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進的院落,沒一會步千雪也走到了北房,院子坐南朝北,北房即是正房,也是院子裏最好的房子,是她祖母和爺爺在住,她娘住在西廂房,她住在東廂房,下人們,女的住在後罩房,男的住在倒座房。
院子裏種的有兩顆桂花樹,去年剛搬進來的時候正是桂花時節,整個院子都能聞見淡淡的桂花香,院子正中間有一座人高的假山,假山下麵就是一個小小的魚塘,她祖母和爺爺在裏麵養了幾條金魚,每次路過,她都能看到金魚悠閑遨遊的樣子。
本就在北房的祖母和爺爺已經得到消息,看到步千雪便一臉焦急的上前問道:「千雪,你一會要去哪裏啊?」。
薑麗得到消息的時候正在房裏給步千雪做衣服,剛裁剪好還沒有動手繡,得知女兒一會要離開,連忙放下手裏的活出門,就看到身穿官服的女兒已經快要走到北房,連忙追了上去。
「和誰去?去多久啊?」已經兩鬢斑白的爺爺也著急的問道。正好被緊隨而至的薑麗聽見,「千雪,這好好的怎麽會突然要離開,是不是你惹怒了陛下被貶了?」。
祖母和爺爺現在總算是恢復到了以前的樣子,臉色紅潤有精神,步千雪很高興自己的俸祿能養活自己和家人,卻被她娘的話驚訝的差點說不出話,不就是離開一段時間而已,怎麽就變成被貶了?
她娘還真是該多想的時候不多想,不該多想的時候比誰都想的多,哎,有這樣一個娘有時候也是蠻操心的。
「祖母、爺爺、娘,你們別擔心,我是和顏大人一起去鴻順辦案,而且是奉陛下的旨意,快則幾個月,慢則一年半載就會回來」步千雪耐心的向他們解釋道。
回來的路上就花了快半個時辰,從家裏去中南門最少也要一炷香的時間,她最多能也隻能在家裏呆一炷香的時間,大部分時間都是祖母、爺爺和娘在叮囑她,因為她從來沒出過遠門。
知道她隻打算帶半月和車夫去鴻順,祖母他們都不答應,硬是讓她再帶兩個年輕的當跑腿和保護安全,祖母、爺爺和娘在這件事上鐵了心,她想不答應也沒用。
她總覺得自己在祖母他們眼中是可以讓人放心的,結果這次出遠門她才知道他們有多不放心自己,不停的叮囑,一會要帶這樣,一會要帶那樣,要不是半月他們收拾好來催促,估計她娘還能說很久。
臨走的時候她娘還拿了十兩銀子給她,家裏都是娘在打理,她每個月的貼己錢基本上很少用,已經存了幾兩銀子,她不想要,家裏用錢的地方比她多,這次是公差,吃住都在驛站,用不了什麽錢,可無論她怎麽說,錢還是塞在了她的手裏。
在祖母、爺爺和娘擔憂而又期盼的眼神中,她心酸的上了馬車,開始了人生第一次的遠行,之前要去鴻順的興奮也被思念和未知所取代。
當猜到要去鴻順的時候,她是既興奮又高興的,因為她從來沒出過遠門,去的最遠的地方也就是繁都郊外,她想看看書上寫的海是什麽樣子。
可惜高中之前忙著讀書,就算她想去,母親和娘也不會同意,高中以後,身兼要職,為人臣子,在其位謀其政,她又怎可隨意離開?
這次公差前往鴻順,必定困難重重,封疆大吏和功勳貴族肯定已經收到風聲有所準備,不會輕易就範。
她帶著四個隨從趕到中南門的時候,顏一諾已經在哪裏,她帶了6個隨從,也是坐的馬車,跟隨出行的衙役分列前後,最前麵的舉牌子鳴鑼開道,後麵的主要負責防衛。
她正準備下車去向顏一諾行禮,顏一諾的隨從就來傳話了,讓她的馬車跟著她的馬車一起出城,抓緊趕到下一個驛站落腳。
華國共有兩條母親河,一條位於北方,由西向東,浩浩蕩蕩,稱為北江,一條位於南方,西起布拉克,東至會風省,孕育了如今的華國文明,南江不過繁都,但離繁都也就一日路程,而鴻順正好位於南江下遊地區。
晚上落腳驛站後,步千雪就建議走水路,正好和顏一諾的打算不謀而合,因此兩人第二天就改成了走水路。
在文宣殿的石忞接見了左、右史官,左史官記言行,右史官記大事舉措,她皇祖母的斷代武宗史天福元年拿出的初稿,天福二年定稿,原稿放於浩海殿,謄抄版共十本放於翰林院,以供後世瞻仰。
斷代史記載起源於前朝完善於今朝,所以從華高祖到她的母親石暄穆宗,隻要皇帝駕崩後,左、右史官就會合在一處編撰,這次他們就是拿穆宗史改後的初稿給她定奪。
雖然有初稿和定稿之分,但並不代表歷史是她這個皇帝想怎麽寫就怎麽寫,本朝英宗不滿意史官寫的道宗史,讓他們改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最後殺了好幾個史官寫的並沒有任何改變。
她不是英宗,她沒有英宗維護母親的那種急迫心裏,而且她更喜歡的是實事求是,這裏的史官曆來都是以記錄公正真實為宗旨信仰,就算殺了他們,他們也不會改,而且還成全了他們的名聲和信仰。
先帝斷代史寫成後呈給她看,不過是走過過場,她能改的也不過是字句、表達方式和一些可有可無的事,穆宗隻在位三年多,比起武宗上百頁的斷代史書,她的隻有五十頁不到,記的很客觀,從頭看到尾就沒幹過幾件好事。
確定字句都沒有任何不妥,無關緊要的也都刪除之後,石忞就把穆宗史定了稿,讓他們拿給翰林院照例謄抄十份放在翰林院,謄抄好以後再將原稿放入浩海殿。
院子裏種的有兩顆桂花樹,去年剛搬進來的時候正是桂花時節,整個院子都能聞見淡淡的桂花香,院子正中間有一座人高的假山,假山下麵就是一個小小的魚塘,她祖母和爺爺在裏麵養了幾條金魚,每次路過,她都能看到金魚悠閑遨遊的樣子。
本就在北房的祖母和爺爺已經得到消息,看到步千雪便一臉焦急的上前問道:「千雪,你一會要去哪裏啊?」。
薑麗得到消息的時候正在房裏給步千雪做衣服,剛裁剪好還沒有動手繡,得知女兒一會要離開,連忙放下手裏的活出門,就看到身穿官服的女兒已經快要走到北房,連忙追了上去。
「和誰去?去多久啊?」已經兩鬢斑白的爺爺也著急的問道。正好被緊隨而至的薑麗聽見,「千雪,這好好的怎麽會突然要離開,是不是你惹怒了陛下被貶了?」。
祖母和爺爺現在總算是恢復到了以前的樣子,臉色紅潤有精神,步千雪很高興自己的俸祿能養活自己和家人,卻被她娘的話驚訝的差點說不出話,不就是離開一段時間而已,怎麽就變成被貶了?
她娘還真是該多想的時候不多想,不該多想的時候比誰都想的多,哎,有這樣一個娘有時候也是蠻操心的。
「祖母、爺爺、娘,你們別擔心,我是和顏大人一起去鴻順辦案,而且是奉陛下的旨意,快則幾個月,慢則一年半載就會回來」步千雪耐心的向他們解釋道。
回來的路上就花了快半個時辰,從家裏去中南門最少也要一炷香的時間,她最多能也隻能在家裏呆一炷香的時間,大部分時間都是祖母、爺爺和娘在叮囑她,因為她從來沒出過遠門。
知道她隻打算帶半月和車夫去鴻順,祖母他們都不答應,硬是讓她再帶兩個年輕的當跑腿和保護安全,祖母、爺爺和娘在這件事上鐵了心,她想不答應也沒用。
她總覺得自己在祖母他們眼中是可以讓人放心的,結果這次出遠門她才知道他們有多不放心自己,不停的叮囑,一會要帶這樣,一會要帶那樣,要不是半月他們收拾好來催促,估計她娘還能說很久。
臨走的時候她娘還拿了十兩銀子給她,家裏都是娘在打理,她每個月的貼己錢基本上很少用,已經存了幾兩銀子,她不想要,家裏用錢的地方比她多,這次是公差,吃住都在驛站,用不了什麽錢,可無論她怎麽說,錢還是塞在了她的手裏。
在祖母、爺爺和娘擔憂而又期盼的眼神中,她心酸的上了馬車,開始了人生第一次的遠行,之前要去鴻順的興奮也被思念和未知所取代。
當猜到要去鴻順的時候,她是既興奮又高興的,因為她從來沒出過遠門,去的最遠的地方也就是繁都郊外,她想看看書上寫的海是什麽樣子。
可惜高中之前忙著讀書,就算她想去,母親和娘也不會同意,高中以後,身兼要職,為人臣子,在其位謀其政,她又怎可隨意離開?
這次公差前往鴻順,必定困難重重,封疆大吏和功勳貴族肯定已經收到風聲有所準備,不會輕易就範。
她帶著四個隨從趕到中南門的時候,顏一諾已經在哪裏,她帶了6個隨從,也是坐的馬車,跟隨出行的衙役分列前後,最前麵的舉牌子鳴鑼開道,後麵的主要負責防衛。
她正準備下車去向顏一諾行禮,顏一諾的隨從就來傳話了,讓她的馬車跟著她的馬車一起出城,抓緊趕到下一個驛站落腳。
華國共有兩條母親河,一條位於北方,由西向東,浩浩蕩蕩,稱為北江,一條位於南方,西起布拉克,東至會風省,孕育了如今的華國文明,南江不過繁都,但離繁都也就一日路程,而鴻順正好位於南江下遊地區。
晚上落腳驛站後,步千雪就建議走水路,正好和顏一諾的打算不謀而合,因此兩人第二天就改成了走水路。
在文宣殿的石忞接見了左、右史官,左史官記言行,右史官記大事舉措,她皇祖母的斷代武宗史天福元年拿出的初稿,天福二年定稿,原稿放於浩海殿,謄抄版共十本放於翰林院,以供後世瞻仰。
斷代史記載起源於前朝完善於今朝,所以從華高祖到她的母親石暄穆宗,隻要皇帝駕崩後,左、右史官就會合在一處編撰,這次他們就是拿穆宗史改後的初稿給她定奪。
雖然有初稿和定稿之分,但並不代表歷史是她這個皇帝想怎麽寫就怎麽寫,本朝英宗不滿意史官寫的道宗史,讓他們改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最後殺了好幾個史官寫的並沒有任何改變。
她不是英宗,她沒有英宗維護母親的那種急迫心裏,而且她更喜歡的是實事求是,這裏的史官曆來都是以記錄公正真實為宗旨信仰,就算殺了他們,他們也不會改,而且還成全了他們的名聲和信仰。
先帝斷代史寫成後呈給她看,不過是走過過場,她能改的也不過是字句、表達方式和一些可有可無的事,穆宗隻在位三年多,比起武宗上百頁的斷代史書,她的隻有五十頁不到,記的很客觀,從頭看到尾就沒幹過幾件好事。
確定字句都沒有任何不妥,無關緊要的也都刪除之後,石忞就把穆宗史定了稿,讓他們拿給翰林院照例謄抄十份放在翰林院,謄抄好以後再將原稿放入浩海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