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老師終究還是走了,走的那麽突然而又猝不及防。
軒轅墨的逝世也代表屬於她的文學時代就此畫上句號,文學界的泰鬥,朝堂丞相的終結者, 大半輩子都是讚譽滿滿的一代大文豪加帝師就此隕落,聞者無不傷心難過。
說起來,軒轅老師告老還鄉後反倒因主動支持撤銷丞相職位, 私下頗受文人議論非議,若非內心足夠強大,隻怕早已抑鬱而亡。
但有一雙慧眼能透過表現看見本質的人都知道軒轅墨敢於急流勇退才是真正的智者,也是不求名利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功成身退。
無論別人怎麽議論看待軒轅墨,石忞確是極為敬佩這位老師的,不僅因其學識淵博和對國對君的忠誠,更重要的是因為其人品和嚴以律己的性格。
別人當了丞相,一朝大權在握,就算不為自己謀私利,也會排斥異己,大搞一言堂,想盡辦法牢牢握緊手中的權利,可軒轅墨卻謹守臣子本分,哪怕她登基時才十八歲,也事事讓她拿主意,從不擅自做決定。
算是給所有朝臣立了個好榜樣,也正是有了軒轅老師的大力扶持和幫助,她才算真真正正坐穩了屁股下的位置。
即使後來她要廢除丞相職位,軒轅老師也沒有反抗或聯合朝臣抵製,反而積極配合,甚至後來還主動迎合她的心思提出告老還鄉,這樣的一個人她又怎麽能不敬佩呢!
石忞到文宣殿的時候,馬傑也剛到,一番坐下行禮後,石忞直接讓路關初把信拿給了他看。
突然被急召的馬傑疑惑的接過信看了起來,看完眉頭緊皺。這讓任不明就裏的路關初有些疑惑,若是打仗的事,應該是叫軍密處和兵部,若是其他的事也有對應的部門,怎麽也不會叫禮部啊!
禮部雖然也是六部之一,但比起其他部門來說,地位還是要弱一些,直到近幾年陛下高度重視教育,地位才有了些提升。
「老師驟然辭世,朕悲痛不已,欲親往弔唁,愛卿以為如何?」直到聽見陛下悲傷的聲音,路關初才瞭然,也懂了陛下為何會突然由喜轉悲的原由。
馬傑將信恢復原樣遞還給了路關初,方才再次行禮慎重勸諫道:「臣懇請陛下節哀、三思,臣知道陛下與軒轅大人不僅師生情深,更是君臣情深,然此去路途遙遠,若帶儀仗前往定耗費巨資,且跨度時間長,若隻帶些許隨從,臣等又如何安心?臣懇切陛下三思!」
馬傑說到這裏,停了一下才又繼續道:「臣建議選派欽差大臣代表陛下前往,這樣即可以成全陛下與老師的師生情誼,又可保陛下周全。如果可以,臣願替陛下親往。」
這樣的話別人或許不敢說,但馬傑卻是敢的,除了有本身性格原因之外,還有他對陛下的了解,此時此刻叫他過來,意思已經不言而喻。
石忞聞言更是傷心難過,她是真的想去送老師最後一程,但她心底知道肯定去不了,也明白馬傑說的都是實話,先不說大臣們同不同意,太後文昱肯定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讓她去的。
那些真正忠心的勛貴和大臣們就更不用說了,若她真的執意要去,估計勸阻的人真的能連成幾排堵在城門口。
「起來吧。若讓你去,你該當如何?。」馬傑忐忑不安的等了很久才終於再次聽到陛下略帶哽咽的聲音,心中頓時感動不已,能效力於為大臣逝世傷心到落淚的皇帝,他何其有幸!
馬傑起身不慌不忙道:「臣建議以原丞相之禮安葬軒轅大人。」意思就是所有的規格禮儀都按以前丞相的葬禮標準來。
石忞卻沒有立即答話,臉上的不滿是個人都能看出來,馬傑隻得又試探道:「以侯爵之禮安葬?」,臉色還是沒什麽變化,便又更進一步試探道:「以相爵之禮安葬?」。
石忞這才滿意的說了聲「可。」,猶覺得不明確又補充道:「追封為澤鎮相,以鎮相爵位之禮安葬,另賜青玉竹節筆一支、青鸞服一套,諡號文正,筆可留予後代,下去準備吧。」
被震驚得瞳孔微張的馬傑直到出了殿門都還有些恍惚,眾文臣求而不得的一切尊榮,陛下竟全給了軒轅墨一個剛死的人,說不嫉妒是假的,但也不會妄想,畢竟再飄也還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王爵服飾除了有王爵爵位的人和各藩屬國國王外,從不輕賜,哪怕是追封,所以比紫玉帶和賜高爵稍次一點的青鸞服就成了眾大臣夢寐以求的賞賜之一。
再加上可以留給後代的最高賜筆,雖然就一支竹節做的青玉竹節筆,甚至還不是玉做的,但那也甩大部分文臣一條街了,畢竟一般文臣可能連支賜筆都難得。
隻要有了這支筆,就算軒轅墨已經走了,但隻要當今陛下還在,軒轅家就還是那個軒轅家,隻要不犯大錯,一般人都奈何不得,算是保了軒轅家最少一代,多則兩三代的富貴。
但這些都不是讓馬傑最震驚的,因為賜服賜筆雖少,但縱觀整個華朝還是有不少人獲得這種殊榮的,也有後代轉手就敗個精光的,唯獨文正這個諡號,真的是太超出他的意料了。
到時候公布出去,震驚的應該就不隻是他了,若沒有後來的事陛下給軒轅墨文正的諡號也算名副其實,大家心服口服,可如今就不好說了。
也有人曾私下偷偷議論過,覺得軒轅墨最多也就能得個文臣第二諡號,因此他便也是這樣以為的,卻沒想到帝心難測,平均下來,一個皇帝都給不了一個文臣的文正諡號,她就這麽說給就給了!
軒轅墨的逝世也代表屬於她的文學時代就此畫上句號,文學界的泰鬥,朝堂丞相的終結者, 大半輩子都是讚譽滿滿的一代大文豪加帝師就此隕落,聞者無不傷心難過。
說起來,軒轅老師告老還鄉後反倒因主動支持撤銷丞相職位, 私下頗受文人議論非議,若非內心足夠強大,隻怕早已抑鬱而亡。
但有一雙慧眼能透過表現看見本質的人都知道軒轅墨敢於急流勇退才是真正的智者,也是不求名利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功成身退。
無論別人怎麽議論看待軒轅墨,石忞確是極為敬佩這位老師的,不僅因其學識淵博和對國對君的忠誠,更重要的是因為其人品和嚴以律己的性格。
別人當了丞相,一朝大權在握,就算不為自己謀私利,也會排斥異己,大搞一言堂,想盡辦法牢牢握緊手中的權利,可軒轅墨卻謹守臣子本分,哪怕她登基時才十八歲,也事事讓她拿主意,從不擅自做決定。
算是給所有朝臣立了個好榜樣,也正是有了軒轅老師的大力扶持和幫助,她才算真真正正坐穩了屁股下的位置。
即使後來她要廢除丞相職位,軒轅老師也沒有反抗或聯合朝臣抵製,反而積極配合,甚至後來還主動迎合她的心思提出告老還鄉,這樣的一個人她又怎麽能不敬佩呢!
石忞到文宣殿的時候,馬傑也剛到,一番坐下行禮後,石忞直接讓路關初把信拿給了他看。
突然被急召的馬傑疑惑的接過信看了起來,看完眉頭緊皺。這讓任不明就裏的路關初有些疑惑,若是打仗的事,應該是叫軍密處和兵部,若是其他的事也有對應的部門,怎麽也不會叫禮部啊!
禮部雖然也是六部之一,但比起其他部門來說,地位還是要弱一些,直到近幾年陛下高度重視教育,地位才有了些提升。
「老師驟然辭世,朕悲痛不已,欲親往弔唁,愛卿以為如何?」直到聽見陛下悲傷的聲音,路關初才瞭然,也懂了陛下為何會突然由喜轉悲的原由。
馬傑將信恢復原樣遞還給了路關初,方才再次行禮慎重勸諫道:「臣懇請陛下節哀、三思,臣知道陛下與軒轅大人不僅師生情深,更是君臣情深,然此去路途遙遠,若帶儀仗前往定耗費巨資,且跨度時間長,若隻帶些許隨從,臣等又如何安心?臣懇切陛下三思!」
馬傑說到這裏,停了一下才又繼續道:「臣建議選派欽差大臣代表陛下前往,這樣即可以成全陛下與老師的師生情誼,又可保陛下周全。如果可以,臣願替陛下親往。」
這樣的話別人或許不敢說,但馬傑卻是敢的,除了有本身性格原因之外,還有他對陛下的了解,此時此刻叫他過來,意思已經不言而喻。
石忞聞言更是傷心難過,她是真的想去送老師最後一程,但她心底知道肯定去不了,也明白馬傑說的都是實話,先不說大臣們同不同意,太後文昱肯定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讓她去的。
那些真正忠心的勛貴和大臣們就更不用說了,若她真的執意要去,估計勸阻的人真的能連成幾排堵在城門口。
「起來吧。若讓你去,你該當如何?。」馬傑忐忑不安的等了很久才終於再次聽到陛下略帶哽咽的聲音,心中頓時感動不已,能效力於為大臣逝世傷心到落淚的皇帝,他何其有幸!
馬傑起身不慌不忙道:「臣建議以原丞相之禮安葬軒轅大人。」意思就是所有的規格禮儀都按以前丞相的葬禮標準來。
石忞卻沒有立即答話,臉上的不滿是個人都能看出來,馬傑隻得又試探道:「以侯爵之禮安葬?」,臉色還是沒什麽變化,便又更進一步試探道:「以相爵之禮安葬?」。
石忞這才滿意的說了聲「可。」,猶覺得不明確又補充道:「追封為澤鎮相,以鎮相爵位之禮安葬,另賜青玉竹節筆一支、青鸞服一套,諡號文正,筆可留予後代,下去準備吧。」
被震驚得瞳孔微張的馬傑直到出了殿門都還有些恍惚,眾文臣求而不得的一切尊榮,陛下竟全給了軒轅墨一個剛死的人,說不嫉妒是假的,但也不會妄想,畢竟再飄也還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王爵服飾除了有王爵爵位的人和各藩屬國國王外,從不輕賜,哪怕是追封,所以比紫玉帶和賜高爵稍次一點的青鸞服就成了眾大臣夢寐以求的賞賜之一。
再加上可以留給後代的最高賜筆,雖然就一支竹節做的青玉竹節筆,甚至還不是玉做的,但那也甩大部分文臣一條街了,畢竟一般文臣可能連支賜筆都難得。
隻要有了這支筆,就算軒轅墨已經走了,但隻要當今陛下還在,軒轅家就還是那個軒轅家,隻要不犯大錯,一般人都奈何不得,算是保了軒轅家最少一代,多則兩三代的富貴。
但這些都不是讓馬傑最震驚的,因為賜服賜筆雖少,但縱觀整個華朝還是有不少人獲得這種殊榮的,也有後代轉手就敗個精光的,唯獨文正這個諡號,真的是太超出他的意料了。
到時候公布出去,震驚的應該就不隻是他了,若沒有後來的事陛下給軒轅墨文正的諡號也算名副其實,大家心服口服,可如今就不好說了。
也有人曾私下偷偷議論過,覺得軒轅墨最多也就能得個文臣第二諡號,因此他便也是這樣以為的,卻沒想到帝心難測,平均下來,一個皇帝都給不了一個文臣的文正諡號,她就這麽說給就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