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搖著頭手裏拿著聖賢書,進了屋說道:「咱們去書房吧。」
「好。」蔣秀才對著陳二牛笑了笑。
第84章 師父的意思是……
「那位友人給你的信?」門邊上有個麵色黢黑的老農正在編草鞋。
顧之遠放下手中的信件說道:「是。」
他從學子樓的守夜人手裏拿過了兩封信。
這些日同蔣明遙的通信讓他受益匪淺, 他總覺得自己這位好友有些不同了,仿佛比以往都要高興些。
也是,想來這十年馬上就要過去了, 現在好友應當正在準備大比,算一算鄉試之年也恰好是第十一年,現在就開始準備也不遲。
顧之遠拿著信腳步輕快地往自己的房間走。
他的房間就在學子樓的三樓。
這京郊的學子來的並不多, 學子樓裏還有不少空房間, 不少學子白日裏都會開詩會品評文章, 顧之遠卻是每日閉門讀書, 他的穿著普通身上還有補丁,一看就是家境貧寒, 在旁的地方還好說, 京城到底是天子腳下像他這種貧苦的舉人幾乎沒有。
再說了這人一旦中了舉, 不僅可以免一百畝田地還能免去徭役,按說到了這一步不該有太窮困的人才對。
顧之遠算是個例外,他本家是林州顧家,他們是顧家的一小支本來是專門幹走商的庶支, 雖然很有錢但是再有錢也是商戶,隨著新朝漸漸沒落了。他們這些當地豪族和士族是不同的, 這士族不論多窮困依舊是士族,有的是人願意上前獻殷勤, 而且能與同為士族的人家來往, 出仕更加輕鬆簡單。當地豪族說是豪族, 但也離不開當地兩個字, 他們這種遠離本家的人就像是無根之萍。
他爹和爺爺活著的時候還是商戶,還是因為戰亂顧之遠家活下來的隻有他娘和他,他娘後來改嫁給了一個農戶新朝建立後他才勉強被劃為了農戶, 顧之遠在旁人眼裏就有些上不了台麵了。
隻有那些實在找不到可以栽培人選的人家才會對顧之遠好些。
這些人中許多都是富戶或是商戶。
顧之遠不是個不懂變通的,他要是迂腐也就不會和蔣明遙成為好友了,隻是他繼父和娘都不願他與商戶結親,更不願他為了錢財討好旁人,在他考完童生之後家中就沒有銀錢供養他繼續讀書了。
當年他遇到蔣秀才時,是蔣秀才和蔣老頭從北邊逃回來,蔣老頭和蔣秀才都是會算計的,身上偷偷藏了不少寶石,到了京城附近出手之後掙了不少。
當時蔣老頭找以前的人脈,也就找過同為走商的顧之遠一家,這才知道他們一家竟隻剩下他和娘兩人了,蔣老頭同顧之遠的爺爺是好友。
蔣老頭不忍心就給了他些銀錢,說是曾經欠下了些債現在還給他們母子。
少年時的顧之遠還真信了那些話,有了那些銀錢和後來蔣秀才給他寄來的書本和筆墨紙硯顧之遠考上了舉人,同蔣明遙一來二往的就成了忘年交。
其實這些年因著他名下的土地不用交稅家中已經好了許多。
他家中也有了個六歲的弟弟正在開蒙了,他也已經二十多歲了不論這回能不能考上進士,他都準備娶妻倒是可以同友人好好探討一下如何才能靠學識掙錢。
他的好友可是其中的好手。
一切都令他欣喜,尤其是最近頻頻接到友人的信。
他聽到學子樓的管事叫他就趕緊下來拿了信。他一撩袍子腳步輕快地爬上樓。
他們的信走的是沿途的驛站,慢的時候要走一月快的時候也要十幾天才能到。
隻是今日的信有些奇怪,竟是給他了一些圖紙和幾種農具的做法。
上麵仔細寫了這是他的弟子做的,讓顧之遠這個身在京城的人多多注意有沒有相關的消息。
顧之遠上上下下看了幾遍,心想這是好友怕其中出什麽麽蛾子讓弟子的功勞讓人給吞了。
在書信的最後蔣秀才說他收到信的時候該是已經快開春了,他還特特寄了些農具給顧之遠的娘親周氏,讓他們一家少受些開荒之苦。這些農具是拖了遠寧鏢局的人帶來的,那家鏢局在京城也有不少分號。
顧之遠看到這裏忍不住笑。
他將信件放到手邊,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麵上點來點去。
說起來自己悶頭讀書也不知外頭有什麽消息,若是真的有了新的農具在他們這些學子間也該是有些消息。
看著信的落款此事也過了一個月有餘了。
難道其中真的有了什麽差錯?
顧之遠無法立即同好友取得聯繫,隻能是自己想,他有些憂慮地站了起來在小小的房間裏踱步。
走了兩圈顧之遠眼睛一亮,真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他本就是應試的舉子,得了關於新農具的消息不該是與三五學子好好討論一二嗎?
這樣就算出了差錯又如何?
顧之遠一拍手心想;就這麽幹了。
他將信放到自己床頭的木匣裏,然後將圖紙摺疊放到身上,稍微梳洗一遍之後開門走了出去。
不過在這兒之前他得回家一趟,看一看鏢局有沒有蔣明遙寄來的農具。
顧之遠花了小半日從鏢局裏找到了東西,蔣明遙寄來的信裏有鏢局的寄票,果然換到了一堆新奇的農具,顧之遠直接雇了輛牛車給了幾文錢讓在休息的鏢師將農具弄上牛車捆好。
顧之遠這才回了京郊的家。
「好。」蔣秀才對著陳二牛笑了笑。
第84章 師父的意思是……
「那位友人給你的信?」門邊上有個麵色黢黑的老農正在編草鞋。
顧之遠放下手中的信件說道:「是。」
他從學子樓的守夜人手裏拿過了兩封信。
這些日同蔣明遙的通信讓他受益匪淺, 他總覺得自己這位好友有些不同了,仿佛比以往都要高興些。
也是,想來這十年馬上就要過去了, 現在好友應當正在準備大比,算一算鄉試之年也恰好是第十一年,現在就開始準備也不遲。
顧之遠拿著信腳步輕快地往自己的房間走。
他的房間就在學子樓的三樓。
這京郊的學子來的並不多, 學子樓裏還有不少空房間, 不少學子白日裏都會開詩會品評文章, 顧之遠卻是每日閉門讀書, 他的穿著普通身上還有補丁,一看就是家境貧寒, 在旁的地方還好說, 京城到底是天子腳下像他這種貧苦的舉人幾乎沒有。
再說了這人一旦中了舉, 不僅可以免一百畝田地還能免去徭役,按說到了這一步不該有太窮困的人才對。
顧之遠算是個例外,他本家是林州顧家,他們是顧家的一小支本來是專門幹走商的庶支, 雖然很有錢但是再有錢也是商戶,隨著新朝漸漸沒落了。他們這些當地豪族和士族是不同的, 這士族不論多窮困依舊是士族,有的是人願意上前獻殷勤, 而且能與同為士族的人家來往, 出仕更加輕鬆簡單。當地豪族說是豪族, 但也離不開當地兩個字, 他們這種遠離本家的人就像是無根之萍。
他爹和爺爺活著的時候還是商戶,還是因為戰亂顧之遠家活下來的隻有他娘和他,他娘後來改嫁給了一個農戶新朝建立後他才勉強被劃為了農戶, 顧之遠在旁人眼裏就有些上不了台麵了。
隻有那些實在找不到可以栽培人選的人家才會對顧之遠好些。
這些人中許多都是富戶或是商戶。
顧之遠不是個不懂變通的,他要是迂腐也就不會和蔣明遙成為好友了,隻是他繼父和娘都不願他與商戶結親,更不願他為了錢財討好旁人,在他考完童生之後家中就沒有銀錢供養他繼續讀書了。
當年他遇到蔣秀才時,是蔣秀才和蔣老頭從北邊逃回來,蔣老頭和蔣秀才都是會算計的,身上偷偷藏了不少寶石,到了京城附近出手之後掙了不少。
當時蔣老頭找以前的人脈,也就找過同為走商的顧之遠一家,這才知道他們一家竟隻剩下他和娘兩人了,蔣老頭同顧之遠的爺爺是好友。
蔣老頭不忍心就給了他些銀錢,說是曾經欠下了些債現在還給他們母子。
少年時的顧之遠還真信了那些話,有了那些銀錢和後來蔣秀才給他寄來的書本和筆墨紙硯顧之遠考上了舉人,同蔣明遙一來二往的就成了忘年交。
其實這些年因著他名下的土地不用交稅家中已經好了許多。
他家中也有了個六歲的弟弟正在開蒙了,他也已經二十多歲了不論這回能不能考上進士,他都準備娶妻倒是可以同友人好好探討一下如何才能靠學識掙錢。
他的好友可是其中的好手。
一切都令他欣喜,尤其是最近頻頻接到友人的信。
他聽到學子樓的管事叫他就趕緊下來拿了信。他一撩袍子腳步輕快地爬上樓。
他們的信走的是沿途的驛站,慢的時候要走一月快的時候也要十幾天才能到。
隻是今日的信有些奇怪,竟是給他了一些圖紙和幾種農具的做法。
上麵仔細寫了這是他的弟子做的,讓顧之遠這個身在京城的人多多注意有沒有相關的消息。
顧之遠上上下下看了幾遍,心想這是好友怕其中出什麽麽蛾子讓弟子的功勞讓人給吞了。
在書信的最後蔣秀才說他收到信的時候該是已經快開春了,他還特特寄了些農具給顧之遠的娘親周氏,讓他們一家少受些開荒之苦。這些農具是拖了遠寧鏢局的人帶來的,那家鏢局在京城也有不少分號。
顧之遠看到這裏忍不住笑。
他將信件放到手邊,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麵上點來點去。
說起來自己悶頭讀書也不知外頭有什麽消息,若是真的有了新的農具在他們這些學子間也該是有些消息。
看著信的落款此事也過了一個月有餘了。
難道其中真的有了什麽差錯?
顧之遠無法立即同好友取得聯繫,隻能是自己想,他有些憂慮地站了起來在小小的房間裏踱步。
走了兩圈顧之遠眼睛一亮,真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他本就是應試的舉子,得了關於新農具的消息不該是與三五學子好好討論一二嗎?
這樣就算出了差錯又如何?
顧之遠一拍手心想;就這麽幹了。
他將信放到自己床頭的木匣裏,然後將圖紙摺疊放到身上,稍微梳洗一遍之後開門走了出去。
不過在這兒之前他得回家一趟,看一看鏢局有沒有蔣明遙寄來的農具。
顧之遠花了小半日從鏢局裏找到了東西,蔣明遙寄來的信裏有鏢局的寄票,果然換到了一堆新奇的農具,顧之遠直接雇了輛牛車給了幾文錢讓在休息的鏢師將農具弄上牛車捆好。
顧之遠這才回了京郊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