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營各級將官和思想教官反覆告誡營中的軍士:你一個人在戰場上拋棄兵器和甲冑,千軍馬萬中,比螞蟻還不如,必死無疑,隻有和大部隊在一起,才有活命的可能!
這句話,天天講,日日談,深入每個士兵的心間。
第734章 通州就是鬆山(中)
其實這個道理並不複雜,即便將官不講,老兵們也是明白的,包括當年在山海關潰散的闖營精銳,但隻所以在戰場上難以實行,關鍵就是在和己方將領走散後,士兵們不知道該聽誰的指揮?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一群勇武的士兵,最後也會因為行動不一而被全殲。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實行軍銜製。一群敗兵聚在一起,不管是哪個部隊,都需要聽從現場最高軍階的那個人的指揮。如此,即便是一群素未謀麵的陌生軍人,也可以採取一致的行動。
朱慈烺並沒有在精武營公開實施軍銜製,並非他不願意,而且暫時還不想觸動「祖製」那塊大頑石。
雖然沒有明確的軍銜製。但精武營在兵士鎧甲上卻有不同的設計,將官以頭盔和胸前的護心鏡為標識,如此就可以知道他的軍階,普通的軍士以胸口鎧甲鱗片的大小和形狀為標識,從軍士、伍長、隊長、旗長、總旗,都是一目了然,加上京營章程有明確的規定,如此,即便是沒有軍銜製,一群精武營敗兵聚攏在一起,也知道要聽誰的。
當然了,精武營精良的戰力,超強的體力,思想的鼓舞,日常紀律的潛移默化,也是他們能夠聽從長官指揮,頑強殺出一條血路的原因。
雖然帶回了兩千多精武營和神機營,但徐文樸見到太子之後還是自責,跪在朱慈烺麵前請罪。
五日前,隨他一起出京的精武營一共有一萬,除了兩千人去往香河,剩下的八千都留在了通州段,但現在,活著撤回通州的,不過兩千餘人。算上零散逃回的一些,精武營折損了將近五千人。
朱慈烺親自扶徐文樸起來,望他的雙眼,沉痛地說道:「此戰非你之罪,乃是我思慮不周,是我之過也。你能從敗軍之中,帶回這麽多的將士,已經是很不容易了。此戰你沒有罪,隻有功!」
又把同樣跪在地上的神機營李順扶了起來,安慰道:「我令你毀棄全部火炮撤退,沒想到你還能為朝廷帶回四門小炮,不容易,不容易啊,都說你懦弱膽小,沒肩膀,不擔事,我看呀,你肩膀硬的很啊。」
「殿下……」李順淚眼汪汪,已經快要哭出來了,論年紀和官階,他都比徐文樸高,但剛毅卻比徐文樸差的遠,又逢敗仗,情緒激動,被太子誇讚,一時忍不住。
朱慈烺令人扶徐文樸和李順下去休息,隨後把堵胤錫和通州知州叫到麵前,就城中物資糧草存儲的情況,詳細詢問。
這中間,官員和將士都緩過了一口氣,開始有人大罵昌平總督何謙,認為何謙無能,守著昌平,卻讓建虜兵馬從昌平繞過,實乃是禍國的大罪,雖然還沒有百分百的證據,但何謙兩天前的塘報,信誓旦旦,說阿濟格被他擊退,兵馬屯於昌平,但現在阿濟格卻忽然出現在通州,不是何謙的責任又是誰?
袁繼鹹尤其激動,但朱慈烺卻非常平靜,他的心思,早已經拋開何謙了——何謙之罪,一定跑不了,以崇禎帝的曝脾氣,何謙的腦袋,十有八九是保不住了,但眼前的危急,卻不是砍何謙一個人的腦袋,就能解決的,如何收拾敗局,堅守第三道防線,才是他亟需考慮的當務之急。
參謀司的幾人知道太子的心思,他們圍在一起,小聲商議對策。
罵過何謙之後,所有人又開始擔心楊文嶽的安全。
「鬥望剛直,絕不會落入建虜之手!」袁繼鹹說。
「報~~」
稍頃,探騎急急來報,說建虜騎兵突到通州附近,正在和白廣恩唐通兩位總兵激戰。
而探騎剛剛退下,就看見通州西南方向黃塵大起,馬蹄滾滾,白廣恩和唐通的軍旗,先後出現,兩人已經率部撤回來了,而在他們之前,最後一批從運河逃回的敗兵,正湧入通州城。
「殿下,建虜已經向通州殺來,請你立刻移駕,返回京師!」
見建虜騎兵出現,袁繼鹹著急了,力勸朱慈烺。通州城小,運河又剛剛兵敗,軍心不穩,太子殿下這個時候留在通州,實在是危險。
朱慈烺卻不說話,隻是手扶牆垛,靜靜望著西南遠方,腦中思索戰局,目光仔細觀察白廣恩和唐通的兵馬。
「殿下~~」見太子殿下好像沒有聽見,袁繼鹹提高聲調,雙膝跪地,再一次的諫道:「通州不宜久留,請殿下速速回京~~」
堵胤錫,參謀司的諸位參謀,宗俊泰等人也都呼拉拉地跪下了。
沉思中的朱慈烺這才被驚醒,他轉頭看向跪著的眾人,說道:「都跪下幹什麽?快起來。」
「請殿下回京!」袁繼鹹叩首。
所有人齊聲響應:「請殿下回京!」
朱慈烺微微苦笑一下,然後上前一步,雙手攙住袁繼鹹的胳膊。
袁繼鹹是天啟五年的進士,在場的人中,他資格最高,聲名最旺,官職最高,歷史上,袁繼鹹不止是一個教育家,高風亮節,同時在軍事上也有所建樹,崇禎十年,任湖廣參議,分守武昌,平定水賊於興國,俘虜一千餘人。兼任湖廣僉事,又擊敗老回回、革裹眼等流賊於黃陂,築城黃岡。崇禎十二年,調任淮陽,得罪宦官楊顯名,官降兩級,崇禎十三年,在楊嗣昌力薦之下,升任右僉都禦史,巡撫鄖陽,因襄陽失守,謫戍貴州,崇禎十五年重新獲得起用,總督九江,左良玉起兵時,被左夢庚誘入軍中軟禁,旋即被獻給建虜,建虜以他名望,幾番利誘威逼,但他誓死不降,終為建虜所害,對這樣的人,朱慈烺從心底裏是敬佩的,他用力把袁繼鹹扶起來,望著他的眼:「先生的意思,我明白,通州的危局,我更是清楚,但我現在還不能離開,因為有幾件關乎戰局的大事,我必須搞清楚了。」
這句話,天天講,日日談,深入每個士兵的心間。
第734章 通州就是鬆山(中)
其實這個道理並不複雜,即便將官不講,老兵們也是明白的,包括當年在山海關潰散的闖營精銳,但隻所以在戰場上難以實行,關鍵就是在和己方將領走散後,士兵們不知道該聽誰的指揮?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一群勇武的士兵,最後也會因為行動不一而被全殲。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實行軍銜製。一群敗兵聚在一起,不管是哪個部隊,都需要聽從現場最高軍階的那個人的指揮。如此,即便是一群素未謀麵的陌生軍人,也可以採取一致的行動。
朱慈烺並沒有在精武營公開實施軍銜製,並非他不願意,而且暫時還不想觸動「祖製」那塊大頑石。
雖然沒有明確的軍銜製。但精武營在兵士鎧甲上卻有不同的設計,將官以頭盔和胸前的護心鏡為標識,如此就可以知道他的軍階,普通的軍士以胸口鎧甲鱗片的大小和形狀為標識,從軍士、伍長、隊長、旗長、總旗,都是一目了然,加上京營章程有明確的規定,如此,即便是沒有軍銜製,一群精武營敗兵聚攏在一起,也知道要聽誰的。
當然了,精武營精良的戰力,超強的體力,思想的鼓舞,日常紀律的潛移默化,也是他們能夠聽從長官指揮,頑強殺出一條血路的原因。
雖然帶回了兩千多精武營和神機營,但徐文樸見到太子之後還是自責,跪在朱慈烺麵前請罪。
五日前,隨他一起出京的精武營一共有一萬,除了兩千人去往香河,剩下的八千都留在了通州段,但現在,活著撤回通州的,不過兩千餘人。算上零散逃回的一些,精武營折損了將近五千人。
朱慈烺親自扶徐文樸起來,望他的雙眼,沉痛地說道:「此戰非你之罪,乃是我思慮不周,是我之過也。你能從敗軍之中,帶回這麽多的將士,已經是很不容易了。此戰你沒有罪,隻有功!」
又把同樣跪在地上的神機營李順扶了起來,安慰道:「我令你毀棄全部火炮撤退,沒想到你還能為朝廷帶回四門小炮,不容易,不容易啊,都說你懦弱膽小,沒肩膀,不擔事,我看呀,你肩膀硬的很啊。」
「殿下……」李順淚眼汪汪,已經快要哭出來了,論年紀和官階,他都比徐文樸高,但剛毅卻比徐文樸差的遠,又逢敗仗,情緒激動,被太子誇讚,一時忍不住。
朱慈烺令人扶徐文樸和李順下去休息,隨後把堵胤錫和通州知州叫到麵前,就城中物資糧草存儲的情況,詳細詢問。
這中間,官員和將士都緩過了一口氣,開始有人大罵昌平總督何謙,認為何謙無能,守著昌平,卻讓建虜兵馬從昌平繞過,實乃是禍國的大罪,雖然還沒有百分百的證據,但何謙兩天前的塘報,信誓旦旦,說阿濟格被他擊退,兵馬屯於昌平,但現在阿濟格卻忽然出現在通州,不是何謙的責任又是誰?
袁繼鹹尤其激動,但朱慈烺卻非常平靜,他的心思,早已經拋開何謙了——何謙之罪,一定跑不了,以崇禎帝的曝脾氣,何謙的腦袋,十有八九是保不住了,但眼前的危急,卻不是砍何謙一個人的腦袋,就能解決的,如何收拾敗局,堅守第三道防線,才是他亟需考慮的當務之急。
參謀司的幾人知道太子的心思,他們圍在一起,小聲商議對策。
罵過何謙之後,所有人又開始擔心楊文嶽的安全。
「鬥望剛直,絕不會落入建虜之手!」袁繼鹹說。
「報~~」
稍頃,探騎急急來報,說建虜騎兵突到通州附近,正在和白廣恩唐通兩位總兵激戰。
而探騎剛剛退下,就看見通州西南方向黃塵大起,馬蹄滾滾,白廣恩和唐通的軍旗,先後出現,兩人已經率部撤回來了,而在他們之前,最後一批從運河逃回的敗兵,正湧入通州城。
「殿下,建虜已經向通州殺來,請你立刻移駕,返回京師!」
見建虜騎兵出現,袁繼鹹著急了,力勸朱慈烺。通州城小,運河又剛剛兵敗,軍心不穩,太子殿下這個時候留在通州,實在是危險。
朱慈烺卻不說話,隻是手扶牆垛,靜靜望著西南遠方,腦中思索戰局,目光仔細觀察白廣恩和唐通的兵馬。
「殿下~~」見太子殿下好像沒有聽見,袁繼鹹提高聲調,雙膝跪地,再一次的諫道:「通州不宜久留,請殿下速速回京~~」
堵胤錫,參謀司的諸位參謀,宗俊泰等人也都呼拉拉地跪下了。
沉思中的朱慈烺這才被驚醒,他轉頭看向跪著的眾人,說道:「都跪下幹什麽?快起來。」
「請殿下回京!」袁繼鹹叩首。
所有人齊聲響應:「請殿下回京!」
朱慈烺微微苦笑一下,然後上前一步,雙手攙住袁繼鹹的胳膊。
袁繼鹹是天啟五年的進士,在場的人中,他資格最高,聲名最旺,官職最高,歷史上,袁繼鹹不止是一個教育家,高風亮節,同時在軍事上也有所建樹,崇禎十年,任湖廣參議,分守武昌,平定水賊於興國,俘虜一千餘人。兼任湖廣僉事,又擊敗老回回、革裹眼等流賊於黃陂,築城黃岡。崇禎十二年,調任淮陽,得罪宦官楊顯名,官降兩級,崇禎十三年,在楊嗣昌力薦之下,升任右僉都禦史,巡撫鄖陽,因襄陽失守,謫戍貴州,崇禎十五年重新獲得起用,總督九江,左良玉起兵時,被左夢庚誘入軍中軟禁,旋即被獻給建虜,建虜以他名望,幾番利誘威逼,但他誓死不降,終為建虜所害,對這樣的人,朱慈烺從心底裏是敬佩的,他用力把袁繼鹹扶起來,望著他的眼:「先生的意思,我明白,通州的危局,我更是清楚,但我現在還不能離開,因為有幾件關乎戰局的大事,我必須搞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