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在同一個學前班就讀,那時都已經四歲半了,不挑食的喬言拔高了一截,比周希雲高出足足半個頭。
兩人一開始沒能同桌,由於體型、個子方麵的差距,周希雲被安排到第一排,喬言則在倒數第二排。
上學成了她們現階段人生中的頭等大事,周希雲對這個改變滿懷期待,可喬言卻適應不了,一點不想讀書。
喬言不喜歡學校,但怕被家中長輩混合三打,不得不違心去接受書本教育的洗禮,她的小腦袋瓜子想不通人為何需要學習,不明白進學校的意義,總有一些亂七八糟的疑惑。
不過喬言不敢找大人問,擔心挨揍,於是可勁兒霍霍周希雲,一本正經問:
「為什麽讀書一定得去學校,不在其它地方?」
「老師能到我家教書嗎?」
「可不可以白天睡覺,晚上再上課?」
……
周希雲回答不上來,同樣不理解。
喬言點子多,又說:「能不能你去上課,然後回來教我?這樣我就不用去學校了,以後你當我的老師。」
周希雲搖搖頭,「不知道,應該不行。」
小孩兒惋惜嘆氣,感慨良多。
周希雲不能感同身受,不懂喬言的苦惱。
對周希雲來說,上學前班是非常輕鬆的,那些內容她上早教課就會了,什麽認數字,學十以內的加減法,寫自己的名字……壓根沒任何難度,簡直不要太容易。
周希雲四歲大就會算乘除法了,認識簡單的常見文字,也能讀寫英文。
本來她是要直接跳到一年級起步,可由於年齡太小,周姥爺他們也不放心,怕孩子融入不了學校的環境,還是先讓她過去適應一年,打算後麵再視情況而定。
學前班的第一個學期,周希雲毫無壓力,而喬言讀了半年還在練習怎麽寫好名字。
小孩兒又有了新的困惑,咬了咬筆頭,問周希雲:「你為什麽姓周啊?」
周希雲一麵翻書一麵回道:「我媽姓周,我跟我媽姓。」
喬言問:「那你爸姓什麽?」
周希雲說:「李。」
「我和我姥姓,」喬言說道,「跟你不一樣。」
周希雲的心思都在書上,至此隻不感興趣地應了一聲:「哦,這樣。」
喬言皺了皺眉,問她:「你們都跟爸媽姓,我咋不跟我媽或者我爸姓呢,為啥?」
周希雲說:「不知道。」
小孩兒百思不得其解,很是想不通這個問題。
確實,班裏的同學都與周希雲是差不多的情況,唯獨喬言特殊,與眾不同。
喬言琢磨不明白也正常,喬家也沒告訴她真正的緣由。
周希雲其實清楚部分原因,聽大人們談起過:
當初徐子卿和喬爸是相親結婚,相互間並沒有多深厚的感情,後來徐子卿懷孕了,夫妻倆卻突然決定要把孩子打了並離婚,不願意繼續稀裏糊塗過下去。
那時徐子卿已經懷孕六個多月,不能進行普通的人流,要打隻能選擇傷害很大的引產和刮宮。喬言她姥姥攔著不讓,擔心徐子卿這麽幹會出事,身體受不住,可能因此導致以後很難再懷上等等,也怕徐子卿是一時不理智,太衝動了沒考慮清楚,便同夫妻倆好生商量,兩方都勸勸,允諾不幹涉他們的決定,但希望徐子卿和喬爸都能冷靜一點。
之後徐子卿還是回心轉意了,選擇生下孩子。
夫妻倆仍然約定等喬言一歲就分開,同時為了杜絕後續的扯皮麻煩,亦一致決定將孩子的戶口落到徐子卿這邊,也就是姥姥名下。
以前一般是上誰的戶口就跟誰姓,喬言的姓氏自然就隨姥姥了。
喬言的出生不如周希雲順利,不被大部分人期待,背後藏著許多內情。
有的事大人們是不會告訴小孩子的,那太赤裸殘忍,也沒必要。
但不管以前怎麽樣,徐子卿和喬爸在孩子出世後還是比較負責任,從未對不起喬言,夫妻兩個都是好人,比很多所謂的父母可合格太多了。
心知那是不能說的隱私,周希雲不會講實話,頓了下,思忖半晌,補充道:「可能是你姥的姓比你爸媽的好聽。」
喬言想了想,將信將疑,「真的?」
周希雲說:「法律規定的,可以隨直係親屬任中之一姓。」
喬言瞪大眼,「啥是直係親屬?」
周希雲懶得解釋,直白說:「就是你姥。」
小孩兒莫名就感覺哪裏好像很厲害,隨即「哇」了聲。
這事後來再也沒人提過,喬言對周希雲的解釋深信不疑,從此後亦不糾結了。
且當別人再問起這個,好奇喬言同姥姥姓的原因,喬言還挺得瑟,總是賣弄道:「我家專門給我選的,特地挑了個最好聽的姓。」
也是那天,喬言還問了另一件事。
「你爸去哪兒了,咋沒見過他?」
周希雲滿不在乎說道:「出國打工去了。」
彼時周希雲還不知道那些真相,全然不了解,家裏的大人就是那麽說的,所以她才那樣回答。
隨口的一句話,輕描淡寫就帶過去了。
周希雲沒上心,也沒料到幾個月後喬言會因著這個跟人幹架。
事情要從一次請假說起,經過比較坎坷。
學前班下期的那個春天,周希雲不幸感冒發低燒,所以缺課了兩天,被送去醫院打吊針才得以恢復。
兩人一開始沒能同桌,由於體型、個子方麵的差距,周希雲被安排到第一排,喬言則在倒數第二排。
上學成了她們現階段人生中的頭等大事,周希雲對這個改變滿懷期待,可喬言卻適應不了,一點不想讀書。
喬言不喜歡學校,但怕被家中長輩混合三打,不得不違心去接受書本教育的洗禮,她的小腦袋瓜子想不通人為何需要學習,不明白進學校的意義,總有一些亂七八糟的疑惑。
不過喬言不敢找大人問,擔心挨揍,於是可勁兒霍霍周希雲,一本正經問:
「為什麽讀書一定得去學校,不在其它地方?」
「老師能到我家教書嗎?」
「可不可以白天睡覺,晚上再上課?」
……
周希雲回答不上來,同樣不理解。
喬言點子多,又說:「能不能你去上課,然後回來教我?這樣我就不用去學校了,以後你當我的老師。」
周希雲搖搖頭,「不知道,應該不行。」
小孩兒惋惜嘆氣,感慨良多。
周希雲不能感同身受,不懂喬言的苦惱。
對周希雲來說,上學前班是非常輕鬆的,那些內容她上早教課就會了,什麽認數字,學十以內的加減法,寫自己的名字……壓根沒任何難度,簡直不要太容易。
周希雲四歲大就會算乘除法了,認識簡單的常見文字,也能讀寫英文。
本來她是要直接跳到一年級起步,可由於年齡太小,周姥爺他們也不放心,怕孩子融入不了學校的環境,還是先讓她過去適應一年,打算後麵再視情況而定。
學前班的第一個學期,周希雲毫無壓力,而喬言讀了半年還在練習怎麽寫好名字。
小孩兒又有了新的困惑,咬了咬筆頭,問周希雲:「你為什麽姓周啊?」
周希雲一麵翻書一麵回道:「我媽姓周,我跟我媽姓。」
喬言問:「那你爸姓什麽?」
周希雲說:「李。」
「我和我姥姓,」喬言說道,「跟你不一樣。」
周希雲的心思都在書上,至此隻不感興趣地應了一聲:「哦,這樣。」
喬言皺了皺眉,問她:「你們都跟爸媽姓,我咋不跟我媽或者我爸姓呢,為啥?」
周希雲說:「不知道。」
小孩兒百思不得其解,很是想不通這個問題。
確實,班裏的同學都與周希雲是差不多的情況,唯獨喬言特殊,與眾不同。
喬言琢磨不明白也正常,喬家也沒告訴她真正的緣由。
周希雲其實清楚部分原因,聽大人們談起過:
當初徐子卿和喬爸是相親結婚,相互間並沒有多深厚的感情,後來徐子卿懷孕了,夫妻倆卻突然決定要把孩子打了並離婚,不願意繼續稀裏糊塗過下去。
那時徐子卿已經懷孕六個多月,不能進行普通的人流,要打隻能選擇傷害很大的引產和刮宮。喬言她姥姥攔著不讓,擔心徐子卿這麽幹會出事,身體受不住,可能因此導致以後很難再懷上等等,也怕徐子卿是一時不理智,太衝動了沒考慮清楚,便同夫妻倆好生商量,兩方都勸勸,允諾不幹涉他們的決定,但希望徐子卿和喬爸都能冷靜一點。
之後徐子卿還是回心轉意了,選擇生下孩子。
夫妻倆仍然約定等喬言一歲就分開,同時為了杜絕後續的扯皮麻煩,亦一致決定將孩子的戶口落到徐子卿這邊,也就是姥姥名下。
以前一般是上誰的戶口就跟誰姓,喬言的姓氏自然就隨姥姥了。
喬言的出生不如周希雲順利,不被大部分人期待,背後藏著許多內情。
有的事大人們是不會告訴小孩子的,那太赤裸殘忍,也沒必要。
但不管以前怎麽樣,徐子卿和喬爸在孩子出世後還是比較負責任,從未對不起喬言,夫妻兩個都是好人,比很多所謂的父母可合格太多了。
心知那是不能說的隱私,周希雲不會講實話,頓了下,思忖半晌,補充道:「可能是你姥的姓比你爸媽的好聽。」
喬言想了想,將信將疑,「真的?」
周希雲說:「法律規定的,可以隨直係親屬任中之一姓。」
喬言瞪大眼,「啥是直係親屬?」
周希雲懶得解釋,直白說:「就是你姥。」
小孩兒莫名就感覺哪裏好像很厲害,隨即「哇」了聲。
這事後來再也沒人提過,喬言對周希雲的解釋深信不疑,從此後亦不糾結了。
且當別人再問起這個,好奇喬言同姥姥姓的原因,喬言還挺得瑟,總是賣弄道:「我家專門給我選的,特地挑了個最好聽的姓。」
也是那天,喬言還問了另一件事。
「你爸去哪兒了,咋沒見過他?」
周希雲滿不在乎說道:「出國打工去了。」
彼時周希雲還不知道那些真相,全然不了解,家裏的大人就是那麽說的,所以她才那樣回答。
隨口的一句話,輕描淡寫就帶過去了。
周希雲沒上心,也沒料到幾個月後喬言會因著這個跟人幹架。
事情要從一次請假說起,經過比較坎坷。
學前班下期的那個春天,周希雲不幸感冒發低燒,所以缺課了兩天,被送去醫院打吊針才得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