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妉心眉峰一挑,麵露難色道:「怎麽說我也是個晚輩,當麵質問這二位怕是不妥,老蔡頭兒……」回想起來,老道似乎毫不在意這二人,似乎極為放心,「此事待我回院倒是能與老蔡頭兒提上一句。」
正所謂家賊難防,沈妉心曾也懷疑過,隻不過礙於身份不好當麵過問。
「好,皇後那我自有分寸。」宋明月應承道。
沈妉心回到青墨院時已是三更,蔡尋的屋子一片漆黑顯然是已睡下。沈妉心琢磨著如何給趙氶一個交代,在床上輾轉反側至天明才將將入睡。
風雨過後的皇城恢復了往日的模樣,趙帛得了國子監鐵李公的賞識留在了隴城,昔日攀附五皇子的樞密使溫承黨派蠢蠢欲動,欲有趨炎附勢的作勢。皇帝陛下於此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之由之。隨即,便聽聞皇後娘娘召陳孤月入宮的消息。至於二者談論了些什麽,成日守在濟天宮的宋明月亦不曾聽聞。
趙帛入宮,趙宗謙以彌補多年的愧疚之由,賜了梵樂宮,以及金銀珠寶綢緞衣錦等物件。朝堂於此無非議,後宮皇後娘娘亦無表態,自然無人敢妄傳誹言。可梵樂宮的奴才們卻隻得忍氣吞聲,私下裏皆道這九皇子比起四公主不遑多讓,當真難伺候。
沈妉心聽聞此言隻笑道,熊孩子而已,打一頓若是不管用,那就再打一頓,打到他乖乖聽話為止。宋明月失笑,搖頭嘆息說沈妉心與三歲孩子差不離多少。沈妉心也不反駁,趁機輕薄了宋小娘子,得寸進尺說是此等孟浪行徑便是三歲孩童所為。誰知宋明月也不叱責,反而對她媚眼如絲,登時把沈妉心嚇的不輕。過後才知,那是宋明月有意為之,成心戲虐她。接連幾日,沈妉心皆是二更才從濟天宮離去,而趙頤則是二更天才回。落在心思細膩入微的平常眼裏,怪異的很。但主子畢竟是主子,沒有皇後娘娘的令給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尾隨趙頤。平常盯梢了沈妉心兩日,見其未出格便也不在管。
趙帛入宮頭兩日循規蹈矩,安分守己,第三日便原形畢露。所幸趙冶與趙氶皆十分寵愛這個弟弟,趙帛也樂得與他們相處。這一日,趙帛照舊往永和宮去,行至永和宮前廊道拐角時與一名內侍撞了個滿懷,好在內侍腳下穩當,才沒將手中食盒摔了出去。
「奴才該死,奴才有眼無珠,九皇子殿下恕罪!」內侍慌忙跪地求饒。
趙帛正欲怒罵,瞥眼瞧見他腳邊食盒,問道:「你是哪宮的瞎眼奴才?」
後宮之中,奴憑主貴,這等小事若是上頭有個得勢的主子,即便自身身份卑微看在其主的麵上,一般人亦不願輕易開罪。
稽首伏地的內侍雖略微發顫,底氣卻是十足,道:「奴才是濟天宮的。」
趙帛麵色驟變,轉瞬即逝,笑道:「原來是為母後辦差,下不為例。」
內侍感激涕零,叩頭謝恩,趙帛指著他手中的食盒,「這裏頭是何物,給誰送的?」
內侍躬身回道:「回九殿下話,這是皇後娘娘命奴才給大皇子六皇子送的金烏湯。」
「這兩食盒為何不同?」
內侍隻以為這九皇子是孩子心性,也不避諱,道:「皇後娘娘格外囑咐,湯料按照兩位皇子身子所需各類補物有所不同,奴才這才用了兩種樣式不同的食盒裝著以免弄混淆。」
「原來如此。」趙帛打開其中一個,「這是誰的?」
「是六皇子殿下的。」
趙帛又打開另一個,兩碗皆端在手中瞧了兩眼,嫌棄道:「與平常的雞湯無甚區別,就是更香些,無趣無趣,本皇子正要去六哥那,便與你一道去吧。」
內侍小心翼翼將湯收妥跟隨在趙帛身後,不敢多言。
趙氶在書房,聽聞趙帛來時正欲出來迎,可才走到門口趙帛已一個飛撲撞入了他的懷中。趙氶無奈一笑,捏了捏小傢夥的臉蛋,才抬眼便瞧見了拎著食盒的內侍。
「奴才叩見六殿下,奴才奉皇後娘娘命特來給六殿下送金烏湯。」內侍呈上食盒,趙氶身側的內侍上前接過,那送湯的內侍又道:「趁熱奴才還得給大皇子送去,先行告退。」
「慢著!」趙帛抬手道,而後又轉過頭在趙氶耳邊小聲道:「六哥,大哥那碗湯我瞧過了,更香!我去給你換來!」
趙氶麵色驟變,一把拉住趙帛的手,換了笑臉道:「這怎使得,母後賜的湯豈能說換便換的,皇兄尚好說話若是惹了母後不悅到時你我當真成了難兄難弟。」說著,趙氶對那送湯的內侍道,「有勞小公公,你且去吧。」
「奴才告退。」送湯的內侍恨不得生出八隻腳來,一轉身便沒了影。
趙帛有模有樣的叉著腰,氣憤道:「昨日我去皇兄那,好吃好玩的沒有不說,還聽信李老頭兒的說辭,責備了我好一通,還是六哥待帛兒最好!」
趙氶拉著他在桌邊坐下,推了一盤點心過去,笑道:「皇兄年長,近日又替父皇分憂的多,自然無暇與你玩樂。說起來你七哥才最是深諳此道,怎不見你去濟天宮尋他,好讓他帶你出宮遊玩一番?」
趙帛咽下一口點心,撇了撇嘴,怯生生的道:「我怕母後……」
同病相憐,便會生出惺惺相惜,更何況是血脈手足。趙氶輕嘆了口氣,拍了拍趙帛的小腦袋瓜子,「無妨,改日六哥領你出宮玩兒。」
九歲的趙帛此前一直在宮外,宮中是非涉及未深,在趙氶眼中最是無辜,但身在皇室,便是命不由己。雖無害他之心,可因趙宗謙將他留在宮中,趙氶仍是不得不防。立一個九歲的孩子為儲,簡直無稽之談,但唯恐君心難測。
正所謂家賊難防,沈妉心曾也懷疑過,隻不過礙於身份不好當麵過問。
「好,皇後那我自有分寸。」宋明月應承道。
沈妉心回到青墨院時已是三更,蔡尋的屋子一片漆黑顯然是已睡下。沈妉心琢磨著如何給趙氶一個交代,在床上輾轉反側至天明才將將入睡。
風雨過後的皇城恢復了往日的模樣,趙帛得了國子監鐵李公的賞識留在了隴城,昔日攀附五皇子的樞密使溫承黨派蠢蠢欲動,欲有趨炎附勢的作勢。皇帝陛下於此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之由之。隨即,便聽聞皇後娘娘召陳孤月入宮的消息。至於二者談論了些什麽,成日守在濟天宮的宋明月亦不曾聽聞。
趙帛入宮,趙宗謙以彌補多年的愧疚之由,賜了梵樂宮,以及金銀珠寶綢緞衣錦等物件。朝堂於此無非議,後宮皇後娘娘亦無表態,自然無人敢妄傳誹言。可梵樂宮的奴才們卻隻得忍氣吞聲,私下裏皆道這九皇子比起四公主不遑多讓,當真難伺候。
沈妉心聽聞此言隻笑道,熊孩子而已,打一頓若是不管用,那就再打一頓,打到他乖乖聽話為止。宋明月失笑,搖頭嘆息說沈妉心與三歲孩子差不離多少。沈妉心也不反駁,趁機輕薄了宋小娘子,得寸進尺說是此等孟浪行徑便是三歲孩童所為。誰知宋明月也不叱責,反而對她媚眼如絲,登時把沈妉心嚇的不輕。過後才知,那是宋明月有意為之,成心戲虐她。接連幾日,沈妉心皆是二更才從濟天宮離去,而趙頤則是二更天才回。落在心思細膩入微的平常眼裏,怪異的很。但主子畢竟是主子,沒有皇後娘娘的令給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尾隨趙頤。平常盯梢了沈妉心兩日,見其未出格便也不在管。
趙帛入宮頭兩日循規蹈矩,安分守己,第三日便原形畢露。所幸趙冶與趙氶皆十分寵愛這個弟弟,趙帛也樂得與他們相處。這一日,趙帛照舊往永和宮去,行至永和宮前廊道拐角時與一名內侍撞了個滿懷,好在內侍腳下穩當,才沒將手中食盒摔了出去。
「奴才該死,奴才有眼無珠,九皇子殿下恕罪!」內侍慌忙跪地求饒。
趙帛正欲怒罵,瞥眼瞧見他腳邊食盒,問道:「你是哪宮的瞎眼奴才?」
後宮之中,奴憑主貴,這等小事若是上頭有個得勢的主子,即便自身身份卑微看在其主的麵上,一般人亦不願輕易開罪。
稽首伏地的內侍雖略微發顫,底氣卻是十足,道:「奴才是濟天宮的。」
趙帛麵色驟變,轉瞬即逝,笑道:「原來是為母後辦差,下不為例。」
內侍感激涕零,叩頭謝恩,趙帛指著他手中的食盒,「這裏頭是何物,給誰送的?」
內侍躬身回道:「回九殿下話,這是皇後娘娘命奴才給大皇子六皇子送的金烏湯。」
「這兩食盒為何不同?」
內侍隻以為這九皇子是孩子心性,也不避諱,道:「皇後娘娘格外囑咐,湯料按照兩位皇子身子所需各類補物有所不同,奴才這才用了兩種樣式不同的食盒裝著以免弄混淆。」
「原來如此。」趙帛打開其中一個,「這是誰的?」
「是六皇子殿下的。」
趙帛又打開另一個,兩碗皆端在手中瞧了兩眼,嫌棄道:「與平常的雞湯無甚區別,就是更香些,無趣無趣,本皇子正要去六哥那,便與你一道去吧。」
內侍小心翼翼將湯收妥跟隨在趙帛身後,不敢多言。
趙氶在書房,聽聞趙帛來時正欲出來迎,可才走到門口趙帛已一個飛撲撞入了他的懷中。趙氶無奈一笑,捏了捏小傢夥的臉蛋,才抬眼便瞧見了拎著食盒的內侍。
「奴才叩見六殿下,奴才奉皇後娘娘命特來給六殿下送金烏湯。」內侍呈上食盒,趙氶身側的內侍上前接過,那送湯的內侍又道:「趁熱奴才還得給大皇子送去,先行告退。」
「慢著!」趙帛抬手道,而後又轉過頭在趙氶耳邊小聲道:「六哥,大哥那碗湯我瞧過了,更香!我去給你換來!」
趙氶麵色驟變,一把拉住趙帛的手,換了笑臉道:「這怎使得,母後賜的湯豈能說換便換的,皇兄尚好說話若是惹了母後不悅到時你我當真成了難兄難弟。」說著,趙氶對那送湯的內侍道,「有勞小公公,你且去吧。」
「奴才告退。」送湯的內侍恨不得生出八隻腳來,一轉身便沒了影。
趙帛有模有樣的叉著腰,氣憤道:「昨日我去皇兄那,好吃好玩的沒有不說,還聽信李老頭兒的說辭,責備了我好一通,還是六哥待帛兒最好!」
趙氶拉著他在桌邊坐下,推了一盤點心過去,笑道:「皇兄年長,近日又替父皇分憂的多,自然無暇與你玩樂。說起來你七哥才最是深諳此道,怎不見你去濟天宮尋他,好讓他帶你出宮遊玩一番?」
趙帛咽下一口點心,撇了撇嘴,怯生生的道:「我怕母後……」
同病相憐,便會生出惺惺相惜,更何況是血脈手足。趙氶輕嘆了口氣,拍了拍趙帛的小腦袋瓜子,「無妨,改日六哥領你出宮玩兒。」
九歲的趙帛此前一直在宮外,宮中是非涉及未深,在趙氶眼中最是無辜,但身在皇室,便是命不由己。雖無害他之心,可因趙宗謙將他留在宮中,趙氶仍是不得不防。立一個九歲的孩子為儲,簡直無稽之談,但唯恐君心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