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二牛並沒有表現出多麽喜歡,他覺得那些說話先生說的笑話他聽不懂。
說書的人說的書他大多都在蔣秀才的書房裏看過,除了說書人的嗓音能傳那麽遠讓他有些新奇外陳二牛並沒有什麽好奇的。
現在的藝人說些笑話總要帶上些禪意或是扯上些亂七八糟的典故。
陳二牛知道那些典故,在蔣秀才的教導下也讀了幾本佛經和道教書籍,看過之後陳二牛隻是很感嘆他自己果然是個俗人,甚至他腦子裏都在思考怎麽控製一個閾值不讓這些東西影響世俗治理。
不過經過這回他是發現了,人家已經和世俗融合在一塊了。
陳二牛非但沒有因為逛夜市而高興,反而有些感嘆宗教能存在那麽長的時間確實有他們擅長的地方。
他是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偷偷給蔣秀才說的。
蔣秀才也眼睛一亮覺得這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拉著陳二牛就回暫住的鋪子了,當然蔣秀才還記得找了個鏢師去各個鋪子拿他們買好的東西。
這鏢師和鏢局簽了契約,蔣秀才也不怕他們拿了錢財不將東西拿回來。
他留了鋪子的地址,就帶著陳二牛回去了。
沒過多久他們就收到今兒買的所有東西。
不過蔣秀才已經沒心情關心了。
「我其實很迷惑,先生,那些故事好聽嗎?經歷艱苦的□□被點化,或是才子遇佳人。」陳二牛試著思考如果自己沒有小河聽到這些故事會不會感興趣。
結果是不會。
他就有些沒法感同身受了。
陳二牛最困苦的時候最愛聽的也隻是南遷的故事。
他在裏麵聽到了長山村人的堅韌。
最喜歡聽的是他們在淮河北被南方朝廷的兵士攔了下來,他們不允許這些人遷入,一河之隔兩邊的人完全不同,他們隻能同來自同州的流民聚在一起結成塢堡抵抗時不時就要過來的胡人。
不僅如此他們發展十幾年後因為民風彪悍,還有不少人被收編入了府兵,後來那一帶府兵中幾乎所有的百夫長都是出在他們那裏,要不是聖人橫空出世他們說不準還能有怎樣的發展。
「二牛,這是你的一個問題,我以前竟是沒有發現,你雖然出身漁戶但你太講道理了。」蔣秀才一聽就聽出了其中的關鍵,「你就是因為太講道理很多事才會不明白,實際上很多事是不需要講道理的。」
「你不喜歡的那些故事,是因為你總覺得那些都是假的聽了也無用,可不是每個人都像是你一樣能判斷真假分辨清楚什麽是有用什麽是無用,再說了若是能給勞累的人帶來一絲寬慰與樂趣那就是有用的。」蔣秀才細細地同他說。
陳二牛歪著頭想了許久。
「那麽是錯的,隻要能得到寬慰就有它生存的空間。」陳二牛一邊點頭一邊說。
他似乎想通了什麽,拿起筆寫了一篇關於治理教派的文章。
「我覺得我們很好。」陳二牛寫到一半突然說。
「哦,又是個什麽好法?」蔣秀才好奇地問。
「這好法是,我們對所有的宗教,對所有的神仙都是尊敬的,嗯和而不同,不會因為你不信我你就是錯的是妖邪。當然我覺得這一開始怕是因為我朝土地太大,誰也說服不了誰。」陳二牛又說道,「不過我還是看到了危險,如今佛道興盛不知是福是禍。」
陳二牛將策論寫完。
蔣秀才看完之後隻能感嘆一句:「原來我收的徒弟是個法家。」陳二牛的想法其實很簡單,雖然沒到前朝趙朝滅佛的程度,不過看起來也極其嚴格,從對僧侶的限製,和對寺院田地的規定等等。
「這要真是發出去,怕是要大亂了。」蔣秀才評價道。
「法不禁止即自由?先生對於現在的僧侶和寺院來說,他們身上不沾上點士族的影子誰信?他們應該叫法有禁止也自由,如果現在非得找個神,那隻能是律法。先生我寫了也隻是自己的想法。」陳二牛搖搖頭,其實現在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將聖上捧成真正的聖賢。
不過這就違背了陳二牛本身對法製的認同,有時候最好的方法並不是最對的方法。
「你心中有數便事了,時間不早了你早些休息。」蔣秀才將他的策論卷了起來,「這個就放在我這吧。我得好好想想該如何改一改。」
蔣秀才連夜改了這篇策論其中有一些他也想不通有沒有兩全之法。畢竟現在寺院可以占據大片土地很多寺院背後都是士族。
最後他還是改的不太滿意隻好先放到一邊。
不過有件事還沒解決,蔣秀才拿出了自己的帖子,寫的卻是他們今天恰好碰上了路四公子身邊的小廝,隻是現在秀才考核在即他不能親自拜訪了。
雖說這帖子是第二天他親自送過去的。
倒是從大門的管事到路刺史手上已經是一天後了。
路刺史本來就因為上次的事遷怒了劉衡園,這對師徒本來出在他治下是個好事,他都不願意同他們算帳,且不說蔣秀才和當地的豪族有些關係,就是單憑上回給自己的下馬威就知道蔣秀才不是個軟弱可欺的,他作為庶族能爬到這一步很是知道輕重,他讓管事帶了賠禮上門。
本來還等著他們下一步動作的陳二牛反而有些失望。
就這?
「怎麽二牛你真覺得路刺史走到這一步隻是靠運氣不成?」蔣秀才看自家徒弟看熱鬧不嫌事大,擰著他的耳朵帶人去改策論了,隻是他有些地方怎麽也想不通,蔣秀才幹脆找了府城有名的鏢局讓他們快馬給顧之遠送去。
說書的人說的書他大多都在蔣秀才的書房裏看過,除了說書人的嗓音能傳那麽遠讓他有些新奇外陳二牛並沒有什麽好奇的。
現在的藝人說些笑話總要帶上些禪意或是扯上些亂七八糟的典故。
陳二牛知道那些典故,在蔣秀才的教導下也讀了幾本佛經和道教書籍,看過之後陳二牛隻是很感嘆他自己果然是個俗人,甚至他腦子裏都在思考怎麽控製一個閾值不讓這些東西影響世俗治理。
不過經過這回他是發現了,人家已經和世俗融合在一塊了。
陳二牛非但沒有因為逛夜市而高興,反而有些感嘆宗教能存在那麽長的時間確實有他們擅長的地方。
他是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偷偷給蔣秀才說的。
蔣秀才也眼睛一亮覺得這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拉著陳二牛就回暫住的鋪子了,當然蔣秀才還記得找了個鏢師去各個鋪子拿他們買好的東西。
這鏢師和鏢局簽了契約,蔣秀才也不怕他們拿了錢財不將東西拿回來。
他留了鋪子的地址,就帶著陳二牛回去了。
沒過多久他們就收到今兒買的所有東西。
不過蔣秀才已經沒心情關心了。
「我其實很迷惑,先生,那些故事好聽嗎?經歷艱苦的□□被點化,或是才子遇佳人。」陳二牛試著思考如果自己沒有小河聽到這些故事會不會感興趣。
結果是不會。
他就有些沒法感同身受了。
陳二牛最困苦的時候最愛聽的也隻是南遷的故事。
他在裏麵聽到了長山村人的堅韌。
最喜歡聽的是他們在淮河北被南方朝廷的兵士攔了下來,他們不允許這些人遷入,一河之隔兩邊的人完全不同,他們隻能同來自同州的流民聚在一起結成塢堡抵抗時不時就要過來的胡人。
不僅如此他們發展十幾年後因為民風彪悍,還有不少人被收編入了府兵,後來那一帶府兵中幾乎所有的百夫長都是出在他們那裏,要不是聖人橫空出世他們說不準還能有怎樣的發展。
「二牛,這是你的一個問題,我以前竟是沒有發現,你雖然出身漁戶但你太講道理了。」蔣秀才一聽就聽出了其中的關鍵,「你就是因為太講道理很多事才會不明白,實際上很多事是不需要講道理的。」
「你不喜歡的那些故事,是因為你總覺得那些都是假的聽了也無用,可不是每個人都像是你一樣能判斷真假分辨清楚什麽是有用什麽是無用,再說了若是能給勞累的人帶來一絲寬慰與樂趣那就是有用的。」蔣秀才細細地同他說。
陳二牛歪著頭想了許久。
「那麽是錯的,隻要能得到寬慰就有它生存的空間。」陳二牛一邊點頭一邊說。
他似乎想通了什麽,拿起筆寫了一篇關於治理教派的文章。
「我覺得我們很好。」陳二牛寫到一半突然說。
「哦,又是個什麽好法?」蔣秀才好奇地問。
「這好法是,我們對所有的宗教,對所有的神仙都是尊敬的,嗯和而不同,不會因為你不信我你就是錯的是妖邪。當然我覺得這一開始怕是因為我朝土地太大,誰也說服不了誰。」陳二牛又說道,「不過我還是看到了危險,如今佛道興盛不知是福是禍。」
陳二牛將策論寫完。
蔣秀才看完之後隻能感嘆一句:「原來我收的徒弟是個法家。」陳二牛的想法其實很簡單,雖然沒到前朝趙朝滅佛的程度,不過看起來也極其嚴格,從對僧侶的限製,和對寺院田地的規定等等。
「這要真是發出去,怕是要大亂了。」蔣秀才評價道。
「法不禁止即自由?先生對於現在的僧侶和寺院來說,他們身上不沾上點士族的影子誰信?他們應該叫法有禁止也自由,如果現在非得找個神,那隻能是律法。先生我寫了也隻是自己的想法。」陳二牛搖搖頭,其實現在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將聖上捧成真正的聖賢。
不過這就違背了陳二牛本身對法製的認同,有時候最好的方法並不是最對的方法。
「你心中有數便事了,時間不早了你早些休息。」蔣秀才將他的策論卷了起來,「這個就放在我這吧。我得好好想想該如何改一改。」
蔣秀才連夜改了這篇策論其中有一些他也想不通有沒有兩全之法。畢竟現在寺院可以占據大片土地很多寺院背後都是士族。
最後他還是改的不太滿意隻好先放到一邊。
不過有件事還沒解決,蔣秀才拿出了自己的帖子,寫的卻是他們今天恰好碰上了路四公子身邊的小廝,隻是現在秀才考核在即他不能親自拜訪了。
雖說這帖子是第二天他親自送過去的。
倒是從大門的管事到路刺史手上已經是一天後了。
路刺史本來就因為上次的事遷怒了劉衡園,這對師徒本來出在他治下是個好事,他都不願意同他們算帳,且不說蔣秀才和當地的豪族有些關係,就是單憑上回給自己的下馬威就知道蔣秀才不是個軟弱可欺的,他作為庶族能爬到這一步很是知道輕重,他讓管事帶了賠禮上門。
本來還等著他們下一步動作的陳二牛反而有些失望。
就這?
「怎麽二牛你真覺得路刺史走到這一步隻是靠運氣不成?」蔣秀才看自家徒弟看熱鬧不嫌事大,擰著他的耳朵帶人去改策論了,隻是他有些地方怎麽也想不通,蔣秀才幹脆找了府城有名的鏢局讓他們快馬給顧之遠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