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的出題官們出題也是結合現下的一些情況,就比如說林淮玉現在做的鄉試考卷。它是三年前的鄉試考卷的真題,在經文五篇裏就提到三年前北方大旱一事。考生們答題時, 就要結合北方大旱的一些情況而寫。
結合時下的情況而寫,也不是隨便寫寫就可以的, 要寫地非常有深度。這個深度, 就看考生們的學問深度了。
林淮玉對朝廷的一些政策和民間的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他了解這些情況比較簡單方便, 畢竟他父親林如海是官。不管是什麽衙門, 都有自己的邸報。
林如海身為巡鹽禦史, 又身為慶隆帝的心腹, 他得到的情報都是第一手情報。在這方麵, 林淮玉要比其他學子們有優勢。
普通人家的學子們想要了解朝廷的一些政策和民間的情況都是從當地衙門公布的消息而得知。這樣獲取的訊息不僅晚, 而且得到的也不是很全麵。所以, 學子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除了討論文學,就是討論國家大事。
雖然林淮玉沒有參加上一次的鄉試,但是他對三年前發生的一些事情很了解,結合三年前的事情來寫不難,難得是怎麽寫地有深度。順便一提,三年前的鄉試的考題是葉文賦出的,他是主出題官。
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三年前的鄉試是推後一年考得。原本上一屆的鄉試,應該在四年前舉行,但是四年前很多地方發洪水,慶隆帝下令推遲一年舉行鄉試、會試、殿試。
前幾年,大慶朝很多地方真的是風不調雨不順。四年前,很多地方發洪水。結果好不容易等洪水過去,第二年又有很多地方幹旱。因為這兩件事情,慶隆帝的名聲受損。
理親王一派的人拿這兩件事情在民間扇風點火,說是慶隆帝不仁,德行有虧,所以老天爺才會降下災害。
當時,關於慶隆帝不仁這件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差點逼得慶隆帝寫下罪己書。好在最後在他的一些得力幹將的幫助下,勉勉強強地讓他平安度過這次危機。也正因為這件事情,慶隆帝恨極了理親王一派人,下定決心要徹底剷除他們。
或許是因為四年前的洪水和三年前的幹旱,這幾年大慶朝倒是很風調雨順。沒有什麽地方再發生特大災害。也正因為這幾年的風調雨順,之前慶隆帝被理親王一派人詆毀的名聲迴轉了不少。當然,這其中有葉文賦他們的功勞。
話題扯遠了,林淮玉開始悶頭考試。
等模擬考完鄉試的第二場考試,林淮玉忽然覺得非常累。之前參加童試的三場考試,他不僅不覺得累,相反覺得非常輕鬆,畢竟他一大半的時間都在睡覺,而考鄉試,他明顯地感覺到累。準確來說,感覺到吃力。
葉文賦批閱他的考卷時,眉頭越皺越深,表情也越來越凝重。林淮玉看到他義父這副模樣,心情也變得越來越沉重。
等批閱完林淮玉的考卷,葉文賦長長地嘆了口氣:「你覺得你考得怎麽樣?」
林淮玉垮下臉,苦巴巴地說道:「不怎麽樣。」
「還是老問題,對《五經》理解地不夠透徹。」葉文賦非常客觀地說道,「你對《五經》理解的程度隻有四五分。」
從模擬考鄉試的第一場考試,林淮玉就察覺到自己對四書五經理解地不深。
「我知道。」
葉文賦也不多說什麽:「明天考第三場。」
「好。」
「現在趕快去洗洗去休息。」葉文賦看得出來林淮玉有些沮喪,抬手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有我在,你還有救。」
聽到葉文賦這句話,林淮玉哭笑不得:「義父,您不要說得我好像病入膏肓一樣。」
葉文賦抬手輕輕地拍了下林淮玉的後腦勺,說道:「去睡你的覺,明天繼續。」
「義父,我先回房了。」
林淮玉洗完澡後,躺在床上沒一會兒就睡著了。考鄉試真的太費腦子,太累了。
翌日一早,葉文賦去宮裏上朝,而林淮玉繼續模擬考鄉試。
鄉試的第三場考試,也就是最後一場考試考的是策問五道,考題的內容為經史、時務、政治。
策問不管是在童試,還是在鄉試,又或者在會試和殿試都是最難的。鄉試考的策問,要比之前院試和府試考得策論難上一千倍,所以林淮玉需要考一整天。
就在林淮玉在家裏模擬考鄉試的最後一場考試時,朝堂上發生了一件大事。有官員提出三年後的鄉試應該提前一年,因為上一次和今年的都鄉試推遲了一年。下一次的鄉試不應該再推遲一年,應該以正常的時間開考。
這個提議一提出來就得到了很多大臣支持,畢竟說得對,但是也有不少大臣反對。
朝堂上的大臣們分成兩派,一派支持兩年後舉辦鄉試、會試、殿試。另一派反對,覺得還是三年後舉辦比較好。
大臣們爭論半天也沒有爭出個結果來,慶隆帝被大臣們吵得頭疼,懶得再聽他們吵,就讓全德海宣布早朝結束。
早朝結束後,葉文賦、宋修文、太傅、殿閣大學士、禮部尚書等大臣被叫到禦書房。
慶隆帝把他們叫來,就是商議要不要在兩年後舉辦鄉試、會試和殿試。
殿閣大學士說道:「其實秦大人說得有理,三年前的鄉試和今年的都推遲了一年,下一次的鄉試不應該再推遲一年,應該以正常的時間舉辦。」
結合時下的情況而寫,也不是隨便寫寫就可以的, 要寫地非常有深度。這個深度, 就看考生們的學問深度了。
林淮玉對朝廷的一些政策和民間的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他了解這些情況比較簡單方便, 畢竟他父親林如海是官。不管是什麽衙門, 都有自己的邸報。
林如海身為巡鹽禦史, 又身為慶隆帝的心腹, 他得到的情報都是第一手情報。在這方麵, 林淮玉要比其他學子們有優勢。
普通人家的學子們想要了解朝廷的一些政策和民間的情況都是從當地衙門公布的消息而得知。這樣獲取的訊息不僅晚, 而且得到的也不是很全麵。所以, 學子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除了討論文學,就是討論國家大事。
雖然林淮玉沒有參加上一次的鄉試,但是他對三年前發生的一些事情很了解,結合三年前的事情來寫不難,難得是怎麽寫地有深度。順便一提,三年前的鄉試的考題是葉文賦出的,他是主出題官。
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三年前的鄉試是推後一年考得。原本上一屆的鄉試,應該在四年前舉行,但是四年前很多地方發洪水,慶隆帝下令推遲一年舉行鄉試、會試、殿試。
前幾年,大慶朝很多地方真的是風不調雨不順。四年前,很多地方發洪水。結果好不容易等洪水過去,第二年又有很多地方幹旱。因為這兩件事情,慶隆帝的名聲受損。
理親王一派的人拿這兩件事情在民間扇風點火,說是慶隆帝不仁,德行有虧,所以老天爺才會降下災害。
當時,關於慶隆帝不仁這件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差點逼得慶隆帝寫下罪己書。好在最後在他的一些得力幹將的幫助下,勉勉強強地讓他平安度過這次危機。也正因為這件事情,慶隆帝恨極了理親王一派人,下定決心要徹底剷除他們。
或許是因為四年前的洪水和三年前的幹旱,這幾年大慶朝倒是很風調雨順。沒有什麽地方再發生特大災害。也正因為這幾年的風調雨順,之前慶隆帝被理親王一派人詆毀的名聲迴轉了不少。當然,這其中有葉文賦他們的功勞。
話題扯遠了,林淮玉開始悶頭考試。
等模擬考完鄉試的第二場考試,林淮玉忽然覺得非常累。之前參加童試的三場考試,他不僅不覺得累,相反覺得非常輕鬆,畢竟他一大半的時間都在睡覺,而考鄉試,他明顯地感覺到累。準確來說,感覺到吃力。
葉文賦批閱他的考卷時,眉頭越皺越深,表情也越來越凝重。林淮玉看到他義父這副模樣,心情也變得越來越沉重。
等批閱完林淮玉的考卷,葉文賦長長地嘆了口氣:「你覺得你考得怎麽樣?」
林淮玉垮下臉,苦巴巴地說道:「不怎麽樣。」
「還是老問題,對《五經》理解地不夠透徹。」葉文賦非常客觀地說道,「你對《五經》理解的程度隻有四五分。」
從模擬考鄉試的第一場考試,林淮玉就察覺到自己對四書五經理解地不深。
「我知道。」
葉文賦也不多說什麽:「明天考第三場。」
「好。」
「現在趕快去洗洗去休息。」葉文賦看得出來林淮玉有些沮喪,抬手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有我在,你還有救。」
聽到葉文賦這句話,林淮玉哭笑不得:「義父,您不要說得我好像病入膏肓一樣。」
葉文賦抬手輕輕地拍了下林淮玉的後腦勺,說道:「去睡你的覺,明天繼續。」
「義父,我先回房了。」
林淮玉洗完澡後,躺在床上沒一會兒就睡著了。考鄉試真的太費腦子,太累了。
翌日一早,葉文賦去宮裏上朝,而林淮玉繼續模擬考鄉試。
鄉試的第三場考試,也就是最後一場考試考的是策問五道,考題的內容為經史、時務、政治。
策問不管是在童試,還是在鄉試,又或者在會試和殿試都是最難的。鄉試考的策問,要比之前院試和府試考得策論難上一千倍,所以林淮玉需要考一整天。
就在林淮玉在家裏模擬考鄉試的最後一場考試時,朝堂上發生了一件大事。有官員提出三年後的鄉試應該提前一年,因為上一次和今年的都鄉試推遲了一年。下一次的鄉試不應該再推遲一年,應該以正常的時間開考。
這個提議一提出來就得到了很多大臣支持,畢竟說得對,但是也有不少大臣反對。
朝堂上的大臣們分成兩派,一派支持兩年後舉辦鄉試、會試、殿試。另一派反對,覺得還是三年後舉辦比較好。
大臣們爭論半天也沒有爭出個結果來,慶隆帝被大臣們吵得頭疼,懶得再聽他們吵,就讓全德海宣布早朝結束。
早朝結束後,葉文賦、宋修文、太傅、殿閣大學士、禮部尚書等大臣被叫到禦書房。
慶隆帝把他們叫來,就是商議要不要在兩年後舉辦鄉試、會試和殿試。
殿閣大學士說道:「其實秦大人說得有理,三年前的鄉試和今年的都推遲了一年,下一次的鄉試不應該再推遲一年,應該以正常的時間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