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在大院的時候,侍衛們會一一檢查考生們隨身攜帶的東西,但是為了以防萬一有漏網之魚, 所以在正式進入考場之前還會再仔細檢查一遍。


    最後一道檢查隨身物品很嚴格, 每一樣東西都會被翻來覆去的檢查,哪怕是糕點、饅頭、包子、燒餅等吃食,都會一一地被切開檢查,看看裏麵有沒有塞字條。要知道在這些吃食裏塞小抄是常規操作,每年科舉考試檢查的時候,總能找出幾個人在吃食裏塞小紙條。


    除了檢查吃食以外,毛筆和硯台也都會仔細檢查。曾經有人把小抄塞在毛筆的筆桿裏,還有人把小抄放在硯台裏。


    兩個衙役對林淮玉隨身攜帶的東西, 翻來覆去地檢查了好幾遍。林淮玉帶的東西不是很多,除了筆、墨、、硯, 剩下的就是吃食、木炭、爐子、水壺、茶盞、湯婆子, 沒有其他的東西。


    通過考生隨身攜帶的東西就能看出這個考生的家裏情況,衙役們一看林淮玉帶的木炭竟然是銀炭,就知道林淮玉家裏非富即貴, 所以在檢查他的東西時,他們的動作就會很溫柔, 不會太粗暴。


    衙役們再三確定沒有任何問題後,這才讓林淮玉進考場。


    林淮玉後麵的考生就沒有他幸運了, 他隨身攜帶的東西不僅被衙役們粗魯地檢查, 還有好幾樣東西被衙役沒收了。如果有考生攜帶的東西不符合規定, 是不能帶進考場的,比如說厚的硯台。


    其實,在古代,考生們也會無所不用其極地作弊。為了防止考生們作弊,衙役們和侍衛們檢查的時候都非常認真,不然日後要是出事,他們也會被問罪。


    在科舉考試上作弊,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輕則流放,重則問斬也是很正常的。


    林淮玉拿著他的「準考證」找到了他的位置。他的位置在丙丁,這是按照天幹地支安排的。


    考場內的座位是一排排的「小屋子」,說是小屋子,其實就是用木板隔開的小空間。當然,隔開的木板上沒有任何窗戶或者洞之內的,不然考生們就可以通過窗戶或者洞來交流。


    每間「小屋子」的範圍不大,大概隻有一平米,非常地狹小,但是安置一個考生是沒有問題的。


    小屋子裏擺放著一張長桌和一把椅子,在牆角處還擺放了一盆水,這可是給考生用的。水可以用來洗筆或者用來煮著喝。在另一個牆角處擺放一個木桶,這個是用來給考生出恭的。


    縣試的每一場考試都是考一整天,中途不能隨便走出「小屋子」。而且,也不能提前交卷。就算你上午就做好試題,你也要等到傍晚一起交卷才能離開。


    林淮玉的位置,說好也不好,說壞也不壞。因為他的「小屋子」背後就是窗戶。當然,窗戶是緊閉著的。說好呢,因為有窗戶,他的這個「小屋子」的光線比較明亮。說壞呢,窗戶有縫隙,會有冷風吹進來。不過,林淮玉穿的衣服暖和,又帶了爐子和木炭,不用擔心會被凍到。


    暫時還沒有到開考的時間,考生們都忙著把帶來的東西放好。林淮玉沒有急著生火燒爐子,準備等到中午的時候再燒爐子燒開水。


    林淮玉把帶來的東西一一放好後,就長桌前等著開考。


    考生們陸陸續續地進場,但是沒有一個人敢說話,整個考場內十分安靜。對於正在緊張的考生們來說,考場安靜地有些可怕。


    過了一會兒,縣太爺來了,說了幾句話。首先是讓考生們遵守科舉考試的規矩,比如說不能大聲喧譁、不能交頭接耳之類的。接著,又對考生們說了一番鼓勵的話。最後,讓衙役們發放試卷。


    林淮玉拿到試卷,試卷上有座位號,但是沒有名字,名字要考生自己寫。試卷上用活字印刷術印下題目,這樣考生們就不用以前看大木板。


    在以前,科舉考試的試卷上是沒有試題的。題目是另外貼在一個大木板上,兩個衙役高舉著大木板在考場內巡視,考生們看到題目後才開始答題。


    為了以防考生們記不住題目,衙役們經常要舉著貼著試題的大木板巡視,這樣做太不方便。後來,就有人提議用活字印刷術印好試題。之後就再也沒有不用看著大木板答題。


    縣試的第一場考試叫正場,主要考四書五經。四書考兩篇,五經考一篇,五言六韻試貼詩一首,然後沒了。


    童試分為縣試、府試、院試。縣試是第一場考試,考的題目自然是其中最簡單的。其實,縣試主要考基礎。如果考生基本功紮實,那就不用擔心考得不好。


    林淮玉沒有急著提筆做題目,而是先把所有題目看了一遍,檢查下題目有沒有缺字或者出現模糊的情況。


    仔細的檢查一遍,確定試卷的題目沒有任何問題,他這才開始審題。


    第一道題目是四書的內容,取自《論語.為政篇》,題目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第二道題目還是四書的內容,取自《大學》,題目是「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第三道題目是五經裏的內容,取自《尚書. 皋陶謨》,題目是「 寬而栗,柔而立,願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


    第四道題,也就是最後一題,考得是五言六韻試貼詩一首,題目是「士先器識」,得「文」字。【ps:這道題是清朝科舉考試的真題,被我拿來借用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穿]好哥哥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年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年玉並收藏[綜穿]好哥哥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