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打通……?」陸遠似乎領悟到什麽了。
「正好,明日傳言,說我軍早有人隨他們出城之人混進,隻等時機成熟,晚上縱火,打開城門放我軍攻城。」
「可是將軍——」陸遠還不懂,為什麽一下子地宮,一下子傳謠言的。他隱約能猜到,攻城之戰已不遠。可他也知道:「糧草隻夠兩個月!」再不打就來不及了。
「我們可以等,一個月後必能攻克埠城。」不急不慌的說完,寅不歸抬頭看向陸遠,笑道:「到時候,恐怕要麻煩你——暫且領兵駐守埠城了。」
「……是!」雖訝異於將軍的談笑風生,但陸遠絲毫不懷疑這句話的真實性。
「走,跟我去探探地宮狀況,看咱們這番收益如何。」寅不歸看他一臉凝重,不由露出簡潔的笑意,那是玩性大的人偶爾使壞時,常有的笑意。
「……」陸遠心頭一下緩下來,「遵命。屬下現在就去拿鏟子和鐵鍬……」不會真是去挖墳吧??
「……,不用,人去就行了。」
在陸遠看來,他們將軍說話常像開玩笑。可熟悉將軍的人都知道,這位將軍壓根就不懂玩笑是什麽。
寅不歸是個治軍嚴肅的人。平素不苟言笑,在軍中頗有威信。而私下裏,他的脾氣又甚為親和,認識好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兵小卒。鑑於他公私分明的性格,大家都覺得將軍是個很有原則的人,且似乎永遠勝券在握。
陸遠記得,有次他們夜間突襲,把人數眾多的敵軍趕進隘口。本來可以關門打狗,將軍卻說:「打狗不用關門,你就守在門口,看他敢不敢出來。」
於是全軍後撤,秘密退出隘口,隻每晚派一溜騎兵前去巡視。原本敵軍以為有計,愣是不敢出隘口,四五天後,這群「甕中」之鱉實在憋得受不了,奮力衝出,發現隘口沒有人駐守,惱怒之餘才明白,原來寅不歸手頭兵馬不足,根本不敢正麵對峙。正在這精神鬆懈,收拾裝備打算行軍之時,將軍領兵回攻,天朗援軍恰好又至,活捉了敵方千餘人。
欲敗其軍,先潰其誌,避其鋒芒,擊其薄弱。
這種戰術最好就在於,成功給後來交戰的將領們製造了陰影,總擔心寅不歸又耍什麽詭計。奇怪的是,一個一向為人沉穩篤定,作風磊落的寅將軍,在別國將領眼中,就這樣成了一隻兵行險招的寅狐狸。
將軍解釋說,看來那些將領們對「兵不厭詐」有了更深的體會。
還有各種奇襲,東一錘頭,西一棒頭,追著敵人到處跑。敵軍火氣上頭,回頭追擊,但寅軍的銀甲鷹軍,豈是一般軍隊追得上的?待到他們追得意氣消磨,再接著打……頗像與鄰家小孩搶玩具似的。
寅不歸利用行兵的神速和軍隊的突擊力,屢屢得勝,重挫各方敵人銳氣。每次偷襲勝利,就如同,向那些久經沙場的名將屁股上狠狠踹一腳,恨得各國大將牙癢癢,發誓要拿寅不歸——這名年輕後生的心肝下酒。
將軍倒是淡然的很,反正沒人能撼動他,他自得其然的喝茶下棋,縱馬馳騁,遛鷹過彎,一如往日。仿佛在將軍眼裏,觀各路兵馬交戰,就和看門前貓狗打鬧一樣。
這些都是過去式了,傳說畢竟是傳說,且看陸遠走後,營中情況。
「軍師有何看法?」
「將軍深知連月幹旱,勢必引起城中大火,以等待開門為幌子動搖敵方軍心,趁敵軍膽戰心驚,倦怠之時,地道直通城中,開門引軍,一舉滅敵。」
「地道進入城中的人,一撥開城門,一撥殺至首腦府,待大軍入城即匯合。首領一滅,散兵遊勇不足為懼。」
「埠城一貫以易守難攻聞名於天下,地域廣大,為北方諸城之首。其首腦府更是固若金湯,將軍不惜血本,下此完全之策,誌在奪城,勢在必行。」
寅不歸沉默的坐在原位,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笑意,灼灼其華的眸子,幽深如千尺潭水,似無波瀾,又似螢火般流溢著星星點點的光彩。
「將軍一年前出訪埠城,難道就畫好埠城內部圖,做好安排?」軍師再細想,不由越發詫異。
「那倒不曾。」寅不歸一笑。「隻不過在城中安插了一戶農家,對城中地勢也有些許熟悉,聽他所言,埠城西北角有一數百年前的貴族墓,占地較大。貴族墓一端在城外,另一端卻延伸至城內。埠城位處高原坡地,氣候幹燥,土壤疏鬆,借這個墓打通暗道並非難事,再者,我軍剛攻下樸城,需要修生養息,不宜正麵迎敵,故作此想。」
半月中,正值天氣最為炎熱之時,各處夜間走火情況讓埠城守將憂心忡忡。內務府總疑心是內賊投放,不由加緊城防和巡邏,考察內部人員進出,一時間人心惶惶。而每日登場視察,總發現天朗國駐軍已前移,逐步逼近。雖未攻城,可這默契,無形中給埠城內務府添了很多壓力。如此翻來覆去,幾個星期下來,鬧得各守城將領心內疲憊。
第二十一天,天朗國發動作戰,一切按計劃實行,埠城攻破,殺向首腦府的人馬,趁敵軍聞城破慌亂之際,沖入府宅,斬殺敵將,獲得了第一輪的勝利。疲憊的埠城將領雖以英勇善搏鬥聞名,卻顯得無力回天,不知怎地,防守紕漏層出。
一切正常運轉。隻不過,寅不歸這邊遇到些麻煩。
有一員猛將率百餘名騎兵,從城外竄出,乘營地空曠之際,砍殺過來。
「正好,明日傳言,說我軍早有人隨他們出城之人混進,隻等時機成熟,晚上縱火,打開城門放我軍攻城。」
「可是將軍——」陸遠還不懂,為什麽一下子地宮,一下子傳謠言的。他隱約能猜到,攻城之戰已不遠。可他也知道:「糧草隻夠兩個月!」再不打就來不及了。
「我們可以等,一個月後必能攻克埠城。」不急不慌的說完,寅不歸抬頭看向陸遠,笑道:「到時候,恐怕要麻煩你——暫且領兵駐守埠城了。」
「……是!」雖訝異於將軍的談笑風生,但陸遠絲毫不懷疑這句話的真實性。
「走,跟我去探探地宮狀況,看咱們這番收益如何。」寅不歸看他一臉凝重,不由露出簡潔的笑意,那是玩性大的人偶爾使壞時,常有的笑意。
「……」陸遠心頭一下緩下來,「遵命。屬下現在就去拿鏟子和鐵鍬……」不會真是去挖墳吧??
「……,不用,人去就行了。」
在陸遠看來,他們將軍說話常像開玩笑。可熟悉將軍的人都知道,這位將軍壓根就不懂玩笑是什麽。
寅不歸是個治軍嚴肅的人。平素不苟言笑,在軍中頗有威信。而私下裏,他的脾氣又甚為親和,認識好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兵小卒。鑑於他公私分明的性格,大家都覺得將軍是個很有原則的人,且似乎永遠勝券在握。
陸遠記得,有次他們夜間突襲,把人數眾多的敵軍趕進隘口。本來可以關門打狗,將軍卻說:「打狗不用關門,你就守在門口,看他敢不敢出來。」
於是全軍後撤,秘密退出隘口,隻每晚派一溜騎兵前去巡視。原本敵軍以為有計,愣是不敢出隘口,四五天後,這群「甕中」之鱉實在憋得受不了,奮力衝出,發現隘口沒有人駐守,惱怒之餘才明白,原來寅不歸手頭兵馬不足,根本不敢正麵對峙。正在這精神鬆懈,收拾裝備打算行軍之時,將軍領兵回攻,天朗援軍恰好又至,活捉了敵方千餘人。
欲敗其軍,先潰其誌,避其鋒芒,擊其薄弱。
這種戰術最好就在於,成功給後來交戰的將領們製造了陰影,總擔心寅不歸又耍什麽詭計。奇怪的是,一個一向為人沉穩篤定,作風磊落的寅將軍,在別國將領眼中,就這樣成了一隻兵行險招的寅狐狸。
將軍解釋說,看來那些將領們對「兵不厭詐」有了更深的體會。
還有各種奇襲,東一錘頭,西一棒頭,追著敵人到處跑。敵軍火氣上頭,回頭追擊,但寅軍的銀甲鷹軍,豈是一般軍隊追得上的?待到他們追得意氣消磨,再接著打……頗像與鄰家小孩搶玩具似的。
寅不歸利用行兵的神速和軍隊的突擊力,屢屢得勝,重挫各方敵人銳氣。每次偷襲勝利,就如同,向那些久經沙場的名將屁股上狠狠踹一腳,恨得各國大將牙癢癢,發誓要拿寅不歸——這名年輕後生的心肝下酒。
將軍倒是淡然的很,反正沒人能撼動他,他自得其然的喝茶下棋,縱馬馳騁,遛鷹過彎,一如往日。仿佛在將軍眼裏,觀各路兵馬交戰,就和看門前貓狗打鬧一樣。
這些都是過去式了,傳說畢竟是傳說,且看陸遠走後,營中情況。
「軍師有何看法?」
「將軍深知連月幹旱,勢必引起城中大火,以等待開門為幌子動搖敵方軍心,趁敵軍膽戰心驚,倦怠之時,地道直通城中,開門引軍,一舉滅敵。」
「地道進入城中的人,一撥開城門,一撥殺至首腦府,待大軍入城即匯合。首領一滅,散兵遊勇不足為懼。」
「埠城一貫以易守難攻聞名於天下,地域廣大,為北方諸城之首。其首腦府更是固若金湯,將軍不惜血本,下此完全之策,誌在奪城,勢在必行。」
寅不歸沉默的坐在原位,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笑意,灼灼其華的眸子,幽深如千尺潭水,似無波瀾,又似螢火般流溢著星星點點的光彩。
「將軍一年前出訪埠城,難道就畫好埠城內部圖,做好安排?」軍師再細想,不由越發詫異。
「那倒不曾。」寅不歸一笑。「隻不過在城中安插了一戶農家,對城中地勢也有些許熟悉,聽他所言,埠城西北角有一數百年前的貴族墓,占地較大。貴族墓一端在城外,另一端卻延伸至城內。埠城位處高原坡地,氣候幹燥,土壤疏鬆,借這個墓打通暗道並非難事,再者,我軍剛攻下樸城,需要修生養息,不宜正麵迎敵,故作此想。」
半月中,正值天氣最為炎熱之時,各處夜間走火情況讓埠城守將憂心忡忡。內務府總疑心是內賊投放,不由加緊城防和巡邏,考察內部人員進出,一時間人心惶惶。而每日登場視察,總發現天朗國駐軍已前移,逐步逼近。雖未攻城,可這默契,無形中給埠城內務府添了很多壓力。如此翻來覆去,幾個星期下來,鬧得各守城將領心內疲憊。
第二十一天,天朗國發動作戰,一切按計劃實行,埠城攻破,殺向首腦府的人馬,趁敵軍聞城破慌亂之際,沖入府宅,斬殺敵將,獲得了第一輪的勝利。疲憊的埠城將領雖以英勇善搏鬥聞名,卻顯得無力回天,不知怎地,防守紕漏層出。
一切正常運轉。隻不過,寅不歸這邊遇到些麻煩。
有一員猛將率百餘名騎兵,從城外竄出,乘營地空曠之際,砍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