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起來這二皇子比三皇子年紀要小一些,隻是當時三皇子的生母魏氏已覺察出不妥來,便藏在安樂堂中,悄悄將三皇子生下來。再反觀那二皇子,可不正是因為當初那一場火災,這才流落民間十幾年。倒是因此依著長序,將二皇子、三皇子掉了個個兒。
那剛回宮的朱懷常成了三皇子,被陛下封為了豫王,而太子朱辭遠則成了二皇子。
這些天宮中雖對此事鬧得沸沸揚揚,而端本宮中平靜卻一如往常。朱辭遠曾去南三所探望過他這個親弟弟幾次。懷恩見著兩人既不生分,也不疏離,沒有別的異常。
這終究是在七月二十六這一日,原本的平靜終於被打破。底下的暗潮洶湧,終於還是浮出了水麵。
此時是朱辭遠正陪著懷恩給那波斯貓剪著指甲,便有小太監前來稟報:
「殿下,陛下傳您到幹清宮一趟。」
太監麵色肅穆,大約是因著楊英的吩咐,暗中給朱辭遠遞了個眼色。朱辭遠明白,這次傳召有些不尋常。
他隻是擱下了手中的銀剪,摸了摸懷恩的頭讓她等著自己回來。
朱辭遠一走,懷恩卻望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有些出神。倒也沒耽擱什麽,重新回屋裏檢查了一下身上的細軟和袖口處縫製的銀票,看著院中蓊鬱的草木,有些心神不寧,卻仍意誌堅定。她想,他這一次能逃出這座皇宮嗎?
***
不同於皇帝以往的每一次發怒,皇帝此人性情內斂,往常裏,身邊的人便都知曉,愈是怒急,反倒愈是暗沉,並不外露。
隻是今日,他像是再也壓不住那怒火。他從椅上站起身來,從禦案上一把抓起那張信紙扔到了朱辭遠麵前。
「逆子!你便是再恨鄭貴妃,便從不顧忌她肚子裏和你血脈相連的孩子嗎!」
朱辭遠原本一路進殿來便有了不好的預感,他隱隱發覺此事可能與鄭貴妃的死有關。他原本的確是想著借著鄭貴妃生產之際,將其除掉。為鄭貴妃備下的產婆之一,便是他的人。隻是當夜那般情形,終究沒有發揮上作用。
因他低頭看那信,信上是再熟悉不過的字跡,那是他的字跡,隻是他卻是知曉自己從未寫過這樣的信。而那頁底的鈐印,他分辨出那是他的太子鈐印。往日裏為防造偽,蓋印時都有著特定的角度,那鈐印竟也蓋得分毫不差。皇帝暴怒的聲音還在從上首傳過來:
「好生算計!你先派了人到廣州,將貴妃動了胎氣要早產的假消息故意傳給江剡,引的江剡連夜裏從廣州奔襲回京,而你安排的人手卻趁其匆忙失了防備將其一刀斬下。而後再買通了小太監,將那木盒悄無聲息的放到了鄭貴妃的宮中。好個手眼通天,好個算無遺策!你可有半分顧及到朕,可有半分顧及那個與你血脈相連的孩子!」
朱辭遠像是意識到了什麽,那握起來的手掌將那紙張捏得皺皺的。像是長久壓抑著的那些東西,就在那一刻蓬勃噴湧而出。他仰起頭看向皇帝,聲音靜得出奇:
「難道不該嗎?」
皇帝看向自己的兒子,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
「兒臣說,難道不該嗎?鄭貴妃害了我的生母,害了宮裏那麽多孩子,難道不該死嗎?兒臣小的時候便問阿娘,為什麽那個惡毒的鄭貴妃可以住在那金碧輝煌的宮殿裏,而我和阿娘就隻能住在這間破敗的安樂堂裏。那時阿娘便同我這樣說,她說,五指尚不齊,偏私之心人都會有的。父皇從未問過自己,是否偏私過甚或縱容過甚。貴妃今日之死,不是因為父皇的偏私和縱容嗎?兒臣不是兇手,父皇的偏私和縱容才是真正的兇手!」
他抬首看著皇帝,聲音那麽平靜,然而猩紅的雙眼卻出賣了他此時的情緒。他的父皇,因為他的心愛之人指責於他。但是這種悲痛,隻能拚命的壓在心裏長長久久的,悄無聲息的。
「逆子,你在說什麽!」
皇帝像是被他最末的那一句戳住了痛腳,他嘩啦一聲將一旁的上方寶劍拔了出來。他搖晃著身子往前走了幾步,劍尖指著朱辭遠的咽喉。朱辭遠卻不避不讓,隻靜靜的看著他的父皇,看見他父皇臉上的憤怒、眼下的青黑以及忽然在這一月之間斑白的兩鬢。
他突然明白,他的母親說錯了。不是偏私,是偏愛,天下獨一份的偏愛。那種無論是非曲直或對錯,我都會站在你身邊維護你,與你同仇敵愾的那一種偏愛。
那一刻,朱辭遠突然捫心自問,他有沒有給過懷恩這樣的偏愛答案是沒有,往後也不會有。
眼看殿內的氣氛這般對峙了起來,楊英趕忙跪在地上,膝行上前抱住了皇帝的腿:
「陛下,陛下您三思啊!那是您的親生兒子,是大端的皇太子呀。」
皇帝舉著的劍卻紋絲不動。殿內僵持了許久,劍才「哐當」一聲落到地上。不知是皇帝終究顧及著這個親生兒子,還是顧及著江山,終是沒有將那劍尖刺到朱辭遠身上。
皇帝轉過身來背對著他,深深吐納了一口,才緩緩道:
「傳朕旨令,太子殘害貴妃及皇嗣,即日起圈禁於南宮,非朕旨令永不得出。」
直到朱辭遠被壓下去。皇帝耳邊還是久久徘徊著那句話。
「殺貴妃的兇手不是兒臣,是父皇您的偏私之心。」
這話像一個魔咒一樣,久久徘徊在他耳中。突然他覺的口中腥甜,「噗」的一下噴出一口血來。楊英見狀大驚,忙去扶皇帝,焦急地派小太監前去傳太醫。
那剛回宮的朱懷常成了三皇子,被陛下封為了豫王,而太子朱辭遠則成了二皇子。
這些天宮中雖對此事鬧得沸沸揚揚,而端本宮中平靜卻一如往常。朱辭遠曾去南三所探望過他這個親弟弟幾次。懷恩見著兩人既不生分,也不疏離,沒有別的異常。
這終究是在七月二十六這一日,原本的平靜終於被打破。底下的暗潮洶湧,終於還是浮出了水麵。
此時是朱辭遠正陪著懷恩給那波斯貓剪著指甲,便有小太監前來稟報:
「殿下,陛下傳您到幹清宮一趟。」
太監麵色肅穆,大約是因著楊英的吩咐,暗中給朱辭遠遞了個眼色。朱辭遠明白,這次傳召有些不尋常。
他隻是擱下了手中的銀剪,摸了摸懷恩的頭讓她等著自己回來。
朱辭遠一走,懷恩卻望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有些出神。倒也沒耽擱什麽,重新回屋裏檢查了一下身上的細軟和袖口處縫製的銀票,看著院中蓊鬱的草木,有些心神不寧,卻仍意誌堅定。她想,他這一次能逃出這座皇宮嗎?
***
不同於皇帝以往的每一次發怒,皇帝此人性情內斂,往常裏,身邊的人便都知曉,愈是怒急,反倒愈是暗沉,並不外露。
隻是今日,他像是再也壓不住那怒火。他從椅上站起身來,從禦案上一把抓起那張信紙扔到了朱辭遠麵前。
「逆子!你便是再恨鄭貴妃,便從不顧忌她肚子裏和你血脈相連的孩子嗎!」
朱辭遠原本一路進殿來便有了不好的預感,他隱隱發覺此事可能與鄭貴妃的死有關。他原本的確是想著借著鄭貴妃生產之際,將其除掉。為鄭貴妃備下的產婆之一,便是他的人。隻是當夜那般情形,終究沒有發揮上作用。
因他低頭看那信,信上是再熟悉不過的字跡,那是他的字跡,隻是他卻是知曉自己從未寫過這樣的信。而那頁底的鈐印,他分辨出那是他的太子鈐印。往日裏為防造偽,蓋印時都有著特定的角度,那鈐印竟也蓋得分毫不差。皇帝暴怒的聲音還在從上首傳過來:
「好生算計!你先派了人到廣州,將貴妃動了胎氣要早產的假消息故意傳給江剡,引的江剡連夜裏從廣州奔襲回京,而你安排的人手卻趁其匆忙失了防備將其一刀斬下。而後再買通了小太監,將那木盒悄無聲息的放到了鄭貴妃的宮中。好個手眼通天,好個算無遺策!你可有半分顧及到朕,可有半分顧及那個與你血脈相連的孩子!」
朱辭遠像是意識到了什麽,那握起來的手掌將那紙張捏得皺皺的。像是長久壓抑著的那些東西,就在那一刻蓬勃噴湧而出。他仰起頭看向皇帝,聲音靜得出奇:
「難道不該嗎?」
皇帝看向自己的兒子,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
「兒臣說,難道不該嗎?鄭貴妃害了我的生母,害了宮裏那麽多孩子,難道不該死嗎?兒臣小的時候便問阿娘,為什麽那個惡毒的鄭貴妃可以住在那金碧輝煌的宮殿裏,而我和阿娘就隻能住在這間破敗的安樂堂裏。那時阿娘便同我這樣說,她說,五指尚不齊,偏私之心人都會有的。父皇從未問過自己,是否偏私過甚或縱容過甚。貴妃今日之死,不是因為父皇的偏私和縱容嗎?兒臣不是兇手,父皇的偏私和縱容才是真正的兇手!」
他抬首看著皇帝,聲音那麽平靜,然而猩紅的雙眼卻出賣了他此時的情緒。他的父皇,因為他的心愛之人指責於他。但是這種悲痛,隻能拚命的壓在心裏長長久久的,悄無聲息的。
「逆子,你在說什麽!」
皇帝像是被他最末的那一句戳住了痛腳,他嘩啦一聲將一旁的上方寶劍拔了出來。他搖晃著身子往前走了幾步,劍尖指著朱辭遠的咽喉。朱辭遠卻不避不讓,隻靜靜的看著他的父皇,看見他父皇臉上的憤怒、眼下的青黑以及忽然在這一月之間斑白的兩鬢。
他突然明白,他的母親說錯了。不是偏私,是偏愛,天下獨一份的偏愛。那種無論是非曲直或對錯,我都會站在你身邊維護你,與你同仇敵愾的那一種偏愛。
那一刻,朱辭遠突然捫心自問,他有沒有給過懷恩這樣的偏愛答案是沒有,往後也不會有。
眼看殿內的氣氛這般對峙了起來,楊英趕忙跪在地上,膝行上前抱住了皇帝的腿:
「陛下,陛下您三思啊!那是您的親生兒子,是大端的皇太子呀。」
皇帝舉著的劍卻紋絲不動。殿內僵持了許久,劍才「哐當」一聲落到地上。不知是皇帝終究顧及著這個親生兒子,還是顧及著江山,終是沒有將那劍尖刺到朱辭遠身上。
皇帝轉過身來背對著他,深深吐納了一口,才緩緩道:
「傳朕旨令,太子殘害貴妃及皇嗣,即日起圈禁於南宮,非朕旨令永不得出。」
直到朱辭遠被壓下去。皇帝耳邊還是久久徘徊著那句話。
「殺貴妃的兇手不是兒臣,是父皇您的偏私之心。」
這話像一個魔咒一樣,久久徘徊在他耳中。突然他覺的口中腥甜,「噗」的一下噴出一口血來。楊英見狀大驚,忙去扶皇帝,焦急地派小太監前去傳太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