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澄長嘆了一口氣,胡亂用水沖了沖臉,心中雖然全是錦姐兒,可腦中隻有兩個字讀書,他放下書就有無盡的煩惱,隻有不停的讀書,不停的做文,此時這間小書房成了他的避世桃源,以前還是為了功名讀書,現在真是為了自己讀書,以前還愛看看閑書,現在一頭紮進文選裏開了筆就停不下來,寫完了自己還要校批,那文章堆滿了窗格。
一日盧先生訪友途經他家,來望望他,他也難得出了書房門,陪了老師半日,盧先生問他要近日的文章看,他就順手拿了兩篇,盧先生看了驚道:「這樣理法老道,文字純熟,連往日那絲激鋒氣都不見了,這是能進殿試的卷呢。」說罷,又讀了兩遍,著實感嘆了一番,臨走囑咐說:「就在下科了,少不得要連捷的。」說得沈澄更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恨別沈郎嫁王郎
錦姐自沈澄去後也著實傷心了幾日,奈何她不是個受冷清的心性,楊佑又勸說:「眼見明年才出嫁,你在家這樣是存心對付我?我為你與雲哥兒的事兒對你爹說了多次,奈何你爹不聽,現下既有了這門親,你趁著在家當姑娘也該放鬆放鬆,我聽你姨父說,山東地界是要拘死人的,想你到了人家可不能這樣散漫了。」
春園又幫說:「姑娘心裏不舒服,在家悶著豈不是更難受,出去散散吧!北麵雞鳴寺台城正是好春光。」
一席話說得錦姐動了心,外頭叫兩頂轎子叫李希青陪著城裏城外的玩去,錦姐在這種悠閑熱鬧之中把個日子混著,這年端午中秋沈澄藉口讀書也沒往城裏來,好不容易等到過年,沈澄雖來了,錦姐卻被吳邦接家去了。
吳家二老見她也怪歡喜的,都說她有福相,就是官家做奶奶的。她說:「我爹不是個官兒嗎?我官家一個小姐,還稀圖官家奶奶做甚?」
吳老太說:「你小兒空不知事,官兒跟官兒不能比的,人說宰相門人七品官,說得就是他家了。」
錦姐冷笑了兩聲,撅著嘴也不說話。弟弟十歲已入了學堂,學名叫吳觀,也追問:「姐姐,你要嫁王大哥嗎?」
錦姐奇道:「哪個是你王大哥?「
「就是山東的王大哥啊?他爹王大人同他來過家裏的,對我們可好了,他長得也好,跟戲台上演得周瑜似的,他還會使劍,送了我兩把小劍,他要當我姐夫,我可歡喜死了。「
「呸!「錦姐站起身,」你們看他家好,你們嫁他去啊!「飯也不吃了,逕自回房去了。
吳邦氣道:「大過年的,你這是什麽禮節?這什麽家教?前些日子還好好一個姑娘現在怎麽變這個樣子了?」
劉姨上前勸道:「女兒家要嫁人前總是有些不同的,況且一下把姐兒嫁那麽遠,她心中不自在咱也順著些。」
錦姐在房中起想越氣,心道,敢情這一家人都受了人的好處,上趕著賣我呢!
一會兒劉姨裝了幾個菜送來,「好姐兒,你別生氣,你弟弟半大個孩子知道什麽,好好的把飯吃了,你再過兩個月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幾時再回家吃頓飯呢。」一句話說得錦姐也心軟了,拿起筷子端起了碗,劉姨就在一旁看著她,「好姐姐,你千萬聽劉姨的話,劉姨是自小看你大的,也捨不得你將來受苦,你有氣隻在家使使罷了,到了人家可千萬別淘氣。先不說他家是什麽人家,隻說你一個姑娘家離家千裏之外,那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若在他家鬧出事來,哪個給你出頭?那內宅的門關關緊緊的,打死罵死也是常有的事,雖說你是正牌奶奶,變過臉來打發到下房裏睡,衣食不周還不如下人呢。你千萬忍得讓得,有什麽事兒時常傳個信到南京來,我們家中也好有個主意。「
錦姐兒聽了這番話,問:「姨,這話是哪裏來的?我爹讓你說來嚇我的嗎?」
劉姨看了一眼門外,「嚇什麽嚇啊,你爹還讓我別跟你胡說呢,我是做丫頭的出身,那跟我一起出來的,有做通房和,有做妾的,也有做妻的,像我這樣的已經是燒高香了。」
錦姐看了看春園,春園又看了看錦姐,兩人心裏都躊躇極了。過了初六,錦姐鬧著要回城,劉姨留她也留不住,吳邦一路上囑咐她,「你在家中好好做些針線,看看《女誡》,《列女傳》,出了門是給老子娘長臉的,不要幹出不成人的事來,我與你王伯伯是多年的交情,為你這樁親隻有我們攀他的,沒有他家沾我們的,你到了他家要聽丈夫的話,要勤謹,要賢德,他家大門大戶的,你當奶奶的不要跟小娘們置氣,好好的拿出你的氣度來,為王家當家理事,開枝散葉,也不枉我和王兄相知一場,結的這門好親。「
錦姐聽得心中不自在,隻催著轎夫快走。到了家,錦姐人也不叫直奔樓上去了,吳邦跟楊佑抱怨了半天,「自幼好好一個孩子,臨出嫁變成這個樣子了,天天秋風黑臉的,我們看看就罷了,上了人家怎麽辦?」
楊佑寬慰姐夫說:「您男人家不知道,臨出嫁沒有好臉的,那哭嫁的女兒多呢,不用愁這個。」
吳邦又拿出一百兩銀子說:「她劉姨也備了點東西,都是孩子私用的,其他的還要你費心,不能讓她空空的到人家去。」
楊佑說:「五百兩定錢在我這裏放著,姐夫另外拿錢做什麽?」
吳邦說:「我養女兒一場沒什麽給她帶走的,怎麽還能使她的錢呢,她將來到山東手裏哪能沒錢呢,那定錢一分不動還讓她帶在身上,我這裏百兩銀子替她買點零碎東西。」
一日盧先生訪友途經他家,來望望他,他也難得出了書房門,陪了老師半日,盧先生問他要近日的文章看,他就順手拿了兩篇,盧先生看了驚道:「這樣理法老道,文字純熟,連往日那絲激鋒氣都不見了,這是能進殿試的卷呢。」說罷,又讀了兩遍,著實感嘆了一番,臨走囑咐說:「就在下科了,少不得要連捷的。」說得沈澄更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恨別沈郎嫁王郎
錦姐自沈澄去後也著實傷心了幾日,奈何她不是個受冷清的心性,楊佑又勸說:「眼見明年才出嫁,你在家這樣是存心對付我?我為你與雲哥兒的事兒對你爹說了多次,奈何你爹不聽,現下既有了這門親,你趁著在家當姑娘也該放鬆放鬆,我聽你姨父說,山東地界是要拘死人的,想你到了人家可不能這樣散漫了。」
春園又幫說:「姑娘心裏不舒服,在家悶著豈不是更難受,出去散散吧!北麵雞鳴寺台城正是好春光。」
一席話說得錦姐動了心,外頭叫兩頂轎子叫李希青陪著城裏城外的玩去,錦姐在這種悠閑熱鬧之中把個日子混著,這年端午中秋沈澄藉口讀書也沒往城裏來,好不容易等到過年,沈澄雖來了,錦姐卻被吳邦接家去了。
吳家二老見她也怪歡喜的,都說她有福相,就是官家做奶奶的。她說:「我爹不是個官兒嗎?我官家一個小姐,還稀圖官家奶奶做甚?」
吳老太說:「你小兒空不知事,官兒跟官兒不能比的,人說宰相門人七品官,說得就是他家了。」
錦姐冷笑了兩聲,撅著嘴也不說話。弟弟十歲已入了學堂,學名叫吳觀,也追問:「姐姐,你要嫁王大哥嗎?」
錦姐奇道:「哪個是你王大哥?「
「就是山東的王大哥啊?他爹王大人同他來過家裏的,對我們可好了,他長得也好,跟戲台上演得周瑜似的,他還會使劍,送了我兩把小劍,他要當我姐夫,我可歡喜死了。「
「呸!「錦姐站起身,」你們看他家好,你們嫁他去啊!「飯也不吃了,逕自回房去了。
吳邦氣道:「大過年的,你這是什麽禮節?這什麽家教?前些日子還好好一個姑娘現在怎麽變這個樣子了?」
劉姨上前勸道:「女兒家要嫁人前總是有些不同的,況且一下把姐兒嫁那麽遠,她心中不自在咱也順著些。」
錦姐在房中起想越氣,心道,敢情這一家人都受了人的好處,上趕著賣我呢!
一會兒劉姨裝了幾個菜送來,「好姐兒,你別生氣,你弟弟半大個孩子知道什麽,好好的把飯吃了,你再過兩個月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幾時再回家吃頓飯呢。」一句話說得錦姐也心軟了,拿起筷子端起了碗,劉姨就在一旁看著她,「好姐姐,你千萬聽劉姨的話,劉姨是自小看你大的,也捨不得你將來受苦,你有氣隻在家使使罷了,到了人家可千萬別淘氣。先不說他家是什麽人家,隻說你一個姑娘家離家千裏之外,那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若在他家鬧出事來,哪個給你出頭?那內宅的門關關緊緊的,打死罵死也是常有的事,雖說你是正牌奶奶,變過臉來打發到下房裏睡,衣食不周還不如下人呢。你千萬忍得讓得,有什麽事兒時常傳個信到南京來,我們家中也好有個主意。「
錦姐兒聽了這番話,問:「姨,這話是哪裏來的?我爹讓你說來嚇我的嗎?」
劉姨看了一眼門外,「嚇什麽嚇啊,你爹還讓我別跟你胡說呢,我是做丫頭的出身,那跟我一起出來的,有做通房和,有做妾的,也有做妻的,像我這樣的已經是燒高香了。」
錦姐看了看春園,春園又看了看錦姐,兩人心裏都躊躇極了。過了初六,錦姐鬧著要回城,劉姨留她也留不住,吳邦一路上囑咐她,「你在家中好好做些針線,看看《女誡》,《列女傳》,出了門是給老子娘長臉的,不要幹出不成人的事來,我與你王伯伯是多年的交情,為你這樁親隻有我們攀他的,沒有他家沾我們的,你到了他家要聽丈夫的話,要勤謹,要賢德,他家大門大戶的,你當奶奶的不要跟小娘們置氣,好好的拿出你的氣度來,為王家當家理事,開枝散葉,也不枉我和王兄相知一場,結的這門好親。「
錦姐聽得心中不自在,隻催著轎夫快走。到了家,錦姐人也不叫直奔樓上去了,吳邦跟楊佑抱怨了半天,「自幼好好一個孩子,臨出嫁變成這個樣子了,天天秋風黑臉的,我們看看就罷了,上了人家怎麽辦?」
楊佑寬慰姐夫說:「您男人家不知道,臨出嫁沒有好臉的,那哭嫁的女兒多呢,不用愁這個。」
吳邦又拿出一百兩銀子說:「她劉姨也備了點東西,都是孩子私用的,其他的還要你費心,不能讓她空空的到人家去。」
楊佑說:「五百兩定錢在我這裏放著,姐夫另外拿錢做什麽?」
吳邦說:「我養女兒一場沒什麽給她帶走的,怎麽還能使她的錢呢,她將來到山東手裏哪能沒錢呢,那定錢一分不動還讓她帶在身上,我這裏百兩銀子替她買點零碎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