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氏手腳慢,此刻正半蹲著給敏心係上銀鼠多羅呢的披風,敏心聞言向容心望去,卻半途對上了九少爺的目光。
他眼睛清泠泠的,麵無表情,看久了讓人仿佛置身冰天雪地,從腳底自頂心冒上來一股寒氣。
敏心悚然,咻忽扭過頭去,內裏騰起一陣寒意。
他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麽?敏心大惑不解。
前世她回京沒兩年九少爺就病故了,她甚至還記得程夫人查德消息時痛心入骨的神情。
若說有何具體的疑惑,敏心也說不上來。但要細想,因為處處細節改變從而導致了事件最終走向的不同結果,譬如僅九少爺身體轉為康健一事,就使得此生她們母女重歸侯府所麵臨的局麵不一致。
到底是什麽改變了這一切?
不及敏心多想,江氏已為她整理好衣裳,正要牽了她的小手出門,太夫人的聲音落了下來:「映秋留下。杜嬤嬤,你送七小姐回家。」
江氏訝然。
就看見程夫人朝她微微頷首。
江氏便道:「是。」伸手給敏心攏了攏兜帽,對杜嬤嬤輕語了幾句,放了手看杜嬤嬤抱起敏心走出了花廳。
太夫人對江氏說:「今日留你下來,是為了四郎的喪葬事宜。」不待江氏開口,又說:「既然孩子們都走了,咱們還是去正房坐下細談吧。」
程夫人上前扶了太夫人左臂,江氏便扶了右臂,兩人一左一右,跟在永泰侯身後步出花廳,回到了正房。
幾人重分了主次坐下,飲了南星送上了熱茶,小小歇了一會兒氣。
永泰侯這才開了口:「四弟妹無需過度憂慮,今日我已去請了大慈恩寺的了淨大師,他答應上門來為四弟念經超度。府裏孝棚、靈堂均已收綴出來了,明日便可開壇作法。」
江氏連聲道謝,淚水漣漣。
太夫人見她哭得鼻尖發紅,臉頰瘦得凹陷,一身素淨到雪白的打扮,微微嘆氣:「映秋,四郎雖不是我親生,但也在我跟前過活了七八年,我眼裏和侯爺是一般看待的。如今他撇了你們娘倆去了,實屬橫災飛禍。
「人去了,日子還得過。我和侯爺商議過了,先在府裏停靈到五七,五七過後便入葬祖墳,你意下如何?」
江氏局促不安,她在家中是幼女,出嫁後事事均由夫婿料理,能帶著一家子人從半途平安回來已實屬不易,此刻麵臨丈夫的喪事,哪怕她心裏再多哀戚,卻也說不上什麽話來。聽太夫人一樁樁說下來,無一不妥,便道:「都聽伯娘和大伯的安排便是。」
程夫人聞言,與永泰侯對視一眼,就道:「四弟妹,你對葬禮若有什麽要求,或是四弟有什麽遺言,說出來便是,能辦的我們必定為四弟辦到。」
江氏喃喃自語了片刻,隨即急切道:「是還有一事!」
太夫人本端了茶欲飲,聞言手中動作都停下了:「是何事?你直說無妨。」
江氏用懇求的目光看向永泰侯:「夫君身前常道,他受了侯府恩惠得以成人,還能考取功名入朝為官,便是天大的恩幸了。隻他突然撒手人寰……」
話說到一半,江氏嗚嗚地哭起來,程夫人無奈,坐到她身側輕輕為她拍背順氣,又遞上了帕子,好言相勸,江氏終是止了眼淚。
江氏哭得眼眶通紅,接著方才的話頭說下去:「妾嫁與夫君多年,隻得一個女兒,夫君平時愛她如掌珠一般,因為年歲還小,便隻取了小名兒叫著。夫君生前多次和妾提及,伯娘、大伯待他恩重如山,唯一的女兒也想著請伯娘、大伯為她起個大名。原是想著這次回家夫君親自說道的,隻不過……」
太夫人見江氏說著說著又要哭泣連連,趕忙道:「這有何難?正巧兒你大哥家裏的兩個孩子也沒有大名,便趁元宵節,咱們開了家祠,為這三個孩子起了學名,填到族譜上。」
永泰侯亦頷首,道:「家裏這幾個孩子,順著『士承茂景徽』的字輩,正正好排到了『徽』,男從徽,女從徵,四弟的獨生女兒……」他沉吟片刻。
太夫人接口,笑眯眯道:「依老婆子看,不如叫『宛』?『大昴星精,宛分靈儲秀』。」
江氏眼前一亮,自己念了兩遍「徵宛」,喜不自勝:「多謝伯娘賜名!以後就該叫她『宛姐兒』了!」
自個兒起的名字能被認可,太夫人亦頗欣喜。
一旁永泰侯道:「如此,待後日元月十五祭祖之日,兒子便把七侄女兒的大名添上族譜。」
江氏就離座,端端正正朝太夫人、永泰侯、程夫人重新執禮。她深深彎下腰去,好似這般,就能將她此刻滿腔感激、欣悅之情表達。
*
燭光搖曳,模糊了時間。
待到白露和青雀服侍著江氏起身轉回照妝堂,江氏還似行在夢中,走路深一步淺一步,唬得青雀怕她摔了,一路小心翼翼地扶著她。
三人打著燈籠到了照妝堂門口,見大門已經關了,青雀上前扣了銅環,高聲道:「開門!四夫人家來了!」
扣了幾十下,守夜的婆子這才起身,躋了鞋子前來開門。見青雀一臉怒火,還是笑嘻嘻地說:「姑娘別生氣,這大冷天的,誰不想躲在屋裏烤火啊?何況我瞧四夫人也沒凍著!」
青雀見夜已深,想著七小姐必定睡下了,江氏還是一副恍惚的樣子,就強忍了怒氣,兀自扶了江氏進門。
他眼睛清泠泠的,麵無表情,看久了讓人仿佛置身冰天雪地,從腳底自頂心冒上來一股寒氣。
敏心悚然,咻忽扭過頭去,內裏騰起一陣寒意。
他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麽?敏心大惑不解。
前世她回京沒兩年九少爺就病故了,她甚至還記得程夫人查德消息時痛心入骨的神情。
若說有何具體的疑惑,敏心也說不上來。但要細想,因為處處細節改變從而導致了事件最終走向的不同結果,譬如僅九少爺身體轉為康健一事,就使得此生她們母女重歸侯府所麵臨的局麵不一致。
到底是什麽改變了這一切?
不及敏心多想,江氏已為她整理好衣裳,正要牽了她的小手出門,太夫人的聲音落了下來:「映秋留下。杜嬤嬤,你送七小姐回家。」
江氏訝然。
就看見程夫人朝她微微頷首。
江氏便道:「是。」伸手給敏心攏了攏兜帽,對杜嬤嬤輕語了幾句,放了手看杜嬤嬤抱起敏心走出了花廳。
太夫人對江氏說:「今日留你下來,是為了四郎的喪葬事宜。」不待江氏開口,又說:「既然孩子們都走了,咱們還是去正房坐下細談吧。」
程夫人上前扶了太夫人左臂,江氏便扶了右臂,兩人一左一右,跟在永泰侯身後步出花廳,回到了正房。
幾人重分了主次坐下,飲了南星送上了熱茶,小小歇了一會兒氣。
永泰侯這才開了口:「四弟妹無需過度憂慮,今日我已去請了大慈恩寺的了淨大師,他答應上門來為四弟念經超度。府裏孝棚、靈堂均已收綴出來了,明日便可開壇作法。」
江氏連聲道謝,淚水漣漣。
太夫人見她哭得鼻尖發紅,臉頰瘦得凹陷,一身素淨到雪白的打扮,微微嘆氣:「映秋,四郎雖不是我親生,但也在我跟前過活了七八年,我眼裏和侯爺是一般看待的。如今他撇了你們娘倆去了,實屬橫災飛禍。
「人去了,日子還得過。我和侯爺商議過了,先在府裏停靈到五七,五七過後便入葬祖墳,你意下如何?」
江氏局促不安,她在家中是幼女,出嫁後事事均由夫婿料理,能帶著一家子人從半途平安回來已實屬不易,此刻麵臨丈夫的喪事,哪怕她心裏再多哀戚,卻也說不上什麽話來。聽太夫人一樁樁說下來,無一不妥,便道:「都聽伯娘和大伯的安排便是。」
程夫人聞言,與永泰侯對視一眼,就道:「四弟妹,你對葬禮若有什麽要求,或是四弟有什麽遺言,說出來便是,能辦的我們必定為四弟辦到。」
江氏喃喃自語了片刻,隨即急切道:「是還有一事!」
太夫人本端了茶欲飲,聞言手中動作都停下了:「是何事?你直說無妨。」
江氏用懇求的目光看向永泰侯:「夫君身前常道,他受了侯府恩惠得以成人,還能考取功名入朝為官,便是天大的恩幸了。隻他突然撒手人寰……」
話說到一半,江氏嗚嗚地哭起來,程夫人無奈,坐到她身側輕輕為她拍背順氣,又遞上了帕子,好言相勸,江氏終是止了眼淚。
江氏哭得眼眶通紅,接著方才的話頭說下去:「妾嫁與夫君多年,隻得一個女兒,夫君平時愛她如掌珠一般,因為年歲還小,便隻取了小名兒叫著。夫君生前多次和妾提及,伯娘、大伯待他恩重如山,唯一的女兒也想著請伯娘、大伯為她起個大名。原是想著這次回家夫君親自說道的,隻不過……」
太夫人見江氏說著說著又要哭泣連連,趕忙道:「這有何難?正巧兒你大哥家裏的兩個孩子也沒有大名,便趁元宵節,咱們開了家祠,為這三個孩子起了學名,填到族譜上。」
永泰侯亦頷首,道:「家裏這幾個孩子,順著『士承茂景徽』的字輩,正正好排到了『徽』,男從徽,女從徵,四弟的獨生女兒……」他沉吟片刻。
太夫人接口,笑眯眯道:「依老婆子看,不如叫『宛』?『大昴星精,宛分靈儲秀』。」
江氏眼前一亮,自己念了兩遍「徵宛」,喜不自勝:「多謝伯娘賜名!以後就該叫她『宛姐兒』了!」
自個兒起的名字能被認可,太夫人亦頗欣喜。
一旁永泰侯道:「如此,待後日元月十五祭祖之日,兒子便把七侄女兒的大名添上族譜。」
江氏就離座,端端正正朝太夫人、永泰侯、程夫人重新執禮。她深深彎下腰去,好似這般,就能將她此刻滿腔感激、欣悅之情表達。
*
燭光搖曳,模糊了時間。
待到白露和青雀服侍著江氏起身轉回照妝堂,江氏還似行在夢中,走路深一步淺一步,唬得青雀怕她摔了,一路小心翼翼地扶著她。
三人打著燈籠到了照妝堂門口,見大門已經關了,青雀上前扣了銅環,高聲道:「開門!四夫人家來了!」
扣了幾十下,守夜的婆子這才起身,躋了鞋子前來開門。見青雀一臉怒火,還是笑嘻嘻地說:「姑娘別生氣,這大冷天的,誰不想躲在屋裏烤火啊?何況我瞧四夫人也沒凍著!」
青雀見夜已深,想著七小姐必定睡下了,江氏還是一副恍惚的樣子,就強忍了怒氣,兀自扶了江氏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