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參謀司的三位參謀,李紀澤,江啟臣和劉子政的看法並不相同。
李紀澤比較穩重,他認為,長城沿線防守嚴密,沒有破口,建虜大軍很有可能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隻要各處守軍繼續堅持,不給建虜可乘之機,建虜必將退走!
性子較為火爆的劉子政則持相反意見,他認為建虜一定不會退,因為建虜統帥多鐸年輕氣盛,絕不是一個遇難而退的脾氣,現在的按兵不動乃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一到兩天之內,建虜大軍定會猛攻牆子嶺到白馬關之間的某一段長城——坐鎮長城前線的兵部侍郎吳甡也抱持這種看法,他認為,建虜是在養精蓄銳,同時在找尋我軍防守的弱點,而不管能不能找到,近日之內,建虜大軍一定會對長城發起猛攻。
江啟臣則是打圓場,認為在太子殿下的運籌帷幄之下,建虜已經陷入困境,大家不必過於憂心,隻要守好了從黃崖關到白馬嶺這三百多裏的長城,就萬事無虞。
年輕的佟定方站在旁邊,忽然說了一句:「建虜按兵不動……會不會和馬蘭峪一樣,這一路也是疑兵啊?」
「疑兵?」
李紀澤江啟臣和劉子政都驚,隨即都是搖頭,江啟臣答道:「從黃崖關到白馬嶺的三百裏長城,已經是建虜入塞的唯一道路,他們疑能疑到哪裏去呢?難道還能到宣大去嗎?如果是,那我們倒輕鬆了。」
朱慈烺臉色沉沉地不說話,他當然知道江啟臣的意思,如果建虜主力越過白馬嶺,繼續向西,那麽,宣府長城的確可能成為建虜的突破點,因為相比於密雲長城的嚴防死守,宣府長城的防守強度肯定是達不到的。但大明朝臣卻不太怕建虜從宣府突破,原因很簡單,在宣府和京畿之間,還有一道長城在阻隔,而大名鼎鼎的居庸關,就是這一道長城的防守核心。歷史上,即便是威名赫赫的蒙古大軍,當年都無法攻破金兵防守的居庸關,更何況相比於金代,現在的居庸關幾經修繕,真正變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銅牆鐵壁。
居庸關,天下第一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比之山海關還要令大明朝臣放心。
建虜主力一旦進了宣府,就等於是被隔絕在了居庸關之西,京畿危機就解除了,也不再擔心建虜南下,而宣府貧瘠,縱使建虜將宣府攪一個天翻地覆,對大明的傷害也不會有多少。也因此,江啟臣才會認為,如果建虜主力去往宣府,等於是自己放棄了破關入塞的「宏圖」,變成了小打小鬧的搶劫。
「給董朝甫傳令,令他不惜一切,也要探查到建虜牆子嶺大營的虛實!再給宣大總督張國維傳令,令他嚴加提防,絕不可輕忽大意!」
建虜動向不明,朱慈烺不敢輕易做出決斷,更不敢輕易調動長城的防守兵馬,隻能嚴令各部提高警惕,同時想盡一切辦法搞清楚建虜大營的虛實。
……
古北口。
雖然已經是深夜,但城頭依然是火把通明,一隊隊值夜的士兵手握長槍,在城頭嚴密守衛,雖然建虜大軍還在一百二十裏之外的牆子嶺,但建虜狡詐,且行軍一向迅捷如風,沒有人知道建虜什麽時候會出現在古北口,加上太子嚴令,並派了一個精武營到古北口加強防守,因此從將官到士兵,無人敢懈怠。
「吱吱呀……」
後半夜,古北口的包鐵城門緩緩推開一道縫,十幾個騎兵疾馳而出,分成三隊,從東西北三個不同方向,向暗夜籠罩的原野而去。
已經是十一月下旬,雖然還沒到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但夜晚的大草原卻已經是寒風刺骨,呼出的熱氣瞬間就變成了冰霜,在這樣的暗夜裏奔馳,對人馬都是嚴峻的考驗,所幸這十幾個明軍騎兵看起來都是操訓嚴格的夜不收,又穿著厚厚棉服,外麵還罩著蒙古袍,胯下的戰馬也都是精選的良駒,因此這冰冷的夜色並沒有給他們造成太多的麻煩。
但剛馳出去不過五六裏,向東和向北的兩路偵騎就遇上了埋伏,卻是有數支建虜偵騎忽然殺出,將他們圍在了中間,雖然明軍偵騎奮力廝殺,但寡不敵眾,很快就全數戰死,隻留下一個活口被建虜偵騎抓獲,送往後方審問。
隻有向西的五個明軍偵騎成功擺脫了建虜偵騎的圍堵,繼續向西北而去。
「快,快!」為首的漢子不住的在催促,周邊到處都是建虜的偵騎,一個不慎,就有可能被建虜的偵騎攔截。
天色大亮時,五人奔到密雲古北口三十裏之外的三岔口——有一出著名的京劇叫三岔口。說的就是在此地發生的故事。
眼見已經衝出了建虜偵騎的包圍,五人終於可以稍稍鬆一口氣了,雖然是一人雙馬,每一炷香就換乘一次,但一口氣奔馳了一個時辰,人馬都累了,於是五人下馬歇息。其間,為首的那個漢子取出一張地圖,小聲同四個手下商議,一刻鍾後,五人重新上馬,往北麵的十八盤而去。
他們此行的任務很簡單,那就是要確定,建虜主力是否向西邊去了?
自從建虜入塞,參將董朝甫和他麾下的兩百名精銳夜不收,就承擔起了偵測敵情的艱巨任務,從界嶺口,薊州,一直到玉田,三河,董朝甫率領的夜不收始終都在第一線,將建虜主力的動向,時時回報給太子,雖然損失不小,但卻也保證了軍情的連續性和準確性。
但自從建虜大軍移駐馬蘭峪,並從馬蘭峪漸次出關之後,明軍夜不收穫取情報的困難度大大增加,到現在,建虜牆子嶺大營的虛實,馬蘭峪守軍的多寡,還罩在一團迷霧之中。不是夜不收無能,而是建虜加大了偵騎派遣的力度和範圍,甚至是已經到了一種喪心病狂的程度,明軍夜不收隻要一出長城,立刻就會遭到建虜偵騎的阻殺,為了探查建虜牆子嶺大營的虛實,董朝甫在三天之內,一共派出了十五隊的精銳夜不收,但最後回來的連三分之一都沒有,明軍夜不收根本無法靠近建虜大營,在十幾裏之外,就會陷入建虜偵騎的包圍和陷阱。
李紀澤比較穩重,他認為,長城沿線防守嚴密,沒有破口,建虜大軍很有可能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隻要各處守軍繼續堅持,不給建虜可乘之機,建虜必將退走!
性子較為火爆的劉子政則持相反意見,他認為建虜一定不會退,因為建虜統帥多鐸年輕氣盛,絕不是一個遇難而退的脾氣,現在的按兵不動乃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一到兩天之內,建虜大軍定會猛攻牆子嶺到白馬關之間的某一段長城——坐鎮長城前線的兵部侍郎吳甡也抱持這種看法,他認為,建虜是在養精蓄銳,同時在找尋我軍防守的弱點,而不管能不能找到,近日之內,建虜大軍一定會對長城發起猛攻。
江啟臣則是打圓場,認為在太子殿下的運籌帷幄之下,建虜已經陷入困境,大家不必過於憂心,隻要守好了從黃崖關到白馬嶺這三百多裏的長城,就萬事無虞。
年輕的佟定方站在旁邊,忽然說了一句:「建虜按兵不動……會不會和馬蘭峪一樣,這一路也是疑兵啊?」
「疑兵?」
李紀澤江啟臣和劉子政都驚,隨即都是搖頭,江啟臣答道:「從黃崖關到白馬嶺的三百裏長城,已經是建虜入塞的唯一道路,他們疑能疑到哪裏去呢?難道還能到宣大去嗎?如果是,那我們倒輕鬆了。」
朱慈烺臉色沉沉地不說話,他當然知道江啟臣的意思,如果建虜主力越過白馬嶺,繼續向西,那麽,宣府長城的確可能成為建虜的突破點,因為相比於密雲長城的嚴防死守,宣府長城的防守強度肯定是達不到的。但大明朝臣卻不太怕建虜從宣府突破,原因很簡單,在宣府和京畿之間,還有一道長城在阻隔,而大名鼎鼎的居庸關,就是這一道長城的防守核心。歷史上,即便是威名赫赫的蒙古大軍,當年都無法攻破金兵防守的居庸關,更何況相比於金代,現在的居庸關幾經修繕,真正變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銅牆鐵壁。
居庸關,天下第一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比之山海關還要令大明朝臣放心。
建虜主力一旦進了宣府,就等於是被隔絕在了居庸關之西,京畿危機就解除了,也不再擔心建虜南下,而宣府貧瘠,縱使建虜將宣府攪一個天翻地覆,對大明的傷害也不會有多少。也因此,江啟臣才會認為,如果建虜主力去往宣府,等於是自己放棄了破關入塞的「宏圖」,變成了小打小鬧的搶劫。
「給董朝甫傳令,令他不惜一切,也要探查到建虜牆子嶺大營的虛實!再給宣大總督張國維傳令,令他嚴加提防,絕不可輕忽大意!」
建虜動向不明,朱慈烺不敢輕易做出決斷,更不敢輕易調動長城的防守兵馬,隻能嚴令各部提高警惕,同時想盡一切辦法搞清楚建虜大營的虛實。
……
古北口。
雖然已經是深夜,但城頭依然是火把通明,一隊隊值夜的士兵手握長槍,在城頭嚴密守衛,雖然建虜大軍還在一百二十裏之外的牆子嶺,但建虜狡詐,且行軍一向迅捷如風,沒有人知道建虜什麽時候會出現在古北口,加上太子嚴令,並派了一個精武營到古北口加強防守,因此從將官到士兵,無人敢懈怠。
「吱吱呀……」
後半夜,古北口的包鐵城門緩緩推開一道縫,十幾個騎兵疾馳而出,分成三隊,從東西北三個不同方向,向暗夜籠罩的原野而去。
已經是十一月下旬,雖然還沒到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但夜晚的大草原卻已經是寒風刺骨,呼出的熱氣瞬間就變成了冰霜,在這樣的暗夜裏奔馳,對人馬都是嚴峻的考驗,所幸這十幾個明軍騎兵看起來都是操訓嚴格的夜不收,又穿著厚厚棉服,外麵還罩著蒙古袍,胯下的戰馬也都是精選的良駒,因此這冰冷的夜色並沒有給他們造成太多的麻煩。
但剛馳出去不過五六裏,向東和向北的兩路偵騎就遇上了埋伏,卻是有數支建虜偵騎忽然殺出,將他們圍在了中間,雖然明軍偵騎奮力廝殺,但寡不敵眾,很快就全數戰死,隻留下一個活口被建虜偵騎抓獲,送往後方審問。
隻有向西的五個明軍偵騎成功擺脫了建虜偵騎的圍堵,繼續向西北而去。
「快,快!」為首的漢子不住的在催促,周邊到處都是建虜的偵騎,一個不慎,就有可能被建虜的偵騎攔截。
天色大亮時,五人奔到密雲古北口三十裏之外的三岔口——有一出著名的京劇叫三岔口。說的就是在此地發生的故事。
眼見已經衝出了建虜偵騎的包圍,五人終於可以稍稍鬆一口氣了,雖然是一人雙馬,每一炷香就換乘一次,但一口氣奔馳了一個時辰,人馬都累了,於是五人下馬歇息。其間,為首的那個漢子取出一張地圖,小聲同四個手下商議,一刻鍾後,五人重新上馬,往北麵的十八盤而去。
他們此行的任務很簡單,那就是要確定,建虜主力是否向西邊去了?
自從建虜入塞,參將董朝甫和他麾下的兩百名精銳夜不收,就承擔起了偵測敵情的艱巨任務,從界嶺口,薊州,一直到玉田,三河,董朝甫率領的夜不收始終都在第一線,將建虜主力的動向,時時回報給太子,雖然損失不小,但卻也保證了軍情的連續性和準確性。
但自從建虜大軍移駐馬蘭峪,並從馬蘭峪漸次出關之後,明軍夜不收穫取情報的困難度大大增加,到現在,建虜牆子嶺大營的虛實,馬蘭峪守軍的多寡,還罩在一團迷霧之中。不是夜不收無能,而是建虜加大了偵騎派遣的力度和範圍,甚至是已經到了一種喪心病狂的程度,明軍夜不收隻要一出長城,立刻就會遭到建虜偵騎的阻殺,為了探查建虜牆子嶺大營的虛實,董朝甫在三天之內,一共派出了十五隊的精銳夜不收,但最後回來的連三分之一都沒有,明軍夜不收根本無法靠近建虜大營,在十幾裏之外,就會陷入建虜偵騎的包圍和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