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素來映照內外,這一滴水珠既似明鏡,也確實很有幾分明鏡的模樣。
自張遠山那邊逸散、傳遞過來的道與理但凡經過水珠,不是被水珠倒轉方向,將那些後浪給攔截下來,便是被水珠吸納、封鎖,留在水珠之中,成為水珠的一部分。
張遠山也是很認真地忙活,但比起完全無法分神的淨涪來,他到底是要輕鬆許多。起碼,他卻是能夠在幹活的時候,分出心神去查看淨涪那邊情況的。
見得淨涪麵前憑空浮現的一滴水珠,饒是張遠山,也小小地驚了一下。
但他很快就收斂了心中思緒,並明悟了其中因由。
他笑了一笑。
果然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啊。看起來,淨涪小和尚今日裏,確實很有些收穫。
既然淨涪那邊能夠承受得來,也有手段保護得了自己,張遠山這邊也就稍稍放開了一點。
不過是往灶膛中塞得四五把幹草,聽得張遠山翻炒過兩三遍鍋中食材,淨涪便陡然發現自張遠山那邊傳遞過來的沛然壓力。
他不禁抬頭看了看他自己身前懸浮著的那滴水珠。
水珠正在顫抖,頗有些顫顫巍巍之感,像是再過得不久,它就要到達承受的極限了。
淨涪抿了抿唇,目光焦點便即往稍遠處放得一放,真正看向張遠山。
張遠山也正在專注地盯著鍋中食材,似乎正在等待著灶鍋的溫度到達他的預期。
淨涪收回目光,又往幹草堆的方向偏轉了身體,撿了一掌幹草來,塞入灶膛中。
火焰又一次升騰起來,火舌舔舐著幹草的時候,也在同步灼燒著半懸在灶膛中的灶鍋。
淨涪沒有繼續細看膛中灶火,他另有偏轉了身體,再一次撿起一掌幹草,塞入灶膛中。
那火光輝映處,顫顫巍巍、幾乎崩碎的水珠旁,又悄無聲息地生出了一滴一模一樣的水珠來。
新生的水珠完美地為前輩分擔了一半的壓力,幫助著前輩穩定下來,雖然過不得多時,它自己也陷入了同樣的危機了。但就如它分擔了前輩的壓力一樣,很快地,在它的不遠處,也有一滴新的水珠浮現......
一滴,兩滴,三滴,......一大片水滴相互簇擁著,盤旋迴環地相互支持,才成功地堅持到了最後。
“好了。”張遠山的聲音從上方傳來。
淨涪將手中拿著的幹草放回旁邊的草堆裏,又拍了拍手上沾染著的草葉,才伸了手來,抓著袖角拭去額頭上冒出的薄汗。
但同時,他卻對著那一片水珠伸出了手。
那一大片足有三十六滴的水珠仿佛得到了召喚一般,乳燕歸巢似地落入淨涪張開的手掌裏,又被淨涪穩穩地握在指掌之中。
如果不是清楚地知道這些水珠不過是淨涪以空中水汽配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義禪理塑成,便是張遠山都得以為這三十六滴水珠是淨涪從哪裏采來的天才地寶呢。
張遠山多看了淨涪手中的水珠一眼,不禁贊道,“看來小和尚你今日裏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多了三分體悟啊,真是厲害。”
淨涪邊將那三十六滴水珠收入袖袋之中暫且安放,邊搖頭道,“也隻是稍有些領悟,真正平穩了這兩日時間以來的心境而已。說起來,我還得謝過道兄這兩日來的指引呢。”
說完,他從灶前木凳站起,合掌恭敬而拜。
張遠山卻是避讓不受。
“我哪兒能受你的這謝?你本來是能夠循序漸進地步步窺見諸天寰宇中高階修行者眼中景致的,卻偏在這裏遇上了我,又被我帶著,一步到位,才有你早先那一陣的心境搖曳,激進燥罔......”
淨涪雖沉默,卻也搖頭,不太贊同張遠山的說法。
他自己知曉,他心境搖曳,先是對聖人門徒這個身份的渴慕,對佛門的庇護生出仰賴,乃至到得今日早上才稍稍顯露出的激進,確實有張遠山為他展示的諸天寰宇中高階修行步步階位的原因。
但這卻是不能賴張遠山。
真正的原因,隻在他。也唯有他自己,才是這一切的源頭。
因為在一開始時候,就是他請張遠山細說其中境界的。在聽說了高階修行者間的境界分別之後,又是他,對高階修行者的境界與力量生出渴求,才有了之後的種種。
這許多,都是淨涪自己的責任,甚至是他佛身的責任,又如何能去埋怨張遠山?
張遠山細看了淨涪一陣,笑得一笑,卻也不與淨涪在這廚房裏爭辯,招手喚了他來,“走吧,我們將這些飯食端出去。”
淨涪點頭,在灶台側旁將那盛好的菜餚端起,往石桌那邊去。
作者有話要說: 好了,各位親們晚安。
第229章
這一日的晚膳很是平靜,沒有昨日裏的試探與權衡,淨涪與張遠山很快就用完了晚膳。而收拾妥當後,張遠山又自那水井裏取了靈果來,與淨涪就著夜風分食。
清甜的靈果汁液滋潤了心肺,偶爾興起時候,張遠山與淨涪兩人就會閑談起來。
不拘什麽話題,兩人想到什麽就說什麽,想到哪裏就說到哪裏,隨意得很。當然,雖是如此,他們兩人也是默契地限製了範圍的。
畢竟有很多事情,以淨涪現下的境界還聽不得,也聽不來。真傳入他耳朵了去,反而會鬧出事情來,就如昨日裏張遠山說與淨涪聽的那些諸天寰宇大修士境界劃分一般。
自張遠山那邊逸散、傳遞過來的道與理但凡經過水珠,不是被水珠倒轉方向,將那些後浪給攔截下來,便是被水珠吸納、封鎖,留在水珠之中,成為水珠的一部分。
張遠山也是很認真地忙活,但比起完全無法分神的淨涪來,他到底是要輕鬆許多。起碼,他卻是能夠在幹活的時候,分出心神去查看淨涪那邊情況的。
見得淨涪麵前憑空浮現的一滴水珠,饒是張遠山,也小小地驚了一下。
但他很快就收斂了心中思緒,並明悟了其中因由。
他笑了一笑。
果然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啊。看起來,淨涪小和尚今日裏,確實很有些收穫。
既然淨涪那邊能夠承受得來,也有手段保護得了自己,張遠山這邊也就稍稍放開了一點。
不過是往灶膛中塞得四五把幹草,聽得張遠山翻炒過兩三遍鍋中食材,淨涪便陡然發現自張遠山那邊傳遞過來的沛然壓力。
他不禁抬頭看了看他自己身前懸浮著的那滴水珠。
水珠正在顫抖,頗有些顫顫巍巍之感,像是再過得不久,它就要到達承受的極限了。
淨涪抿了抿唇,目光焦點便即往稍遠處放得一放,真正看向張遠山。
張遠山也正在專注地盯著鍋中食材,似乎正在等待著灶鍋的溫度到達他的預期。
淨涪收回目光,又往幹草堆的方向偏轉了身體,撿了一掌幹草來,塞入灶膛中。
火焰又一次升騰起來,火舌舔舐著幹草的時候,也在同步灼燒著半懸在灶膛中的灶鍋。
淨涪沒有繼續細看膛中灶火,他另有偏轉了身體,再一次撿起一掌幹草,塞入灶膛中。
那火光輝映處,顫顫巍巍、幾乎崩碎的水珠旁,又悄無聲息地生出了一滴一模一樣的水珠來。
新生的水珠完美地為前輩分擔了一半的壓力,幫助著前輩穩定下來,雖然過不得多時,它自己也陷入了同樣的危機了。但就如它分擔了前輩的壓力一樣,很快地,在它的不遠處,也有一滴新的水珠浮現......
一滴,兩滴,三滴,......一大片水滴相互簇擁著,盤旋迴環地相互支持,才成功地堅持到了最後。
“好了。”張遠山的聲音從上方傳來。
淨涪將手中拿著的幹草放回旁邊的草堆裏,又拍了拍手上沾染著的草葉,才伸了手來,抓著袖角拭去額頭上冒出的薄汗。
但同時,他卻對著那一片水珠伸出了手。
那一大片足有三十六滴的水珠仿佛得到了召喚一般,乳燕歸巢似地落入淨涪張開的手掌裏,又被淨涪穩穩地握在指掌之中。
如果不是清楚地知道這些水珠不過是淨涪以空中水汽配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義禪理塑成,便是張遠山都得以為這三十六滴水珠是淨涪從哪裏采來的天才地寶呢。
張遠山多看了淨涪手中的水珠一眼,不禁贊道,“看來小和尚你今日裏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多了三分體悟啊,真是厲害。”
淨涪邊將那三十六滴水珠收入袖袋之中暫且安放,邊搖頭道,“也隻是稍有些領悟,真正平穩了這兩日時間以來的心境而已。說起來,我還得謝過道兄這兩日來的指引呢。”
說完,他從灶前木凳站起,合掌恭敬而拜。
張遠山卻是避讓不受。
“我哪兒能受你的這謝?你本來是能夠循序漸進地步步窺見諸天寰宇中高階修行者眼中景致的,卻偏在這裏遇上了我,又被我帶著,一步到位,才有你早先那一陣的心境搖曳,激進燥罔......”
淨涪雖沉默,卻也搖頭,不太贊同張遠山的說法。
他自己知曉,他心境搖曳,先是對聖人門徒這個身份的渴慕,對佛門的庇護生出仰賴,乃至到得今日早上才稍稍顯露出的激進,確實有張遠山為他展示的諸天寰宇中高階修行步步階位的原因。
但這卻是不能賴張遠山。
真正的原因,隻在他。也唯有他自己,才是這一切的源頭。
因為在一開始時候,就是他請張遠山細說其中境界的。在聽說了高階修行者間的境界分別之後,又是他,對高階修行者的境界與力量生出渴求,才有了之後的種種。
這許多,都是淨涪自己的責任,甚至是他佛身的責任,又如何能去埋怨張遠山?
張遠山細看了淨涪一陣,笑得一笑,卻也不與淨涪在這廚房裏爭辯,招手喚了他來,“走吧,我們將這些飯食端出去。”
淨涪點頭,在灶台側旁將那盛好的菜餚端起,往石桌那邊去。
作者有話要說: 好了,各位親們晚安。
第229章
這一日的晚膳很是平靜,沒有昨日裏的試探與權衡,淨涪與張遠山很快就用完了晚膳。而收拾妥當後,張遠山又自那水井裏取了靈果來,與淨涪就著夜風分食。
清甜的靈果汁液滋潤了心肺,偶爾興起時候,張遠山與淨涪兩人就會閑談起來。
不拘什麽話題,兩人想到什麽就說什麽,想到哪裏就說到哪裏,隨意得很。當然,雖是如此,他們兩人也是默契地限製了範圍的。
畢竟有很多事情,以淨涪現下的境界還聽不得,也聽不來。真傳入他耳朵了去,反而會鬧出事情來,就如昨日裏張遠山說與淨涪聽的那些諸天寰宇大修士境界劃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