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妉心沉吟半晌,微微一笑:「難道你不這麽想嗎?」
青柳笑意復如初,「這天下在誰人手裏與我何幹,我一個小女子尚在泥藻裏掙紮,哪有先生這般心懷天下的壯誌淩雲。」
「依我看,青柳姑娘可不是隻為求苟活之人,否則今夜也不會涉險尋來。」沈妉心話裏藏話,瞧著青柳的眼神帶著幾分試探,「我猜,姑娘是為曲姑娘報仇而來。」
死士青柳麵無表情,而後移開了目光,嘴角含笑,「這便是無尋道人的觀人麵本事?果真厲害。」
沈妉心放下手,笑道:「看來這第二問我也不必再問了,勞煩姑娘回去知會你家主子一聲,沈妉心亦無路可逃,明日就要入宮求援。」
青柳站起身,「先生還有何吩咐?」
沈妉心從懷中拿出先前寫好的信箋,「姑娘既能在後宮來去自如,便再替我給六皇子傳個話兒,務必在天明之前。」
青柳接過信箋,不看一眼便揣入袖中,徑直走到了窗邊。沈妉心看著她纖細的背影,似曾相識,忍不住道:「青柳姑娘,保重。」
皎潔月色下,似有翩鴻掠過。
窗外涼風習習,裴嵐莛緩緩走來,「先生為何如此相信她?」
沈妉心倚在窗邊,轉頭看向她,嘴角微揚:「世上八萬字,唯有情字最撩人。曲姑娘於她而言是至死不渝的執念,她辜負誰也絕不會辜負曲姑娘。」
裴嵐莛微微一愣,心下不由寒意漸生。
先生不惜身陷險境也要為曲姑娘報仇,看似有情有義,卻又好似無情無義。
第112章
晉朝國土未曾分割為南北兩朝時,襄州青陽公孫氏乃是二十一州名門望族中的翹楚。不僅人才輩出,家底雄厚,就連當時的天子宋徽亦要給上三分薄麵。公孫子弟以文武雙全遐邇聞名,當年老家主未雨綢繆,又逢二女兒在外遊歷時結識了寂寂無名卻胸懷遠誌的趙宗謙。老家主賞識之下,不惜耗費半壁家財招兵買馬才有了雄震天下的虎夔軍,可亂世之中出梟雄,不僅有趙宗謙這樣的人物,北邊亦橫空出世了一位,便是如今的北晉皇帝,欲與趙宗謙一爭天下。原本在公孫氏的號召與鼎力相助下,趙宗謙已顯露出一統天下的趨勢,可偏偏這個時候公孫絮暴斃,與陳孤月齊名的那位謀士病逝,噩耗接二連三的傳來,致使趙宗謙不得已放棄了北伐。
趙氶也不嫌棄酒樓裏的茶水,端起牛飲了一杯,而後道:「公孫絮是何緣由暴斃,諸多說法不一,但始終是父皇與母後的心結。」
趙氶得知消息後,天微亮便馬不停蹄的趕來了八寶樓,在沈妉心的追問下耐著性子一一解答,也不問其為何如此著急約他出宮相見。趙氶韜光養晦的功力,可見一斑。愈是這樣的人,沈妉心愈是不願招惹。若是將此事告知趙頤或是宋明月,皇後娘娘自然會知曉,且不說有無證據,一個趙冶是鬥不過赫連完顏的,就算有公孫氏做靠山亦無濟於事,畢竟襄州青陽公孫氏如今已是北晉的地盤。到時候趙冶雖得到了應有的報應,同樣勢單力薄的趙氶隻得眼睜睜看著他的弟弟入主東宮。這對於沈妉心來說極為不美,趙頤穩坐太子,那宋明月便如同半隻腳邁入了天牢,永生永世都得在赫連完顏的羽翼下過活。
簡直,生不如死。
沈妉心眉頭微皺:「多謝殿下解惑,但下官仍不明白,若說公孫絮是陛下心結所在下官亦能理解,可與皇後娘娘有何幹係?難不成……」
趙氶搖頭苦笑道:「知道此事真相的人,想必早已入了黃土。」他顯然不願多言,甚至不願深究,可見趙氶對赫連完顏多有忌憚。
於是他轉了話鋒道:「先生留信說是有要事相商,不知究竟是何事?」
公孫氏隱藏頗深,若想知曉當年的真相,看來隻得探探蔡尋或是陳孤月的口風。收斂起旁的心思,沈妉心笑了笑,道:「不瞞殿下,下官今日有求於殿下,就不與殿下客氣了。下官想與殿下聯手,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趙氶心微微動容,笑意深長,道:「不知先生所求何事?趙氶可能幫襯先生一二?」
沈妉心不動聲色道:「下官所求之事正與殿下不謀而合,若事成,可為殿下的儲君之路斬去一顆絆腳石。」
趙氶逐漸收斂了笑意,目光精芒大勝,「誰?」
「趙頤。」
趙氶微微一愣,這文武雙全風流倜儻,無論才華或是樣貌皆在他之上的弟弟雖是最大的勁敵,卻也最是他不願過早觸碰的忌諱。有赫連完顏坐鎮中宮,趙頤的靠山可謂奇峰險峻,稍有不慎便是萬丈深淵。
「殿下不必擔憂,下官有一計,可保萬無一失,神不知鬼不覺。」沈妉心笑容詭譎。
錦鯉湖與寶華閣的刺殺看似撥雲見霧,實則趙氶心中最清楚不過,不是他下的手,那除卻趙冶別無二人。隻是不曾想趙冶的手腳如此幹淨利落,水雲淨一直未曾查出與趙冶有關的端倪,但這不過是早晚的問題,是狐狸總會露出尾巴來。何況父皇最不看重,甚至對趙冶頗有成見,隻要除掉趙頤那儲君之位十有八九就是他趙氶的囊中之物。
壓抑了多年的蓬勃野心此刻再也按耐不住,趙氶在沉思良久過後,重重點頭,「請先生賜教!」
清晨的街巷逐漸熱鬧起來,呂布英按照沈妉心的吩咐提早備下了馬車。兩輛車一前一後,從禦南街上行過,駛向皇城正南門。因呂布英有傷在身,沈妉心命他一同坐在馬車裏,扭捏的漢子來不及反駁就被女先生粗暴至極的一把推上馬車,像坐小山一樣占據了馬車內一半,呂布英如坐針氈。
青柳笑意復如初,「這天下在誰人手裏與我何幹,我一個小女子尚在泥藻裏掙紮,哪有先生這般心懷天下的壯誌淩雲。」
「依我看,青柳姑娘可不是隻為求苟活之人,否則今夜也不會涉險尋來。」沈妉心話裏藏話,瞧著青柳的眼神帶著幾分試探,「我猜,姑娘是為曲姑娘報仇而來。」
死士青柳麵無表情,而後移開了目光,嘴角含笑,「這便是無尋道人的觀人麵本事?果真厲害。」
沈妉心放下手,笑道:「看來這第二問我也不必再問了,勞煩姑娘回去知會你家主子一聲,沈妉心亦無路可逃,明日就要入宮求援。」
青柳站起身,「先生還有何吩咐?」
沈妉心從懷中拿出先前寫好的信箋,「姑娘既能在後宮來去自如,便再替我給六皇子傳個話兒,務必在天明之前。」
青柳接過信箋,不看一眼便揣入袖中,徑直走到了窗邊。沈妉心看著她纖細的背影,似曾相識,忍不住道:「青柳姑娘,保重。」
皎潔月色下,似有翩鴻掠過。
窗外涼風習習,裴嵐莛緩緩走來,「先生為何如此相信她?」
沈妉心倚在窗邊,轉頭看向她,嘴角微揚:「世上八萬字,唯有情字最撩人。曲姑娘於她而言是至死不渝的執念,她辜負誰也絕不會辜負曲姑娘。」
裴嵐莛微微一愣,心下不由寒意漸生。
先生不惜身陷險境也要為曲姑娘報仇,看似有情有義,卻又好似無情無義。
第112章
晉朝國土未曾分割為南北兩朝時,襄州青陽公孫氏乃是二十一州名門望族中的翹楚。不僅人才輩出,家底雄厚,就連當時的天子宋徽亦要給上三分薄麵。公孫子弟以文武雙全遐邇聞名,當年老家主未雨綢繆,又逢二女兒在外遊歷時結識了寂寂無名卻胸懷遠誌的趙宗謙。老家主賞識之下,不惜耗費半壁家財招兵買馬才有了雄震天下的虎夔軍,可亂世之中出梟雄,不僅有趙宗謙這樣的人物,北邊亦橫空出世了一位,便是如今的北晉皇帝,欲與趙宗謙一爭天下。原本在公孫氏的號召與鼎力相助下,趙宗謙已顯露出一統天下的趨勢,可偏偏這個時候公孫絮暴斃,與陳孤月齊名的那位謀士病逝,噩耗接二連三的傳來,致使趙宗謙不得已放棄了北伐。
趙氶也不嫌棄酒樓裏的茶水,端起牛飲了一杯,而後道:「公孫絮是何緣由暴斃,諸多說法不一,但始終是父皇與母後的心結。」
趙氶得知消息後,天微亮便馬不停蹄的趕來了八寶樓,在沈妉心的追問下耐著性子一一解答,也不問其為何如此著急約他出宮相見。趙氶韜光養晦的功力,可見一斑。愈是這樣的人,沈妉心愈是不願招惹。若是將此事告知趙頤或是宋明月,皇後娘娘自然會知曉,且不說有無證據,一個趙冶是鬥不過赫連完顏的,就算有公孫氏做靠山亦無濟於事,畢竟襄州青陽公孫氏如今已是北晉的地盤。到時候趙冶雖得到了應有的報應,同樣勢單力薄的趙氶隻得眼睜睜看著他的弟弟入主東宮。這對於沈妉心來說極為不美,趙頤穩坐太子,那宋明月便如同半隻腳邁入了天牢,永生永世都得在赫連完顏的羽翼下過活。
簡直,生不如死。
沈妉心眉頭微皺:「多謝殿下解惑,但下官仍不明白,若說公孫絮是陛下心結所在下官亦能理解,可與皇後娘娘有何幹係?難不成……」
趙氶搖頭苦笑道:「知道此事真相的人,想必早已入了黃土。」他顯然不願多言,甚至不願深究,可見趙氶對赫連完顏多有忌憚。
於是他轉了話鋒道:「先生留信說是有要事相商,不知究竟是何事?」
公孫氏隱藏頗深,若想知曉當年的真相,看來隻得探探蔡尋或是陳孤月的口風。收斂起旁的心思,沈妉心笑了笑,道:「不瞞殿下,下官今日有求於殿下,就不與殿下客氣了。下官想與殿下聯手,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趙氶心微微動容,笑意深長,道:「不知先生所求何事?趙氶可能幫襯先生一二?」
沈妉心不動聲色道:「下官所求之事正與殿下不謀而合,若事成,可為殿下的儲君之路斬去一顆絆腳石。」
趙氶逐漸收斂了笑意,目光精芒大勝,「誰?」
「趙頤。」
趙氶微微一愣,這文武雙全風流倜儻,無論才華或是樣貌皆在他之上的弟弟雖是最大的勁敵,卻也最是他不願過早觸碰的忌諱。有赫連完顏坐鎮中宮,趙頤的靠山可謂奇峰險峻,稍有不慎便是萬丈深淵。
「殿下不必擔憂,下官有一計,可保萬無一失,神不知鬼不覺。」沈妉心笑容詭譎。
錦鯉湖與寶華閣的刺殺看似撥雲見霧,實則趙氶心中最清楚不過,不是他下的手,那除卻趙冶別無二人。隻是不曾想趙冶的手腳如此幹淨利落,水雲淨一直未曾查出與趙冶有關的端倪,但這不過是早晚的問題,是狐狸總會露出尾巴來。何況父皇最不看重,甚至對趙冶頗有成見,隻要除掉趙頤那儲君之位十有八九就是他趙氶的囊中之物。
壓抑了多年的蓬勃野心此刻再也按耐不住,趙氶在沉思良久過後,重重點頭,「請先生賜教!」
清晨的街巷逐漸熱鬧起來,呂布英按照沈妉心的吩咐提早備下了馬車。兩輛車一前一後,從禦南街上行過,駛向皇城正南門。因呂布英有傷在身,沈妉心命他一同坐在馬車裏,扭捏的漢子來不及反駁就被女先生粗暴至極的一把推上馬車,像坐小山一樣占據了馬車內一半,呂布英如坐針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