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師伯。”宗遇沙彌還是慢慢地答道。
“你知道,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可能會給你帶來危險嗎?”老和尚仍問他。
這一回,宗遇沙彌卻是搖頭了,“不會的。”
老和尚定定看他半響,宗遇沙彌卻沒有半點退縮。
宗若比丘想打圜場,但麵對這般無形對峙著的兩人,平日裏靈巧的他竟是什麽話都說不出來。
嚐試了幾遍後,他到底放棄了。
且隻由著他們兩人來吧。
不論如何,這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總會有個處置。
不知過了多久,老和尚嘆了口氣。
也是到了這一刻,整個殿宇裏的空氣才終於是流動起來了。
“它便留在你身邊吧。”老和尚道,可他的口風便倏然轉換了,“但我須得看過一遍。”
宗若比丘心下一緩,卻又很快抬眼看向宗遇沙彌,不斷地給他使眼色。
這可是師伯能做出的最大退讓了,師弟你不要那麽固執,退一步。別真正激怒了師伯......
宗遇沙彌手指無措地蜷曲了一下,到底低頭,應道,“......是。”
宗若比丘鬆了一口氣,老和尚的眼神也真正地緩和了下來。但就是這個時候,啪嗒一聲極細極微的輕響在這個安靜無聲的殿宇中響起。
宗若比丘與老和尚全都愣住了,怔怔地看著對麵坐得筆直的宗遇沙彌。
宗遇沙彌年少,身量較起宗若比丘及老和尚這兩個已經長成的成人來,是要小了許多。所以他這一低頭,眼睛就被遮擋在了陰影處,宗若比丘與老和尚都看不真切。
隻不過宗若比丘與老和尚看不清他的眼,卻能看見那大滴大滴沿著麵頰滑落、最後打在宗遇沙彌的蒲團上,沒入蒲團的布料去,隻留下一點不小的陰影。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宗若比丘與老和尚才恍然間察覺......
這個被他們認為反應慢須得嚴嚴密密保護起來的小弟子/師弟,他有自己的喜與哀。盡管他還不是很能理解那些正以他為旋渦攪起的風雲,但他是真的會為自己辜負乃至辱沒旁人的好意而痛苦。
他們都以為,為了保護好這個小弟子,為了他身上可能存在的緣法,他們該當將所有可能危及到他的人與事阻隔在他能觸碰的範圍內。
他們覺得那是對他的保護,他們覺得他們能替他分辨,替他做決定。但他們忘了,他們都忘了......
宗遇他再是如何反應慢,理解能力差,他也是一個人。
有心有肉的人。
甚至正因為他的反應慢、理解能力差,所以他才對旁人的善意與惡意更為敏感。
他知道誰對他好,誰對他壞,而他們......卻是未必。
更遠處已經收拾好行裝,正準備上路的淨涪佛身嘆了口氣,合掌低唱一聲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這一聲佛唱聲落下時候,恰也正是宗遇沙彌的淚水濺到了那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紙頁上的時候。
而便是這個時候,被宗遇沙彌緊緊拽在手上的那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陡然亮起一片金色的柔光。
柔和明暖的金色佛光從《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封麵上那八個文字上開始流轉,然後泄入封麵之後的經文裏。霎時間,整個殿宇都被這忽然亮起的金色佛光映作了一片勝境。
宗遇沙彌還止不住地流淚,忽然見得這番變故,他整個人都呆住了。
被震住的不獨獨是他,還有宗若比丘與那位老和尚。
宗若比丘回過神來後,下意識地轉頭看向老和尚,嘴唇張合囁嚅,卻是一個字都問不出來。
他此刻有許多問題。譬如師伯你分明也見過那位淨涪法師,真的就什麽都看不出來嗎?
老和尚單隻看這師侄一眼,就知道他想的是什麽,正想說什麽,張張嘴又閉上了。
他是什麽都沒看出來不假,但他們寺裏內外,哪一個和尚階位的師兄弟沒有在旁邊窺探過那位淨涪法師?不也是一個都沒看出這位的不同尋常麽?又哪裏隻他一個了?
但這樣泄露自家底氣的話,他卻是真說不出口,隻能看著這片金色佛光沉默。
金色的佛光一個個點亮了紙張上的文字後,卻是陡然一顫,裹夾了紙張上的所有文字,沒入宗遇沙彌天靈中消失不見。
留在宗遇沙彌手上的,就隻剩下空白的一冊白紙。
宗遇沙彌不知什麽時候閉上了眼睛。
宗若比丘看著宗遇沙彌尚且帶著淚痕的臉龐,眼神明滅不定,不知是喜是嫉。
老和尚見得他這般模樣,心中憂慮,便拍了拍宗若比丘的手,傳音喝道,“清神。”
宗若比丘一凜,回過神來後,當即收攝心神,閉目默誦經典。
待到一部《佛說阿彌陀經》誦完後,宗若比丘才睜開眼睛。
他對老和尚低頭致謝,“多謝師伯。”
老和尚搖搖頭,“不過是一個提醒而已。”
他說完,側頭看了看宗若比丘,猶疑片刻還是道,“你師弟有這一回,是他與那位淨涪法師的緣法,而你,顯然也會有屬於你的緣法。便是沒有,想來以你的資質,也總是能走到的。”
實在不必......太過放在心上。
宗若比丘聽見這句無力的安慰,麵上笑著,心裏卻免不了遺憾。
“你知道,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可能會給你帶來危險嗎?”老和尚仍問他。
這一回,宗遇沙彌卻是搖頭了,“不會的。”
老和尚定定看他半響,宗遇沙彌卻沒有半點退縮。
宗若比丘想打圜場,但麵對這般無形對峙著的兩人,平日裏靈巧的他竟是什麽話都說不出來。
嚐試了幾遍後,他到底放棄了。
且隻由著他們兩人來吧。
不論如何,這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總會有個處置。
不知過了多久,老和尚嘆了口氣。
也是到了這一刻,整個殿宇裏的空氣才終於是流動起來了。
“它便留在你身邊吧。”老和尚道,可他的口風便倏然轉換了,“但我須得看過一遍。”
宗若比丘心下一緩,卻又很快抬眼看向宗遇沙彌,不斷地給他使眼色。
這可是師伯能做出的最大退讓了,師弟你不要那麽固執,退一步。別真正激怒了師伯......
宗遇沙彌手指無措地蜷曲了一下,到底低頭,應道,“......是。”
宗若比丘鬆了一口氣,老和尚的眼神也真正地緩和了下來。但就是這個時候,啪嗒一聲極細極微的輕響在這個安靜無聲的殿宇中響起。
宗若比丘與老和尚全都愣住了,怔怔地看著對麵坐得筆直的宗遇沙彌。
宗遇沙彌年少,身量較起宗若比丘及老和尚這兩個已經長成的成人來,是要小了許多。所以他這一低頭,眼睛就被遮擋在了陰影處,宗若比丘與老和尚都看不真切。
隻不過宗若比丘與老和尚看不清他的眼,卻能看見那大滴大滴沿著麵頰滑落、最後打在宗遇沙彌的蒲團上,沒入蒲團的布料去,隻留下一點不小的陰影。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宗若比丘與老和尚才恍然間察覺......
這個被他們認為反應慢須得嚴嚴密密保護起來的小弟子/師弟,他有自己的喜與哀。盡管他還不是很能理解那些正以他為旋渦攪起的風雲,但他是真的會為自己辜負乃至辱沒旁人的好意而痛苦。
他們都以為,為了保護好這個小弟子,為了他身上可能存在的緣法,他們該當將所有可能危及到他的人與事阻隔在他能觸碰的範圍內。
他們覺得那是對他的保護,他們覺得他們能替他分辨,替他做決定。但他們忘了,他們都忘了......
宗遇他再是如何反應慢,理解能力差,他也是一個人。
有心有肉的人。
甚至正因為他的反應慢、理解能力差,所以他才對旁人的善意與惡意更為敏感。
他知道誰對他好,誰對他壞,而他們......卻是未必。
更遠處已經收拾好行裝,正準備上路的淨涪佛身嘆了口氣,合掌低唱一聲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這一聲佛唱聲落下時候,恰也正是宗遇沙彌的淚水濺到了那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紙頁上的時候。
而便是這個時候,被宗遇沙彌緊緊拽在手上的那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陡然亮起一片金色的柔光。
柔和明暖的金色佛光從《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封麵上那八個文字上開始流轉,然後泄入封麵之後的經文裏。霎時間,整個殿宇都被這忽然亮起的金色佛光映作了一片勝境。
宗遇沙彌還止不住地流淚,忽然見得這番變故,他整個人都呆住了。
被震住的不獨獨是他,還有宗若比丘與那位老和尚。
宗若比丘回過神來後,下意識地轉頭看向老和尚,嘴唇張合囁嚅,卻是一個字都問不出來。
他此刻有許多問題。譬如師伯你分明也見過那位淨涪法師,真的就什麽都看不出來嗎?
老和尚單隻看這師侄一眼,就知道他想的是什麽,正想說什麽,張張嘴又閉上了。
他是什麽都沒看出來不假,但他們寺裏內外,哪一個和尚階位的師兄弟沒有在旁邊窺探過那位淨涪法師?不也是一個都沒看出這位的不同尋常麽?又哪裏隻他一個了?
但這樣泄露自家底氣的話,他卻是真說不出口,隻能看著這片金色佛光沉默。
金色的佛光一個個點亮了紙張上的文字後,卻是陡然一顫,裹夾了紙張上的所有文字,沒入宗遇沙彌天靈中消失不見。
留在宗遇沙彌手上的,就隻剩下空白的一冊白紙。
宗遇沙彌不知什麽時候閉上了眼睛。
宗若比丘看著宗遇沙彌尚且帶著淚痕的臉龐,眼神明滅不定,不知是喜是嫉。
老和尚見得他這般模樣,心中憂慮,便拍了拍宗若比丘的手,傳音喝道,“清神。”
宗若比丘一凜,回過神來後,當即收攝心神,閉目默誦經典。
待到一部《佛說阿彌陀經》誦完後,宗若比丘才睜開眼睛。
他對老和尚低頭致謝,“多謝師伯。”
老和尚搖搖頭,“不過是一個提醒而已。”
他說完,側頭看了看宗若比丘,猶疑片刻還是道,“你師弟有這一回,是他與那位淨涪法師的緣法,而你,顯然也會有屬於你的緣法。便是沒有,想來以你的資質,也總是能走到的。”
實在不必......太過放在心上。
宗若比丘聽見這句無力的安慰,麵上笑著,心裏卻免不了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