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和考差是專門針對在都官員的一種考核,而考準就是官員管理法中新出的,專門針對他們這些地方官,由所在區的督察府聯合省首在年底對轄下地方官一年工作進行考核評定,然後在年底至第二年年初將考準結果呈報皇帝,由皇帝根據考準結果進行獎罰。
他為了來麵聖,也挺不容易的,親自放低身段去見了華中區督察府派駐在他們下穀省的一個小小七品督察吏,還見了兩次,在他再三表明事情的嚴重性以後才得以親自押解這些人來麵聖。
本來以為這樣的大功就算不升官那也得給陛下留個好印象再賞賜嘉獎一番吧,結果他匯報完以後就被陛下當堂嗬斥擅離職守,本來站的高高興興的,立馬就連連告罪心驚膽戰的跪了下去,結果陛下卻再也沒開口,然後就成了現在這樣。
他現在是一點也不敢再奢求功勞了,隻求陛下不治罪於他,讓他回去繼續當他的省首,他就知足了!
石忞是真的有點生氣,她作為宗主國之主,藩屬國被顛覆,表明態度是必須也是毋庸置疑的,但不代表她想開戰啊,倒不是懼怕符堯之流,而是開戰太勞民傷財,於國不利,於百姓更不利,所以她隻是採取經濟製裁,而沒有發兵征伐。
符堯派了使團來的事,郭凡秋前幾天已經向她匯報過,她也下了製造意外留一兩個回去報信的命令,沒想到方和這廝竟然把人全抓了,還擺了出鴻門宴,又火急火燎的來找她邀功領賞,她真的有點火大。
符堯雖然派了使團但也是皮了層外衣暗中派的,就怕她不承認缺乏正統性掉麵子,她讓暗中做了,也沒放在明麵上,暗中較勁就行,沒想到竟讓方和全捅到了明麵上,再過幾個時辰估計全繁都都已經知道朝廷抓了康國來的人,還大張旗鼓的押解到了繁都。
這不是讓已經在華朝定居的康國人人人自危嗎?他們這些知道的知道是符堯派來的使臣,不知道的隻知道他們是商人,雖然下了禁止與康國經商的命令,但在這之前他們就已經進入華國,隻要他們不返回康國,在華朝定居做生意也是允許的啊。
在百姓看來這一抓豈不就是所有康國商人乃至康國人都有被抓的危險?她要是再把這些人都殺了,那豈不是間接性將在華朝定居康國人往符堯的陣營推?然後再讓他們擰成一股繩對抗自己?
傻子才會這樣做,而且她已經誇下海口一年後幫宣常樂復國,又怎麽可能自掘墳墓?這樣以來殺了他們也就得不償失了,可讓她就此放了他們,她也不甘心啊!
這會她也不知道是該怪郭凡秋動作太慢,還是怪下麵這個方和建功立業的心太強,弄得她在這裏進退兩難。
石忞無奈的站起身走了兩步才開口道:「起來吧,此事不可為第四人道,將他們移交給刑部後即刻返回下穀,不得在繁都逗留,再擅離職守朕定不輕饒,去吧」。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方和還不是太傻,沒有將他們真實身份到處宣之於口,所以知道的人也就隻有她和她的一個下屬,否則就更難辦了!
聽見陛下起身的聲音方和汗水落了幾滴,剛剛清影在這裏,他可是半句假話都沒敢說,這會後怕得很,直到聽了陛下的話才如蒙大赦般謝恩道:「遵旨,謝陛下隆恩,臣定牢記陛下教誨,臣告退」。
一起身才發現腿有點發麻,為了不殿前失儀方和硬是硬著頭皮,汗也不敢擦,恭恭敬敬的行禮退到門外麵才吸了一大口氣,擦了擦汗,才在宮侍的帶領下出了宮。
在殿內的石忞聽得清清楚楚,也無奈的嘆了口氣,當初提拔方和的時候,她就是看中他膽小又想建功立業的心和還算可以的品格,第一次召集他的緊張和靦腆都還歷歷在目,這才幾年?為了建功竟敢擅離職守跑到繁都來,真是長了膽了。
方和是跟派駐在下穀省的督察吏報備了,但他還忘了官員管理法中有一條著重標註的地方省首、省尉、督察史和都督不得擅自離開所在轄區,若離開必須向她報備,徵得同意方可。
方和回去的路上才想起這茬,心裏有點憤憤不平,他一點也不想背擅離職守這口大鍋,後來又看了一遍官員管理法,才發現了自己沒報備到點子上,不過經此一事,他是再也不敢貿然行動了。
方和一走,石忞就第一時間叫來乙春詢問太皇太後的情況,得知太皇太後已醒,精神還不錯,太後也已經過去照顧,她才鬆了口氣,卻也不敢完全放下,畢竟太醫院院長的話還歷歷在目,她是真的很擔心,可現在急需處理的政務也比較多,她不得不留下處理。
又問了一下步千雪的情況,得知她日上三竿才起,也是被驚了一下,畢竟當官都得早起,應該早已形成習慣才是,而且之前在皇家園林山莊也起的挺早的,也不知道她昨天晚上做了什麽,今天才起這麽晚。
怕她在宮中無聊,而且看她樣子也十分想念家人,所以她在來文宣殿之前特意交代盧晏給她備好出宮憑證,雖然知道肯定會出宮,但心裏還是有一點點希望她能留下,現在真走了,還有點捨不得,幸好晚上還會回來。
石忞又召見了幾波大臣,第一個召見的是華中區都督府都督,此次平叛能在最後時刻實現大反轉全靠這些護城兵,昨天她已經安排了禮部今天去外禁軍和護城兵中犒賞,這會估計正在外禁軍軍營中,下午才會到護城兵營中。
他為了來麵聖,也挺不容易的,親自放低身段去見了華中區督察府派駐在他們下穀省的一個小小七品督察吏,還見了兩次,在他再三表明事情的嚴重性以後才得以親自押解這些人來麵聖。
本來以為這樣的大功就算不升官那也得給陛下留個好印象再賞賜嘉獎一番吧,結果他匯報完以後就被陛下當堂嗬斥擅離職守,本來站的高高興興的,立馬就連連告罪心驚膽戰的跪了下去,結果陛下卻再也沒開口,然後就成了現在這樣。
他現在是一點也不敢再奢求功勞了,隻求陛下不治罪於他,讓他回去繼續當他的省首,他就知足了!
石忞是真的有點生氣,她作為宗主國之主,藩屬國被顛覆,表明態度是必須也是毋庸置疑的,但不代表她想開戰啊,倒不是懼怕符堯之流,而是開戰太勞民傷財,於國不利,於百姓更不利,所以她隻是採取經濟製裁,而沒有發兵征伐。
符堯派了使團來的事,郭凡秋前幾天已經向她匯報過,她也下了製造意外留一兩個回去報信的命令,沒想到方和這廝竟然把人全抓了,還擺了出鴻門宴,又火急火燎的來找她邀功領賞,她真的有點火大。
符堯雖然派了使團但也是皮了層外衣暗中派的,就怕她不承認缺乏正統性掉麵子,她讓暗中做了,也沒放在明麵上,暗中較勁就行,沒想到竟讓方和全捅到了明麵上,再過幾個時辰估計全繁都都已經知道朝廷抓了康國來的人,還大張旗鼓的押解到了繁都。
這不是讓已經在華朝定居的康國人人人自危嗎?他們這些知道的知道是符堯派來的使臣,不知道的隻知道他們是商人,雖然下了禁止與康國經商的命令,但在這之前他們就已經進入華國,隻要他們不返回康國,在華朝定居做生意也是允許的啊。
在百姓看來這一抓豈不就是所有康國商人乃至康國人都有被抓的危險?她要是再把這些人都殺了,那豈不是間接性將在華朝定居康國人往符堯的陣營推?然後再讓他們擰成一股繩對抗自己?
傻子才會這樣做,而且她已經誇下海口一年後幫宣常樂復國,又怎麽可能自掘墳墓?這樣以來殺了他們也就得不償失了,可讓她就此放了他們,她也不甘心啊!
這會她也不知道是該怪郭凡秋動作太慢,還是怪下麵這個方和建功立業的心太強,弄得她在這裏進退兩難。
石忞無奈的站起身走了兩步才開口道:「起來吧,此事不可為第四人道,將他們移交給刑部後即刻返回下穀,不得在繁都逗留,再擅離職守朕定不輕饒,去吧」。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方和還不是太傻,沒有將他們真實身份到處宣之於口,所以知道的人也就隻有她和她的一個下屬,否則就更難辦了!
聽見陛下起身的聲音方和汗水落了幾滴,剛剛清影在這裏,他可是半句假話都沒敢說,這會後怕得很,直到聽了陛下的話才如蒙大赦般謝恩道:「遵旨,謝陛下隆恩,臣定牢記陛下教誨,臣告退」。
一起身才發現腿有點發麻,為了不殿前失儀方和硬是硬著頭皮,汗也不敢擦,恭恭敬敬的行禮退到門外麵才吸了一大口氣,擦了擦汗,才在宮侍的帶領下出了宮。
在殿內的石忞聽得清清楚楚,也無奈的嘆了口氣,當初提拔方和的時候,她就是看中他膽小又想建功立業的心和還算可以的品格,第一次召集他的緊張和靦腆都還歷歷在目,這才幾年?為了建功竟敢擅離職守跑到繁都來,真是長了膽了。
方和是跟派駐在下穀省的督察吏報備了,但他還忘了官員管理法中有一條著重標註的地方省首、省尉、督察史和都督不得擅自離開所在轄區,若離開必須向她報備,徵得同意方可。
方和回去的路上才想起這茬,心裏有點憤憤不平,他一點也不想背擅離職守這口大鍋,後來又看了一遍官員管理法,才發現了自己沒報備到點子上,不過經此一事,他是再也不敢貿然行動了。
方和一走,石忞就第一時間叫來乙春詢問太皇太後的情況,得知太皇太後已醒,精神還不錯,太後也已經過去照顧,她才鬆了口氣,卻也不敢完全放下,畢竟太醫院院長的話還歷歷在目,她是真的很擔心,可現在急需處理的政務也比較多,她不得不留下處理。
又問了一下步千雪的情況,得知她日上三竿才起,也是被驚了一下,畢竟當官都得早起,應該早已形成習慣才是,而且之前在皇家園林山莊也起的挺早的,也不知道她昨天晚上做了什麽,今天才起這麽晚。
怕她在宮中無聊,而且看她樣子也十分想念家人,所以她在來文宣殿之前特意交代盧晏給她備好出宮憑證,雖然知道肯定會出宮,但心裏還是有一點點希望她能留下,現在真走了,還有點捨不得,幸好晚上還會回來。
石忞又召見了幾波大臣,第一個召見的是華中區都督府都督,此次平叛能在最後時刻實現大反轉全靠這些護城兵,昨天她已經安排了禮部今天去外禁軍和護城兵中犒賞,這會估計正在外禁軍軍營中,下午才會到護城兵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