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是以各校學生的平均手速來運行。
無一例外,機甲都在轉到一定角度的時候因為慣性而摔落。
隨後逐漸提高測試速度,在代碼鍵入的手速超過78%的學生時,機甲終於成功轉起來了。但是肉眼可見的,機甲的動作十分勉強,雖然成功,卻無法很好保持機身的靈活性。下一步的攀爬顯眼無法接上。
在輸入速度超過86%的學生時,這個動作總算是能比較安全地完成了。就是總有那麽點奇奇怪怪的感覺,沒有乘風的操作來得流暢。
季班安靜地注視著程序運行,在軟體停止測試後,才喝了口水,繼續解釋道:「我們的資料庫是不分年級的,裏麵包括所有參與考核的大一到大四的學生。另外,這一屆的平均數據比往年要稍微高一點,已經持續三年呈增長的趨勢。說明大家確實是在進步的,這是一個很好的消息。」
季班組織了下語言。
「上麵就是我說的爬牆危險。駕駛者重心掌握不好,很微妙的一個時差,就容易導致失敗。很可能失誤隻在一個分神之間,失誤之後能安全補救回來的概率也不高。」
他將手操機甲從頁麵移除,統計出來的數據也一鍵清空。
「後續的攀爬操作我就不測試了,因為它跟駕駛者自我經驗的判斷有很大關係。知道什麽時候輸入什麽代碼,移動的長度跟距離是多少,這本身就是單兵最重要的技能,軟體無法進行模擬。」季班平靜地道,「手操機甲,手速不是第一位,操作才是。」
他加重了聲音,比較肯定地道:「類似的操作為什麽少見?因為除了乘風,90%以上的學生都掌握不了這項技能。而99%的學生,都不敢在正式比賽的時候,使用類似極限的操作。」
他很謙虛地用了90%的數據。這樣就不會有被打臉的風險。
網友們被他這一串數據砸得一愣一愣的,不過切實地領會到了他的意思。
「就是這操作凡人學不來的意思。」
「99%,不敢,重點圈明白了嗎?乘風就是那註定的1%!」
「所以這就是亡命之徒打法的精髓嗎?我不弄死你,我就弄死我自己,反正今天總得有個人頭落這裏。」
「從統計數據來看,乘風的失誤率很低的。說明人家心裏有數,對別的學生來說才是亡命之徒,她隻是基操。」
季班回到視頻資料界麵,隨手在屏幕中敲了下,取消停止狀態。
所有內容均選自乘風的比賽場景,有些看起來是壓倒性的優勢,但沒有什麽代表性的操作,季班就隻是隨意講兩句,或者「嗯」一聲帶過去。
播到視頻中段的時候,季班再次點擊暫停。
這一場比賽不少網友都還有印象,賽後乘風自己發布了第一條剪輯教程,對手是那位因大眾憐惜而意外成名的19分鍾學長。
三夭的選擇同樣是乘風出其不意折返偷襲的片段。
重看一次,網友們依舊為那個不露臉的學長感到頭疼。
「剛才講的是手速,這裏給大家簡要對比一下節奏。」季班說,「很多人不理解,操作的節奏到底是什麽意思。長時間段裏一鬆一緊是典型的節奏,但其實微操裏還有一種節奏的概念。」
季班拉著進度條往前退,找到三夭功能列表裏的一項【鍵入音】功能,將乘風敲擊代碼的節奏用清脆的機械聲同步出來。
放了兩遍後,他記住動作,跟著畫麵按動手指敲了一遍。隨後又將視頻往回拉,開啟慢放,讓網友們仔細聽兩人的敲擊聲。
係統音一道低沉,一道清脆,慢放情況下,跟落在不同材質上的雨水一樣,還是很容易區分的。
季班的代碼敲擊速度比乘風的要稍微慢一點,畢竟他年紀已經大了一輪,身體素質跟不上。
但其實也沒有慢很多。可是中間部分的兩串代碼聲音幾乎完全不重疊。即便是分開聽,也很難聽出是同一種頻率。更無法猜測出是同一項操作。
「噠……噠噠……噠,跟噠噠……噠噠,在慢放二十倍的情況下,兩者的區別能聽出來吧。」季班說,「這種短時間內的代碼鍵入,大多數考生會做出條件反射性的操作,將多個動作的代碼視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輸出。而不會考慮單個代碼所代表的操作是什麽,下一個單項代碼應該間隔多久輸入才是最合適的。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人類的大腦沒有那麽發達。」
「所以,每個人的微操節奏是不一樣的。就算是相同的代碼,相同的時間內輸入完成,機甲也不會做出完全相同的動作。apm250也不行。隻是大部分情況下,這種差距你感受不出來。」
季班說著,又把之前那個模擬軟體拉到前台。往空白場景的中間區域重疊著放置了兩架手操機甲。
一台復刻乘風的操作,另外一台用他的代碼加速至跟乘風相同的速度,同步運行。
經測試,兩台機甲之間確實出現了虛影,證明彼此的操作表現還是存在一定的區別。
「我們說機甲操作的流暢度跟手感是有很大關係的,最主要的就是這個原因。手速依舊是其次。手操機甲的作戰風格也是完全可以根據一個人的細微操作辨認出來的。」
季班說完,將兩台機甲分開,並排放在一起。
由於沒有標註,網友們一時認不出哪台機甲是誰的代表。
無一例外,機甲都在轉到一定角度的時候因為慣性而摔落。
隨後逐漸提高測試速度,在代碼鍵入的手速超過78%的學生時,機甲終於成功轉起來了。但是肉眼可見的,機甲的動作十分勉強,雖然成功,卻無法很好保持機身的靈活性。下一步的攀爬顯眼無法接上。
在輸入速度超過86%的學生時,這個動作總算是能比較安全地完成了。就是總有那麽點奇奇怪怪的感覺,沒有乘風的操作來得流暢。
季班安靜地注視著程序運行,在軟體停止測試後,才喝了口水,繼續解釋道:「我們的資料庫是不分年級的,裏麵包括所有參與考核的大一到大四的學生。另外,這一屆的平均數據比往年要稍微高一點,已經持續三年呈增長的趨勢。說明大家確實是在進步的,這是一個很好的消息。」
季班組織了下語言。
「上麵就是我說的爬牆危險。駕駛者重心掌握不好,很微妙的一個時差,就容易導致失敗。很可能失誤隻在一個分神之間,失誤之後能安全補救回來的概率也不高。」
他將手操機甲從頁麵移除,統計出來的數據也一鍵清空。
「後續的攀爬操作我就不測試了,因為它跟駕駛者自我經驗的判斷有很大關係。知道什麽時候輸入什麽代碼,移動的長度跟距離是多少,這本身就是單兵最重要的技能,軟體無法進行模擬。」季班平靜地道,「手操機甲,手速不是第一位,操作才是。」
他加重了聲音,比較肯定地道:「類似的操作為什麽少見?因為除了乘風,90%以上的學生都掌握不了這項技能。而99%的學生,都不敢在正式比賽的時候,使用類似極限的操作。」
他很謙虛地用了90%的數據。這樣就不會有被打臉的風險。
網友們被他這一串數據砸得一愣一愣的,不過切實地領會到了他的意思。
「就是這操作凡人學不來的意思。」
「99%,不敢,重點圈明白了嗎?乘風就是那註定的1%!」
「所以這就是亡命之徒打法的精髓嗎?我不弄死你,我就弄死我自己,反正今天總得有個人頭落這裏。」
「從統計數據來看,乘風的失誤率很低的。說明人家心裏有數,對別的學生來說才是亡命之徒,她隻是基操。」
季班回到視頻資料界麵,隨手在屏幕中敲了下,取消停止狀態。
所有內容均選自乘風的比賽場景,有些看起來是壓倒性的優勢,但沒有什麽代表性的操作,季班就隻是隨意講兩句,或者「嗯」一聲帶過去。
播到視頻中段的時候,季班再次點擊暫停。
這一場比賽不少網友都還有印象,賽後乘風自己發布了第一條剪輯教程,對手是那位因大眾憐惜而意外成名的19分鍾學長。
三夭的選擇同樣是乘風出其不意折返偷襲的片段。
重看一次,網友們依舊為那個不露臉的學長感到頭疼。
「剛才講的是手速,這裏給大家簡要對比一下節奏。」季班說,「很多人不理解,操作的節奏到底是什麽意思。長時間段裏一鬆一緊是典型的節奏,但其實微操裏還有一種節奏的概念。」
季班拉著進度條往前退,找到三夭功能列表裏的一項【鍵入音】功能,將乘風敲擊代碼的節奏用清脆的機械聲同步出來。
放了兩遍後,他記住動作,跟著畫麵按動手指敲了一遍。隨後又將視頻往回拉,開啟慢放,讓網友們仔細聽兩人的敲擊聲。
係統音一道低沉,一道清脆,慢放情況下,跟落在不同材質上的雨水一樣,還是很容易區分的。
季班的代碼敲擊速度比乘風的要稍微慢一點,畢竟他年紀已經大了一輪,身體素質跟不上。
但其實也沒有慢很多。可是中間部分的兩串代碼聲音幾乎完全不重疊。即便是分開聽,也很難聽出是同一種頻率。更無法猜測出是同一項操作。
「噠……噠噠……噠,跟噠噠……噠噠,在慢放二十倍的情況下,兩者的區別能聽出來吧。」季班說,「這種短時間內的代碼鍵入,大多數考生會做出條件反射性的操作,將多個動作的代碼視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輸出。而不會考慮單個代碼所代表的操作是什麽,下一個單項代碼應該間隔多久輸入才是最合適的。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人類的大腦沒有那麽發達。」
「所以,每個人的微操節奏是不一樣的。就算是相同的代碼,相同的時間內輸入完成,機甲也不會做出完全相同的動作。apm250也不行。隻是大部分情況下,這種差距你感受不出來。」
季班說著,又把之前那個模擬軟體拉到前台。往空白場景的中間區域重疊著放置了兩架手操機甲。
一台復刻乘風的操作,另外一台用他的代碼加速至跟乘風相同的速度,同步運行。
經測試,兩台機甲之間確實出現了虛影,證明彼此的操作表現還是存在一定的區別。
「我們說機甲操作的流暢度跟手感是有很大關係的,最主要的就是這個原因。手速依舊是其次。手操機甲的作戰風格也是完全可以根據一個人的細微操作辨認出來的。」
季班說完,將兩台機甲分開,並排放在一起。
由於沒有標註,網友們一時認不出哪台機甲是誰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