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嬋其實是為秦箏驕傲的,她希望兄長有朝一日也能放下過去,重拾入仕的初心。
隻可惜兄長執念成殤。
阿箏姐姐再同兄長相見,會說些同他斷幹淨的話,沈嬋並不覺著意外。
她猜測那封信裏,不外乎也是一些決絕之詞,才讓阿兄大慟至此。
從被設計入了秦鄉關的局,兄長背負罵名一路走到今日,僅剩的執念就是自己和阿箏姐姐。
可她如今已時日無多,阿箏姐姐又早就不再需要兄長相護。
沈嬋想到方才沈彥之同她說話的語氣,心底突然有了個不妙的猜測——兄長該不會是有了輕生的念頭?
沈嬋越想一顆心揪得越緊,眼淚毫無徵兆地奪眶而出。
……
沈嬋回沈府後,沈彥之雖開始吃飯喝藥,但還是不理朝政,送來府上的摺子幾乎快堆滿了半個書房,每日都有大臣登門拜訪,但沈彥之一概不見。
他像是突然就對權利喪失了興趣,每日隻看書、作畫,亦或是跟遊醫一樣,給沈嬋將自己看過的遊記或是從前在外邊的見聞。
隻不過這次沈嬋高興不起來。
她同沈彥之下棋時,聽見陳欽又一次來報說有朝中大臣在府門外候著,終於忍不住開口:「阿兄雖還在病中,但朝中要務一直耽誤下去也不是辦法……」
沈彥之在棋盤上落下一子:「陳國的朝廷,與我何幹?」
沈嬋嘆息:「百姓們終歸是無辜的……」
沈彥之笑容蒼白:「我背了秦鄉關五萬條人命,再背不起這天下百姓的性命,死後便是要下地獄,我也早就被判入地獄了。」
沈嬋眼神一痛,愈發確定他是已心存死誌,質問道:「阿兄就不怕這副模樣,將來九泉之下無顏見母親嗎?」
沈彥之落子的手微頓,麵上還維持著笑意,隻是蒼白又僵硬。
他怕無顏見沈母,也怕見故人。
沈嬋眼眶已經開始泛紅:「阿箏姐姐親口同我說過,秦鄉關五萬冤魂,是李信造的孽。李信把這五萬條人命讓安到你頭上,阿兄便要一直背著麽?」
秦鄉關五萬冤魂,不僅是她的心結,也是兄長的心結。
沈嬋本以為把秦箏說過的話告訴他後,他不會再這般頹唐,怎料沈彥之卻一點反應也沒有。
他隻是笑笑,眼裏是他自己才懂的哀色。
沈嬋忍不住噙著淚問他:「阿兄你到底想做什麽?」
沈彥之抬頭看了看窗外的飛雪,怔愣了很久才同沈嬋說:「我不知道。」
他不懼死的,沈嬋一走,他在這世間便再無牽掛。
手上這千方百計謀來的權勢,若換不回他珍視的一切,於他而言不過敝履。
一開始他是打算把這當成自己的最後一份禮物送給秦箏的,那樣在他死去後的很多個年頭裏,他留下的權勢,還能代他守著她、護著她。
可那不是他的阿箏。
他的阿箏,在宮變時就痛苦又孤寂地去了。
他重病的這些時日,沒有一刻不在懺悔和痛苦中度過。
很多時候,他都分不清究竟是該恨楚煬帝、前楚太子、李信?還是自己。
他們每一個,都是害死阿箏的推手。
亦或者他最該恨的,是皇權?
那他帶著楚國和陳國建都的汴京去給阿箏陪葬好了。
在今日之前,他也的確是一直這樣做的。
隻是在沈嬋說出百姓無辜,有何顏麵去九泉之下見故人時,他心中才有茫然起來。
秦國公一生清廉正直,臨終前交代他的最後的一句話,亦是「做個為國為民的好官」,他從為李信做事起,這輩子大概就同好官掛不上鉤了。
母親和阿箏都是那般善良的人,她們看到這個惡行累累的自己,大抵也是失望透頂吧。
沈彥之覺得自己像是一塊從裏到外都生了鏽的鐵,這輩子也無法再回到光潔如新的模樣。
沈嬋見沈彥之失魂落魄的模樣,心中愈發難過,她道:「阿兄不知道做什麽,那完成嬋兒的心願好不好?」
沈彥之遲鈍地收回視線,「你說。」
沈嬋目光悲切:「我隻有阿兄一個兄長,我若去了,在這人世裏會念著我,逢年過節給我燒供奉,每年開春在我墳頭添捧新土的,也隻有阿兄了。阿兄得好好活著,我和母親在那邊每年才能有供奉收。」
沈彥之啞聲說:「好。」
「我不想當貴妃娘娘,我想跟從前一樣,當個姑娘,幹幹淨淨地去見母親,我死後,阿兄把我葬在母親墳旁,我不要再跟李家人有半分幹係……」
「好。」
聲線已經顫抖。
……
沈彥之終於開始處理政務,也是這時,他才看到了大楚先前送去的想「借道」的摺子。
陳欽將他不理朝政這期間發生的重大事情都說與他:「前楚太子那邊想援兵北庭,給咱們和李忠都遞了借道的摺子,先前主子您身體多有不適,便遲遲沒回信,李忠那邊人心不足蛇吞象,前腳同前楚提出易地,後腳就發兵攻打永州,在前楚那邊一路敗仗打著往咱們這邊來了。」
陳欽說到此處頓了頓:「李忠先前估計是為了備足糧草攻打永州,突襲奪了咱們三城。」
沈彥之放下大楚那邊遞去的「借道」的摺子,沒對陳欽說的這些多做評價,隻道:「把遊醫的手劄送去楚營。」
隻可惜兄長執念成殤。
阿箏姐姐再同兄長相見,會說些同他斷幹淨的話,沈嬋並不覺著意外。
她猜測那封信裏,不外乎也是一些決絕之詞,才讓阿兄大慟至此。
從被設計入了秦鄉關的局,兄長背負罵名一路走到今日,僅剩的執念就是自己和阿箏姐姐。
可她如今已時日無多,阿箏姐姐又早就不再需要兄長相護。
沈嬋想到方才沈彥之同她說話的語氣,心底突然有了個不妙的猜測——兄長該不會是有了輕生的念頭?
沈嬋越想一顆心揪得越緊,眼淚毫無徵兆地奪眶而出。
……
沈嬋回沈府後,沈彥之雖開始吃飯喝藥,但還是不理朝政,送來府上的摺子幾乎快堆滿了半個書房,每日都有大臣登門拜訪,但沈彥之一概不見。
他像是突然就對權利喪失了興趣,每日隻看書、作畫,亦或是跟遊醫一樣,給沈嬋將自己看過的遊記或是從前在外邊的見聞。
隻不過這次沈嬋高興不起來。
她同沈彥之下棋時,聽見陳欽又一次來報說有朝中大臣在府門外候著,終於忍不住開口:「阿兄雖還在病中,但朝中要務一直耽誤下去也不是辦法……」
沈彥之在棋盤上落下一子:「陳國的朝廷,與我何幹?」
沈嬋嘆息:「百姓們終歸是無辜的……」
沈彥之笑容蒼白:「我背了秦鄉關五萬條人命,再背不起這天下百姓的性命,死後便是要下地獄,我也早就被判入地獄了。」
沈嬋眼神一痛,愈發確定他是已心存死誌,質問道:「阿兄就不怕這副模樣,將來九泉之下無顏見母親嗎?」
沈彥之落子的手微頓,麵上還維持著笑意,隻是蒼白又僵硬。
他怕無顏見沈母,也怕見故人。
沈嬋眼眶已經開始泛紅:「阿箏姐姐親口同我說過,秦鄉關五萬冤魂,是李信造的孽。李信把這五萬條人命讓安到你頭上,阿兄便要一直背著麽?」
秦鄉關五萬冤魂,不僅是她的心結,也是兄長的心結。
沈嬋本以為把秦箏說過的話告訴他後,他不會再這般頹唐,怎料沈彥之卻一點反應也沒有。
他隻是笑笑,眼裏是他自己才懂的哀色。
沈嬋忍不住噙著淚問他:「阿兄你到底想做什麽?」
沈彥之抬頭看了看窗外的飛雪,怔愣了很久才同沈嬋說:「我不知道。」
他不懼死的,沈嬋一走,他在這世間便再無牽掛。
手上這千方百計謀來的權勢,若換不回他珍視的一切,於他而言不過敝履。
一開始他是打算把這當成自己的最後一份禮物送給秦箏的,那樣在他死去後的很多個年頭裏,他留下的權勢,還能代他守著她、護著她。
可那不是他的阿箏。
他的阿箏,在宮變時就痛苦又孤寂地去了。
他重病的這些時日,沒有一刻不在懺悔和痛苦中度過。
很多時候,他都分不清究竟是該恨楚煬帝、前楚太子、李信?還是自己。
他們每一個,都是害死阿箏的推手。
亦或者他最該恨的,是皇權?
那他帶著楚國和陳國建都的汴京去給阿箏陪葬好了。
在今日之前,他也的確是一直這樣做的。
隻是在沈嬋說出百姓無辜,有何顏麵去九泉之下見故人時,他心中才有茫然起來。
秦國公一生清廉正直,臨終前交代他的最後的一句話,亦是「做個為國為民的好官」,他從為李信做事起,這輩子大概就同好官掛不上鉤了。
母親和阿箏都是那般善良的人,她們看到這個惡行累累的自己,大抵也是失望透頂吧。
沈彥之覺得自己像是一塊從裏到外都生了鏽的鐵,這輩子也無法再回到光潔如新的模樣。
沈嬋見沈彥之失魂落魄的模樣,心中愈發難過,她道:「阿兄不知道做什麽,那完成嬋兒的心願好不好?」
沈彥之遲鈍地收回視線,「你說。」
沈嬋目光悲切:「我隻有阿兄一個兄長,我若去了,在這人世裏會念著我,逢年過節給我燒供奉,每年開春在我墳頭添捧新土的,也隻有阿兄了。阿兄得好好活著,我和母親在那邊每年才能有供奉收。」
沈彥之啞聲說:「好。」
「我不想當貴妃娘娘,我想跟從前一樣,當個姑娘,幹幹淨淨地去見母親,我死後,阿兄把我葬在母親墳旁,我不要再跟李家人有半分幹係……」
「好。」
聲線已經顫抖。
……
沈彥之終於開始處理政務,也是這時,他才看到了大楚先前送去的想「借道」的摺子。
陳欽將他不理朝政這期間發生的重大事情都說與他:「前楚太子那邊想援兵北庭,給咱們和李忠都遞了借道的摺子,先前主子您身體多有不適,便遲遲沒回信,李忠那邊人心不足蛇吞象,前腳同前楚提出易地,後腳就發兵攻打永州,在前楚那邊一路敗仗打著往咱們這邊來了。」
陳欽說到此處頓了頓:「李忠先前估計是為了備足糧草攻打永州,突襲奪了咱們三城。」
沈彥之放下大楚那邊遞去的「借道」的摺子,沒對陳欽說的這些多做評價,隻道:「把遊醫的手劄送去楚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