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那麽跪坐在地,冰涼的雨水毫不憐惜地砸在她身上。


    人群熙熙攘攘,往來之間,皆與她無甚關聯。


    後來有個為她撐傘的姑娘,把她帶回家照顧了一段時日,還請了大夫為她治眼睛,但直到離開,也不曾告訴過蘇嬋她的名字,隻說是奉主子命。


    蘇嬋看不清她的長相,卻是清晰地記得她的聲音,那對她而言,是把她從絕望的冰潭之中短暫拉出來的人。


    她絕不可能記錯——


    那個聲音,就是今日救她的江然的。


    「喂,蘇嬋,」回憶被打斷,蘇嬋望過去,瞧見陸暄的神色頗為不滿,「我剛在問你話,你又發什麽呆?」


    蘇嬋回過神,斂起情緒,「世子方才問什麽了?」


    陸暄盯著她沒說話,像是不太高興似的。


    青音覺出來了,趕緊湊到蘇嬋身邊小聲提醒:「世子問姑娘,若是他今日沒帶人來,姑娘是不是打算一個人回京城。」


    說到這裏,青音有些後怕道:「姑娘,下次遇著這樣的事情,您萬萬不可再逞能了。就像世子說的,若不是今日他恰好經過,指不定後果會如何。」


    「知道了。」


    蘇嬋目光落在陸暄身上,溫和與他對視著。


    若江然與她的那位主子是無助時予以溫暖的援助之手,那麽陸暄,就是在絕望之中照進她生命裏的光。


    饒是知道他如今似乎是有點情緒,蘇嬋卻還是忍不住垂下眼眸,唇角微微揚起一個令人心動的弧度。


    那一笑,便叫人的壞情緒全部都拋諸腦後,什麽也不想去同她計較了。


    陸暄耳朵微微發熱,有些別扭地別過臉去,不再看她。


    可她的聲音,卻似羽毛一般不經意地、輕飄飄落入他的耳朵,糾纏著他的心神——


    「下次不會了。而且……」


    「世子今天,不是恰好趕來了麽?」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沒眼看)到底誰喜歡誰……


    陸暄:(認真臉)她喜歡我,她真的喜歡我,她剛都沖我笑了,還不是喜歡我?


    作者:……


    其實我們世子也是個美男子,就是老臭著個臉,你看你把人嚇得。(嘆氣)


    第23章 前因


    陸暄送蘇嬋回了客棧。


    蘇夫人哭了一宿,眼睛紅通通的,見了蘇嬋平安回來又有些忍不住,便背過身偷偷抹眼淚。


    蘇世誠看上去也似是蒼老了許多,他瞧了蘇嬋好一會兒,終是一句話也沒說,轉而向陸暄行禮,「請吧,世子。」


    像是,有什麽事情要談。


    蘇嬋抿抿唇,「阿爹,我也去。」


    「你去陪著你母親,」蘇世誠手背在身後,神色晦暗不明,「韞玉,你母親記掛了你一宿……下回,可不許再這樣了。」


    蘇嬋沒再說話,想來父親和世子都不想讓她知道的事情,應當是與曹章派人刺殺她有關的。


    可兩人都避著她,蘇嬋也不好硬湊過去,便同蘇世誠和陸暄行了禮,去往母親房間了。


    目送蘇嬋離開後,陸暄跟著蘇世誠進了屋,交代江卓等人:「在外頭守著。」


    「是。」


    屋裏,蘇世誠關緊了門窗坐回案前,給陸暄倒了杯茶。


    茶溢到了杯外,陸暄伸手接過茶壺,淡笑著,「這茶,當由學生來斟。」


    蘇世誠看了他一會兒,也沒拒絕,默不作聲地將手放到桌下,微微蜷起,這才止住了顫抖。


    陸暄假裝沒看見蘇世誠的反常,雙手奉了杯茶,「先生,請。」


    蘇世誠沒接。


    沉默了一會兒,他終是開口:「是……王爺讓世子過來的?」


    「先生這話說的,」陸暄把茶放在蘇世誠麵前,又給自己倒了一杯,「我就不能是特地來送先生,順手搭救了令千金麽?」


    他說話一貫這般四兩撥千斤,看似不著調,實際心裏都跟明鏡兒似的。


    若是以前,蘇世誠倒也由著他了,可眼下……畢竟已經牽涉到了妻女的安危,蘇世誠便不得不同陸暄開誠布公:「陛下登基前寫的那封詔書並不在我這裏。」


    陸暄漫不經心地喝著茶,「什麽?」


    一副全然不知情的神色。


    蘇世誠沉默半晌,「就是那封,陛下登基前向先帝保證的,絕不會為難王爺與長公主殿下的詔書。」


    ……


    先帝膝下有兩兒一女,公主為長,魏王次之,最小的那個,便是當今的聖上,順昌皇帝。


    當年先帝垂暮之時,順昌帝在曹家以及宦臣的擁立之下逼宮,迫使先帝改立儲君,傳位於順昌帝。


    先帝仁德,事已至此,仍不忍血脈相殘,作為傳位詔書的交換條件,他讓順昌帝親筆立字據承諾登基之後,絕對不會與兄長為難。


    陸暄摩挲著杯沿,聽著蘇世誠說起往事,神色依舊看不出情緒來。


    當年先帝將平邑侯府的嫡千金指婚給了魏王,立儲之心顯而易見,順昌帝登基之後,不但削了肖家的兵權,還將老侯爺派去了邊關鎮守,一去便是十幾年。


    後來老侯爺去世,駙馬肖時承襲爵位,同樣被派遣至邊關,順昌帝又以體恤長姐為由,將長公主母女留在了京城。


    若不是魏王這些年明哲保身不問朝政,而那封詔書又不知去向,以順昌帝的脾性和手腕,怎可能忍耐這麽多年不動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誘師入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翮並收藏誘師入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