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兒臣以為,年關已近,將士和百姓都急於拿著錢糧過年,如果朝廷不能及時發放錢糧,民心不穩,京畿必然動盪。」朱慈烺態度恭謹地回道:「因此,如何籌集錢糧,及時發放,是眼下的當務之急。」
崇禎帝和群臣都靜聽。
「方才兒臣聽大司農所言,雖然取消了遼餉,但我朝今年歲入其實是增加的,厘金稅加上追繳的逮賦,比去年多出了八十萬兩,如果沒有建虜入塞,今歲我大明朝的財政,還是可以勉強支撐的。但因為應對建虜入塞,我朝多付出了百萬兩的糧米,因此才造成現在的困境。」
聽到此,戶部尚書傅永淳,點頭如搗蒜,對太子殿下所言,他是再贊成不過了。
「建虜今年敗走,實力受損,照兒臣推斷,明年應該不會再來了,也就是說,明年的財政狀況,一定會比今年好,今年付不出的一百兩,來年應該是能補上的。」
朱慈烺清朗的聲音在殿中迴蕩。
群臣默默,都想:來年能補上又怎樣?現在是年關難過。沒有錢糧,不能賑濟,這個年,京畿怕是難以太平……
朱慈烺繼續道:「剛才說到糧商,兒臣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去年河南災變,災民百萬,朝廷一時拿不出那麽多的錢糧賑濟災民,河南巡撫高名衡為了賑濟災民,便以河南巡撫衙門的名義,向糧商們賒欠糧米,以開設粥廠,賑濟災民,前後一共賒欠了百萬兩的糧米,成功穩住了河南的局麵,安撫了災民,而且以工代賑,重新了修建加固河南境內不少的城牆,為防禦流賊再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去年的欠帳,今年年中五月份的時候,河南巡撫衙門就已經基本清償,所用的,乃是八大晉商的抄家髒銀。照高名衡所說,朝廷,百姓,乃至商人,都獲得了利益。朝廷雖然花了百萬兩的銀子,但穩定住了河南,平了賊亂,百姓得衣食,商人得通路,今年建虜入塞,河南民情穩定,高名衡和河南總兵陳永福能率兵北上勤王,這都是去年賑濟之功啊!」
聽到此,一些聰明的臣子已經明白了太子的意思,太子是要朝廷效仿河南巡撫衙門,向商人賒帳啊。
去年賒帳是京惠商行起的頭,最後河南巡撫衙門還錢,大部分的銀子,也都是還給了京惠商行,時至今日,殿中群臣都已經知道,京惠商行乃是太子殿下的產業,說起來等於是左手換右手,現在朝廷困難,如果京惠商行願意拿出錢糧,解朝廷危難,日後再還給京惠商行,倒也不是不可以。
戶部尚書傅永淳的眼睛,登時就亮了,如果京惠商行願意幫他挑這個擔子,那就太好不過了。
但出乎崇禎帝和群臣的意料,太子的意思,並不是朝廷向商家賒帳,而是有另外的打算。
太子繼續道:「兒臣以為,河南的例子說明,朝廷錢糧使用,未必要全盯著府庫,有些事情,可以找商人來幫忙,隻要朝廷遵守承諾,到期還錢,商人們是很願意和朝廷合作的……」
一些臣子的臉上,流出不滿,本朝以農業立國,從太祖皇帝開始,就壓製商人的地位,將商人列為最低等,雖然明中後期之後,商人地位大幅提高,太祖當初壓製商人的一些政策,已經是名存實亡,但畢竟祖製未變,太子這麽高調的在朝堂上誇獎商人,好像不好吧?
也就是太子,如果是一般臣子這麽說,早就有人跳出來反駁了。
「不過和河南的情況不同,歷經建虜入塞,京師九門,封閉兩月,京師商人的倉儲已經是不多,不說其他,隻說京惠商行,現在在城中的九個糧倉,基本都已經空了……」朱慈烺嘆道。
聽到此,群臣微微騷動,他們還期待京惠商行救急呢,想不到京惠商行竟然也快支持不住了。
隻有知道內情的五個輔臣和戶部傅永淳默默,京惠商行的困境,他們早就知道了。
輔臣知道,皇帝自然也是知道,這也是崇禎帝沒有和太子提起京惠商行的原因。
朱慈烺繼續道:「因此,單靠幾個大商人,是不能渡過這次難關的,需要將京師的大小商人,乃至富餘的百姓都發動起來,令他們心甘情願,為國分憂。京畿危機,才有可能解除。」
聽到此,崇禎帝終於忍不住問:「如何發動?又如何令他們心甘情願?」
在崇禎帝看來,世界上,最難的四個字,就是心甘情願了,崇禎十二年時,朝廷財政困難,他不得不放下身段,向勛貴和朝臣們募捐,明明知道勛貴們有錢,但卻沒有人願意拿出,連他的老丈人都是虛假應付,最後不得不草草收場,還搭上他剛剛一歲的五皇子……
想起往事,崇禎帝就心痛。
「無利不起早,要令人心甘情願,非有利益不可,借錢更是如此,兒臣以為,白白募捐是不可能的,朝廷需要拿出相當的誠意,那就是學習民間借貸之法,向每一個願意借錢給朝廷的百姓和商人,支付利息。」
嗡。
殿中群臣都驚訝的議論起來了。
驚世駭俗。
他們想不到,太子的辦法居然是向商人百姓借錢。
朝廷向民間借錢,本來就已經很是丟臉了,但想不到還要出示票據,給利息。
「天子向民間借錢,還要付利息,顏麵何存?」
一個白須老臣站出來,高聲反對。
崇禎帝和群臣都靜聽。
「方才兒臣聽大司農所言,雖然取消了遼餉,但我朝今年歲入其實是增加的,厘金稅加上追繳的逮賦,比去年多出了八十萬兩,如果沒有建虜入塞,今歲我大明朝的財政,還是可以勉強支撐的。但因為應對建虜入塞,我朝多付出了百萬兩的糧米,因此才造成現在的困境。」
聽到此,戶部尚書傅永淳,點頭如搗蒜,對太子殿下所言,他是再贊成不過了。
「建虜今年敗走,實力受損,照兒臣推斷,明年應該不會再來了,也就是說,明年的財政狀況,一定會比今年好,今年付不出的一百兩,來年應該是能補上的。」
朱慈烺清朗的聲音在殿中迴蕩。
群臣默默,都想:來年能補上又怎樣?現在是年關難過。沒有錢糧,不能賑濟,這個年,京畿怕是難以太平……
朱慈烺繼續道:「剛才說到糧商,兒臣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去年河南災變,災民百萬,朝廷一時拿不出那麽多的錢糧賑濟災民,河南巡撫高名衡為了賑濟災民,便以河南巡撫衙門的名義,向糧商們賒欠糧米,以開設粥廠,賑濟災民,前後一共賒欠了百萬兩的糧米,成功穩住了河南的局麵,安撫了災民,而且以工代賑,重新了修建加固河南境內不少的城牆,為防禦流賊再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去年的欠帳,今年年中五月份的時候,河南巡撫衙門就已經基本清償,所用的,乃是八大晉商的抄家髒銀。照高名衡所說,朝廷,百姓,乃至商人,都獲得了利益。朝廷雖然花了百萬兩的銀子,但穩定住了河南,平了賊亂,百姓得衣食,商人得通路,今年建虜入塞,河南民情穩定,高名衡和河南總兵陳永福能率兵北上勤王,這都是去年賑濟之功啊!」
聽到此,一些聰明的臣子已經明白了太子的意思,太子是要朝廷效仿河南巡撫衙門,向商人賒帳啊。
去年賒帳是京惠商行起的頭,最後河南巡撫衙門還錢,大部分的銀子,也都是還給了京惠商行,時至今日,殿中群臣都已經知道,京惠商行乃是太子殿下的產業,說起來等於是左手換右手,現在朝廷困難,如果京惠商行願意拿出錢糧,解朝廷危難,日後再還給京惠商行,倒也不是不可以。
戶部尚書傅永淳的眼睛,登時就亮了,如果京惠商行願意幫他挑這個擔子,那就太好不過了。
但出乎崇禎帝和群臣的意料,太子的意思,並不是朝廷向商家賒帳,而是有另外的打算。
太子繼續道:「兒臣以為,河南的例子說明,朝廷錢糧使用,未必要全盯著府庫,有些事情,可以找商人來幫忙,隻要朝廷遵守承諾,到期還錢,商人們是很願意和朝廷合作的……」
一些臣子的臉上,流出不滿,本朝以農業立國,從太祖皇帝開始,就壓製商人的地位,將商人列為最低等,雖然明中後期之後,商人地位大幅提高,太祖當初壓製商人的一些政策,已經是名存實亡,但畢竟祖製未變,太子這麽高調的在朝堂上誇獎商人,好像不好吧?
也就是太子,如果是一般臣子這麽說,早就有人跳出來反駁了。
「不過和河南的情況不同,歷經建虜入塞,京師九門,封閉兩月,京師商人的倉儲已經是不多,不說其他,隻說京惠商行,現在在城中的九個糧倉,基本都已經空了……」朱慈烺嘆道。
聽到此,群臣微微騷動,他們還期待京惠商行救急呢,想不到京惠商行竟然也快支持不住了。
隻有知道內情的五個輔臣和戶部傅永淳默默,京惠商行的困境,他們早就知道了。
輔臣知道,皇帝自然也是知道,這也是崇禎帝沒有和太子提起京惠商行的原因。
朱慈烺繼續道:「因此,單靠幾個大商人,是不能渡過這次難關的,需要將京師的大小商人,乃至富餘的百姓都發動起來,令他們心甘情願,為國分憂。京畿危機,才有可能解除。」
聽到此,崇禎帝終於忍不住問:「如何發動?又如何令他們心甘情願?」
在崇禎帝看來,世界上,最難的四個字,就是心甘情願了,崇禎十二年時,朝廷財政困難,他不得不放下身段,向勛貴和朝臣們募捐,明明知道勛貴們有錢,但卻沒有人願意拿出,連他的老丈人都是虛假應付,最後不得不草草收場,還搭上他剛剛一歲的五皇子……
想起往事,崇禎帝就心痛。
「無利不起早,要令人心甘情願,非有利益不可,借錢更是如此,兒臣以為,白白募捐是不可能的,朝廷需要拿出相當的誠意,那就是學習民間借貸之法,向每一個願意借錢給朝廷的百姓和商人,支付利息。」
嗡。
殿中群臣都驚訝的議論起來了。
驚世駭俗。
他們想不到,太子的辦法居然是向商人百姓借錢。
朝廷向民間借錢,本來就已經很是丟臉了,但想不到還要出示票據,給利息。
「天子向民間借錢,還要付利息,顏麵何存?」
一個白須老臣站出來,高聲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