛。
「距離下元節過去已有半月有餘,戰爭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並非是與某一個國家為敵的戰爭,除了東海之濱,其餘三線都有被攻擊的危險,而對於某些國家而言,比如與我國有滅國之仇的燕國,他們的目的非常明確,所以他們有極大的可能性會舉國之力來攻打北部長城。戰爭的規模和影響都是前所未有的。以目前的情況來說,我們在外交中處於絕對的劣勢,沒有一個友邦。沒人會認為我們能夠贏,即便在最後保有幾分立足的土地,齊國也難擁有今日以前的地位,很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以後在諸王與會中,會變成任人魚肉的那一方。」
「和之前的宋地叛軍類似,這些時日,國內與臨淄有些距離的地區已經誕生了不少號稱為昔日亡國公室的血脈,其中的某些人得到了他國勢力的支持,在當地已然成了一方小小霸主,有了穩固的軍事和經濟基礎,和我的祖先在齊國發家史一樣,他們顯然明白獲得百姓支持的重要性,或者說在短期內,他們會在如何對待底層人民方麵表現得比我們更好,因此他們會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甚至會將我們五都之中的某些人轉化為他們的支持者。」
「事態發展到了這種狀況,不是任何一人能夠承擔得起的。哪怕是把諸位眼中罪魁禍首的我交出去也一樣,這點我可以直言不諱,這樣好的一個戰爭藉口丟到自己頭上,不會有哪一國會輕易放棄。到了這種時候,若還有人寄希望於那些所謂的仁義之士身上,企圖以妥協的方式換取和平,完全是自取其辱。所以,這場戰爭,我們必須要贏。」
張世明旁邊坐著的那位新晉的侍衛親軍司的都指揮使年紀年輕的過分,都不知有沒有二十歲。
在殿門關閉後,這才算是人終於到齊了,可就是這時候,正主兒還沒有露麵的意思。
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些人的臉上開始露出不耐煩的表情,有些人則神情焦慮,大顆大顆的汗水順著下巴往下淌,好像現在還是夏日一般,很是煎熬。還有些人好整以暇觀察著殿內除了自己以外每一個人的行為舉止,為將來的政治生涯預備籌碼加注的分量。
可就是如此,也沒人敢從齒縫中崩出半個字來打破這令人難堪的平靜。
試問就現如今的齊國,還有誰能夠讓這麽多高官貴人提心弔膽地等上那麽久?
公主目夷算一個,安平君田昌意更能算上一個。一個能夠殺掉自己生身父親的人,一個弒君不以為忤的人,放到哪裏,都能夠被算是瘋子。若是在這種情況做出了令人多想的事情來,焉知下一個掉在地上的腦袋不是自己的。
就是誰都沒想過那位新的齊王無虧。
不必要的錯誤,能不犯自然就不會有人犯。要說的話,能夠坐在這裏的人,就不會有太蠢的。
好在這種等待終歸是有盡頭的。
桓公台的殿門被人由內向外推開。一個簪發的身影走了進來,那麵龐還殘留著稚氣,但她眉宇間殘留的氣勢,卻如高空懸陽,使人不敢直視。
公主目夷舉手投足間透露出的都是齊國王室良好的教養,她穿著一身白色綢衣,但那件根本不是為了重孝所製,上麵的紋路能看出某些祭祀典儀上所用的花紋。就像是道士穿道袍,換做別人敢這麽做,隻要被在座的任何一人看見,不問出身都是要被扔到獄中去的,但她卻不管不顧。
一名麵色和煦的宦官畢恭畢敬地跟在公主目夷身後,亦步亦趨,像是侍奉公主目夷很久似的。在場的人沒有一個人不認識他。那就是和齊王田朝一起長大,被對方引為心腹的侍臣,王孫賈。
不知為什麽,當公主目夷邁步進入殿中的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她吸引了過去。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無論文武,無論年輕或者年老,他們無一例外都站起了身。
公主目夷來到相國北牧旁邊,占據了馬服君呂丘懷的位置,理所當然地跪坐下來。她目光淡然,沒有焦點,散漫的全都是利刃,如料峭的寒風,雖然隻是目視前方,可是每個人都感到了一種莫名的無形壓力。她用所有人都能夠聽清的聲音道:「諸位,請坐。」
待得眾人跽坐之後,公主目夷便開口道:「如各位所見,今日的商討由我來主持,這是王上的口諭,如果誰有異議,請現在就提出來。」
來的的確不是齊王,可以說最讓人害怕的安平君田昌意也沒來,但是,眾人鴉雀無聲,殿內落針可聞。
約是十個呼吸後,公主目夷再次開口:「很好,為了保證我們時間的有效利用,那麽在我們正式開始商討之前,我要提醒一件事情……」
--------------------
作者有話要說:
差點來不及,但還好趕上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對於我們今日要商議的事宜,想必在諸位心中都有一個大概的輪廓。但總有些後知後覺……嗯,在這種時候,並沒有必要顧忌彼此的臉麵,就讓我盡可能地說的直白點好了。總會有些看不清形勢,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愚蠢,愚鈍,自以為聰明能夠陽奉陰違,然後不會承擔任何責任的人存在。」
「因此,請讓我著重說明一下這件事,浪費些諸位的時間。」
說到這裏,公主目夷略微停頓了下,兩三個呼吸間,她能夠清晰感觸到空間之中那些微妙的變化,並以此把握大勢所趨的脈搏為己所用。在這樣的中心位置上,在座每個人的表情起伏都逃不過公主目夷的眼睛。
「距離下元節過去已有半月有餘,戰爭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並非是與某一個國家為敵的戰爭,除了東海之濱,其餘三線都有被攻擊的危險,而對於某些國家而言,比如與我國有滅國之仇的燕國,他們的目的非常明確,所以他們有極大的可能性會舉國之力來攻打北部長城。戰爭的規模和影響都是前所未有的。以目前的情況來說,我們在外交中處於絕對的劣勢,沒有一個友邦。沒人會認為我們能夠贏,即便在最後保有幾分立足的土地,齊國也難擁有今日以前的地位,很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以後在諸王與會中,會變成任人魚肉的那一方。」
「和之前的宋地叛軍類似,這些時日,國內與臨淄有些距離的地區已經誕生了不少號稱為昔日亡國公室的血脈,其中的某些人得到了他國勢力的支持,在當地已然成了一方小小霸主,有了穩固的軍事和經濟基礎,和我的祖先在齊國發家史一樣,他們顯然明白獲得百姓支持的重要性,或者說在短期內,他們會在如何對待底層人民方麵表現得比我們更好,因此他們會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甚至會將我們五都之中的某些人轉化為他們的支持者。」
「事態發展到了這種狀況,不是任何一人能夠承擔得起的。哪怕是把諸位眼中罪魁禍首的我交出去也一樣,這點我可以直言不諱,這樣好的一個戰爭藉口丟到自己頭上,不會有哪一國會輕易放棄。到了這種時候,若還有人寄希望於那些所謂的仁義之士身上,企圖以妥協的方式換取和平,完全是自取其辱。所以,這場戰爭,我們必須要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