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恪守禮儀的祭師中有忍耐不住要發聲警告的時候,一道號角聲響起。
皆是噤聲。
那位攪得齊國風雲變幻的正主總算是在眾人的翹首以待中出場了。
觀禮位上,除了翟黃幾個,班荊館中的諸位使臣還沒見過這位深受齊王寵愛的公主殿下呢。
上衣下裳為十二章紋飾,公主目夷緩步在前,一步一行,皆是映照天地。耀眼的黑髮勾勒了無瑕的潔白脖頸,初晴的陽光掠過她的麵龐,耀眼到使人不可直視。
她為眾人簇擁,她亦為眾人領路。
手執禮器的侍從們漸漸遠去,公主目夷的身影漸漸縮小,最終在高壇之上變成了一朵小小的火花……火花在朝霧與冰冷的目光包圍下兀自灼燒這身周的一切……
公主目夷說話了,那聲音十分肅穆正經,讓人無法分辨她的年齡,無法讓人將她的言語和她本人聯繫在一起。
「昔我太公望輔佐天子以神武封齊,廓開大業。桓公尊王攘夷而能號令天下。威王搜揚俊義,多士盈於學宮。而孟君叛黨,蘇秦亂齊,家國動盪,戰事多起,又諸公子迭相殘殺……」
翟黃能夠聽清也能夠聽懂公主目夷說的話,但是這個開頭,在他聽來,就怎麽都不對勁。一思量,他才回過味來。
不對啊。薑太公是被天子封在齊國,桓公也是春秋五霸不假,但是威王可是你們田氏代齊之後的事情了,說太公就不該說威王,說威王就不該說太公吧?怎麽何時這薑姓呂氏的太公望就成了你們陳姓田氏的祖宗了?就是亂認祖宗,也不該當著他們這群有讀過書的人的麵認。他是不打算拆穿,可是看身旁這些人的臉色,不考慮公主目夷將他們當傻子,欺負人家沒讀過書的可能,怕是這群人都要認為公主目夷果然是長在深宮一公主,這登位詔書寫的也是滿是漏洞……公主目夷有韜光養晦,裝傻充愣的可能。
但是,翟黃看著那個處在高壇之上的少女,能夠感覺到對方從一開始就不是在牽強附會,亂攀親戚。
她就是打算這麽說的。
她眼裏的齊國根本不分什麽薑姓陳姓。若她便是當初那稷下學宮的墨家墨師,她比所有人都清楚,為國效力究竟意味著什麽……
「夫帝王豈有常哉,大禹出於西戎,文王出於東夷,願惟德所授耳!因大恥未雪,社稷無主,勉從諸義。孤今猥為諸公所推,紹修我三祖之業。」
聽到這裏,翟黃正想觀察其餘諸國使臣的反應,忽然發現公主目夷聲音消失了。這不是結束,這是終語前的等待。
高壇之上,公主目夷微微露出笑容,她目光向下,準確無誤地找尋到站立在人群之中的田昌意,聲音平緩從容:「雖然列國未必同我,然天命假手於我也。」
翟黃和身邊人同時瞪大了眼睛。
公主目夷拔高了聲音:「天子之治,當在齊國。」
說是太子無虧的登位詔書,這現下聽下來無疑是公主目夷的宣戰戰書。
圖謀那天子之治。
時至今日,有哪個國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直言如此呢?心裏有鬼是一回事,嘴上說出口就自然是另一回事了。
今日以前,諸國伐齊是為趁火打劫之舉,今日之後,諸國伐齊便是人心所向了。
——「為何不可取而代之?」
是的,和那時的心情仿佛,帶著一種久違的暢快。
她本非常人,她命定要行非常之事,沒了父母兄弟,大限將至,她,自然無所顧忌。
這一回,她將以齊國一國,抗衡天下。
壇下有被憤怒沖昏頭腦的老臣朝公主目夷投擲酒盞,酒盞被扔到半空就因落勢墜下,於公主目夷看不見的地方發出清脆而連續的碰撞聲。有混在其中的暴徒朝公主目夷射箭,那是從韓國流通至臨淄地下黑市的非凡之品,小型弩機便於攜帶,不過射程會受到相應的限製,可雖然沒有一千步那麽誇張,但是要給公主目夷造成致命傷還是綽綽有餘的。
公主目夷的肩膀中箭,因著去勢,她後退半步,卻沒有倒下。箭矢造成的傷口並不大,然後被她暴力拔箭造成的結果弄得血流如注,這一幕把奔過來救駕的親衛們都嚇呆了,三棱箭帶著倒刺和血槽,箭頭上沾著不少血肉,一點點,一絲絲,光看著都讓人覺得疼痛。
最後,公主目夷將箭矢摔在地麵上,完全不在意自己的慘狀。她仍注視著在混亂人群中不動如山的田昌意,將沾滿血的手舉起來,金色的脈流在她眼中也有迴旋,帶著挑釁:「天子之治,當在齊國。」
的確,田昌意若是想要她活下來,她自然是無論如何都能活下來的。
但是,那又有什麽意義呢?
她本不欲長生,哪怕讓她活過了屬於自身的那些歲月,她也覺得辛苦。畢竟母後和太子哥哥,盡是不在了啊。
但是田昌意邁步近到了公主目夷的身前,不通人情的神明懷抱著她:「那你,便為天子!」
--------------------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寫到這兒了,哎,總算趕到簡介寫到的地方了。
另外說一下,後麵我又得斷更了,不知道多久,畢竟要開始忙起來了。
話說回來,這本書我發現我找的讀者都是男的,我得找個女孩子來交流一下感情,不然下去這本書要完蛋了。雖然說本來就完蛋了。但是我是真的沒想到,現在找個看百合小說的女孩子會那麽難。
就在恪守禮儀的祭師中有忍耐不住要發聲警告的時候,一道號角聲響起。
皆是噤聲。
那位攪得齊國風雲變幻的正主總算是在眾人的翹首以待中出場了。
觀禮位上,除了翟黃幾個,班荊館中的諸位使臣還沒見過這位深受齊王寵愛的公主殿下呢。
上衣下裳為十二章紋飾,公主目夷緩步在前,一步一行,皆是映照天地。耀眼的黑髮勾勒了無瑕的潔白脖頸,初晴的陽光掠過她的麵龐,耀眼到使人不可直視。
她為眾人簇擁,她亦為眾人領路。
手執禮器的侍從們漸漸遠去,公主目夷的身影漸漸縮小,最終在高壇之上變成了一朵小小的火花……火花在朝霧與冰冷的目光包圍下兀自灼燒這身周的一切……
公主目夷說話了,那聲音十分肅穆正經,讓人無法分辨她的年齡,無法讓人將她的言語和她本人聯繫在一起。
「昔我太公望輔佐天子以神武封齊,廓開大業。桓公尊王攘夷而能號令天下。威王搜揚俊義,多士盈於學宮。而孟君叛黨,蘇秦亂齊,家國動盪,戰事多起,又諸公子迭相殘殺……」
翟黃能夠聽清也能夠聽懂公主目夷說的話,但是這個開頭,在他聽來,就怎麽都不對勁。一思量,他才回過味來。
不對啊。薑太公是被天子封在齊國,桓公也是春秋五霸不假,但是威王可是你們田氏代齊之後的事情了,說太公就不該說威王,說威王就不該說太公吧?怎麽何時這薑姓呂氏的太公望就成了你們陳姓田氏的祖宗了?就是亂認祖宗,也不該當著他們這群有讀過書的人的麵認。他是不打算拆穿,可是看身旁這些人的臉色,不考慮公主目夷將他們當傻子,欺負人家沒讀過書的可能,怕是這群人都要認為公主目夷果然是長在深宮一公主,這登位詔書寫的也是滿是漏洞……公主目夷有韜光養晦,裝傻充愣的可能。
但是,翟黃看著那個處在高壇之上的少女,能夠感覺到對方從一開始就不是在牽強附會,亂攀親戚。
她就是打算這麽說的。
她眼裏的齊國根本不分什麽薑姓陳姓。若她便是當初那稷下學宮的墨家墨師,她比所有人都清楚,為國效力究竟意味著什麽……
「夫帝王豈有常哉,大禹出於西戎,文王出於東夷,願惟德所授耳!因大恥未雪,社稷無主,勉從諸義。孤今猥為諸公所推,紹修我三祖之業。」
聽到這裏,翟黃正想觀察其餘諸國使臣的反應,忽然發現公主目夷聲音消失了。這不是結束,這是終語前的等待。
高壇之上,公主目夷微微露出笑容,她目光向下,準確無誤地找尋到站立在人群之中的田昌意,聲音平緩從容:「雖然列國未必同我,然天命假手於我也。」
翟黃和身邊人同時瞪大了眼睛。
公主目夷拔高了聲音:「天子之治,當在齊國。」
說是太子無虧的登位詔書,這現下聽下來無疑是公主目夷的宣戰戰書。
圖謀那天子之治。
時至今日,有哪個國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直言如此呢?心裏有鬼是一回事,嘴上說出口就自然是另一回事了。
今日以前,諸國伐齊是為趁火打劫之舉,今日之後,諸國伐齊便是人心所向了。
——「為何不可取而代之?」
是的,和那時的心情仿佛,帶著一種久違的暢快。
她本非常人,她命定要行非常之事,沒了父母兄弟,大限將至,她,自然無所顧忌。
這一回,她將以齊國一國,抗衡天下。
壇下有被憤怒沖昏頭腦的老臣朝公主目夷投擲酒盞,酒盞被扔到半空就因落勢墜下,於公主目夷看不見的地方發出清脆而連續的碰撞聲。有混在其中的暴徒朝公主目夷射箭,那是從韓國流通至臨淄地下黑市的非凡之品,小型弩機便於攜帶,不過射程會受到相應的限製,可雖然沒有一千步那麽誇張,但是要給公主目夷造成致命傷還是綽綽有餘的。
公主目夷的肩膀中箭,因著去勢,她後退半步,卻沒有倒下。箭矢造成的傷口並不大,然後被她暴力拔箭造成的結果弄得血流如注,這一幕把奔過來救駕的親衛們都嚇呆了,三棱箭帶著倒刺和血槽,箭頭上沾著不少血肉,一點點,一絲絲,光看著都讓人覺得疼痛。
最後,公主目夷將箭矢摔在地麵上,完全不在意自己的慘狀。她仍注視著在混亂人群中不動如山的田昌意,將沾滿血的手舉起來,金色的脈流在她眼中也有迴旋,帶著挑釁:「天子之治,當在齊國。」
的確,田昌意若是想要她活下來,她自然是無論如何都能活下來的。
但是,那又有什麽意義呢?
她本不欲長生,哪怕讓她活過了屬於自身的那些歲月,她也覺得辛苦。畢竟母後和太子哥哥,盡是不在了啊。
但是田昌意邁步近到了公主目夷的身前,不通人情的神明懷抱著她:「那你,便為天子!」
--------------------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寫到這兒了,哎,總算趕到簡介寫到的地方了。
另外說一下,後麵我又得斷更了,不知道多久,畢竟要開始忙起來了。
話說回來,這本書我發現我找的讀者都是男的,我得找個女孩子來交流一下感情,不然下去這本書要完蛋了。雖然說本來就完蛋了。但是我是真的沒想到,現在找個看百合小說的女孩子會那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