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頭七京中方有信來,說吳邦選上了南京禮部司務,月後才能回來,讓先停靈在家,待他回來再出殯。得知兒子做了官吳家二老心上倒先喜了一喜,楊仕也順勢道:「可惜我姐姐沒福,姐夫既是當官回來,想必所費這處甚多,我這裏出五十兩銀子與姐姐治喪,更與姐夫添喜吧!」


    楊佑在一邊把臉一沉不大高興,吳家二老也不肯受,「媳婦自進我家生兒育女,孝順翁姑,如今去了,還勞舅老爺來主事,不怪罪已是大恩,怎麽又讓舅老爺破財呢。」


    「我不為外人,隻為我這外甥還小咧。」


    「這是我家親孫,豈有不關愛的理。舅老爺就是要給也等大爺回來親自交他手上,我們拿著算是什麽?「


    楊仕聽了回身讓人將錢送給妹子,給姐夫留了一封信,說:「鎮江事多,我也不多留了,這裏隻等姐夫回來一切就有主了。」晚間在靈前祭了一杯酒,看了看幾個孩子,次日一大早就坐船回鎮江去了。


    楊佑眼見得姐夫一時半刻也回不來,自己家裏鋪子也沒人照應,就囑咐了小妾照顧孩子,自己也回去了。


    臨走錦姐說:「 姨媽帶我家去嗎?」


    楊佑好言安慰她:「放心,等你爹爹回來,我當著他的麵將你領去。」


    吳家二老再三的謝了,又拿了兩壇灑,兩扇肉一併給她。


    楊佑回到家先把這幾日的帳清了,同家人說了要接錦姐來養,李禁反正是不當家不管事,婆婆也是奉承她的,兩個小子多個妹妹有什麽要緊。


    次日楊佑讓管家就叫了個木匠來打床,糊窗,幾天裝了了一件好閨房。


    過了二月有餘吳邦才從北京回來,一入家門就在靈前大哭了一場,又將孩子看了一看,問說:「可有話留下沒有?」


    吳母將頭一搖,「有話也不和我們說啊,她自家兄弟姊妹在跟前。」


    吳邦換了素衣,讓人去請小姨來說話,楊佑特地雇了輛大馬車過來.吳邦遠遠得就先做揖,口內說:「有勞妹子走一趟。」


    「無妨,你不找我,我也要找你呢!」楊佑徑直入了座,懷裏掏出五十兩白銀一封書信放到桌上,吳邦不解:「妹妹這是何意?」


    「這是我兄弟留給你的。」


    吳邦這才開了信,讀罷籲嘆不已,淚兒沾襟,說道:「可憐令姐跟我一場,吃這些年的苦沒享用一天,臨了也沒能別上一別,這讓人心裏怎麽受得。」


    「受不受得,如今說也無益,姐夫你以後的主意是怎樣?」


    吳邦愁道:「家裏雖少人支應,我還好就近做個閑差,孩子雖小房內的人也還可托。」


    「不瞞姐夫說,姐姐生隻不放心第二個,大姐大了,小子是你家的寶,獨她小又沒個專人可以看顧,特地囑咐我照管,我主意接她家去。」


    吳邦沉吟了一會兒,應說:「好,沒有比這更好的了,隻是放著我在這裏,家在這裏,反讓她去你家裏,怕別人說閑話。」


    「有什麽閑話,我是她親姨,我擔著。」


    吳邦將那五十兩銀子又推到小姨麵前:「這是舅爺為孩子留的,你替孩子拿著吧!」


    楊佑把臉一沉,「我不是那不知事的人,姐夫剛剛選官正是用錢的時候,她一個女孩子吃多少用多少,將來嫁人愁你不報補我!」


    吳邦點頭,起身做了個揖:「那就有勞妹子,我就裏多謝。」


    當天楊佑替錦姐收拾了,囑咐了織娘一番,織娘還捨不得妹妹,錦姐還小不大懂事,一心隻想和姨媽往城裏熱鬧去, 當著長輩們的麵錦姐歡歡喜喜地走了。


    吳邦送走了女兒,回身一人又往靈前坐著,看著這家中庭院如舊,一時心酸難忍,淚如斷珠。


    那邊錦姐同姨母家進門,李婆就端了兩碗小餛飩上來,瞅著錦姐向楊佑說:「我們家就缺個小姐,這下有了。」


    錦姐以前也是常來的,從不曾有人稱她叫小姐,她說:「姥姥,這小姐是什麽?我怎麽就成小姐了呢?」


    楊佑給她擦了擦嘴,若有所思的說:「養在樓上金嬌玉貴的就是小姐,我們錦姐就是小姐。」


    正說著,家裏兩個小子李希青,李希程下了學從後頭書房跑出來,三個孩子一見麵就在院裏追啊跑啊跳啊。


    楊佑上了樓同李禁說:「錦姐我接回來了,你當姨爹的也不見見。」


    李禁看著書說:「我一會兒下去見。」


    楊佑說:「我主意給錦姐買個丫頭。」李禁點點頭,「你說買就買。」


    楊佑笑了,「我就是跟你說一聲兒。」過了三日,買了一個十一歲的丫頭叫小春園專門來服侍錦姐,李婆婆悄悄把楊佑拉到一邊,問:「你主意錦姐許給大兒,還是二兒。」


    楊佑聽了好笑,才知道婆婆打的這個主意,就說:「我要有這個心思,我豈不成了小人了。我又不曾有個女兒,她就是我女兒。」


    李婆婆一向奉承媳婦的,此時也不說什麽。


    早起,春園給她梳頭洗臉穿衣,下了樓姨媽同她吃早點。一個人玩一會兒,姨媽就帶她坐轎子出門,去織戶家收布,看絲。午間回來吃飯,再上樓睡會子和春園玩玩,傍晚兩個表兄下了學,一起玩球、翻繩、追狗抓鳥,上樹下塘,鬧得不停。


    不覺幾個月過去了,端午將至,吳邦遣人送來兩石米、兩壇酒,兩隻鴨子、兩盒點心、四支藕、四條席,楊佑留來人吃飯,賞了錢,問了些家中的情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孽凡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微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微子並收藏孽凡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