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陛下」好不容易平復情緒的宣常樂受陛下感染,又悲痛起來,上次陛下去看她的時候,雖然表達了慰問和哀悼,卻遠沒有今天這樣的陛下來的震撼,她知道復國就要打仗,打仗就會有人犧牲,而當今陛下愛民之心可謂眾人皆知。
她是真的希望陛下能主持公道,並且也相信陛下會為自己主持公道,但她不確定那是什麽時候,而她能做的隻是時不時出現在陛下麵前,提醒一下自己的存在。
宣常樂心裏的想法石忞看在眼裏,十二三歲就如此聰慧,若是復國定能成為一代明君,不像她,四十多歲的靈魂,二十多歲的身體,登基幾年了都隻能做到現在的樣子。
平復情緒後,她又安慰了宣常樂幾句,就是不提出兵之事,正好快要到用晚膳的時間,便留下她一起,所以步千雪她們來用晚膳的時候才第一次見到了那個傳說中陛下救的孩子。
宣常樂前兩天才能下地,可下不下地都一樣,就呆在北含殿,可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即使步千雪她們好奇想去看看從外麵路過,根本見不到人。
今天見到,倒是和她想的不一樣,她以為能逃過追殺且身中數刀不死的,起碼比起同齡人來說也是長得人高馬大五大三粗的,可事實上,這孩子也隻是有點微胖而已,兩邊臉上微紅倒襯得有些可愛,就是看上去太憔悴了。
當皇帝當的越久,石忞就越覺得皇帝難當,這樣要考慮,那樣也要考慮,而且繁都自她走後也是風起雲湧,幸好她有雞肋讀心術,並早已做好安排,但願到時不出意外才是。
上次她去見宣常樂說了什麽,其他人都不知道,可今天求見她的事已經是眾人皆知,宣常樂的身份也將不再是秘密,不得已又召見了郭凡秋,讓她盡快查出康國的情況。
第二天聽政,石忞便和大臣們商討了農具價格之事,雖然幾經波折,但最後還是定了下來,每戶農民買第一套時拿舊農具來換,即可享受半價優惠,由戶部主要負責,全國官營鐵鋪具體負責,其他衙門配合,務必在半年內全麵推廣開來。
用舊的鐵質農具,就算是拿去鐵鋪加工成新的價格也隻比買新式農具便宜點,隻要官營鐵鋪的夥計都像她去過之後現在這樣熱情積極的話,推薦出去不是問題,用過後效用體現出來,自然也就有了口碑。
買了第一套新式農具並且用習慣之後,估計再把舊的強賣給他們,他們也不會要了,沒有誰不想家裏增產的。
中午,在木長青的陪伴下,她去了木匠工作的臨時作坊,筒車和水車已經有了個雛形,在木長青的介紹下,她才知道雖然有了設計圖紙,可木匠畢竟不是陛下,所以反覆試驗幾次後才有了現在的樣子。
是她想的太簡單了,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能設計出來,對方就能做出來,看來她最近在設計的大傢夥,還是得等木匠們都到齊之後才能把圖紙給他們,並且應該和他們先溝通一下,這次製造筒車她實在是太忙了,連召見都沒召見,就更不用說溝通了。
今天時間算寬裕,石忞便和木匠們好好聊了一下,把他們的疑問解答了,也把自己期望的效果大致說了一下,一直跟在邊上的木長青看的目瞪口呆。
陛下真的是太有才了,不僅弄出了一套更好更省力的農具,還自己能畫出這種稀奇古怪的圖,陛下說這種東西效果的時候,她雖然沒說什麽可心裏卻是持懷疑態度的,畢竟古往今來都是水往低處流,不用挑水就能把水弄到高處,聽都沒聽說過。
她突然有點明白戶部尚書元直木陪陛下去田裏試用農具的心情了,就像現在的她,和陛下與木匠們一問一答或一打一問的溝通相比,自己不遠不近的站著,真的有一種自己是多餘的感覺。
兩天後,郭凡秋就近派去的人總算是把康國的情報傳了過來,她看都沒看就急忙拿去呈給陛下了。石忞看完後沉默不語,把信給了路關初和郭凡秋傳閱。?
第六十八章
康國的情況和宣常樂所說的大致相同, 但也有不同,不同的是,她的父親是位好兒子, 也是一位好父親好愛人, 但卻不是一位好世子,為人慵懶,偏聽偏信, 又護短,當了幾十年的世子, 毫無政績可言, 風評口碑極差。
在她父親眼裏百姓疾苦都是小問題, 沒有時間休息玩樂才是大問題, 身為康國國王獨子更是讓他有恃無恐, 處理政務、參加議政完全看心情。
符堯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大良左, 這讓世子的親信屬官即嫉妒又心生恨意,經常在世子耳邊誹謗她, 本就偏聽偏信的世子,根本不問不查就討厭上了符堯, 處處與她作對, 兩人的恩怨也在一天天的積累中變成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勢。
世子更是揚言隻要他登上王位, 那天就是符堯的死期,而符堯也不甘於受死,沒有誰不想活著, 她在謀臣雲處安的建議下開始秘密謀劃準備。
在康國有一首童謠, 大致意思就是誰都可以惹就是別惹世子的人,有一次世子的手下犯事不小心打死了人,他不僅不處罰, 還想殺人滅口銷毀證據,把知道的人都殺了,可惜天不隨人願,被人撞見還抖了出來。
老康王知道後差點被氣暈,身體也從那時候開始一天不如一天,就算他有再管之心,已無再管之力,而且膝下又隻有這一子,絞盡腦汁還是得保他周全,他也知道自己的兒子和大良左符堯不合。
她是真的希望陛下能主持公道,並且也相信陛下會為自己主持公道,但她不確定那是什麽時候,而她能做的隻是時不時出現在陛下麵前,提醒一下自己的存在。
宣常樂心裏的想法石忞看在眼裏,十二三歲就如此聰慧,若是復國定能成為一代明君,不像她,四十多歲的靈魂,二十多歲的身體,登基幾年了都隻能做到現在的樣子。
平復情緒後,她又安慰了宣常樂幾句,就是不提出兵之事,正好快要到用晚膳的時間,便留下她一起,所以步千雪她們來用晚膳的時候才第一次見到了那個傳說中陛下救的孩子。
宣常樂前兩天才能下地,可下不下地都一樣,就呆在北含殿,可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即使步千雪她們好奇想去看看從外麵路過,根本見不到人。
今天見到,倒是和她想的不一樣,她以為能逃過追殺且身中數刀不死的,起碼比起同齡人來說也是長得人高馬大五大三粗的,可事實上,這孩子也隻是有點微胖而已,兩邊臉上微紅倒襯得有些可愛,就是看上去太憔悴了。
當皇帝當的越久,石忞就越覺得皇帝難當,這樣要考慮,那樣也要考慮,而且繁都自她走後也是風起雲湧,幸好她有雞肋讀心術,並早已做好安排,但願到時不出意外才是。
上次她去見宣常樂說了什麽,其他人都不知道,可今天求見她的事已經是眾人皆知,宣常樂的身份也將不再是秘密,不得已又召見了郭凡秋,讓她盡快查出康國的情況。
第二天聽政,石忞便和大臣們商討了農具價格之事,雖然幾經波折,但最後還是定了下來,每戶農民買第一套時拿舊農具來換,即可享受半價優惠,由戶部主要負責,全國官營鐵鋪具體負責,其他衙門配合,務必在半年內全麵推廣開來。
用舊的鐵質農具,就算是拿去鐵鋪加工成新的價格也隻比買新式農具便宜點,隻要官營鐵鋪的夥計都像她去過之後現在這樣熱情積極的話,推薦出去不是問題,用過後效用體現出來,自然也就有了口碑。
買了第一套新式農具並且用習慣之後,估計再把舊的強賣給他們,他們也不會要了,沒有誰不想家裏增產的。
中午,在木長青的陪伴下,她去了木匠工作的臨時作坊,筒車和水車已經有了個雛形,在木長青的介紹下,她才知道雖然有了設計圖紙,可木匠畢竟不是陛下,所以反覆試驗幾次後才有了現在的樣子。
是她想的太簡單了,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能設計出來,對方就能做出來,看來她最近在設計的大傢夥,還是得等木匠們都到齊之後才能把圖紙給他們,並且應該和他們先溝通一下,這次製造筒車她實在是太忙了,連召見都沒召見,就更不用說溝通了。
今天時間算寬裕,石忞便和木匠們好好聊了一下,把他們的疑問解答了,也把自己期望的效果大致說了一下,一直跟在邊上的木長青看的目瞪口呆。
陛下真的是太有才了,不僅弄出了一套更好更省力的農具,還自己能畫出這種稀奇古怪的圖,陛下說這種東西效果的時候,她雖然沒說什麽可心裏卻是持懷疑態度的,畢竟古往今來都是水往低處流,不用挑水就能把水弄到高處,聽都沒聽說過。
她突然有點明白戶部尚書元直木陪陛下去田裏試用農具的心情了,就像現在的她,和陛下與木匠們一問一答或一打一問的溝通相比,自己不遠不近的站著,真的有一種自己是多餘的感覺。
兩天後,郭凡秋就近派去的人總算是把康國的情報傳了過來,她看都沒看就急忙拿去呈給陛下了。石忞看完後沉默不語,把信給了路關初和郭凡秋傳閱。?
第六十八章
康國的情況和宣常樂所說的大致相同, 但也有不同,不同的是,她的父親是位好兒子, 也是一位好父親好愛人, 但卻不是一位好世子,為人慵懶,偏聽偏信, 又護短,當了幾十年的世子, 毫無政績可言, 風評口碑極差。
在她父親眼裏百姓疾苦都是小問題, 沒有時間休息玩樂才是大問題, 身為康國國王獨子更是讓他有恃無恐, 處理政務、參加議政完全看心情。
符堯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大良左, 這讓世子的親信屬官即嫉妒又心生恨意,經常在世子耳邊誹謗她, 本就偏聽偏信的世子,根本不問不查就討厭上了符堯, 處處與她作對, 兩人的恩怨也在一天天的積累中變成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勢。
世子更是揚言隻要他登上王位, 那天就是符堯的死期,而符堯也不甘於受死,沒有誰不想活著, 她在謀臣雲處安的建議下開始秘密謀劃準備。
在康國有一首童謠, 大致意思就是誰都可以惹就是別惹世子的人,有一次世子的手下犯事不小心打死了人,他不僅不處罰, 還想殺人滅口銷毀證據,把知道的人都殺了,可惜天不隨人願,被人撞見還抖了出來。
老康王知道後差點被氣暈,身體也從那時候開始一天不如一天,就算他有再管之心,已無再管之力,而且膝下又隻有這一子,絞盡腦汁還是得保他周全,他也知道自己的兒子和大良左符堯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