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完成了自家的早課正收拾行裝準備上路的淨涪佛身略停了停手上的動作,回頭看了定元寺的方向一眼。
他看見定元寺裏的宗留沙彌以及正站在宗留沙彌麵前很有些眼熟的年輕比丘,笑了笑,才又去繼續他手上的動作。
被宗留沙彌攔下來的年輕比丘不著痕跡地打量了他一陣,笑著還了一禮。但聽完宗留沙彌的請求後,年輕比丘麵上就露出了很是明顯的為難,“敢問師弟是?”
宗留沙彌就正色答道,“我是羅漢堂的宗留。”
“原是宗留師弟。”年輕比丘又問道,“宗留師弟先前與宗遇師弟有過來往麽?”
宗留沙彌聽出了些什麽,他頓了一頓後,又緩緩地搖了搖頭。
年輕比丘嘆了口氣,“那恐怕師兄我是很難幫上你的忙了。”
宗留沙彌聽得一急,連忙將自己的來意道明,“師兄明鑑,師弟我這次來找宗遇師兄,乃是受人所託,要幫他送一份臨別贈禮的。勞煩師兄通融通融,或者......或者師兄再問一問宗遇師兄,或許宗遇師兄願意見師弟也不定。”
年輕比丘臉色一動,便問道,“臨別贈禮?是誰的臨別贈禮?師弟可知道那臨別贈禮又是什麽東西?”
他這一連串問題問下來,雖無審問的語氣,卻很有著審問的心思。宗留沙彌聽出來了,卻顧不上計較。
實在是.......
若真似他猜測的那般,隻怕若不說清楚,接下來相當一段時間他都不可能有見到宗遇的機會。那這樣一來,他可就為難了。
這話也就是宗留沙彌自己心裏想想,並沒有真的往外說,否則聽了的人怕是要當場發笑。不過就是一部尋常掛單僧人手抄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而已,放著就放著了,值得如此鄭重其事嗎?
這樣一個問題,若真拿到宗留沙彌麵前去問,他不會猶豫,也絕對不會再有其他的答案。
值得。
不僅僅是因為那位已經離開定元寺遠去了的淨涪師兄,還因為他自己。
或許是是淨涪師兄真有其神異之處,又或許是他自己就是心心念念那般期待著,總之,那部暫且留在他身上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他昨晚翻看了一夜,確確實實察覺到了些若隱若現的玄奇來。
但正因為如此,宗留沙彌才更不敢將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留在身邊。
一來,他懼怕自己。怕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直放在他這裏,終會讓他生出貪念,讓他想將這一部經典永遠地留著。
宗留沙彌也是大家子弟,在定元寺裏很受到一番教導,對自身心性變化比較敏感。不敢為了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在自己的修行道路上犯下往後需要大量時間彌補修復甚至是完全無法彌補修復的破綻。
便是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再是了得,也不能。
二來,他也得承認,他還是懼怕那位淨涪師兄的。若真似他與宗雁師兄所料想,那位看著不甚起眼的淨涪師兄其實來歷大為不凡,甚至很有可能是高人......那麽他這般做了,便是將他與淨涪師兄的這一份善緣化作惡果。
他更是不願。
所以,早早地將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送出去,且是送到宗遇師兄手裏,才最是妥當。
昨日裏將經書留了一夜,或許就已經是天大的福緣。再多的話,怕是福緣就得變成災禍了。
是以他這會兒很是老實地將年輕比丘所有的問題都給回答了。
“是之前來寺裏掛單的淨涪師兄。淨涪師兄昨日取消單籍離開我定元寺了,因著他不好見宗遇師兄,心裏又念著他與宗遇師兄的那份情誼,便想到他了。昨日裏我在羅漢堂中值守,多問了他兩句,師兄就托我將臨別贈禮送過來。也不是其他,正是一部手抄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在寺裏掛單的淨涪,手抄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年輕比丘沉吟了片刻,問道,“宗留師弟,宗遇師弟他近日很是遭遇了些事,不便離開我內藏經閣。不然這樣,你且將那部經典交給我,我替你轉交了,如何?”
宗留沙彌臉色一苦,很是為難。
年輕比丘臉上慢慢地、慢慢地顯出一個笑容來。
但隨即,麵前這位小沙彌的搖頭,卻是讓他這個正在綻開的笑容僵了一瞬。
“抱歉,這位師兄。”宗留沙彌道,“我還是更想要親手將那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送到宗遇師兄手裏。”
年輕比丘都要氣笑了。他正想再說些什麽,卻看到了宗留小沙彌的眼神。他到底是嘆了口氣,“那你且在這裏等一等,我去問過諸位師叔師伯。”
聽到年輕比丘這話,宗留沙彌心裏也是猛地一跳。
他顯然是小瞧了那位宗遇師兄在寺裏的分量啊。不過明明先前他們這些小弟子都沒有聽說過這位師兄的名號,怎地忽然就......
不對,也不是忽然。
宗留沙彌想到了什麽,連忙喝令自己收斂心念神思,不要再往外發散開去。
他不過就是寺裏普通尋常的沙彌,修為、身份、地位樣樣分量不夠,知道得太多,那可真不是一件好事。
宗留沙彌看著年輕比丘往麵前的殿宇裏走,自己便低了頭默然站著。隻不知是為了堅定自己的心意,還是為了得到一份支撐,他的手指悄然迴轉,慢慢地摩挲著腕上一串十八子的佛珠。
他看見定元寺裏的宗留沙彌以及正站在宗留沙彌麵前很有些眼熟的年輕比丘,笑了笑,才又去繼續他手上的動作。
被宗留沙彌攔下來的年輕比丘不著痕跡地打量了他一陣,笑著還了一禮。但聽完宗留沙彌的請求後,年輕比丘麵上就露出了很是明顯的為難,“敢問師弟是?”
宗留沙彌就正色答道,“我是羅漢堂的宗留。”
“原是宗留師弟。”年輕比丘又問道,“宗留師弟先前與宗遇師弟有過來往麽?”
宗留沙彌聽出了些什麽,他頓了一頓後,又緩緩地搖了搖頭。
年輕比丘嘆了口氣,“那恐怕師兄我是很難幫上你的忙了。”
宗留沙彌聽得一急,連忙將自己的來意道明,“師兄明鑑,師弟我這次來找宗遇師兄,乃是受人所託,要幫他送一份臨別贈禮的。勞煩師兄通融通融,或者......或者師兄再問一問宗遇師兄,或許宗遇師兄願意見師弟也不定。”
年輕比丘臉色一動,便問道,“臨別贈禮?是誰的臨別贈禮?師弟可知道那臨別贈禮又是什麽東西?”
他這一連串問題問下來,雖無審問的語氣,卻很有著審問的心思。宗留沙彌聽出來了,卻顧不上計較。
實在是.......
若真似他猜測的那般,隻怕若不說清楚,接下來相當一段時間他都不可能有見到宗遇的機會。那這樣一來,他可就為難了。
這話也就是宗留沙彌自己心裏想想,並沒有真的往外說,否則聽了的人怕是要當場發笑。不過就是一部尋常掛單僧人手抄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而已,放著就放著了,值得如此鄭重其事嗎?
這樣一個問題,若真拿到宗留沙彌麵前去問,他不會猶豫,也絕對不會再有其他的答案。
值得。
不僅僅是因為那位已經離開定元寺遠去了的淨涪師兄,還因為他自己。
或許是是淨涪師兄真有其神異之處,又或許是他自己就是心心念念那般期待著,總之,那部暫且留在他身上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他昨晚翻看了一夜,確確實實察覺到了些若隱若現的玄奇來。
但正因為如此,宗留沙彌才更不敢將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留在身邊。
一來,他懼怕自己。怕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直放在他這裏,終會讓他生出貪念,讓他想將這一部經典永遠地留著。
宗留沙彌也是大家子弟,在定元寺裏很受到一番教導,對自身心性變化比較敏感。不敢為了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在自己的修行道路上犯下往後需要大量時間彌補修復甚至是完全無法彌補修復的破綻。
便是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再是了得,也不能。
二來,他也得承認,他還是懼怕那位淨涪師兄的。若真似他與宗雁師兄所料想,那位看著不甚起眼的淨涪師兄其實來歷大為不凡,甚至很有可能是高人......那麽他這般做了,便是將他與淨涪師兄的這一份善緣化作惡果。
他更是不願。
所以,早早地將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送出去,且是送到宗遇師兄手裏,才最是妥當。
昨日裏將經書留了一夜,或許就已經是天大的福緣。再多的話,怕是福緣就得變成災禍了。
是以他這會兒很是老實地將年輕比丘所有的問題都給回答了。
“是之前來寺裏掛單的淨涪師兄。淨涪師兄昨日取消單籍離開我定元寺了,因著他不好見宗遇師兄,心裏又念著他與宗遇師兄的那份情誼,便想到他了。昨日裏我在羅漢堂中值守,多問了他兩句,師兄就托我將臨別贈禮送過來。也不是其他,正是一部手抄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在寺裏掛單的淨涪,手抄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年輕比丘沉吟了片刻,問道,“宗留師弟,宗遇師弟他近日很是遭遇了些事,不便離開我內藏經閣。不然這樣,你且將那部經典交給我,我替你轉交了,如何?”
宗留沙彌臉色一苦,很是為難。
年輕比丘臉上慢慢地、慢慢地顯出一個笑容來。
但隨即,麵前這位小沙彌的搖頭,卻是讓他這個正在綻開的笑容僵了一瞬。
“抱歉,這位師兄。”宗留沙彌道,“我還是更想要親手將那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送到宗遇師兄手裏。”
年輕比丘都要氣笑了。他正想再說些什麽,卻看到了宗留小沙彌的眼神。他到底是嘆了口氣,“那你且在這裏等一等,我去問過諸位師叔師伯。”
聽到年輕比丘這話,宗留沙彌心裏也是猛地一跳。
他顯然是小瞧了那位宗遇師兄在寺裏的分量啊。不過明明先前他們這些小弟子都沒有聽說過這位師兄的名號,怎地忽然就......
不對,也不是忽然。
宗留沙彌想到了什麽,連忙喝令自己收斂心念神思,不要再往外發散開去。
他不過就是寺裏普通尋常的沙彌,修為、身份、地位樣樣分量不夠,知道得太多,那可真不是一件好事。
宗留沙彌看著年輕比丘往麵前的殿宇裏走,自己便低了頭默然站著。隻不知是為了堅定自己的心意,還是為了得到一份支撐,他的手指悄然迴轉,慢慢地摩挲著腕上一串十八子的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