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孤看這冷靜期弊大於利,近幾年我國婚配率到底如何,不如還是看看孤的數據。」這時龍傲君也還算平靜,甚至麵帶微笑看著自己的肱骨大臣。
她令內侍捧來自己準備的兩份資料,之前也做了表格統計,施施然遞到月朝宗手裏。那是近十年來炎朝新婚夫婦登記人數及新生兒戶籍人數。
炎族和胤族各自內部的婚姻結合,以及兩族之間的通婚結合,在這十年間都有所減緩,並且近幾年都在以百分之五的速度遞減:「這條法案初衷是好的,但是結果卻大相逕庭。咱們國家的年輕男女大部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會鬧到和離的那是真過不下去了,如果還不能建立順利的退出機製,隻會讓更多年輕男女,對選擇組建新的家庭望而卻步。」
「可陛下您也應該承認,一旦夫婦雙方結合,這樣的姻緣便是牢不可破,陛下隻取了這十年的數據,隻是我朝姻緣法實施後的一個時間段而已,但從這個時間段來看,這十年間和離案也是越來越少的,難道這還不足以證明姻緣法冷靜期是有功勞的嗎。您可以再看下我奏摺裏統計的數據,胤人和炎人結合的民戶,新生兒出生率這十年時間是顯著提高的。」
「但婚內兇殺案和失蹤案,也變多了。」她再次甩出一疊資料:「近十年來,州府呈報上來的殺妻案與殺夫案就有三百多例。其中最後判處殺人者死刑的隻有六例。為什麽?孤看了這些案子,其中大概有一半在發生兇案前夫妻雙方有鬧過一次和離,但州府全都沒有判,並且輕傷全都是勸回家,之後沒有下文,再之後便是等到殺人的消息。」
她提起這些有點激動:「月尚書剛才所言,婚內傷人隻屬於家暴,還不能上升刑案。州府遇到這種情況皆以家務事難斷將提出和離的一方勸回。這之後若發生殺人案件,官府難道沒有半點責任?」
月朝宗:「這畢竟隻是少數案例,我國人數兆億,十年間因冷靜期成功挽救的姻緣比這些特殊的殺親案件可多的多。」
龍傲君:「那些連枕邊人都殺的丈夫和婦人,一個婚內家暴就受姻緣法保護,得不到應有的處罰了嗎?孤覺得不對,被殺被虐待的人得不到公理,迫害者得不到應有的懲罰,就是我們的律法有漏洞!」
還有:
「孤注意到,近幾年的失蹤人口中,由妻子或者夫郎報案的有關家人失蹤案,也在呈逐年上升趨勢,上周便在皇都北郊不是還有一起鬧得沸沸揚揚,一家子都屬於炎族,妻子失蹤後,周圍人全部懷疑是丈夫殺了妻子將屍體藏起,卻苦於沒有證據?
在那之前,那妻子曾經三次上州府去登記過和離文書,卻又因為丈夫反悔而拖了好幾年和離不成,據說兩人前段時間吵得很厲害,那丈夫還是個賭棍。三月前他妻子忽然失蹤了,焉知和他沒有關係?」
月朝宗:「沒有定論,沒有證據,陛下就憑那些市井傳聞和猜測,就在心裏給人家丈夫定罪了嗎?」
「孤沒有,孤隻是說,她丈夫很值得懷疑。」古代的斷案效率太低,便是這種失蹤案,隻要發生一起,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超過三年的,夫婦雙方另一方便可在三年後上州府申報失蹤人死亡,繼承失蹤人所有財產。
無論哪個世界上,最不能直視的便是人心,為了財產謀財害命的夫君或者婦人,隻怕也不在少數。
「陛下的懷疑不是沒有道理,但大理寺一切隻講證據。若真是那丈夫殺人藏屍,也屬個案。但陛下不能因為少數幾個個案便因噎廢食,否定姻緣冷靜期在穩定我朝民戶穩定,提高生育率的作用吧。」
「你!月尚書剛才奏摺裏舉例的那些,不也是個案,何況你調查取樣的對象,大部分都是朝中大臣和權貴之家,你的樣本範圍和樣本數都有問題呀!」
不等月朝宗開口,她繼續又說:「即是舉例,那數月前孤在北港城也曾經看過一起案件,是胤男和炎女結合,這事情如今想來更是沒有天理.......」將那童子瑜的事情對月朝宗說了一遍:「他老婆死了,他隻能選擇申領貞節牌坊才能逃過重新被迫嫁人的命運,這簡直就是......」
月朝宗看著她:「有什麽問題嗎?這難道不是那童子瑜最好的選擇嗎?陛下現在又是想從根子上否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結親方式嗎?」
「孤隻是在同尚書探討,這姻緣法種種不合理的地方,不止那和離冷靜期一處。」她是下定決心對婚配法動刀子,因此語氣也變得嚴厲:「便說貞節牌坊那種東西,就非常的反人權,倫理!為什麽一方死了,另外一方還要一輩子守寡,這到底是誰定的規矩?合理嗎?」
「人權,倫理?」月朝宗也是言辭不讓:「這規矩從幾百年前開始,無論是我朝還是前朝,都古已有之,隻為彰顯夫婦雙方至死不渝的愛情。申領貞節牌坊全憑自願,陛下剛才也說了,那童子瑜藉此逃過再嫁惡婦的命運,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龍傲君:.......
這月朝宗嘴炮功夫竟這般厲害!什麽歪理到了他嘴裏,竟然還聽起來非常義正言辭。
她一拍桌子,終於無法再氣定神閑,幾乎是整個嗓音輸出開到最大分貝:「一派荒謬!」
「陛下」月朝宗仰起臉還是那副波瀾不驚的模樣,真是氣死人不償命:「臣無意得罪陛下,隻是.......有理不在聲高。」
她令內侍捧來自己準備的兩份資料,之前也做了表格統計,施施然遞到月朝宗手裏。那是近十年來炎朝新婚夫婦登記人數及新生兒戶籍人數。
炎族和胤族各自內部的婚姻結合,以及兩族之間的通婚結合,在這十年間都有所減緩,並且近幾年都在以百分之五的速度遞減:「這條法案初衷是好的,但是結果卻大相逕庭。咱們國家的年輕男女大部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會鬧到和離的那是真過不下去了,如果還不能建立順利的退出機製,隻會讓更多年輕男女,對選擇組建新的家庭望而卻步。」
「可陛下您也應該承認,一旦夫婦雙方結合,這樣的姻緣便是牢不可破,陛下隻取了這十年的數據,隻是我朝姻緣法實施後的一個時間段而已,但從這個時間段來看,這十年間和離案也是越來越少的,難道這還不足以證明姻緣法冷靜期是有功勞的嗎。您可以再看下我奏摺裏統計的數據,胤人和炎人結合的民戶,新生兒出生率這十年時間是顯著提高的。」
「但婚內兇殺案和失蹤案,也變多了。」她再次甩出一疊資料:「近十年來,州府呈報上來的殺妻案與殺夫案就有三百多例。其中最後判處殺人者死刑的隻有六例。為什麽?孤看了這些案子,其中大概有一半在發生兇案前夫妻雙方有鬧過一次和離,但州府全都沒有判,並且輕傷全都是勸回家,之後沒有下文,再之後便是等到殺人的消息。」
她提起這些有點激動:「月尚書剛才所言,婚內傷人隻屬於家暴,還不能上升刑案。州府遇到這種情況皆以家務事難斷將提出和離的一方勸回。這之後若發生殺人案件,官府難道沒有半點責任?」
月朝宗:「這畢竟隻是少數案例,我國人數兆億,十年間因冷靜期成功挽救的姻緣比這些特殊的殺親案件可多的多。」
龍傲君:「那些連枕邊人都殺的丈夫和婦人,一個婚內家暴就受姻緣法保護,得不到應有的處罰了嗎?孤覺得不對,被殺被虐待的人得不到公理,迫害者得不到應有的懲罰,就是我們的律法有漏洞!」
還有:
「孤注意到,近幾年的失蹤人口中,由妻子或者夫郎報案的有關家人失蹤案,也在呈逐年上升趨勢,上周便在皇都北郊不是還有一起鬧得沸沸揚揚,一家子都屬於炎族,妻子失蹤後,周圍人全部懷疑是丈夫殺了妻子將屍體藏起,卻苦於沒有證據?
在那之前,那妻子曾經三次上州府去登記過和離文書,卻又因為丈夫反悔而拖了好幾年和離不成,據說兩人前段時間吵得很厲害,那丈夫還是個賭棍。三月前他妻子忽然失蹤了,焉知和他沒有關係?」
月朝宗:「沒有定論,沒有證據,陛下就憑那些市井傳聞和猜測,就在心裏給人家丈夫定罪了嗎?」
「孤沒有,孤隻是說,她丈夫很值得懷疑。」古代的斷案效率太低,便是這種失蹤案,隻要發生一起,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超過三年的,夫婦雙方另一方便可在三年後上州府申報失蹤人死亡,繼承失蹤人所有財產。
無論哪個世界上,最不能直視的便是人心,為了財產謀財害命的夫君或者婦人,隻怕也不在少數。
「陛下的懷疑不是沒有道理,但大理寺一切隻講證據。若真是那丈夫殺人藏屍,也屬個案。但陛下不能因為少數幾個個案便因噎廢食,否定姻緣冷靜期在穩定我朝民戶穩定,提高生育率的作用吧。」
「你!月尚書剛才奏摺裏舉例的那些,不也是個案,何況你調查取樣的對象,大部分都是朝中大臣和權貴之家,你的樣本範圍和樣本數都有問題呀!」
不等月朝宗開口,她繼續又說:「即是舉例,那數月前孤在北港城也曾經看過一起案件,是胤男和炎女結合,這事情如今想來更是沒有天理.......」將那童子瑜的事情對月朝宗說了一遍:「他老婆死了,他隻能選擇申領貞節牌坊才能逃過重新被迫嫁人的命運,這簡直就是......」
月朝宗看著她:「有什麽問題嗎?這難道不是那童子瑜最好的選擇嗎?陛下現在又是想從根子上否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結親方式嗎?」
「孤隻是在同尚書探討,這姻緣法種種不合理的地方,不止那和離冷靜期一處。」她是下定決心對婚配法動刀子,因此語氣也變得嚴厲:「便說貞節牌坊那種東西,就非常的反人權,倫理!為什麽一方死了,另外一方還要一輩子守寡,這到底是誰定的規矩?合理嗎?」
「人權,倫理?」月朝宗也是言辭不讓:「這規矩從幾百年前開始,無論是我朝還是前朝,都古已有之,隻為彰顯夫婦雙方至死不渝的愛情。申領貞節牌坊全憑自願,陛下剛才也說了,那童子瑜藉此逃過再嫁惡婦的命運,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龍傲君:.......
這月朝宗嘴炮功夫竟這般厲害!什麽歪理到了他嘴裏,竟然還聽起來非常義正言辭。
她一拍桌子,終於無法再氣定神閑,幾乎是整個嗓音輸出開到最大分貝:「一派荒謬!」
「陛下」月朝宗仰起臉還是那副波瀾不驚的模樣,真是氣死人不償命:「臣無意得罪陛下,隻是.......有理不在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