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見主持點頭,倒不奇怪淨涪猜到了。
“祖師似乎入了迷障......”
淨涪想了想,暗問道,“主持想提醒恆真祖師?”
清見主持又是一點頭,嘆道,“他到底是我天靜寺真正意義上的開山祖師。”
清見主持隻說天靜寺,顯然是不想勉強淨涪也擔上這份責任。
淨涪心裏明白,故而這一回他也隻笑著暗問清見主持,“主持既已有了決定,又為何在這遲疑?”
為何?當然是因為這位恆真祖師的性格。
雖然清見主持沒有回答他,但淨涪也還是能從清見主持的沉默中看出些端倪,便也沒有多說什麽,隻等清見主持自己權衡清楚,拿出一個主意。
清見主持心裏暗自想了一回又一回,一直到得妙音寺的大法堂已經遠遠映入他的眼中,他才終於有了決斷。
恆真僧人還在快速梳理自己手邊的事務,好找到合適的人手託付出去,卻冷不丁聽見耳邊傳來的清見主持的聲音。
“祖師。”
恆真僧人抬起頭來,看向清見主持。
淨涪看見,又自快走一步,跟上清源方丈。
清源方丈顯然已經將他與清見主持暗地裏的那一番交流看在眼裏,此刻見淨涪靠近,也暗自傳了聲音過來,“清見師兄還是想要提醒他?”
淨涪微微點頭。
他就知道恆真僧人的不妥之處其實全都落在這些個大和尚眼裏,而同樣被這些大和尚關注著的,還有清見這位天靜寺主持。
清源方丈微微嘆了一聲,隻和淨涪道,“隻怕清見師兄的這番苦心根本就沒被人放在心上。”
清源方丈也沒想要從淨涪這裏聽到些什麽,他說完之後,自己便又繼續道,“恆真這人,哼,確實是比那位慧真祖師要好一點,但也好不到哪裏去。”
“他們還真真是一個人,都一樣的。”
“貪婪,自私還霸道。”
淨涪沉默著,隻當自己沒聽出清源方丈聲音裏隱著的一絲不忿。
事實上,哪怕恆真僧人或者說那位慧真祖師是他們景浩界佛門實打實的開山祖師,遍數景浩界歷代僧眾,現在還真是找不出幾個完全信服、敬重他的人。
清源、清遙這些各法脈方丈就是這些人中最頑固的代表。
不見恆真僧人出世這麽多年,妙音寺、妙潭寺、妙定寺、妙理寺、妙空寺、妙安寺這六法脈都不曾對這位祖師有過特殊禮遇嗎?
淨涪覺得天靜寺中其他任一位祖師歸來的待遇大概都會比他來得周到厚重。
但想想恆真僧人這麽多年以來的行事,再想想佛門史書上記載著的那位慧真祖師諸事,淨涪也就能夠理解了。
他其實也沒怎麽看得上眼。
不過恆真僧人也就罷了,清見主持在這位僧人麵前也確實很不好做。
“放不放在心上的,清見主持隻怕也沒指望,隻是盡心而已。”
清源方丈沉默了一下,倒也很是認同,“這倒也是,清見師兄若真什麽也不做,隻這般看著,怕他也不能安穩。”
他們這兩人說話間,清見主持和恆真僧人那邊似乎也有了結果。
作者有話要說: 好了,各位親們晚安。
第74章
淨涪目光不過輕轉,瞥過清見大和尚那麵無表情的臉與恆真僧人明顯僵冷著的臉色,心裏便明白了。
大概還是被清源方丈說中了吧。
淨涪也確實不意外,他收回目光,踏著鼓聲走入了法堂中。
大法堂中央滿滿當當地做了一堂的弟子,看情況,是現下所有留在妙音寺裏的弟子都到了。清篤、清顯等一眾大和尚也在,此刻就坐在大法堂的左右兩側。
淨涪在諸弟子最末側還看見了白淩、謝景瑜和皇甫明欞。他們不知是事先得到了消息還是跟隨著妙音寺的弟子一道做晚課習慣了,竟沒錯過這一次難得的機會。
清源方丈很滿意。
他引著所有人在大法堂正前方入座。淨涪跟在所有大和尚後方,就在這一列九個蒲團中最末的那一處位置坐了。淨音則領了淨棟這七個人在諸弟子最前方的那一處蒲團上安坐。
各各坐定之後,正有最後一道鼓聲傳來,卻是該真正開始晚課了。
清源方丈向各位主持、方丈稽首一禮,又對左右兩側的妙音寺大和尚們、中央處的各位妙音寺弟子們點點頭,手腕一動,幹脆利落地讓木魚槌子清而響地敲落在木魚魚身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秖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晚課開始便是《佛說阿彌陀經》。清見、恆真等一眾外來的客人也非常習慣,不管先前都是個什麽心情,什麽想法,這一刻拎起了木魚槌子,卻全都表情平靜心神安和地敲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秖樹給孤獨園......”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
大法堂中的妙音寺弟子也再沒有其他想法,隻是拿著了木魚槌子,持定一心,專注敲經。
“如是我聞,一時,......”
可大概就是因為這一刻妙音寺諸弟子誰都沒有分神它念,隻專注於《佛說阿彌陀經》本身,反倒生出了一種莫名的共鳴,覷見各位大和尚的幾分體悟。
“祖師似乎入了迷障......”
淨涪想了想,暗問道,“主持想提醒恆真祖師?”
清見主持又是一點頭,嘆道,“他到底是我天靜寺真正意義上的開山祖師。”
清見主持隻說天靜寺,顯然是不想勉強淨涪也擔上這份責任。
淨涪心裏明白,故而這一回他也隻笑著暗問清見主持,“主持既已有了決定,又為何在這遲疑?”
為何?當然是因為這位恆真祖師的性格。
雖然清見主持沒有回答他,但淨涪也還是能從清見主持的沉默中看出些端倪,便也沒有多說什麽,隻等清見主持自己權衡清楚,拿出一個主意。
清見主持心裏暗自想了一回又一回,一直到得妙音寺的大法堂已經遠遠映入他的眼中,他才終於有了決斷。
恆真僧人還在快速梳理自己手邊的事務,好找到合適的人手託付出去,卻冷不丁聽見耳邊傳來的清見主持的聲音。
“祖師。”
恆真僧人抬起頭來,看向清見主持。
淨涪看見,又自快走一步,跟上清源方丈。
清源方丈顯然已經將他與清見主持暗地裏的那一番交流看在眼裏,此刻見淨涪靠近,也暗自傳了聲音過來,“清見師兄還是想要提醒他?”
淨涪微微點頭。
他就知道恆真僧人的不妥之處其實全都落在這些個大和尚眼裏,而同樣被這些大和尚關注著的,還有清見這位天靜寺主持。
清源方丈微微嘆了一聲,隻和淨涪道,“隻怕清見師兄的這番苦心根本就沒被人放在心上。”
清源方丈也沒想要從淨涪這裏聽到些什麽,他說完之後,自己便又繼續道,“恆真這人,哼,確實是比那位慧真祖師要好一點,但也好不到哪裏去。”
“他們還真真是一個人,都一樣的。”
“貪婪,自私還霸道。”
淨涪沉默著,隻當自己沒聽出清源方丈聲音裏隱著的一絲不忿。
事實上,哪怕恆真僧人或者說那位慧真祖師是他們景浩界佛門實打實的開山祖師,遍數景浩界歷代僧眾,現在還真是找不出幾個完全信服、敬重他的人。
清源、清遙這些各法脈方丈就是這些人中最頑固的代表。
不見恆真僧人出世這麽多年,妙音寺、妙潭寺、妙定寺、妙理寺、妙空寺、妙安寺這六法脈都不曾對這位祖師有過特殊禮遇嗎?
淨涪覺得天靜寺中其他任一位祖師歸來的待遇大概都會比他來得周到厚重。
但想想恆真僧人這麽多年以來的行事,再想想佛門史書上記載著的那位慧真祖師諸事,淨涪也就能夠理解了。
他其實也沒怎麽看得上眼。
不過恆真僧人也就罷了,清見主持在這位僧人麵前也確實很不好做。
“放不放在心上的,清見主持隻怕也沒指望,隻是盡心而已。”
清源方丈沉默了一下,倒也很是認同,“這倒也是,清見師兄若真什麽也不做,隻這般看著,怕他也不能安穩。”
他們這兩人說話間,清見主持和恆真僧人那邊似乎也有了結果。
作者有話要說: 好了,各位親們晚安。
第74章
淨涪目光不過輕轉,瞥過清見大和尚那麵無表情的臉與恆真僧人明顯僵冷著的臉色,心裏便明白了。
大概還是被清源方丈說中了吧。
淨涪也確實不意外,他收回目光,踏著鼓聲走入了法堂中。
大法堂中央滿滿當當地做了一堂的弟子,看情況,是現下所有留在妙音寺裏的弟子都到了。清篤、清顯等一眾大和尚也在,此刻就坐在大法堂的左右兩側。
淨涪在諸弟子最末側還看見了白淩、謝景瑜和皇甫明欞。他們不知是事先得到了消息還是跟隨著妙音寺的弟子一道做晚課習慣了,竟沒錯過這一次難得的機會。
清源方丈很滿意。
他引著所有人在大法堂正前方入座。淨涪跟在所有大和尚後方,就在這一列九個蒲團中最末的那一處位置坐了。淨音則領了淨棟這七個人在諸弟子最前方的那一處蒲團上安坐。
各各坐定之後,正有最後一道鼓聲傳來,卻是該真正開始晚課了。
清源方丈向各位主持、方丈稽首一禮,又對左右兩側的妙音寺大和尚們、中央處的各位妙音寺弟子們點點頭,手腕一動,幹脆利落地讓木魚槌子清而響地敲落在木魚魚身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秖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晚課開始便是《佛說阿彌陀經》。清見、恆真等一眾外來的客人也非常習慣,不管先前都是個什麽心情,什麽想法,這一刻拎起了木魚槌子,卻全都表情平靜心神安和地敲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秖樹給孤獨園......”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
大法堂中的妙音寺弟子也再沒有其他想法,隻是拿著了木魚槌子,持定一心,專注敲經。
“如是我聞,一時,......”
可大概就是因為這一刻妙音寺諸弟子誰都沒有分神它念,隻專注於《佛說阿彌陀經》本身,反倒生出了一種莫名的共鳴,覷見各位大和尚的幾分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