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寫完昨天學的內容後,先生又開始考含義。對於在上個世界連中六元的小胤禛來說,四書五經的經義很簡單。說句實話,小胤禛的四書五經比先生還要好。
尚書房在幹清宮的左側,康熙經常會來尚書房看看兒子們的讀書情況。
康熙批閱奏摺批地有些累,決定來尚書房看看。
梁九功跟在康熙的身後,輕手輕腳地來到小胤禛他們所在的課堂外麵。
課堂裏,小胤禛被先生叫起來讀書,讀的正是《論語》的內容。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缺了門牙的小胤禛讀書的時候會有些漏風。
先生聽小胤禛讀完後,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問他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先生,這句話的意思是用法製禁令去引導百姓,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隻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來教導百姓……」【這句話的意思來度娘。】
先生對小胤禛這番解釋很滿意,毫不吝嗇地誇讚道:「四阿哥說的很對。」
「謝先生誇獎。」
先生忽然問道:「四阿哥,你覺得律條和道德,哪個更為重要?」
剛準備轉身去三阿哥的課堂看望的康熙聽到先生這麽說,忽然停下了腳步,準備聽聽四阿哥怎麽回答這個問題。
「先生,律條和道德同樣重要,不過隻靠道德教導百姓是不夠的。」
小胤禛這個回答讓先生和康熙都有些意外。先生饒有興味地問道:「這是為何?」
「先生,隻有道德沒有律條是管理不好國家的。」小胤禛神色認真地說道,「我覺得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羞恥之心,有的人就是天生惡人,沒有羞恥心,也沒有善心,如果用道德去教化他是不可能的……」
康熙站在窗外,非常認真地聽著小胤禛說道德和律條的事情。他越聽越心驚,沒想到四兒子小小年紀在道德和律條上麵竟然有這麽犀利的見解。
「四阿哥,你覺得如何能治理好一個國家?」
「自然是律條和道德相結合。」小胤禛款款而談,「律條為主,道德為輔……」
關於道德和律條的結合,小胤禛又說了一番自己的見解,聽得先生十分震驚。窗外的康熙也被小胤禛的看法震撼到了。
五阿哥聽得不是很懂,但是他直覺覺得四阿哥說的好厲害。
梁九功雖然沒有正兒八經地讀過書,但是他從小就在康熙身邊伺候,多多少少跟著康熙學到不少東西。他聽到小胤禛關於律條和道德結合的看法後,心中十分吃驚,心想四阿哥說得真好。
其實,關於律條和道德的問題,每個阿哥都會被問。當年的大阿哥和太子也被問過這樣的問題。大阿哥支持「以法為政」,太子贊成「以德為政」。隻有小胤禛覺得要結合兩者來管理國家,不能隻依靠一個。如果隻是依靠一個,以法為政的話,很有可能會重蹈秦朝的覆轍。以德為政的話,那麽國家會變得混亂。
「四阿哥說得很好。」先生雖然心中非常震驚,但是麵上卻沒有表現出來,「四阿哥,請坐。」
接下來,先生深入地跟小胤禛他們講解這句話的深意。
康熙聽到這裏,這才轉身離開,去看三阿哥的讀書情況。
三阿哥讀書非常聰慧,先生們對他是各種誇獎。
康熙之前覺得小胤禛在讀書上麵是有些不及三阿哥的,但是聽到小胤禛那番話後,他忽然發現四兒子並不比三兒子差。
看了一會兒三阿哥讀書情況後,康熙滿臉笑容地回到禦書房。
梁九功端了一杯茶給康熙,「皇上,三阿哥和四阿哥讀書真厲害。」
「他們兩個讀書讀地都不錯,不過胤禛今天讓朕刮目相看了。」一個明君,除了要施仁政,也要會利用律條來約束百姓。
「不愧是皇上的兒子。」梁九功「明目張膽」地拍著康熙的馬屁。
康熙被拍地很開心:「朕小時候讀書也不差。」
「奴才記得您小時候讀書,太皇太後就誇您天資聰穎。三阿哥和四阿哥他們都是像您。」
「胤祉讀書是好,但是騎射功夫差了點。」康熙微微皺了下眉頭,隨後揚起嘴角說道,「胤禛讀書很好,騎射功夫也很好。」
在康熙這幾個兒子中,隻有小胤禛文武都很好。大阿哥善武不善文,太子善文不善武,三阿哥跟太子一樣,五阿哥跟大阿哥一樣,隻有四阿哥文武都一樣出色。至於六阿哥他們,暫時還不清楚。不過,六阿哥肯定不善武,這孩子從出生到現在,身子就不好。
康熙為了讓六兒子能平安健康的長大,還特意給他取了「胤祚」這個名字。「祚」有福祉和帝王的意思。
當初,康熙給六阿哥取名為「胤祚」,可是在前朝後宮掀起了驚濤駭浪。
雖然六阿哥被取名為「胤祚」,但是他身子並沒有因此變好,三天兩頭地生病。
這不又生病了!
劉盡忠急急忙忙地走進禦書房,打千兒道:「皇上,六阿哥病了。」
第112章 清穿(26)
一聽六阿哥又病了, 康熙的好心情瞬間沒了,眉頭一皺,臉色一沉:「怎麽回事?」
劉盡忠感受到從康熙身上散發出來的怒氣, 膽戰心驚地說道:「六阿哥昨晚還好好地,但是今早起來就發熱。太醫說六阿哥應該在昨晚吹了風, 所以今早才會發熱。」
尚書房在幹清宮的左側,康熙經常會來尚書房看看兒子們的讀書情況。
康熙批閱奏摺批地有些累,決定來尚書房看看。
梁九功跟在康熙的身後,輕手輕腳地來到小胤禛他們所在的課堂外麵。
課堂裏,小胤禛被先生叫起來讀書,讀的正是《論語》的內容。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缺了門牙的小胤禛讀書的時候會有些漏風。
先生聽小胤禛讀完後,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問他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先生,這句話的意思是用法製禁令去引導百姓,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隻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來教導百姓……」【這句話的意思來度娘。】
先生對小胤禛這番解釋很滿意,毫不吝嗇地誇讚道:「四阿哥說的很對。」
「謝先生誇獎。」
先生忽然問道:「四阿哥,你覺得律條和道德,哪個更為重要?」
剛準備轉身去三阿哥的課堂看望的康熙聽到先生這麽說,忽然停下了腳步,準備聽聽四阿哥怎麽回答這個問題。
「先生,律條和道德同樣重要,不過隻靠道德教導百姓是不夠的。」
小胤禛這個回答讓先生和康熙都有些意外。先生饒有興味地問道:「這是為何?」
「先生,隻有道德沒有律條是管理不好國家的。」小胤禛神色認真地說道,「我覺得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羞恥之心,有的人就是天生惡人,沒有羞恥心,也沒有善心,如果用道德去教化他是不可能的……」
康熙站在窗外,非常認真地聽著小胤禛說道德和律條的事情。他越聽越心驚,沒想到四兒子小小年紀在道德和律條上麵竟然有這麽犀利的見解。
「四阿哥,你覺得如何能治理好一個國家?」
「自然是律條和道德相結合。」小胤禛款款而談,「律條為主,道德為輔……」
關於道德和律條的結合,小胤禛又說了一番自己的見解,聽得先生十分震驚。窗外的康熙也被小胤禛的看法震撼到了。
五阿哥聽得不是很懂,但是他直覺覺得四阿哥說的好厲害。
梁九功雖然沒有正兒八經地讀過書,但是他從小就在康熙身邊伺候,多多少少跟著康熙學到不少東西。他聽到小胤禛關於律條和道德結合的看法後,心中十分吃驚,心想四阿哥說得真好。
其實,關於律條和道德的問題,每個阿哥都會被問。當年的大阿哥和太子也被問過這樣的問題。大阿哥支持「以法為政」,太子贊成「以德為政」。隻有小胤禛覺得要結合兩者來管理國家,不能隻依靠一個。如果隻是依靠一個,以法為政的話,很有可能會重蹈秦朝的覆轍。以德為政的話,那麽國家會變得混亂。
「四阿哥說得很好。」先生雖然心中非常震驚,但是麵上卻沒有表現出來,「四阿哥,請坐。」
接下來,先生深入地跟小胤禛他們講解這句話的深意。
康熙聽到這裏,這才轉身離開,去看三阿哥的讀書情況。
三阿哥讀書非常聰慧,先生們對他是各種誇獎。
康熙之前覺得小胤禛在讀書上麵是有些不及三阿哥的,但是聽到小胤禛那番話後,他忽然發現四兒子並不比三兒子差。
看了一會兒三阿哥讀書情況後,康熙滿臉笑容地回到禦書房。
梁九功端了一杯茶給康熙,「皇上,三阿哥和四阿哥讀書真厲害。」
「他們兩個讀書讀地都不錯,不過胤禛今天讓朕刮目相看了。」一個明君,除了要施仁政,也要會利用律條來約束百姓。
「不愧是皇上的兒子。」梁九功「明目張膽」地拍著康熙的馬屁。
康熙被拍地很開心:「朕小時候讀書也不差。」
「奴才記得您小時候讀書,太皇太後就誇您天資聰穎。三阿哥和四阿哥他們都是像您。」
「胤祉讀書是好,但是騎射功夫差了點。」康熙微微皺了下眉頭,隨後揚起嘴角說道,「胤禛讀書很好,騎射功夫也很好。」
在康熙這幾個兒子中,隻有小胤禛文武都很好。大阿哥善武不善文,太子善文不善武,三阿哥跟太子一樣,五阿哥跟大阿哥一樣,隻有四阿哥文武都一樣出色。至於六阿哥他們,暫時還不清楚。不過,六阿哥肯定不善武,這孩子從出生到現在,身子就不好。
康熙為了讓六兒子能平安健康的長大,還特意給他取了「胤祚」這個名字。「祚」有福祉和帝王的意思。
當初,康熙給六阿哥取名為「胤祚」,可是在前朝後宮掀起了驚濤駭浪。
雖然六阿哥被取名為「胤祚」,但是他身子並沒有因此變好,三天兩頭地生病。
這不又生病了!
劉盡忠急急忙忙地走進禦書房,打千兒道:「皇上,六阿哥病了。」
第112章 清穿(26)
一聽六阿哥又病了, 康熙的好心情瞬間沒了,眉頭一皺,臉色一沉:「怎麽回事?」
劉盡忠感受到從康熙身上散發出來的怒氣, 膽戰心驚地說道:「六阿哥昨晚還好好地,但是今早起來就發熱。太醫說六阿哥應該在昨晚吹了風, 所以今早才會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