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嘴滑舌。」宋明月嗔怪道。


    沈妉心一直膩歪到二更才在宋明月的催促下回了青墨院,蔡尋的屋子早已熄滅了燈火。這幾日老蔡頭兒成日半醉半醒,醒了就喝,醉了就睡。曾頭頭是道指責陳孤月心懷個屁天下的老蔡頭兒也有今日的落魄模樣,沈妉心看在眼裏,心裏不是滋味。


    按照蔡尋的話來說,趙家王朝也是在他與陳孤月的機緣巧合下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這才十幾年的光景,若當真覆滅,即便不為天下人,老蔡頭兒的心裏也委實不好過。宛如自己親眼看著長大的孩子,被人掐死在繈褓之中。可趙家王朝一日不覆滅,宋明月便一日不得自由,與之比較起來,沈妉心終歸偏袒了後者。她本是異世人,她不在乎這個世道如何,她隻在乎她心裏的人。說自私也好,冷血也罷,這世上誰人又不是如此?


    不論皇宮裏如何的天翻地覆,宮牆的外頭永遠是一副歌舞昇平的景象。比起復如初的八百裏窯,夜裏的魚龍市集更加人聲鼎沸。這天底下無論是哪座城,平頭老百姓始終多過富賈權貴,如魚龍集市這般混跡了各類商販與黑市的地方,正是夜裏消遣的不二去處。


    賣泥人的老嫗專心的捏著手中的兔子,抬頭時瞧見一尺多餘長的小攤前站了個人,眉眼格外熟悉。她眨了眨眼,認出了那人,一笑便露出缺了正門的牙,「豆子回來了,來看你娘和弟妹呀?」


    立在小攤前把玩手中泥人的青年身著麻衣,臉上的笑容與他的衣衫一樣樸質,他點了點頭,「聽說前些日子來人把我娘和弟妹接走了,您知道送哪兒去了嗎?」


    「知道知道。」老嫗笑眯眯的從兜裏掏出一張紙,一麵遞給那青年,一麵道:「那些人說你在宮裏做了大官兒,給你娘弟妹接去大宅子裏享福呢,這不走前怕我老了忘事兒,還特意給你留了信。」


    青年捏著信的手微微一顫,所幸老嫗的攤子隻有一盞昏暗的油燈,他笑了笑將紙小心揣入懷中,掏出一錠銀子放在攤子上,不等老嫗拒絕,先道:「這是應該的,您收著,既然我做了大官就莫要再與我客氣。」


    青年人走後老嫗顫顫巍巍的捧起銀子,放在嘴邊咬了一口,呲牙咧嘴的道:「老孫家真是好福氣,一個媳婦兒給他守了半輩子的寡,一個兒子入宮當了大官,日後啊鐵定要享清福咯。」


    老嫗剛將那一錠沉甸甸的銀子放妥,小攤前又立了一個人。


    是個麵容古板的年輕姑娘。


    「老人家,打聽個事兒,老孫家的媳婦兒搬哪兒去了?」那姑娘說著,遞了一錠金子過來。


    老嫗有些惶恐,擺著手不敢收,「不知道啊,倒是有人留了信,可老太婆也不識字,信方才給了老孫家的豆子,才走沒多遠。」


    「往何處去了?」


    老嫗看著這個姑娘,目光中透著煞氣,於是老而彌辣的老嫗多留了個心眼,溫聲問道:「不知姑娘與這孫家的人有什麽關係?」


    麵容古板的姑娘笑起來更加怪異,「孫大哥曾在邊陲時救過我們一家。」


    「原來如此,難怪,難怪。」老嫗不在疑他,「吉人自有天相,他們一家子啊都是大富大貴的命,豆子方才就是朝那去了。」老嫗言罷,抬手指了指。


    那姑娘拱手道謝:「多謝老人家。」


    話音剛落,刀光劍影一瞬而逝。


    泥人的攤子底下躺了一個老嫗,一劍封喉雙目瞪圓。溫熱的血如小溪涓涓而淌,過了許久有一孩子踩在濕滑的血跡上摔了一跤,尾隨而來的大人才發覺,驚恐之下大聲呼喊。


    「死人了!」


    作者有話要說:


    怎麽沒人告訴我上榜了!?完犢子,頭禿了,從現在開始,到明天連更五章。


    第126章


    當年晉朝分崩瓦解前夕,仍是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當皇帝的縱情美色,當大臣的縱情酒色,上樑不正下樑歪。日日腐蝕,金打的柱子都要坍塌。不少當時經歷過那段荒唐時光的隴城子民,就連一個路邊老頭兒都道,莫說那些當官的,就連我一個平頭老百姓都看的出來,晉朝啊,遲早要亡。


    「其實你父皇並非庸才,可惜老祖宗沒給他留下多少可用之人,一個王朝的式微並非一瞬而是在一朝一夕之間。不外乎外戚專權,宦官當道,上邊兒的人貪贓枉法,下邊兒的人無惡不作。他亦不過是個凡人,堵的了一個窟窿,哪堵的了萬個窟窿。」八戒,不,十戒和尚撥了撥長明燈的油火,轉頭看著跪坐在陳舊蒲團上亭亭玉立的宋明月,眯眼笑道:「他與你母妃唯一可做的便是將你姐弟二人託付給我,確切而言,是我師父,可惜師父他老人家等不及你二人長大成人便急急成佛。和尚醜話說在前頭,與陛下有關的一切一個字兒我都不能說。」


    「那您應承我母妃的承諾呢?」宋明月聲平靜氣。


    十戒和尚轉過身,和藹可親的笑道:「除了陛下的事兒,旁的和尚都能應承。」說著他雙手合十念了聲響亮的佛號,「世人,甚至連皇後娘娘與陳孤月都以為和尚要助小公主復國,但和尚也是凡人日後成不成佛皆看造化,佛祖說了算。和尚隻願坦蕩蕩,無愧於心便是最大的仁善。有些人渡得便積善德,有些人渡不得,硬要渡反結惡果。小公主,你姐弟二人唯有自渡。」


    宋明月莞爾一笑,「青墨院的沈先生曾說最是欺瞞天下人的便是佛家與道者,滿嘴修身養性超然世俗,大道無邊聽的懂是有慧根,聽不懂是與佛道無緣,實則皆是胡說八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應娶妉心照明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大話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大話生並收藏應娶妉心照明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