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太後笑了,「你再想想,此事以後再議。朕剛才說了,今日,隻議一事。其他愛卿,可有話要說?」
沈太後俯瞰群臣,繼續點名,「馮尚書,你覺得呢?」
馮之遠嚇得一哆嗦,差點兒把朝笏掉在地上。他隻是小小禮部尚書,那麽多宰相還沒問,怎麽就先問到他了?難道太後察覺他當初扶持陳王的事了嗎?
「回太後…臣,臣對諸皇子不甚了解…新君人選,還是太後做主吧!」
沈太後起身,緩步走下殿階,「馮尚書主管朝廷禮儀多年,怎會不知大位繼承之法?當年先帝要廢黜太子李樹,不正是馮愛卿向陛下進言,說朕無有子嗣,廢了太子,何人執掌東宮?朕收李瑉為養子後,也是馮尚書再向先帝進言,說李瑉生母出身不高,朕雖貴為皇後,也不可立其為太子。」
馮之遠抓住太後言語間的破綻,立刻為自己辯解,「李瑉的所作所為,正說明臣當年所言不虛。他受太後撫育多年,卻不思報答,折辱太後。若先帝聽了臣的逆耳忠言,定不會讓太後有今日之辱!」
馮之遠顛倒黑白,言之鑿鑿,沈太後也不好繼續說什麽,又把話題拉了回來,「依卿之見,應立何人?」
馮之遠腦子一熱,心想反正都把太後得罪了,她既然一定要問,幹脆如實回答:「回太後,大周儲君立嫡立長,先帝沒有嫡子,自然立長子寧王。」
太後又去看其他人,問:「你們覺得呢?」
大臣們遲疑了片刻,才稀稀拉拉地說道:「臣附議。」
「那就擬詔吧。」沈太後道。
大臣們徹底蒙了。太後想幹什麽?寧王可比她還要年長一歲,扶持寧王,她可就再也沒有臨朝稱製的理由了。
消息很快傳到寧王府。
寧王嚇了一跳,反覆確認道:「太後真的要立我為皇帝?」
「是的,王爺!太後已經讓中書省擬旨了,最遲明日懿旨就會下來。」
「不不,本王不想當皇帝!」寧王拚命搖頭拒絕。太後扶持他上位,日後他必定要報答,對其聽之任之。如今朝廷裏都是太後的人,他拿什麽抗衡,與其受人擺布還不如做個閑散王爺。
「本王這就進宮,求太後收回成命!」寧王提著衣擺跑了出去。
大臣們聽聞寧王拒絕繼位,還請求太後立李瑉的兒子為皇帝,個個如臨大敵,跑到寧王府勸他。
「那孩子尚在繈褓,生母又是太後的親侄女,寧王此舉,豈非將大周江山拱手讓人?」
「寧王隻顧自己安危,卻要置天下人不顧!數年之後,李周便要改姓沈了!」
「早知寧王如此沒有骨氣,我等還不如推舉先帝幼子,至少他已經五歲了!」
…
寧王被一群不速之客吵到頭疼。他氣的站起來辯解:「不管小皇子生母姓什麽,他總是姓李吧?你們敢在本王這裏撒氣,怎麽不敢在太後麵前力爭?說我丟了大周江山,難道太後已經稱帝了嗎?自古哪有女人當皇帝的!分明是你們頻頻出招,逼得太後不斷進取。你們不動,太後就隻是太後,你一動,她就有了前進的理由。到底是誰丟了李家的江山啊?」
老大臣氣的吹鬍子瞪眼,「強詞奪理!強詞奪理!」
寧王也沒了耐心,叫人「送客」。
寧王以自貶為民相要挾,沈太後也不好強迫他上位。她又把有子嗣的幾個太妃叫來,問她們的意見,這些有兒子的太妃,更不敢答應了!要是她們的兒子做了皇帝,豈不是要和沈太後平起平坐?太後連出身世家的蕭皇後都能扳倒,誰敢不要命的與她並尊太後!
此事在朝堂商議了好幾天,沈太後是真心實意想從先帝的兒子裏擇優錄取,可惜他們都沒膽量。最後的結果,還是立了李瑉唯一的兒子。
沈太後榮升太皇太後,繼續把持朝政。這次,再也沒人能說她外戚幹政。因為大臣再能幹,也無法扶持一個吃奶的娃娃當皇帝。
柳晏兒的傷漸好,太後因為一直忙著處理前朝的事,也沒顧上她。幾次過來探望,柳晏兒不是吃了藥睡下了,就是還沒醒。所以,太後與柳晏兒還沒真正說上話。
柳晏兒對太後如何逆風翻盤的事,基本上都是從宮女太監嘴裏聽到的,這些話傳來傳去難免變了味。
這天,沈太後好不容易趕上柳晏兒醒著,可她卻躲在帷幔裏不肯見麵。
「你我從鬼門關裏走了一遭,好不容易見麵,這又是怎麽了?」沈太後也不逼她出來,讓人搬來椅子坐在床前,隔著帷幔和她說話。
柳晏兒抱著膝蓋不吭聲。
「你身上的毒,我已命人去尋找孫淼在世的傳人,希望他的弟子當中有人醫術高超,可解此毒。」沈太後斷了找解藥的念頭後,隻能去想其他的辦法。
孫淼高壽,活了一百五十多歲。他的弟子大都死在他前麵,估計在世的傳人不多。沈太後明知希望渺茫,卻不能什麽都不做。
帷幔後的柳晏兒終於開口,「不必麻煩,找不到的。」
「總要試一試的。」沈太後堅持道。
柳晏兒賭氣地說:「我想太後應該知道了,我是先帝派給陛下的人。我毒發身亡,您就不必親自動手了!」
「我又沒怪你,你幹嘛要這麽說?」沈太後語氣委屈巴巴。
「太後早就察覺李樹造反,金蟬脫殼,計劃周密,偏我什麽都不知道,還想著跟李樹同歸於盡!我替你報仇,自然是心甘情願。可是,同為六扇門出身,你信任淩霄遠勝於我!」
沈太後俯瞰群臣,繼續點名,「馮尚書,你覺得呢?」
馮之遠嚇得一哆嗦,差點兒把朝笏掉在地上。他隻是小小禮部尚書,那麽多宰相還沒問,怎麽就先問到他了?難道太後察覺他當初扶持陳王的事了嗎?
「回太後…臣,臣對諸皇子不甚了解…新君人選,還是太後做主吧!」
沈太後起身,緩步走下殿階,「馮尚書主管朝廷禮儀多年,怎會不知大位繼承之法?當年先帝要廢黜太子李樹,不正是馮愛卿向陛下進言,說朕無有子嗣,廢了太子,何人執掌東宮?朕收李瑉為養子後,也是馮尚書再向先帝進言,說李瑉生母出身不高,朕雖貴為皇後,也不可立其為太子。」
馮之遠抓住太後言語間的破綻,立刻為自己辯解,「李瑉的所作所為,正說明臣當年所言不虛。他受太後撫育多年,卻不思報答,折辱太後。若先帝聽了臣的逆耳忠言,定不會讓太後有今日之辱!」
馮之遠顛倒黑白,言之鑿鑿,沈太後也不好繼續說什麽,又把話題拉了回來,「依卿之見,應立何人?」
馮之遠腦子一熱,心想反正都把太後得罪了,她既然一定要問,幹脆如實回答:「回太後,大周儲君立嫡立長,先帝沒有嫡子,自然立長子寧王。」
太後又去看其他人,問:「你們覺得呢?」
大臣們遲疑了片刻,才稀稀拉拉地說道:「臣附議。」
「那就擬詔吧。」沈太後道。
大臣們徹底蒙了。太後想幹什麽?寧王可比她還要年長一歲,扶持寧王,她可就再也沒有臨朝稱製的理由了。
消息很快傳到寧王府。
寧王嚇了一跳,反覆確認道:「太後真的要立我為皇帝?」
「是的,王爺!太後已經讓中書省擬旨了,最遲明日懿旨就會下來。」
「不不,本王不想當皇帝!」寧王拚命搖頭拒絕。太後扶持他上位,日後他必定要報答,對其聽之任之。如今朝廷裏都是太後的人,他拿什麽抗衡,與其受人擺布還不如做個閑散王爺。
「本王這就進宮,求太後收回成命!」寧王提著衣擺跑了出去。
大臣們聽聞寧王拒絕繼位,還請求太後立李瑉的兒子為皇帝,個個如臨大敵,跑到寧王府勸他。
「那孩子尚在繈褓,生母又是太後的親侄女,寧王此舉,豈非將大周江山拱手讓人?」
「寧王隻顧自己安危,卻要置天下人不顧!數年之後,李周便要改姓沈了!」
「早知寧王如此沒有骨氣,我等還不如推舉先帝幼子,至少他已經五歲了!」
…
寧王被一群不速之客吵到頭疼。他氣的站起來辯解:「不管小皇子生母姓什麽,他總是姓李吧?你們敢在本王這裏撒氣,怎麽不敢在太後麵前力爭?說我丟了大周江山,難道太後已經稱帝了嗎?自古哪有女人當皇帝的!分明是你們頻頻出招,逼得太後不斷進取。你們不動,太後就隻是太後,你一動,她就有了前進的理由。到底是誰丟了李家的江山啊?」
老大臣氣的吹鬍子瞪眼,「強詞奪理!強詞奪理!」
寧王也沒了耐心,叫人「送客」。
寧王以自貶為民相要挾,沈太後也不好強迫他上位。她又把有子嗣的幾個太妃叫來,問她們的意見,這些有兒子的太妃,更不敢答應了!要是她們的兒子做了皇帝,豈不是要和沈太後平起平坐?太後連出身世家的蕭皇後都能扳倒,誰敢不要命的與她並尊太後!
此事在朝堂商議了好幾天,沈太後是真心實意想從先帝的兒子裏擇優錄取,可惜他們都沒膽量。最後的結果,還是立了李瑉唯一的兒子。
沈太後榮升太皇太後,繼續把持朝政。這次,再也沒人能說她外戚幹政。因為大臣再能幹,也無法扶持一個吃奶的娃娃當皇帝。
柳晏兒的傷漸好,太後因為一直忙著處理前朝的事,也沒顧上她。幾次過來探望,柳晏兒不是吃了藥睡下了,就是還沒醒。所以,太後與柳晏兒還沒真正說上話。
柳晏兒對太後如何逆風翻盤的事,基本上都是從宮女太監嘴裏聽到的,這些話傳來傳去難免變了味。
這天,沈太後好不容易趕上柳晏兒醒著,可她卻躲在帷幔裏不肯見麵。
「你我從鬼門關裏走了一遭,好不容易見麵,這又是怎麽了?」沈太後也不逼她出來,讓人搬來椅子坐在床前,隔著帷幔和她說話。
柳晏兒抱著膝蓋不吭聲。
「你身上的毒,我已命人去尋找孫淼在世的傳人,希望他的弟子當中有人醫術高超,可解此毒。」沈太後斷了找解藥的念頭後,隻能去想其他的辦法。
孫淼高壽,活了一百五十多歲。他的弟子大都死在他前麵,估計在世的傳人不多。沈太後明知希望渺茫,卻不能什麽都不做。
帷幔後的柳晏兒終於開口,「不必麻煩,找不到的。」
「總要試一試的。」沈太後堅持道。
柳晏兒賭氣地說:「我想太後應該知道了,我是先帝派給陛下的人。我毒發身亡,您就不必親自動手了!」
「我又沒怪你,你幹嘛要這麽說?」沈太後語氣委屈巴巴。
「太後早就察覺李樹造反,金蟬脫殼,計劃周密,偏我什麽都不知道,還想著跟李樹同歸於盡!我替你報仇,自然是心甘情願。可是,同為六扇門出身,你信任淩霄遠勝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