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六位皇帝成宗,她倒是不像母親那樣追求長生,而且也頗為努力,可惜資質太差,就像現代人瞎忙活一樣白辛苦,但好歹人家有心,所以她女兒和大臣給她定了成宗,米價勉強維持在每鬥30文左右。
到了石焺的母親,第七位皇帝英宗這裏,米價直接一路飆升,最高時達到每鬥70文左右,如果說前麵兩位是平庸帝,那這位就算得上昏君,不僅不重視農業生產,還剛愎自用,聽不得不好的話,寵幸奸臣,屠殺忠臣,在位二十三年,把昏君的潛質發貨的淋漓盡致。
英宗挺好聽的,卻不是個好的廟號,典型的明褒實貶,要不是後代據理力爭,或者說給力,廟號可能比這還差,這也是她能獲此殊榮的根本原因。
英宗種下的惡果,導致到了石忞皇祖母武宗時期,發生了著名的八王之亂,歷時一年方才平息,參加叛亂的八王犯了叛國罪,依律被貶為平民後在菜市場斬首,家屬則被賜予毒酒賜死,王府所屬官員也全被斬首,家屬發配東沙,非詔令不得離開。
平息內亂之後,華朝元氣受損,米價一度高達80文每鬥,武宗隻得與民休養生息,期間整頓了一下吏治,可惜決心欠缺,力度不大,收效甚微。
在石忞穿過來之前還發生了兩次大範圍的天災,雖然武宗已及時採取措施,可範圍太廣,手段太落後,所以還是造成了不可挽回損失。
兩次災害,一次是發生大範圍鼠疫,死了五百多萬人,還有一次是大範圍幹旱,整個華國大部分地區顆粒無收,餓死者不計其數,據史料記載至少四百萬。
華國人口最多的時候也就一億三千多萬,這一年就去了近千萬,對華國各方麵的打擊都是不可估量的,正真的日落西山之勢!
人禍、天災,各種各樣的麻煩接踵而至,讓武宗忙於應付,疲於奔命,好在能力尚可,用人方麵又選賢任能,勉強在後期將糧價降下了二十文,降到了每鬥58文左右。
可石暄即位後,不僅不圖振興,發展生產和農業,反而各種恣意妄為,想一出是一出,像禦駕親征這件事,她根本可以不用去,但就是因為她想去,她就會不擇手段的達到目的,哪怕妥協讓步都可以。
像那天晚上突然召集群臣,也不是第一次,多的大臣們都已經不想吐槽,因此被貶的官員不計其數,加上寵幸奸臣,把石焺好不容易帶正一點的風氣又偏到了原來的軌道上。
所以才三年多的時間,就輕輕鬆鬆的把糧價弄高到每鬥78文左右,石忞咋聽這個糧價的時候還是很詫異的,因為現在的糧價也就比皇祖母在位時最高糧價少了兩文錢,剛好夠買一串冰糖葫蘆。
本來覺得形式還可以的石忞知道這個情況之後,吃飯的心情都沒有了,拿著邢博恩給她新書直接回了宮,邢博恩則回家陪家人吃了飯之後才回去的。
一個人在殿內看完書中藏的信件後,石忞就像往常一樣把書放在了書房的書架上,信封則放到了掛畫後麵的暗格中,三年多下來已經有兩百多封,信封上隻寫一個日期,信內也不會出現具體人名和落款。
暗格是她無意中發現的,寫信的要求也是她通過信件提出的,還對了一些暗語,為了不被其他人發現,她特意在信中要求陳季元看完後就把信燒了。
陳季元出宮後就在京城置辦了一間院子,還把老家的母親、爹和哥哥一家都接了過來,開了家書店,做幕後老闆,日常管理則是她哥和嫂子,她自己則負責情報收集。
五天一報,寫好後放在書裏,第二天邢博恩就會到書店來買書,實際上是對暗號,然後把夾有密信的書帶回去給石忞。
如果她有要查的事或者其他要求也會寫信,然後拿給邢博恩帶出去,每到年底還會帶五十兩銀子給她,對於肯辦事且忠心的人她也不會吝嗇錢財和官位。
五十兩銀子和電視裏動不動就幾百兩、上千兩、甚至以萬位單位的情況來說確實很少,但在這裏卻不是一筆小數目。
她一個太子一年的年俸都才800兩銀子加2000旦糧,因為她和自己的宮侍吃住都在宮中,所以糧食年底發的時候會直接劃到國庫,到手的也就800兩銀子,一下子就拿出去五十兩,真不算少了。
在宮裏雖說衣食住行都不用花錢,逢年過節還有長輩賞賜,但六位侍讀的月錢、宮侍的賞賜等一年下來也要花不少,來了九年加上原主攢下的,全部現銀和金子換算下來,加起來也就一萬兩多一點,全被她放在自己的庫房裏存著。
華國的錢幣製度,銅錢、銀子和黃金都流通,但市麵上主要流通的是銅錢,銀子和黃金都是權貴之家或者大戶之家、有錢人家才有,銀子流通率高於黃金低於銅錢,黃金流通率最低。
1兩黃金=50兩白銀=50000錢
1兩白銀=1000錢(錢是銅幣的單位),1文錢約等於現代01-2元,物資充裕的時候錢就值錢,通貨膨脹率低,物資匱乏的時候錢就不值錢,通貨膨脹率高。
華國的貨幣製度和貨幣都是在前兩朝的基礎上再優化的,所以比起前兩朝也更加合理一些。
重量單位,前兩朝都是以鬥和石為單位,高祖自己就姓石,為了避諱就改成了旦,她還覺得鬥不太精確,正好渠末有人發明了稱,就把最低重量單位改成了斤,1旦=100斤=1000兩。
長度單位這一塊,三朝倒是一脈相承,都是米,而且都用木尺或者線來衡量,1米=100厘米。液體體積單位:升,一升等於4斤。
到了石焺的母親,第七位皇帝英宗這裏,米價直接一路飆升,最高時達到每鬥70文左右,如果說前麵兩位是平庸帝,那這位就算得上昏君,不僅不重視農業生產,還剛愎自用,聽不得不好的話,寵幸奸臣,屠殺忠臣,在位二十三年,把昏君的潛質發貨的淋漓盡致。
英宗挺好聽的,卻不是個好的廟號,典型的明褒實貶,要不是後代據理力爭,或者說給力,廟號可能比這還差,這也是她能獲此殊榮的根本原因。
英宗種下的惡果,導致到了石忞皇祖母武宗時期,發生了著名的八王之亂,歷時一年方才平息,參加叛亂的八王犯了叛國罪,依律被貶為平民後在菜市場斬首,家屬則被賜予毒酒賜死,王府所屬官員也全被斬首,家屬發配東沙,非詔令不得離開。
平息內亂之後,華朝元氣受損,米價一度高達80文每鬥,武宗隻得與民休養生息,期間整頓了一下吏治,可惜決心欠缺,力度不大,收效甚微。
在石忞穿過來之前還發生了兩次大範圍的天災,雖然武宗已及時採取措施,可範圍太廣,手段太落後,所以還是造成了不可挽回損失。
兩次災害,一次是發生大範圍鼠疫,死了五百多萬人,還有一次是大範圍幹旱,整個華國大部分地區顆粒無收,餓死者不計其數,據史料記載至少四百萬。
華國人口最多的時候也就一億三千多萬,這一年就去了近千萬,對華國各方麵的打擊都是不可估量的,正真的日落西山之勢!
人禍、天災,各種各樣的麻煩接踵而至,讓武宗忙於應付,疲於奔命,好在能力尚可,用人方麵又選賢任能,勉強在後期將糧價降下了二十文,降到了每鬥58文左右。
可石暄即位後,不僅不圖振興,發展生產和農業,反而各種恣意妄為,想一出是一出,像禦駕親征這件事,她根本可以不用去,但就是因為她想去,她就會不擇手段的達到目的,哪怕妥協讓步都可以。
像那天晚上突然召集群臣,也不是第一次,多的大臣們都已經不想吐槽,因此被貶的官員不計其數,加上寵幸奸臣,把石焺好不容易帶正一點的風氣又偏到了原來的軌道上。
所以才三年多的時間,就輕輕鬆鬆的把糧價弄高到每鬥78文左右,石忞咋聽這個糧價的時候還是很詫異的,因為現在的糧價也就比皇祖母在位時最高糧價少了兩文錢,剛好夠買一串冰糖葫蘆。
本來覺得形式還可以的石忞知道這個情況之後,吃飯的心情都沒有了,拿著邢博恩給她新書直接回了宮,邢博恩則回家陪家人吃了飯之後才回去的。
一個人在殿內看完書中藏的信件後,石忞就像往常一樣把書放在了書房的書架上,信封則放到了掛畫後麵的暗格中,三年多下來已經有兩百多封,信封上隻寫一個日期,信內也不會出現具體人名和落款。
暗格是她無意中發現的,寫信的要求也是她通過信件提出的,還對了一些暗語,為了不被其他人發現,她特意在信中要求陳季元看完後就把信燒了。
陳季元出宮後就在京城置辦了一間院子,還把老家的母親、爹和哥哥一家都接了過來,開了家書店,做幕後老闆,日常管理則是她哥和嫂子,她自己則負責情報收集。
五天一報,寫好後放在書裏,第二天邢博恩就會到書店來買書,實際上是對暗號,然後把夾有密信的書帶回去給石忞。
如果她有要查的事或者其他要求也會寫信,然後拿給邢博恩帶出去,每到年底還會帶五十兩銀子給她,對於肯辦事且忠心的人她也不會吝嗇錢財和官位。
五十兩銀子和電視裏動不動就幾百兩、上千兩、甚至以萬位單位的情況來說確實很少,但在這裏卻不是一筆小數目。
她一個太子一年的年俸都才800兩銀子加2000旦糧,因為她和自己的宮侍吃住都在宮中,所以糧食年底發的時候會直接劃到國庫,到手的也就800兩銀子,一下子就拿出去五十兩,真不算少了。
在宮裏雖說衣食住行都不用花錢,逢年過節還有長輩賞賜,但六位侍讀的月錢、宮侍的賞賜等一年下來也要花不少,來了九年加上原主攢下的,全部現銀和金子換算下來,加起來也就一萬兩多一點,全被她放在自己的庫房裏存著。
華國的錢幣製度,銅錢、銀子和黃金都流通,但市麵上主要流通的是銅錢,銀子和黃金都是權貴之家或者大戶之家、有錢人家才有,銀子流通率高於黃金低於銅錢,黃金流通率最低。
1兩黃金=50兩白銀=50000錢
1兩白銀=1000錢(錢是銅幣的單位),1文錢約等於現代01-2元,物資充裕的時候錢就值錢,通貨膨脹率低,物資匱乏的時候錢就不值錢,通貨膨脹率高。
華國的貨幣製度和貨幣都是在前兩朝的基礎上再優化的,所以比起前兩朝也更加合理一些。
重量單位,前兩朝都是以鬥和石為單位,高祖自己就姓石,為了避諱就改成了旦,她還覺得鬥不太精確,正好渠末有人發明了稱,就把最低重量單位改成了斤,1旦=100斤=1000兩。
長度單位這一塊,三朝倒是一脈相承,都是米,而且都用木尺或者線來衡量,1米=100厘米。液體體積單位:升,一升等於4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