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與蘇家不同,世代為官,實權雖不大但在朝中很有分量,上一世林知南身為諫議大夫,是在趙琳琅等人主張廢除陸暄的太子之位時,除了她和長公主外第一個站出來支持陸暄的人。
隻可惜趙琳琅手段狠辣,而林知南卻是位真正的謙謙君子,不敵他陰詭算計,含冤入獄,等陸暄終於為他沉冤昭雪準備接他出來的時候,卻是連屍身都已經發臭了,臉上爬滿了屍蟲,慘烈而又駭人。
陸暄是親自去接他的,那天,就像當年蘇嬋在獄中時那樣,因而他也就親眼目睹了,那個說話聲音溫和、語速很慢,卻總能在朝堂辯論時一擊致命的溫潤君子,最終落得那般慘痛的下場。
安置了林知南的後事之後,陸暄便去了她府上。
蘇嬋記得那應該是個雨天,她本也該去操辦林知南的喪儀,但因為眼睛實在看不清東西,去了也幫不上忙,便依著陸暄呆在府中,哪也沒去。
便隻能擁著薄衾坐在屋簷下等著,等了不知多久,大約天都快黑了的時候,陸暄才回來。
卻是一句話也沒說的,將她手中的薄衾披在她身,用力地裹著,而後顫抖著雙臂,拉她入懷。
「我送你走,」他顫著聲音同她說,「你不屬於這種地方,我送你離開啟都。除了啟都,你去哪裏都可以。」
「我輸不起了,老師。」
「蘇嬋,」他改口喚了她的名字,痛苦出聲:「我真的,輸不起了。」
「……」
「韞玉?」
林筌的聲音將蘇嬋的思緒拉回,繼而是長者般的關懷,「我看你臉色不大好,可是身體不適?」
蘇嬋回過神,忙笑了聲:「沒有,多謝伯父關心。」
其實林家與蘇家多年不往來,到了蘇嬋這輩,本也無甚親緣,可林筌畢竟念及蘇嬋一個姑娘孤身在京城,寒暄之餘,也道了關心之意。
興許隻是客氣話,但蘇嬋卻接了話茬,笑道:「韞玉還當真有件事想請伯父幫忙。」
林筌神色淡淡,「什麽事?」
「韞玉有位宮中的故人,想托伯父捎個信,」蘇嬋頓了頓,「是內務府的人,如今應當在某個行宮中打雜。」
聽及,林筌不由皺眉:「你怎會有內務府的故人?」
「是隨曾祖父在外雲遊那幾年相識的,但聽說近來災荒家道中落,逃難路上又遭遇了人販子,被賣進了宮中。」
這個理由倒還算有說服力,林筌便也沒多想,順口問了句:「叫什麽名字?」
「齊尚。」
林筌神色一凝。
……
從林家出來之後,蘇嬋沒有直接上馬車。
林知南一路送她從林家偏門的小巷走到大路上,顯然是有話要說。
然而卻沉默了一路。
等到了巷口,看到路上人群熙熙攘攘,好似繁華盛世,可隻有少部分才知道,這大約隻是暴風雨前的短暫平和。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乎?
林知南頓了腳步,蘇嬋也隨之停下,站在他身後,靜靜地望著他的背影。
片刻後,林知南才緩緩開口,卻是問:「你怎會識得齊尚?」
「莫非他是個很了不得的人物?」
蘇嬋笑著反問了句,讓人瞧不出破綻來,心中卻暗自因這個名字而有了幾分顫意。
那是一個踏著鮮血從地獄中爬出來的人。
太和十一年為了操縱皇權,齊尚在後宮發起宮變,逼死了皇後肖雅禎,導致陛下與太子、肖家、長公主之間生了罅隙,在朝堂上呈對峙之勢,此後三年,東宮幾度將近被廢。
也就是那三年,太子廢立之爭如火如荼,父子關係惡化至冰點,朝廷內憂外患,江山風雨飄搖。
齊尚是帝王身邊的權宦,因而那時,所有人都以為是陛下為了遏製外戚勢力,指使齊尚逼死的肖皇後,可其實——
齊尚,他是趙琳琅的人。
而齊尚之所以肯心甘情願為趙琳琅賣命,隻是因為趙琳琅救了他妹妹皎皎。
然這都是後話,如今的林知南自然不知曉,隻是在沉默了半晌之後說了這麽一句話:「他身負血海深仇,若無必要,你還是與他少往來罷。」
說完,他便向蘇嬋做了個「請」的姿勢,意在送客。
蘇嬋回了個禮,便上了馬車。
——她當然知曉,齊尚是個身負血海深仇之人。
他可是將曹章的腦袋割下來獻給魏王的人。
……
回到家中時已近傍晚。
馬車剛才停下,外麵陶繼就驚喜地喊了聲:「姑娘,快出來瞧瞧,今天的晚霞可真好看。」
聞言,蘇嬋便掀了簾子,果然瞧見天邊雲彩火紅,形狀像一隻張著翅膀的巨大的鳥,顏色卻似烈火灼燒過一般,仿佛那浴火而生的鳳凰。
以前和曾祖父生活在山中的時候,蘇嬋時常會陪同老人看雲起雲落,山間風雲變幻、幽深莫測,每一瞬間都可能有無數個驚喜,可不比這人間更加喜人?
然而那段記憶對於蘇嬋來說,畢竟是很久遠的事情了。
她也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像現在這般,就那麽安安靜靜地等著晚霞一點點消逝,天邊的太陽緩慢地落下去,隻予了一片安寧在人間。
便又想起了那個沒有太陽的傍晚,陸暄抱著她,那麽痛苦又那麽不甘地同她說:我輸不起了。
隻可惜趙琳琅手段狠辣,而林知南卻是位真正的謙謙君子,不敵他陰詭算計,含冤入獄,等陸暄終於為他沉冤昭雪準備接他出來的時候,卻是連屍身都已經發臭了,臉上爬滿了屍蟲,慘烈而又駭人。
陸暄是親自去接他的,那天,就像當年蘇嬋在獄中時那樣,因而他也就親眼目睹了,那個說話聲音溫和、語速很慢,卻總能在朝堂辯論時一擊致命的溫潤君子,最終落得那般慘痛的下場。
安置了林知南的後事之後,陸暄便去了她府上。
蘇嬋記得那應該是個雨天,她本也該去操辦林知南的喪儀,但因為眼睛實在看不清東西,去了也幫不上忙,便依著陸暄呆在府中,哪也沒去。
便隻能擁著薄衾坐在屋簷下等著,等了不知多久,大約天都快黑了的時候,陸暄才回來。
卻是一句話也沒說的,將她手中的薄衾披在她身,用力地裹著,而後顫抖著雙臂,拉她入懷。
「我送你走,」他顫著聲音同她說,「你不屬於這種地方,我送你離開啟都。除了啟都,你去哪裏都可以。」
「我輸不起了,老師。」
「蘇嬋,」他改口喚了她的名字,痛苦出聲:「我真的,輸不起了。」
「……」
「韞玉?」
林筌的聲音將蘇嬋的思緒拉回,繼而是長者般的關懷,「我看你臉色不大好,可是身體不適?」
蘇嬋回過神,忙笑了聲:「沒有,多謝伯父關心。」
其實林家與蘇家多年不往來,到了蘇嬋這輩,本也無甚親緣,可林筌畢竟念及蘇嬋一個姑娘孤身在京城,寒暄之餘,也道了關心之意。
興許隻是客氣話,但蘇嬋卻接了話茬,笑道:「韞玉還當真有件事想請伯父幫忙。」
林筌神色淡淡,「什麽事?」
「韞玉有位宮中的故人,想托伯父捎個信,」蘇嬋頓了頓,「是內務府的人,如今應當在某個行宮中打雜。」
聽及,林筌不由皺眉:「你怎會有內務府的故人?」
「是隨曾祖父在外雲遊那幾年相識的,但聽說近來災荒家道中落,逃難路上又遭遇了人販子,被賣進了宮中。」
這個理由倒還算有說服力,林筌便也沒多想,順口問了句:「叫什麽名字?」
「齊尚。」
林筌神色一凝。
……
從林家出來之後,蘇嬋沒有直接上馬車。
林知南一路送她從林家偏門的小巷走到大路上,顯然是有話要說。
然而卻沉默了一路。
等到了巷口,看到路上人群熙熙攘攘,好似繁華盛世,可隻有少部分才知道,這大約隻是暴風雨前的短暫平和。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乎?
林知南頓了腳步,蘇嬋也隨之停下,站在他身後,靜靜地望著他的背影。
片刻後,林知南才緩緩開口,卻是問:「你怎會識得齊尚?」
「莫非他是個很了不得的人物?」
蘇嬋笑著反問了句,讓人瞧不出破綻來,心中卻暗自因這個名字而有了幾分顫意。
那是一個踏著鮮血從地獄中爬出來的人。
太和十一年為了操縱皇權,齊尚在後宮發起宮變,逼死了皇後肖雅禎,導致陛下與太子、肖家、長公主之間生了罅隙,在朝堂上呈對峙之勢,此後三年,東宮幾度將近被廢。
也就是那三年,太子廢立之爭如火如荼,父子關係惡化至冰點,朝廷內憂外患,江山風雨飄搖。
齊尚是帝王身邊的權宦,因而那時,所有人都以為是陛下為了遏製外戚勢力,指使齊尚逼死的肖皇後,可其實——
齊尚,他是趙琳琅的人。
而齊尚之所以肯心甘情願為趙琳琅賣命,隻是因為趙琳琅救了他妹妹皎皎。
然這都是後話,如今的林知南自然不知曉,隻是在沉默了半晌之後說了這麽一句話:「他身負血海深仇,若無必要,你還是與他少往來罷。」
說完,他便向蘇嬋做了個「請」的姿勢,意在送客。
蘇嬋回了個禮,便上了馬車。
——她當然知曉,齊尚是個身負血海深仇之人。
他可是將曹章的腦袋割下來獻給魏王的人。
……
回到家中時已近傍晚。
馬車剛才停下,外麵陶繼就驚喜地喊了聲:「姑娘,快出來瞧瞧,今天的晚霞可真好看。」
聞言,蘇嬋便掀了簾子,果然瞧見天邊雲彩火紅,形狀像一隻張著翅膀的巨大的鳥,顏色卻似烈火灼燒過一般,仿佛那浴火而生的鳳凰。
以前和曾祖父生活在山中的時候,蘇嬋時常會陪同老人看雲起雲落,山間風雲變幻、幽深莫測,每一瞬間都可能有無數個驚喜,可不比這人間更加喜人?
然而那段記憶對於蘇嬋來說,畢竟是很久遠的事情了。
她也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像現在這般,就那麽安安靜靜地等著晚霞一點點消逝,天邊的太陽緩慢地落下去,隻予了一片安寧在人間。
便又想起了那個沒有太陽的傍晚,陸暄抱著她,那麽痛苦又那麽不甘地同她說:我輸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