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二人羞慚慚的,隻說是的,又說:「我們還要趕生意,這就走了。」
高媽媽叫住說:『你老兒好沒眼力,這奶奶不是你主顧嗎?你走到哪裏去?我聽你口音倒是城中人,怎麽一向不曾見得?」
那老兒說:「平日在家不做這生意,過年才出來撞撞掙兩個錢免饑荒。」
「那你們會唱什麽曲啊?」錦姐直起身問道。
老兒回說:「梆子,汗調,二黃,連南曲都會一點子。」
「好啊,好啊,南曲會什麽?挑個拿手來唱,唱好了我有賞。」錦姐興致頗高,那兩人互相看了一眼,露出為難的樣子,老頭說:「唱吧,唱完了快走就是了。」
中年的人吹笛,老年的人起腔,「順西風低把紗窗哨,送寒氣頻將繡戶敲。莫不是天故將人愁悶攪?前度鈴聲響棧道。「錦姐聽到這句知道唱得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曲又哀聲又慟,悲吟婉轉實在動人,錦姐聽著悅耳,高奶奶聽得皺眉,一折唱完,錦姐拍手叫好,從袖中掏中一小塊銀子,遞與那老兒,「老人家你這唱著實好,我久沒有聽這樣好的曲了,你還會唱什麽?再給我唱一個。」
老兒拿著銀子道了聲謝,「勞奶奶厚賜了,小老兒南戲會得不多,我再唱個《霸王垓下別虞姬》.」
錦姐也不拘隻讓他唱,中年人就調弦子,高媽媽說:「我看你一把年紀也不是不曉事的,大過年出來也尋個喜慶熱鬧,這倒黴倒灶的戲唱了做甚?」
老兒點頭,「這位奶奶說得有道理,隻為我也不是唱戲的人家,自幼聽著班子學了幾齣,那市井上的熱鬧曲咱也不會。」
錦姐大方道:「我也不愛聽那俗氣的,你隻唱吧,唱好了我留你們吃晚飯。」
老兒瞬間慌了,忙說:『不敢,不敢,我家中還有事,唱完奶奶讓我早些走吧!」
高媽媽說:「你這人真不識抬舉,你忙一天哪裏得塊銀子,哪裏吃口酒飯?」
錦姐也不計較,「你先唱吧,以後若出來再來就是了。」
搖了兩板,依舊是笛子先起,唱著「蓋世英雄,始信短如春夢。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虞兮虞兮奈若何?自家興兵五載,身經七十餘戰,未嚐有敗。今日天欲亡我,豈不可嘆原來這等如何是好?霸業已成灰。」正唱到深沉起落處,渾厚悲壯時,衛嫂從裏間出來,叫道:」叔老爺。」
那二人剎時停了唱,遮了臉就要避走,衛嫂跑上前,「叔老爺來了這是做什麽?快快裏麵坐,公子這幾日還沒到您門上去。」又拉住那中年的人笛,「大爺也來了,快,請進去坐。」又向錦姐埋怨道:」奶奶你也是的,一個叔公和叔爺上門怎麽不迎進去。」
「啊?」錦姐看這那兩人著實不敢信,高媽媽打圓場說,「奶奶新進門才幾天如何認得?」說著向錦姐使了個眼色,說:「我也出來久了,就先回了。」慌忙家去了。
那父子滿麵羞愧也辭著要走,衛嫂苦苦留說:「既上了門如何茶也不用一碗,回頭公子知曉必要罵我,快請堂上坐。」
錦姐反應過來,也開言說:「我真是不認得,冒犯了,叔公叔爺堂上坐,秉杭回來好說話。」吩咐鈴兒上點心來,自己叫著衛嫂到房裏,問:「嫂子這是怎麽回事?我隻當是尋常賣唱的,實想不到姓朱的人家也有這樣的親戚嗎?」
「奶奶你是真不知道嗎?」
錦姐搖搖頭,「我真不知,我在南直隸也沒見宗室,我在山東見魯王排場大呢?」
衛嫂感概說:「當王的自然排場大了,底下的就難了,咱家一則傳係不遠,二則人丁不旺,借著祖蔭還過得,其他人家幾代相傳子子孫孫鍋都揭不開咧。」
「啊?」錦姐聽完隻是震驚,「這皇親就過這日子,不是一品兩品的大官嗎?朝廷不發俸祿?」
「俸祿?這八百兩寶鈔折下來滿打滿算百兩銀子,還多有拖欠今年發的前年的,咱家不上十口人,百兩銀子加上陵園分的幾塊地還湊活過得,別人家幾十口人還不夠分呢!」
錦姐聽了心下拔涼,才驚覺這宗室親貴,高門闊府隻是虛架子,衛嫂還在一旁念叨說:「咱家好歹有座院子,那些分家多的,祖宅都按間分了,分不到的租房在外頭住,家無片瓦,身無分文,說出去還是宗親。」
錦姐半響無語,讓衛嫂下去做飯,自己獨坐在房裏眼看新房四處倒也算是輝煌富麗,但結合衛嫂方才的話已知是個空架子罷了,心裏亂紛紛地思想到底有些惆悵,直至朱秉杭進房錦姐才回過神來,「你回來了?」探頭看外間天都暗了,朱秉杭靠近坐下,問:」你在房裏做什麽?外間吃飯去吧!」
錦姐嗅了嗅,一股韭菜肉香濃濃的,「家裏做什麽了?」
「難得叔公和叔爺來,嫂子去割了塊羊肉和韭菜烙了餅,另打的杏花酒就等你呢!」
錦姐聽著也餓了,暫且放了心中想說的話同朱秉杭一起出去陪客去了,先到那兩位麵前行了個禮,說:「我初來家中竟不認得,長輩莫怪。」
朱叔公滿臉的愧色,「不怪奶奶,要怪隻怪我們不濟!」
錦姐看朱秉杭,朱秉杭笑著勸解說:「有什麽不濟的,我聽聞韓王家有討鈑的,潞王家有坐牢的,咱自憑自力有什麽難為情的呢!快請上坐!」
衛嫂端上酒飯,滿滿一大盤韭菜羊肉烙餅,一大盤燒雞又一大碗白肉粉絲湯,一碟素炒麵筋,一碟煎豆腐,一碟拌豆芽,熱了兩壺酒,朱秉杭不吃大犖衛嫂另給上了碗素麵。這一桌是人看了都食指大動,何況朱家父子是久不見犖腥的,一時兩眼放光,直咽口水,但還有些教養不好上手,朱秉杭敬了杯酒,又勸菜,朱家父子這才狼吞虎咽起來,一盤二十個餅子一下就吃了十個,朱秉杭又替他們盛了兩碗肉湯,兩人埋頭吃了,錦姐在旁看著也忘了動筷,隻拿雞腿子慢慢撕著,那爺倆個酒也不用就著湯吃了十幾個餅子,剩下兩個都不動了,放下碗打了個嗝都紅了臉,朱叔公說:「讓你們見笑了,這樣個吃相實在不上檯麵。「
高媽媽叫住說:『你老兒好沒眼力,這奶奶不是你主顧嗎?你走到哪裏去?我聽你口音倒是城中人,怎麽一向不曾見得?」
那老兒說:「平日在家不做這生意,過年才出來撞撞掙兩個錢免饑荒。」
「那你們會唱什麽曲啊?」錦姐直起身問道。
老兒回說:「梆子,汗調,二黃,連南曲都會一點子。」
「好啊,好啊,南曲會什麽?挑個拿手來唱,唱好了我有賞。」錦姐興致頗高,那兩人互相看了一眼,露出為難的樣子,老頭說:「唱吧,唱完了快走就是了。」
中年的人吹笛,老年的人起腔,「順西風低把紗窗哨,送寒氣頻將繡戶敲。莫不是天故將人愁悶攪?前度鈴聲響棧道。「錦姐聽到這句知道唱得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曲又哀聲又慟,悲吟婉轉實在動人,錦姐聽著悅耳,高奶奶聽得皺眉,一折唱完,錦姐拍手叫好,從袖中掏中一小塊銀子,遞與那老兒,「老人家你這唱著實好,我久沒有聽這樣好的曲了,你還會唱什麽?再給我唱一個。」
老兒拿著銀子道了聲謝,「勞奶奶厚賜了,小老兒南戲會得不多,我再唱個《霸王垓下別虞姬》.」
錦姐也不拘隻讓他唱,中年人就調弦子,高媽媽說:「我看你一把年紀也不是不曉事的,大過年出來也尋個喜慶熱鬧,這倒黴倒灶的戲唱了做甚?」
老兒點頭,「這位奶奶說得有道理,隻為我也不是唱戲的人家,自幼聽著班子學了幾齣,那市井上的熱鬧曲咱也不會。」
錦姐大方道:「我也不愛聽那俗氣的,你隻唱吧,唱好了我留你們吃晚飯。」
老兒瞬間慌了,忙說:『不敢,不敢,我家中還有事,唱完奶奶讓我早些走吧!」
高媽媽說:「你這人真不識抬舉,你忙一天哪裏得塊銀子,哪裏吃口酒飯?」
錦姐也不計較,「你先唱吧,以後若出來再來就是了。」
搖了兩板,依舊是笛子先起,唱著「蓋世英雄,始信短如春夢。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虞兮虞兮奈若何?自家興兵五載,身經七十餘戰,未嚐有敗。今日天欲亡我,豈不可嘆原來這等如何是好?霸業已成灰。」正唱到深沉起落處,渾厚悲壯時,衛嫂從裏間出來,叫道:」叔老爺。」
那二人剎時停了唱,遮了臉就要避走,衛嫂跑上前,「叔老爺來了這是做什麽?快快裏麵坐,公子這幾日還沒到您門上去。」又拉住那中年的人笛,「大爺也來了,快,請進去坐。」又向錦姐埋怨道:」奶奶你也是的,一個叔公和叔爺上門怎麽不迎進去。」
「啊?」錦姐看這那兩人著實不敢信,高媽媽打圓場說,「奶奶新進門才幾天如何認得?」說著向錦姐使了個眼色,說:「我也出來久了,就先回了。」慌忙家去了。
那父子滿麵羞愧也辭著要走,衛嫂苦苦留說:「既上了門如何茶也不用一碗,回頭公子知曉必要罵我,快請堂上坐。」
錦姐反應過來,也開言說:「我真是不認得,冒犯了,叔公叔爺堂上坐,秉杭回來好說話。」吩咐鈴兒上點心來,自己叫著衛嫂到房裏,問:「嫂子這是怎麽回事?我隻當是尋常賣唱的,實想不到姓朱的人家也有這樣的親戚嗎?」
「奶奶你是真不知道嗎?」
錦姐搖搖頭,「我真不知,我在南直隸也沒見宗室,我在山東見魯王排場大呢?」
衛嫂感概說:「當王的自然排場大了,底下的就難了,咱家一則傳係不遠,二則人丁不旺,借著祖蔭還過得,其他人家幾代相傳子子孫孫鍋都揭不開咧。」
「啊?」錦姐聽完隻是震驚,「這皇親就過這日子,不是一品兩品的大官嗎?朝廷不發俸祿?」
「俸祿?這八百兩寶鈔折下來滿打滿算百兩銀子,還多有拖欠今年發的前年的,咱家不上十口人,百兩銀子加上陵園分的幾塊地還湊活過得,別人家幾十口人還不夠分呢!」
錦姐聽了心下拔涼,才驚覺這宗室親貴,高門闊府隻是虛架子,衛嫂還在一旁念叨說:「咱家好歹有座院子,那些分家多的,祖宅都按間分了,分不到的租房在外頭住,家無片瓦,身無分文,說出去還是宗親。」
錦姐半響無語,讓衛嫂下去做飯,自己獨坐在房裏眼看新房四處倒也算是輝煌富麗,但結合衛嫂方才的話已知是個空架子罷了,心裏亂紛紛地思想到底有些惆悵,直至朱秉杭進房錦姐才回過神來,「你回來了?」探頭看外間天都暗了,朱秉杭靠近坐下,問:」你在房裏做什麽?外間吃飯去吧!」
錦姐嗅了嗅,一股韭菜肉香濃濃的,「家裏做什麽了?」
「難得叔公和叔爺來,嫂子去割了塊羊肉和韭菜烙了餅,另打的杏花酒就等你呢!」
錦姐聽著也餓了,暫且放了心中想說的話同朱秉杭一起出去陪客去了,先到那兩位麵前行了個禮,說:「我初來家中竟不認得,長輩莫怪。」
朱叔公滿臉的愧色,「不怪奶奶,要怪隻怪我們不濟!」
錦姐看朱秉杭,朱秉杭笑著勸解說:「有什麽不濟的,我聽聞韓王家有討鈑的,潞王家有坐牢的,咱自憑自力有什麽難為情的呢!快請上坐!」
衛嫂端上酒飯,滿滿一大盤韭菜羊肉烙餅,一大盤燒雞又一大碗白肉粉絲湯,一碟素炒麵筋,一碟煎豆腐,一碟拌豆芽,熱了兩壺酒,朱秉杭不吃大犖衛嫂另給上了碗素麵。這一桌是人看了都食指大動,何況朱家父子是久不見犖腥的,一時兩眼放光,直咽口水,但還有些教養不好上手,朱秉杭敬了杯酒,又勸菜,朱家父子這才狼吞虎咽起來,一盤二十個餅子一下就吃了十個,朱秉杭又替他們盛了兩碗肉湯,兩人埋頭吃了,錦姐在旁看著也忘了動筷,隻拿雞腿子慢慢撕著,那爺倆個酒也不用就著湯吃了十幾個餅子,剩下兩個都不動了,放下碗打了個嗝都紅了臉,朱叔公說:「讓你們見笑了,這樣個吃相實在不上檯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