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昌意的笑意保持著原樣,聲音不大,語調卻很勾人耳朵,一上一下地,她說:「我屬意你做齊王,掌這一國天下。」
「你看如何?」
第一百零四章
公子沛是齊王第十九子,在太子無虧去往宋國做質子後,他和其他的幾十個兄弟一起被安置在太子東宮附近教養。
其實齊王對於所有的兒子都是一樣安排,讀書有侍讀,侍講,雖無詹事府也有總管府邸的家令,吃穿用度跟在母親膝下無二,就是活動範圍小了許多,除了賞賜了府邸有成婚的幾位,沒有詔令,都不可出東宮。不過這對於公子沛來說影響不大,他向來喜靜,不像其他公子們熱愛養犬和鬥雞。
他喜歡讀書,尤其喜歡《春秋左氏傳》和《孫子》這兩部書,大致都能誦讀。在進入東宮之前,他是稷下學宮的常客。非常得諸子百家的喜愛。但是太子無虧去了宋國之後,公子們就都被納入東宮,他就再也沒有去過稷下學宮了。
本來齊宋開戰後,其他公子們都憂心太子無虧歸國,地位不復時,公子沛還有些開心——也許父王不會再將目光放在他們這些庶子的身上,他還能去稷下學宮繼續學習呢。
哪裏知道,還沒再見正牌太子一麵就聽說太子無虧出走燕地了,也不知曉是何種緣由。
齊國太子遲遲不歸,待得年紀漸長,可以參習政務時,公子沛注意到諸位公子早已分好了隊伍。
勢力最大的公子糾和公子康兄弟倆,年紀大的比太子無虧還要年長一些,母妃是在父王還在潛邸時就有侍奉,而他們從十歲起就隨軍出征,不管是在朝中還是在軍中都享有很高的聲望。在宮中撞見時,雖然沒有穿軍裝,公子沛無意還是從他們露在朝服之外的皮膚中窺到了一些切實的傷痕,那是為國浴血奮戰的證明。
與此相對的就是他的兄長,公子失載,團結了四海之中許多名士,主要為存世的孤本藏書注釋,隻這幾年,齊國就赫然成為許多神話傳說,名人軼事中的常客:周有八百諸侯,齊國坐擁江山。甚得父王歡心。
如果這樣的態勢保持下去,勝負隻會在這兩方中決出。
公子沛很信任母親的眼光,哪怕母親讓他放棄自身的利益,甘為兄長驅使,他也沒有二話來說,但誰都沒想過公主目夷會出手。
誰都知道自王後宣戴逝後,後宮掌權之人便不在紫宸殿,而在公主目夷所居的朝露殿。後宮詔令皆從朝露出。
齊王非常看重公主目夷,在公子沛長到十二歲前,他從未見過直接見過公主目夷一麵,彼時,朝露殿的看守最為嚴密,每日都有專門的禦醫進入朝露殿為公主目夷診脈,寫了方子使人抓藥。
公子沛懷疑太子無虧出走燕國給了公主目夷極大的刺激。他很好奇,但他不敢多問,直到某一日,公主目夷成了掌管祭祀邦禮的大宗伯。次於三公,位在六卿之首,地位極其尊崇。
他聽說公主目夷對於諸公子爭位的事態非常不滿,於是在下課之後會特地放慢腳步路過蓬萊殿前,去聽那些大臣們的討論。幾乎所有大臣對公主目夷的插手都表示了不滿。
「……宋人的抵抗很強,時不時就會襲營……」
「她根本就不知道我們是在和誰作戰……楚人就是一幫窩囊廢……」
公子沛聽到了『公主目夷』這個詞,之後也聽到老將們關於『強攻』,『大水淹城』,『挖了宋人祖墳』這樣氣急敗壞的獻策。
齊與宋,公主目夷和公子昌意以兩國為弈,終成這一局舉世無雙的棋局。
公主目夷到底是何方神聖?公子沛小小的心中有大大的疑問。畢竟,公子沛深知,宋國雖不大,也是五千乘之勁宋。
這點疑問一度讓公子沛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影響大到他那位忘記自己還有第二個兒子的母親在偶然一次想起他喚他來就身量來做一身新衣時都發現他消瘦了許多,以為是終於長大,被哪家貴女勾去了魂魄。但他也知身為碌碌無為一公子,這些事不該是他能過問的。
直到某一日,在一次依靠公主目夷的攻下一宋城後,齊王大擺宴席,夫人寵姬俱都出場,席間絲竹聲響,輕歌曼舞,武池殿宴上,氣氛比往常更加熱烈,直到黃昏尚未盡興,齊王還命人點燭夜宴 ,特別讓寵姬們給負責平叛的文臣武將們敬酒。
然後他見到了畢生難忘的一幕。
齊王的副手位子一般而言是王後的,但是王後宣戴四年前就去世了,這個位子理所當然成了諸位夫人寵姬證明自身寵愛的象徵,來來回回不過是那幾個人。有時也會有公子沛的母親。
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齊王換了誰也不認識的新人,而是眾人哪怕沒見過也心知肚明那人是誰。
木案後跪坐著黑髮雪膚的少女,可能是因為燭火的緣故,她的白色綢衣染上了些蔚藍之色。玉石所製的酒器握在她手中,竟也不比她的骨節更為分明。鄭衛之聲作陪,與她相襯,也是粗俗不能入耳。
公子沛第一時間就在腦海中浮現出大臣們討論的『公主目夷』,覺得脊背發寒。
更讓他感到驚恐的是,意興闌珊的少女突然看向了他這邊。
公子沛震驚地打翻了酒盞。
坐在齊王副手位上的少女抬了下手,舉杯,往左邊偏移了一下,動作很小,做了個招徠的動作。要不是公子沛對上了公主目夷的目光,他肯定會覺得是錯覺。
「你看如何?」
第一百零四章
公子沛是齊王第十九子,在太子無虧去往宋國做質子後,他和其他的幾十個兄弟一起被安置在太子東宮附近教養。
其實齊王對於所有的兒子都是一樣安排,讀書有侍讀,侍講,雖無詹事府也有總管府邸的家令,吃穿用度跟在母親膝下無二,就是活動範圍小了許多,除了賞賜了府邸有成婚的幾位,沒有詔令,都不可出東宮。不過這對於公子沛來說影響不大,他向來喜靜,不像其他公子們熱愛養犬和鬥雞。
他喜歡讀書,尤其喜歡《春秋左氏傳》和《孫子》這兩部書,大致都能誦讀。在進入東宮之前,他是稷下學宮的常客。非常得諸子百家的喜愛。但是太子無虧去了宋國之後,公子們就都被納入東宮,他就再也沒有去過稷下學宮了。
本來齊宋開戰後,其他公子們都憂心太子無虧歸國,地位不復時,公子沛還有些開心——也許父王不會再將目光放在他們這些庶子的身上,他還能去稷下學宮繼續學習呢。
哪裏知道,還沒再見正牌太子一麵就聽說太子無虧出走燕地了,也不知曉是何種緣由。
齊國太子遲遲不歸,待得年紀漸長,可以參習政務時,公子沛注意到諸位公子早已分好了隊伍。
勢力最大的公子糾和公子康兄弟倆,年紀大的比太子無虧還要年長一些,母妃是在父王還在潛邸時就有侍奉,而他們從十歲起就隨軍出征,不管是在朝中還是在軍中都享有很高的聲望。在宮中撞見時,雖然沒有穿軍裝,公子沛無意還是從他們露在朝服之外的皮膚中窺到了一些切實的傷痕,那是為國浴血奮戰的證明。
與此相對的就是他的兄長,公子失載,團結了四海之中許多名士,主要為存世的孤本藏書注釋,隻這幾年,齊國就赫然成為許多神話傳說,名人軼事中的常客:周有八百諸侯,齊國坐擁江山。甚得父王歡心。
如果這樣的態勢保持下去,勝負隻會在這兩方中決出。
公子沛很信任母親的眼光,哪怕母親讓他放棄自身的利益,甘為兄長驅使,他也沒有二話來說,但誰都沒想過公主目夷會出手。
誰都知道自王後宣戴逝後,後宮掌權之人便不在紫宸殿,而在公主目夷所居的朝露殿。後宮詔令皆從朝露出。
齊王非常看重公主目夷,在公子沛長到十二歲前,他從未見過直接見過公主目夷一麵,彼時,朝露殿的看守最為嚴密,每日都有專門的禦醫進入朝露殿為公主目夷診脈,寫了方子使人抓藥。
公子沛懷疑太子無虧出走燕國給了公主目夷極大的刺激。他很好奇,但他不敢多問,直到某一日,公主目夷成了掌管祭祀邦禮的大宗伯。次於三公,位在六卿之首,地位極其尊崇。
他聽說公主目夷對於諸公子爭位的事態非常不滿,於是在下課之後會特地放慢腳步路過蓬萊殿前,去聽那些大臣們的討論。幾乎所有大臣對公主目夷的插手都表示了不滿。
「……宋人的抵抗很強,時不時就會襲營……」
「她根本就不知道我們是在和誰作戰……楚人就是一幫窩囊廢……」
公子沛聽到了『公主目夷』這個詞,之後也聽到老將們關於『強攻』,『大水淹城』,『挖了宋人祖墳』這樣氣急敗壞的獻策。
齊與宋,公主目夷和公子昌意以兩國為弈,終成這一局舉世無雙的棋局。
公主目夷到底是何方神聖?公子沛小小的心中有大大的疑問。畢竟,公子沛深知,宋國雖不大,也是五千乘之勁宋。
這點疑問一度讓公子沛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影響大到他那位忘記自己還有第二個兒子的母親在偶然一次想起他喚他來就身量來做一身新衣時都發現他消瘦了許多,以為是終於長大,被哪家貴女勾去了魂魄。但他也知身為碌碌無為一公子,這些事不該是他能過問的。
直到某一日,在一次依靠公主目夷的攻下一宋城後,齊王大擺宴席,夫人寵姬俱都出場,席間絲竹聲響,輕歌曼舞,武池殿宴上,氣氛比往常更加熱烈,直到黃昏尚未盡興,齊王還命人點燭夜宴 ,特別讓寵姬們給負責平叛的文臣武將們敬酒。
然後他見到了畢生難忘的一幕。
齊王的副手位子一般而言是王後的,但是王後宣戴四年前就去世了,這個位子理所當然成了諸位夫人寵姬證明自身寵愛的象徵,來來回回不過是那幾個人。有時也會有公子沛的母親。
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齊王換了誰也不認識的新人,而是眾人哪怕沒見過也心知肚明那人是誰。
木案後跪坐著黑髮雪膚的少女,可能是因為燭火的緣故,她的白色綢衣染上了些蔚藍之色。玉石所製的酒器握在她手中,竟也不比她的骨節更為分明。鄭衛之聲作陪,與她相襯,也是粗俗不能入耳。
公子沛第一時間就在腦海中浮現出大臣們討論的『公主目夷』,覺得脊背發寒。
更讓他感到驚恐的是,意興闌珊的少女突然看向了他這邊。
公子沛震驚地打翻了酒盞。
坐在齊王副手位上的少女抬了下手,舉杯,往左邊偏移了一下,動作很小,做了個招徠的動作。要不是公子沛對上了公主目夷的目光,他肯定會覺得是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