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現有兵製刻不容緩,了解邊疆大將忠誠與否也很重要,所以今年年初她就先發了六封密信給另外六位都督,讓他們秘密入繁都,於二月底,也是在這個地方進行了秘密會見。
現在見的這六位都督是第二批,也是最後一批。表麵看上去精神麵貌都很不錯,即使最年長的看上去也能帶兵上陣大打一場,聽他們說話的時候,她有刻意去觀察他們心裏的想法。
上一次的六位都督,通過她的仔細觀察,有四位比較忠誠,有一位猶豫立場不堅定,還有一位直接把自己當成了土皇帝,表麵恭敬,心裏要多齷齪有多齷齪,她都記在了本子上。
能當上都督的不是棄筆從戎的文將就是戰場上歷練拚殺出來殺將,年齡較大的基本上都跟隨武宗參加過平定八王之戰,據史書記載,那一年也是打的難捨難分。
文將看上去還好,比如穀運籌之類,即使殺了再多的人,你從他們身上也看不到殺氣,可殺將的話,即使長得不凶神惡煞,她也會一眼看出來,沒有緣由,她就是能看出來。
在坐的殺氣最重的就是衛啟能,再加上他膀大腰圓的身體和凶神惡煞的麵容,小孩子見到他估計會被嚇哭,自我介紹完之後,殿內再次恢復平靜。
「卿等不必拘謹,可抬頭直視朕,爾等駐守邊關,長著數十年,短則十年,勞苦功高,朕心甚慰,若將爾等調入繁都任職,爾等可願意?」正襟危坐的石忞緩緩的開口道。
穀運籌記得上次秘密召見的那批都督,陛下也問過這個問題,雖然不知道陛下何意?要做什麽?但她知道這個問題絕非問題本身那麽簡單。
若將全部的都督都調入繁都,職位安置問題先不說,邊疆短時間內肯定會軍心不穩,而且也是變相的剝奪他們的軍權,這不符合陛下穩重求進的性格。
「臣等願聽陛下調遣」六位都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的多的和穀運籌想的一樣,想的少的有的覺得是提升的機會,有的則和說的相反,在地方上當土皇帝自由慣了,在皇帝眼皮子低下,還不得處處受限製,覺得無法忍受。
石忞把穀老師和六位都督的心思全都看在眼裏,衛啟能不想進繁都來受限製,在她預料之中。另外有三個心口如一服從安排,還有兩個年輕一些的抱著一腔熱血,想高升,想建功立業。
她又問了一些他們日常訓練和軍隊情況,以及遇到的問題和有無好的意見建議,六位都督也從一開始的拘謹慢慢放鬆下來,心裏活動也就越多。
觀察武將越多,她就越發現武將的心思比文臣單純,並不是真的單純,而是想的沒有文臣那麽多,心裏的彎彎繞繞也少很多,多數都是直來直往的直性子。
除了上次一心想著天高皇帝遠當土皇帝的那個都督之外,大部分都督滿腦子想的都是忠君報國,覺得最高榮譽就是馬革裹屍,她不想貿然再打仗,馬革裹屍什麽的他們就暫時別想了。
轉眼就到了二更天,她想問想知道的都了解的差不多了,「軍隊是一國安全的重要保障,回去之後,朕希望你們勤加訓練,提升軍力,守護好國門要塞」。
「臣等遵旨,必定牢記陛下教誨,誓死守衛國門」深感陛下對自己信任和身上擔著的重任,六位都督站起來鏗鏘有力的保證道。
「卿等長年守衛邊關,勞苦功高,朕決定賞你們每人一把寶劍,以資嘉獎」抱著兩把寶劍的路關初和雙手各捧著一把寶劍的四位內禁軍適時推門而入,分別將樣式規格一模一樣的六把寶劍奉給六位站著都督。
站著外麵隔著一百米的路關初自然沒有順風耳,是穀運籌得到暗示提前出來交代,才會這麽及時。
上次她也賞賜了同樣的六把寶劍給另外六位都督,這十二把寶劍由兵部兵器處精心打造,鋒利樸素,沒有鑲鑽任何金、玉、珍珠,隻有劍麵底部刻的禦賜二字彰顯了它們的身份。
華國沒有尚方寶劍一說,賜劍是對武將精神上最高的賞賜,賜筆則是對文臣精神上最高的賞賜,還有就是賞坐轎入宮,這些是麵上的虛榮賞賜,一般是大臣的功績不足以賞賜更高的獎賞或者憐惜大臣才會特別賞賜。
比較實在的賞賜則是封爵、升官、賞錢和賞賜宅院,宅院一般很少賞賜,賞賜最多的是錢和升官,封爵除非皇親國戚,否則必須有軍功或者大的功績才可以。
「謝陛下賞賜」衛啟能得到這把劍比當初被封為衛輔侯還要高興,突然覺得就算被調入繁都,也沒有什麽不可以的,他願意為陛下赴湯蹈火。
「望卿等牢記囑託,恪盡職守」石忞慎重說完後,起身離開,路關初等人緊隨其後。
穀運籌作為秘密召見事宜的主要負責人,並沒有一同隨離開,她要在這裏一直呆到明日一早六位都督都離開之後才會回城,但還是和馬道長親自送陛下到道觀外,看著馬車走遠後才回去。
陛下一走,提前一步帶著內禁軍過來確保安全的左旋也帶著人不近不遠的跟在後麵一起回了城,陛下雖然沒有吩咐,但是保護陛下是她的職責。
就在她洋洋得意陛下不知道自己跟著來保護的時候,坐在馬車裏的石忞已經無力吐槽,在賢良觀的時候,她就發現了,這會還隔得這麽近,她想裝沒發現都難。
路關初一開始不知道陛下大晚上的掀車簾子看什麽,直到她也看了一眼後,差點大叫起來,後麵那麽多的火把得有多少人啊?還好陛下及時說是自己人,她才沒有出糗。
現在見的這六位都督是第二批,也是最後一批。表麵看上去精神麵貌都很不錯,即使最年長的看上去也能帶兵上陣大打一場,聽他們說話的時候,她有刻意去觀察他們心裏的想法。
上一次的六位都督,通過她的仔細觀察,有四位比較忠誠,有一位猶豫立場不堅定,還有一位直接把自己當成了土皇帝,表麵恭敬,心裏要多齷齪有多齷齪,她都記在了本子上。
能當上都督的不是棄筆從戎的文將就是戰場上歷練拚殺出來殺將,年齡較大的基本上都跟隨武宗參加過平定八王之戰,據史書記載,那一年也是打的難捨難分。
文將看上去還好,比如穀運籌之類,即使殺了再多的人,你從他們身上也看不到殺氣,可殺將的話,即使長得不凶神惡煞,她也會一眼看出來,沒有緣由,她就是能看出來。
在坐的殺氣最重的就是衛啟能,再加上他膀大腰圓的身體和凶神惡煞的麵容,小孩子見到他估計會被嚇哭,自我介紹完之後,殿內再次恢復平靜。
「卿等不必拘謹,可抬頭直視朕,爾等駐守邊關,長著數十年,短則十年,勞苦功高,朕心甚慰,若將爾等調入繁都任職,爾等可願意?」正襟危坐的石忞緩緩的開口道。
穀運籌記得上次秘密召見的那批都督,陛下也問過這個問題,雖然不知道陛下何意?要做什麽?但她知道這個問題絕非問題本身那麽簡單。
若將全部的都督都調入繁都,職位安置問題先不說,邊疆短時間內肯定會軍心不穩,而且也是變相的剝奪他們的軍權,這不符合陛下穩重求進的性格。
「臣等願聽陛下調遣」六位都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的多的和穀運籌想的一樣,想的少的有的覺得是提升的機會,有的則和說的相反,在地方上當土皇帝自由慣了,在皇帝眼皮子低下,還不得處處受限製,覺得無法忍受。
石忞把穀老師和六位都督的心思全都看在眼裏,衛啟能不想進繁都來受限製,在她預料之中。另外有三個心口如一服從安排,還有兩個年輕一些的抱著一腔熱血,想高升,想建功立業。
她又問了一些他們日常訓練和軍隊情況,以及遇到的問題和有無好的意見建議,六位都督也從一開始的拘謹慢慢放鬆下來,心裏活動也就越多。
觀察武將越多,她就越發現武將的心思比文臣單純,並不是真的單純,而是想的沒有文臣那麽多,心裏的彎彎繞繞也少很多,多數都是直來直往的直性子。
除了上次一心想著天高皇帝遠當土皇帝的那個都督之外,大部分都督滿腦子想的都是忠君報國,覺得最高榮譽就是馬革裹屍,她不想貿然再打仗,馬革裹屍什麽的他們就暫時別想了。
轉眼就到了二更天,她想問想知道的都了解的差不多了,「軍隊是一國安全的重要保障,回去之後,朕希望你們勤加訓練,提升軍力,守護好國門要塞」。
「臣等遵旨,必定牢記陛下教誨,誓死守衛國門」深感陛下對自己信任和身上擔著的重任,六位都督站起來鏗鏘有力的保證道。
「卿等長年守衛邊關,勞苦功高,朕決定賞你們每人一把寶劍,以資嘉獎」抱著兩把寶劍的路關初和雙手各捧著一把寶劍的四位內禁軍適時推門而入,分別將樣式規格一模一樣的六把寶劍奉給六位站著都督。
站著外麵隔著一百米的路關初自然沒有順風耳,是穀運籌得到暗示提前出來交代,才會這麽及時。
上次她也賞賜了同樣的六把寶劍給另外六位都督,這十二把寶劍由兵部兵器處精心打造,鋒利樸素,沒有鑲鑽任何金、玉、珍珠,隻有劍麵底部刻的禦賜二字彰顯了它們的身份。
華國沒有尚方寶劍一說,賜劍是對武將精神上最高的賞賜,賜筆則是對文臣精神上最高的賞賜,還有就是賞坐轎入宮,這些是麵上的虛榮賞賜,一般是大臣的功績不足以賞賜更高的獎賞或者憐惜大臣才會特別賞賜。
比較實在的賞賜則是封爵、升官、賞錢和賞賜宅院,宅院一般很少賞賜,賞賜最多的是錢和升官,封爵除非皇親國戚,否則必須有軍功或者大的功績才可以。
「謝陛下賞賜」衛啟能得到這把劍比當初被封為衛輔侯還要高興,突然覺得就算被調入繁都,也沒有什麽不可以的,他願意為陛下赴湯蹈火。
「望卿等牢記囑託,恪盡職守」石忞慎重說完後,起身離開,路關初等人緊隨其後。
穀運籌作為秘密召見事宜的主要負責人,並沒有一同隨離開,她要在這裏一直呆到明日一早六位都督都離開之後才會回城,但還是和馬道長親自送陛下到道觀外,看著馬車走遠後才回去。
陛下一走,提前一步帶著內禁軍過來確保安全的左旋也帶著人不近不遠的跟在後麵一起回了城,陛下雖然沒有吩咐,但是保護陛下是她的職責。
就在她洋洋得意陛下不知道自己跟著來保護的時候,坐在馬車裏的石忞已經無力吐槽,在賢良觀的時候,她就發現了,這會還隔得這麽近,她想裝沒發現都難。
路關初一開始不知道陛下大晚上的掀車簾子看什麽,直到她也看了一眼後,差點大叫起來,後麵那麽多的火把得有多少人啊?還好陛下及時說是自己人,她才沒有出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