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裏,衣裳多,因此一件件的跟剝洋蔥似得,唯一不一樣的就是寧仇沒有那股子嗆人的氣味,但還是讓他紅了眼圈。
室內一片寂靜,寧仇頷首,不免心疼,這種精神上的疼痛,遠超肉.體上的痛感,抬手輕拭欒子鈺的眼尾,結果指腹的繭子『助紂為虐』,將那一抹紅擴散到了其他地方。
這下更不敢隨意動手了,又放輕了許多力道,一下一點的摁著眼角,「欒郎不哭,我這不是好好的回來了嘛。」
第105章
不同於進入短暫安寧的邊疆,繁華而喧鬧的京城一如既往,台上花團錦簇,台下暗流湧動。
來自北地的三封奏摺相繼入京,給這些新入朝堂的士子上了一堂名叫『欒子鈺』的課,也喚醒了老人們對江南的噩夢。
第一封是急著請功的當地官員所寫,說是奏摺,不如說是請功的摺子,躲在大後方的文官成了促成韃靼求和的主角,為國殺敵的將士則成了錦上添花,可有可無的配角。
第二封,是欒子鈺寫的,短短百十句,便勾勒出韃靼的狡猾欺騙給邊疆將士造成的傷亡,明明隻是普通的墨水,卻讓看過的人嗅到了血的味道。
打,肯定要打。
欒子鈺沒有直白的寫出來,他罕見的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向滿朝官員做出宣誓,『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拋開這些,文章也花了大量的筆墨謳歌了『為民為國』的文官,但這樣的用詞遣句和第一封奏摺放在一起,充滿的反諷的意味,據說奏摺內容傳到翰林院時,便是最古板的大人也為邊疆文官臉紅不已。
有珠玉在前,第三封的重量輕如鴻毛,所言不過是欒子鈺未經聖上允許,便處置了一批官員。
這樣的奏摺換做其他時候都是值得禦史言官在朝堂上,教教欒子鈺為官之道的好文章,可惜在前兩封的鋪墊下,欒子鈺的所作所為隻能算得上有些出格,畢竟是得了口諭的欽差,行事稍有激進,也是正常。
乘轎抵達宮門口的李首輔像往常一樣溫和,蕭瑟寒風吹過,平添了一絲山雨欲來之勢,從而完美擋住了試圖上前『問好』的同僚。
早朝既開,佇立在文官之首的李首輔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他不再覺得欒子鈺隻是像欒公,也不再認為欒子鈺隻是欒公第二,這個後生在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天下,未來會是誰的地盤。
李首輔在朝幾十載的經驗告訴他,但凡朝中事,事事無巧合。三封接連入京的奏摺一定是個預警,欒子鈺究竟想做什麽?
如果欒子鈺此時在場的話,隻會拿最無辜的眼神答道,『下官隻想看一個真真切切的河清海晏,並無他想。』
「雖有『兵貴神速』一說,又有『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之語,但出兵韃靼之舉,未經聖上旨意,便已實行,是否逾越太多?」
說出此類話語的多是那些被捕貪官在朝中的依仗,他深知欒子鈺不是無故放矢的人,也知自己的友人並不幹淨,彈劾欒子鈺越矩,不過是希望聖上連同此案,駁回重審。
罪名是洗脫不清的,刑罰卻可輕些。
再有便是朝中的老頑固,他們和年輕人一處共事,受到了新的思想衝擊,如今的想法倒是有些改變。
他們不認為欒子鈺主戰是錯,但認為欒子鈺未經聖裁是過,在這個皇權至上的年代,欒子鈺的所作所為,不問初衷,皆是錯。
就是知道這些人磨蹭,書信一來一回,寧仇在敵後拚殺出來的戰.機就要毀了,欒子鈺才會劍走偏鋒,不過離京前他便和小皇帝打過招呼,真算起來,也不是太無視皇權。
作為被扯出來當大旗的興順帝恰恰喜歡欒子鈺的逾越,在京城,他隻能看見一個知禮識儀的子鈺,可放人出去,卻能見到一個以他為靠山的子鈺。
這大概就是昏君寵信奸臣的原因吧?在這眾山之巔,萬人之上,有一個人竭盡全力為你做事,唯一能仰仗的也隻有你的信任。
「子鈺所做,皆為朕意。」
八字出,朝中緘默。
有意替友人周旋之官機敏退回,不論欒子鈺是先斬後奏,還是警聽聖訓,皇帝都護著他,他們這些人,再吵也無用,與其以卵擊石,不若靜候時機。
當然,這不是讓朝中清流閉嘴的原因,欒子鈺行事出格是常有的,他做都做了,再爭論該不該,都是無用功,還不如想想怎麽幫襯,要罰要罵,也隻等欒子鈺回來再說。
李首輔不愧是屹立不倒的老臣,這一波交鋒,就知道三封奏摺為何來的如此巧妙了。
遠在邊疆的欒子鈺不隻是在戰場上讓韃靼措手不及、讓貪官入獄,他更是替陛下試探滿朝文武對大宓皇上的忠心!
一言堂嗎?李首輔搖搖頭,欒子鈺不會是個想建立一言堂的人,他所圖必大,這場風波也不過是道開胃菜,待他回京,那才是真正的大餐。
留於京都的顏旭此時安靜的仿佛和欒子鈺沒有任何交情一樣,越是這種時候,他越是不會出來替欒子鈺開脫,就連他所把控的都察院也從沒因為當家上司與欒子鈺相交莫逆,而對其輕拿輕放。
這兩人的友情在變故麵前,薄如蟬翼,但你要說他們關係不好,又見過誰因為友人不在,而推遲成婚的?
君子之交,淡如水。顏旭貫徹此語,所為不過是讓興順帝清楚的知道,欒子鈺在朝中的靠山隻有他一人。
室內一片寂靜,寧仇頷首,不免心疼,這種精神上的疼痛,遠超肉.體上的痛感,抬手輕拭欒子鈺的眼尾,結果指腹的繭子『助紂為虐』,將那一抹紅擴散到了其他地方。
這下更不敢隨意動手了,又放輕了許多力道,一下一點的摁著眼角,「欒郎不哭,我這不是好好的回來了嘛。」
第105章
不同於進入短暫安寧的邊疆,繁華而喧鬧的京城一如既往,台上花團錦簇,台下暗流湧動。
來自北地的三封奏摺相繼入京,給這些新入朝堂的士子上了一堂名叫『欒子鈺』的課,也喚醒了老人們對江南的噩夢。
第一封是急著請功的當地官員所寫,說是奏摺,不如說是請功的摺子,躲在大後方的文官成了促成韃靼求和的主角,為國殺敵的將士則成了錦上添花,可有可無的配角。
第二封,是欒子鈺寫的,短短百十句,便勾勒出韃靼的狡猾欺騙給邊疆將士造成的傷亡,明明隻是普通的墨水,卻讓看過的人嗅到了血的味道。
打,肯定要打。
欒子鈺沒有直白的寫出來,他罕見的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向滿朝官員做出宣誓,『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拋開這些,文章也花了大量的筆墨謳歌了『為民為國』的文官,但這樣的用詞遣句和第一封奏摺放在一起,充滿的反諷的意味,據說奏摺內容傳到翰林院時,便是最古板的大人也為邊疆文官臉紅不已。
有珠玉在前,第三封的重量輕如鴻毛,所言不過是欒子鈺未經聖上允許,便處置了一批官員。
這樣的奏摺換做其他時候都是值得禦史言官在朝堂上,教教欒子鈺為官之道的好文章,可惜在前兩封的鋪墊下,欒子鈺的所作所為隻能算得上有些出格,畢竟是得了口諭的欽差,行事稍有激進,也是正常。
乘轎抵達宮門口的李首輔像往常一樣溫和,蕭瑟寒風吹過,平添了一絲山雨欲來之勢,從而完美擋住了試圖上前『問好』的同僚。
早朝既開,佇立在文官之首的李首輔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他不再覺得欒子鈺隻是像欒公,也不再認為欒子鈺隻是欒公第二,這個後生在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天下,未來會是誰的地盤。
李首輔在朝幾十載的經驗告訴他,但凡朝中事,事事無巧合。三封接連入京的奏摺一定是個預警,欒子鈺究竟想做什麽?
如果欒子鈺此時在場的話,隻會拿最無辜的眼神答道,『下官隻想看一個真真切切的河清海晏,並無他想。』
「雖有『兵貴神速』一說,又有『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之語,但出兵韃靼之舉,未經聖上旨意,便已實行,是否逾越太多?」
說出此類話語的多是那些被捕貪官在朝中的依仗,他深知欒子鈺不是無故放矢的人,也知自己的友人並不幹淨,彈劾欒子鈺越矩,不過是希望聖上連同此案,駁回重審。
罪名是洗脫不清的,刑罰卻可輕些。
再有便是朝中的老頑固,他們和年輕人一處共事,受到了新的思想衝擊,如今的想法倒是有些改變。
他們不認為欒子鈺主戰是錯,但認為欒子鈺未經聖裁是過,在這個皇權至上的年代,欒子鈺的所作所為,不問初衷,皆是錯。
就是知道這些人磨蹭,書信一來一回,寧仇在敵後拚殺出來的戰.機就要毀了,欒子鈺才會劍走偏鋒,不過離京前他便和小皇帝打過招呼,真算起來,也不是太無視皇權。
作為被扯出來當大旗的興順帝恰恰喜歡欒子鈺的逾越,在京城,他隻能看見一個知禮識儀的子鈺,可放人出去,卻能見到一個以他為靠山的子鈺。
這大概就是昏君寵信奸臣的原因吧?在這眾山之巔,萬人之上,有一個人竭盡全力為你做事,唯一能仰仗的也隻有你的信任。
「子鈺所做,皆為朕意。」
八字出,朝中緘默。
有意替友人周旋之官機敏退回,不論欒子鈺是先斬後奏,還是警聽聖訓,皇帝都護著他,他們這些人,再吵也無用,與其以卵擊石,不若靜候時機。
當然,這不是讓朝中清流閉嘴的原因,欒子鈺行事出格是常有的,他做都做了,再爭論該不該,都是無用功,還不如想想怎麽幫襯,要罰要罵,也隻等欒子鈺回來再說。
李首輔不愧是屹立不倒的老臣,這一波交鋒,就知道三封奏摺為何來的如此巧妙了。
遠在邊疆的欒子鈺不隻是在戰場上讓韃靼措手不及、讓貪官入獄,他更是替陛下試探滿朝文武對大宓皇上的忠心!
一言堂嗎?李首輔搖搖頭,欒子鈺不會是個想建立一言堂的人,他所圖必大,這場風波也不過是道開胃菜,待他回京,那才是真正的大餐。
留於京都的顏旭此時安靜的仿佛和欒子鈺沒有任何交情一樣,越是這種時候,他越是不會出來替欒子鈺開脫,就連他所把控的都察院也從沒因為當家上司與欒子鈺相交莫逆,而對其輕拿輕放。
這兩人的友情在變故麵前,薄如蟬翼,但你要說他們關係不好,又見過誰因為友人不在,而推遲成婚的?
君子之交,淡如水。顏旭貫徹此語,所為不過是讓興順帝清楚的知道,欒子鈺在朝中的靠山隻有他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