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月登時翻了個朝天白眼,沒好氣的道:「虧你想的出來,寒食節立東宮,是該慶還是該悲?」


    沈妉心摸著下巴,一本正經道:「若是立了個無能之輩,那也是該悲。」


    宋明月氣的沒了脾性,隻得拿手中的菜葉出氣,小聲嘀咕道:「傻子……」


    第66章


    自晉國開朝以來,便有立製,寒食祭天祖,清明祭凡祖。趙宗謙在未立帝之前一直自稱為晉書子民,奉天殿上便承襲了不少舊製,這也是其中之一。百姓以天子為先,一麵是因為遵從敬畏,一麵是感激皇恩浩蕩。但那些災禍連年,食不果腹的百姓也隻顧自家門前雪,不管天王老子的條條框框。隻不過這類百姓通常吃了上頓沒下頓,莫說祖宗十八代,就連爹娘都不定知道是誰。


    晉朝宋氏皇帝家大業大,承襲了百年,祭祖的禮製經歲月洗禮愈發的繁複陳雜。從皇帝出寢宮上鑾駕到正南門,再到遊街出城,該有什麽禮節,走哪條路,從哪個城門出最為適宜都得禮部與欽天監逐個測定排查,往往上元剛過這些官署就忙的雞飛狗跳。祭祖可是皇家大事兒,但凡出一丁點兒差池,那都是欺君之罪要掉腦袋的。


    好在天下改朝換姓後,草莽英雄出身的趙宗謙最看不慣此等作派。當年那入宮的雲遊僧曾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姓趙的藉此大作文章,終於力壓朝臣,廢黜了這些麵上看似風光卻無比磨人耐性的繁複禮節。但終歸是天潢門庭,必要的禮節仍是少不得。即便磨人,卻也得做給天下人看。


    寒食節前一日,宋明月早早去了青墨院。陳孤月似知她來意,獨自躺在院中的黃梨木榻上搖著蒲扇閉幕眼神。若換了平常,他定是擺好了棋盤故作姿態的等著與這徒兒來一番酣暢淋漓的廝殺。


    「前朝三品以上的品秩才有資格與陛下一同出城祭祖,可見我朝寬容大度,那小先生也是氣運好,偏偏就封了個四品司業。」宋明月方才走進,便聽陳孤月閉目悠然道。


    在仙人之姿的陳孤月麵前,宋明月從來不敢有半分掉以輕心,當下駐了腳步恭謙道:「若不是頭一日師父與陛下在禦書房手談了一局,想必小先生也無法一朝登極,更無可能再拜入蔡大家門下,總歸還是師父運籌帷幄。」


    陳孤月緩緩睜眼,看著這個半路撿來,神情一貫處之泰然的徒弟,暮然笑道:「那日下五子棋時,為師存了些私心,言未道盡。她雖與世人皆有緣無份,可偏偏你卻與她相輔相成,算不得緣分,卻如同穿針引線,唯有她可成你之大器。」


    偏偏一詞,指意料之外。陳孤月心思縝密,算無遺漏,事事皆在他的意料之中。可方才三言兩語間,他已用了兩次。如此說來,是否可認為但凡與沈妉心有牽連的事,便是強如陳孤月亦無萬全的把握?


    此念皆在一瞬間,宋明月疑惑不解道:「師父的意思是……明月不可與她分離?」


    陳孤月但笑不語,似有意要賣這個關子,過了半晌,幹脆轉了話鋒道:「你今日來的早,早些去與她交代妥當,還能與為師再手談上一局半局。」


    「是,明月先告退。」宋明月乖順道。


    皇後娘娘若是有了沈妉心賴床的證人,那也算逮住了她半個罪證。在青墨院內,誰人不知,日上三竿還不見人影的,除了沈先生也唯有沈先生。


    吃好早飯來喊沈先生起床,已成了青墨院小侍童們的慣例。在早飯的餐桌上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誰吃的最慢誰便去喊有起床氣的先生起床。正值長身子骨年紀的小侍童們,今日這個吃的多些,明日那個吃的多些,吃的多總要比吃的少的慢上幾口,總歸不會每日都是同一個人。小侍童們樂此不疲,隻是孟大家偶爾會埋怨一句,青墨院的開銷愈來愈大。


    今日吃的一直打飽嗝兒的小侍童一臉哀怨的來喊沈妉心起身,才走到三十六廂房的小花園前就與宋小娘子撞了個正著。臉頰圓潤透紅的小侍童疑惑道:「宋小娘子也是來喊先生的?」


    宋明月基本是過了晌午後才會來青墨院,一直不知這慣例,看著小侍童也不禁疑惑,道:「怎的,你家先生每日還得等著人來敲門才起身?」


    「可不是嘛,若是沒人喊,先生一準兒得睡到下午去。」小侍童見是宋小娘子,便口無遮攔,有啥說啥,尤其是與先生有關的。甭管好事兒壞事兒,隻管抖漏出去。


    果不其然,宋小娘子好看的不得了的黛眉一皺,板著臉一言不發的就大步流星朝著先生的房門去了。使了壞心眼兒的小侍童也不覺有錯,古人雲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如先生這般睡成豬的鳥兒隻能落得個任人宰割的下場,這是在幫先生不是害先生!他完完全全都是為了先生日後著想,是為了先生好!


    理直氣壯的小侍童心情大好的正往回走,才走出一小段,就聽聞背後傳來一聲直衝雲霄的哀嚎聲。小侍童心頭一顫,加快了逃離的腳步。


    「宋明月我告訴你,我平生最討厭當婊/子又立牌坊的女子!其次便是掀我被子的人!」


    宋明月明顯感覺到那人的唾沫星子噴到了她的臉上,神色頓時由陰晴不定轉為電閃雷鳴。可那蓬頭垢麵的人硬是不知死活,瞪著眼,梗著脖子一副要與她拚命的架勢。


    「好啊。」宋明月怒極反笑,一甩手將裘被丟還給拿人,「依我看你明日也別隨行去祭祖了,不如留在青墨院做做飯,刷刷碗,免得不知規矩出盡洋相給人看笑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應娶妉心照明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大話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大話生並收藏應娶妉心照明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