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心裏總歸還是會想念的,又找不到理由,還要擔心,她會不會責怪他甚至怨恨他,用那樣令人不齒的手段將她送走。
應該是會怨的吧,她那個性子,看起來溫溫柔柔的,實際上應該,還挺記仇的。
就這樣思來想去,陸暄還是把畫了幾筆的信紙揉成了團。
算了。
她過得好就行了吧。
……
三年後。
這天,陸暄依例去昭陽殿給皇後肖雅禎請安,到門前時,便聽著幾位朝臣夫人在裏頭說話,長公主也在。
不用想,便知道這些女眷們聚在一起是為著什麽事,陸暄沒讓人去傳報,悄無聲息地進了殿。
殿門前那株光禿禿的桃樹又抽了新芽,他揣著手在外頭等了一會兒,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裴逸見了,忍不住問:「主子,好端端的您怎麽又唉聲嘆氣的啊?」
「你不懂。」
裴逸「嘁」了一聲,他覺著主子這幾年性情變化有些大,特別是最近,成日裏傷春悲秋的。
其實他心裏也明白,主子的冠禮在即,這些日子天天都有人在陛下皇後麵前提起他的親事,他隔三差五地便要被念叨。
按理說到了他這個年紀,說親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再年輕個幾歲成婚也不成問題,隻是主子心裏,到底還是念叨著那位,整整三年沒有消息的蘇嬋姑娘。
這麽一想,裴逸也忍不住嘆了口氣,聲音比陸暄還大。
陸暄皺眉不悅,「你嘆什麽氣?」
「主子,人總是要往前看的,您看蘇姑娘都已經不在三年了,您也沒個消息,總不能就守著幾幅畫像過一輩子吧?」
「老子樂意,你管?」
陸暄不耐煩了聲,裴逸立刻縮著脖子低下頭,不敢再繼續說話,隻能在心裏默默嘆了口氣。
三年了,主子脾氣還這樣。
一提蘇姑娘就變臉。
……
在外頭等了沒多久,裏麵幾位夫人總算走了,隻有長公主還在。
陸暄進來的時候,她們正在說話,他沒打攪,站在門口聽到她們的談話——
「哎,阿暄成個親,他自個兒倒是清閑,我這裏的大門倒快讓人給踏平咯!」
「你是母親,兒子的事你不操心誰操心?」
「那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兒子啊,我又不懂什麽利害權衡,挑兒媳這種事,當然隻能從品行、相貌、出身著手了。我跟陛下提這事提過好幾回了,每回他都搪塞我,選好的幾個人他又挑三揀四,一問他又讓我自己看著挑。」
長公主笑著抿了口茶,思索了一會兒,「不然你讓太子自己挑吧,他慣來有主見,興許心裏早就有了人選呢?」
聽了這話,肖皇後頓了頓,突然壓低聲音:「你還別說,真有這個可能。」
「什麽?」
「我聽陛下說的,三年前太子同他去鄆州時,便提過有個心儀的姑娘。你說他不會真的——」
見著話題要收不住了,陸暄咳了兩聲以提醒,上前行禮,「兒臣見過母後。」
又轉向長公主,「見過姑母。」
肖皇後沒說話,反倒是長公主調笑了聲:「你來你母後這兒倒是來得勤,我回回來都能遇著你。」
陸暄落了座,含笑反問:「難道不是近來姑母進宮進得勤嗎?」
「我頻繁進宮,那還不是為著你的事?你母後拿不準主意,我就你這麽一個侄子,可不得好好替你琢磨?」
肖皇後也點頭,「你即將成年,這事兒可不能再拖了。都二十歲的人了,身邊連個姑娘的影子都沒見著,丟人不丟人?我這麽大年紀時,都已經有你了!」
兩位長輩突然一頓數落,陸暄閉了閉眼,默默地忍受著。
「怎麽?說你幾句,你還不耐煩了?」
「沒,」陸暄立刻賠著笑臉,「其他的事,母後說什麽便是什麽,唯獨這親事,還得再等等。」
「還等?你這都拖了幾年了,你是不是壓根就不——」
「其實太子說得也有道理,」長公主打斷肖皇後,「這兩年朝廷就著太子提出的吏改一事爭吵不休,若這個節骨眼上,不論是同哪家結親都不大合適。」
陸暄趕緊附和:「還是姑母懂我。」
肖皇後還想說什麽,看到長公主給她使了個眼色,便隻好作罷,假裝不高興地哼了聲:「是是是,你同你姑母比跟我還親。這回又打算在京城呆幾天?」
這幾年在地方試行吏改,陸暄擔心有人故意使絆子,凡事都親力親為,經常數月不在京城。
肖皇後起初還有些不高興,歷朝歷代的太子,哪個會像他這般?況且他如今本就招搖,離了京城,萬一那些反對吏改的世家要害他怎麽辦?
做母親的總是會掛念著這些,可等她把這事兒說給陛下聽時,陛下卻隻道由他去。
沒辦法,肖皇後隻好寄希望於他早些成家,也好在京城安定下來,免去在外奔走的危險。
母親的這點心思,陸暄卻是明白的,他生怕自己時間說得長了明兒就被按著要娶親,趕緊道:「後日,後日我得去冀州,舅舅在那兒等著我呢。」
「你舅舅離冀州還有好些距離,他怎麽在那兒等你?」
肖皇後突然想到吏改是先在北邊的州府試行的,反應過來,不免瞪大眼睛,「你舅舅也在摻合這事兒?」
應該是會怨的吧,她那個性子,看起來溫溫柔柔的,實際上應該,還挺記仇的。
就這樣思來想去,陸暄還是把畫了幾筆的信紙揉成了團。
算了。
她過得好就行了吧。
……
三年後。
這天,陸暄依例去昭陽殿給皇後肖雅禎請安,到門前時,便聽著幾位朝臣夫人在裏頭說話,長公主也在。
不用想,便知道這些女眷們聚在一起是為著什麽事,陸暄沒讓人去傳報,悄無聲息地進了殿。
殿門前那株光禿禿的桃樹又抽了新芽,他揣著手在外頭等了一會兒,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裴逸見了,忍不住問:「主子,好端端的您怎麽又唉聲嘆氣的啊?」
「你不懂。」
裴逸「嘁」了一聲,他覺著主子這幾年性情變化有些大,特別是最近,成日裏傷春悲秋的。
其實他心裏也明白,主子的冠禮在即,這些日子天天都有人在陛下皇後麵前提起他的親事,他隔三差五地便要被念叨。
按理說到了他這個年紀,說親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再年輕個幾歲成婚也不成問題,隻是主子心裏,到底還是念叨著那位,整整三年沒有消息的蘇嬋姑娘。
這麽一想,裴逸也忍不住嘆了口氣,聲音比陸暄還大。
陸暄皺眉不悅,「你嘆什麽氣?」
「主子,人總是要往前看的,您看蘇姑娘都已經不在三年了,您也沒個消息,總不能就守著幾幅畫像過一輩子吧?」
「老子樂意,你管?」
陸暄不耐煩了聲,裴逸立刻縮著脖子低下頭,不敢再繼續說話,隻能在心裏默默嘆了口氣。
三年了,主子脾氣還這樣。
一提蘇姑娘就變臉。
……
在外頭等了沒多久,裏麵幾位夫人總算走了,隻有長公主還在。
陸暄進來的時候,她們正在說話,他沒打攪,站在門口聽到她們的談話——
「哎,阿暄成個親,他自個兒倒是清閑,我這裏的大門倒快讓人給踏平咯!」
「你是母親,兒子的事你不操心誰操心?」
「那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兒子啊,我又不懂什麽利害權衡,挑兒媳這種事,當然隻能從品行、相貌、出身著手了。我跟陛下提這事提過好幾回了,每回他都搪塞我,選好的幾個人他又挑三揀四,一問他又讓我自己看著挑。」
長公主笑著抿了口茶,思索了一會兒,「不然你讓太子自己挑吧,他慣來有主見,興許心裏早就有了人選呢?」
聽了這話,肖皇後頓了頓,突然壓低聲音:「你還別說,真有這個可能。」
「什麽?」
「我聽陛下說的,三年前太子同他去鄆州時,便提過有個心儀的姑娘。你說他不會真的——」
見著話題要收不住了,陸暄咳了兩聲以提醒,上前行禮,「兒臣見過母後。」
又轉向長公主,「見過姑母。」
肖皇後沒說話,反倒是長公主調笑了聲:「你來你母後這兒倒是來得勤,我回回來都能遇著你。」
陸暄落了座,含笑反問:「難道不是近來姑母進宮進得勤嗎?」
「我頻繁進宮,那還不是為著你的事?你母後拿不準主意,我就你這麽一個侄子,可不得好好替你琢磨?」
肖皇後也點頭,「你即將成年,這事兒可不能再拖了。都二十歲的人了,身邊連個姑娘的影子都沒見著,丟人不丟人?我這麽大年紀時,都已經有你了!」
兩位長輩突然一頓數落,陸暄閉了閉眼,默默地忍受著。
「怎麽?說你幾句,你還不耐煩了?」
「沒,」陸暄立刻賠著笑臉,「其他的事,母後說什麽便是什麽,唯獨這親事,還得再等等。」
「還等?你這都拖了幾年了,你是不是壓根就不——」
「其實太子說得也有道理,」長公主打斷肖皇後,「這兩年朝廷就著太子提出的吏改一事爭吵不休,若這個節骨眼上,不論是同哪家結親都不大合適。」
陸暄趕緊附和:「還是姑母懂我。」
肖皇後還想說什麽,看到長公主給她使了個眼色,便隻好作罷,假裝不高興地哼了聲:「是是是,你同你姑母比跟我還親。這回又打算在京城呆幾天?」
這幾年在地方試行吏改,陸暄擔心有人故意使絆子,凡事都親力親為,經常數月不在京城。
肖皇後起初還有些不高興,歷朝歷代的太子,哪個會像他這般?況且他如今本就招搖,離了京城,萬一那些反對吏改的世家要害他怎麽辦?
做母親的總是會掛念著這些,可等她把這事兒說給陛下聽時,陛下卻隻道由他去。
沒辦法,肖皇後隻好寄希望於他早些成家,也好在京城安定下來,免去在外奔走的危險。
母親的這點心思,陸暄卻是明白的,他生怕自己時間說得長了明兒就被按著要娶親,趕緊道:「後日,後日我得去冀州,舅舅在那兒等著我呢。」
「你舅舅離冀州還有好些距離,他怎麽在那兒等你?」
肖皇後突然想到吏改是先在北邊的州府試行的,反應過來,不免瞪大眼睛,「你舅舅也在摻合這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