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畢竟年輕,雖然對戰陣征伐有一定明睿的眼光,但對政治,對他幾個叔伯的冷酷和無情,卻還沒有足夠清楚的認識,而阿巴泰飽經風雨,對黃太吉等人早已經看透了,所以他心中沒有一絲一毫的僥倖。滿達海敗了,死了,如果他什麽也不做,帶兵撤退,他將來的結局不會比滿達海更好,所以今天必須戰。
「不,不能撤。」
阿巴泰咬咬牙,目光看向對麵,聲音堅毅:「不管怎樣,今日都必須戰一場!」
對麵明軍雖然有著出乎意料的高披甲率,軍容嚴整,一看就知道是精銳,但阿巴泰並不覺得他們能擋住八旗勇士,幾十年來,明軍還從來沒有在野戰中戰勝八旗的先例呢,阿巴泰不覺得對麵明軍有創造奇蹟的能力,一萬五千對一萬一千名明軍,他沒有怯弱避戰的理由。
昌平兵再精銳能精銳到哪裏去?明國的關寧鐵騎在大清勇士麵前都討不到便宜,何況昌平兵?
「阿瑪……」博洛還想要勸。
「不用說了,我意已決!」阿巴泰堅定的抬起右手。
博洛也不再勸,抱拳道:「孩兒這就去準備!」
撥馬馳陣,來回催促巡視,準備對明軍發動攻擊。
……
同一時間,兩百五十裏之外的薊州。建虜入塞的主帥,豫郡王多鐸,也在戰與不戰中猶豫不決。
十一月初五,多鐸率領十萬大軍從界嶺口破關入塞,突入明國,一路向西殺去。然後他驚訝的發現,抬頭城,燕河城,遷安縣,一直到三屯營,遵化縣,竟然一個明軍也沒有遇上,各城各地,一片空無,沒有守軍也沒有百姓,就仿佛是進到了一個異域的無人世界,天地之間,好像隻剩下大清這十萬大軍了。
不止多鐸,所有人都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尤其三屯營是薊州總兵官的駐地,遵化縣是順天巡撫的駐節地,歷來入塞,這兩個地方都會發生激烈的戰鬥,但這一次這兩地卻都是空城,城中府庫和街道上的各個商鋪都空空如也,不要說人,就是連一條狗也看不見。
沒有人,沒有雞犬,自然也就不會有糧食。
從入塞到現在,一個糧草補給也沒有得到。
堅壁清野。
其實在抬頭城,當發現抬頭城沒有一兵一卒,方圓百裏之內也不見一個明國百姓之時,多鐸就已經想到了這四個字,同時也明白對於大清此次入塞,明國怕是早有準備,但箭已離弦,想改變方向也是不能了,隻能按照原計劃繼續往前沖,想著三屯營和遵化肯定會有明軍,不想明軍居然將這兩個戰略要地也放棄了。
三屯營、遵化之後就是薊州。
而在薊州城下,他們終於是看到了明軍。
薊州城頭軍旗飄揚,兵卒甚多,守衛極其嚴密。城南的原野中,一道長約十幾裏的壕溝,硬生生地將薊州南原截成了兩半,拒馬,鹿角,鐵蒺藜,處處布置,溝中各種倒栽的尖刺物。而在壕溝之後,明軍用夯土修築了一道道高到胸口、但相互並不連接的土牆,明軍士兵在土牆後列陣而待,人影重重,不知道有多少兵馬?
壕溝一頭連接薊州城,另一頭直達翠屏山,一座不過一丈高的土城樓是壕溝的終點,土城不甚高大,但火器卻布置甚多,城牆下更是挖掘了兩道護城溝……
這也就罷了,因為從薊州通往明國京師,並非一定要經過薊州城下,己巳之變時,多鐸年輕尚小,沒有隨黃太吉一起入塞,不過他對整個過程卻也有相當的了解。朝中的漢臣每一次說起,都對黃太吉的英明神武讚不絕口,袁崇煥帶兵封住了薊州城,想要和黃太吉決戰,不想黃太吉避實就虛,從薊州東南的翠屏山繞道而過,破三河,直趨明國的京師,令袁崇煥的謀劃變成泡影。其後,袁崇煥帶兵急追,並在廣渠門大戰中擊退清軍,不過卻已經無法挽回敵軍兵臨城下,社稷危殆,而一切都咎在袁崇煥的罪名。
其後,袁崇煥下獄淩遲。
而建虜在遼東也開始反守為攻。
因為「己巳之變」是明清易勢的關鍵,朝臣們經常會提起,所以多鐸清楚的知道,不走薊州城,走東南的翠屏山,依然可以快速而不受阻礙的殺到明國京師之下。
但和己巳之變時,翠屏山上毫無防守不同,此時的翠屏山樑上,竟然是矗立起了兩座城寨,恰到好處的截斷了清軍繞道翠屏山的道路,除非是清軍不惜一切,拿下這兩座城寨,否則根本沒有從翠屏山繞道的可能了,兩座城寨並不高,兵馬也不是太多,但憑藉山勢,儼然也是天險。如果想要攻下,必然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第531章 決斷
薊州軍情的大變化,都是建虜先行的偵騎以生命為代價,打探回來的。先發的五十名精銳偵騎,最後回來的不過五六人。
大帳中,多鐸坐在帥案後,年輕、微微有點蒼白的臉上不動聲色,心中卻是震驚加惱怒。震驚的是,薊州城這些布置,沒有三兩個月的時間,是不可能完成的,難道在三兩個月之前,明國就已經預料到大清會入塞,而且會選擇從薊州之東突破,而不是牆子嶺,古北口一代嗎?
明白的講,難道是盛京有明國的奸細嗎?
惱怒的是,明國在薊州一代大興土木,挖掘壕溝,修建城寨,為什麽事先一點消息都沒有傳出來?大清的諜工,怎麽忽然就不靈光了?入塞之前,負責大清情報工作的範文程,絲毫沒有向他提醒,也沒有一絲一毫明國可能已經有所準備的情報提供給他,不然他或許不用麵對現在的困境。
「不,不能撤。」
阿巴泰咬咬牙,目光看向對麵,聲音堅毅:「不管怎樣,今日都必須戰一場!」
對麵明軍雖然有著出乎意料的高披甲率,軍容嚴整,一看就知道是精銳,但阿巴泰並不覺得他們能擋住八旗勇士,幾十年來,明軍還從來沒有在野戰中戰勝八旗的先例呢,阿巴泰不覺得對麵明軍有創造奇蹟的能力,一萬五千對一萬一千名明軍,他沒有怯弱避戰的理由。
昌平兵再精銳能精銳到哪裏去?明國的關寧鐵騎在大清勇士麵前都討不到便宜,何況昌平兵?
「阿瑪……」博洛還想要勸。
「不用說了,我意已決!」阿巴泰堅定的抬起右手。
博洛也不再勸,抱拳道:「孩兒這就去準備!」
撥馬馳陣,來回催促巡視,準備對明軍發動攻擊。
……
同一時間,兩百五十裏之外的薊州。建虜入塞的主帥,豫郡王多鐸,也在戰與不戰中猶豫不決。
十一月初五,多鐸率領十萬大軍從界嶺口破關入塞,突入明國,一路向西殺去。然後他驚訝的發現,抬頭城,燕河城,遷安縣,一直到三屯營,遵化縣,竟然一個明軍也沒有遇上,各城各地,一片空無,沒有守軍也沒有百姓,就仿佛是進到了一個異域的無人世界,天地之間,好像隻剩下大清這十萬大軍了。
不止多鐸,所有人都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尤其三屯營是薊州總兵官的駐地,遵化縣是順天巡撫的駐節地,歷來入塞,這兩個地方都會發生激烈的戰鬥,但這一次這兩地卻都是空城,城中府庫和街道上的各個商鋪都空空如也,不要說人,就是連一條狗也看不見。
沒有人,沒有雞犬,自然也就不會有糧食。
從入塞到現在,一個糧草補給也沒有得到。
堅壁清野。
其實在抬頭城,當發現抬頭城沒有一兵一卒,方圓百裏之內也不見一個明國百姓之時,多鐸就已經想到了這四個字,同時也明白對於大清此次入塞,明國怕是早有準備,但箭已離弦,想改變方向也是不能了,隻能按照原計劃繼續往前沖,想著三屯營和遵化肯定會有明軍,不想明軍居然將這兩個戰略要地也放棄了。
三屯營、遵化之後就是薊州。
而在薊州城下,他們終於是看到了明軍。
薊州城頭軍旗飄揚,兵卒甚多,守衛極其嚴密。城南的原野中,一道長約十幾裏的壕溝,硬生生地將薊州南原截成了兩半,拒馬,鹿角,鐵蒺藜,處處布置,溝中各種倒栽的尖刺物。而在壕溝之後,明軍用夯土修築了一道道高到胸口、但相互並不連接的土牆,明軍士兵在土牆後列陣而待,人影重重,不知道有多少兵馬?
壕溝一頭連接薊州城,另一頭直達翠屏山,一座不過一丈高的土城樓是壕溝的終點,土城不甚高大,但火器卻布置甚多,城牆下更是挖掘了兩道護城溝……
這也就罷了,因為從薊州通往明國京師,並非一定要經過薊州城下,己巳之變時,多鐸年輕尚小,沒有隨黃太吉一起入塞,不過他對整個過程卻也有相當的了解。朝中的漢臣每一次說起,都對黃太吉的英明神武讚不絕口,袁崇煥帶兵封住了薊州城,想要和黃太吉決戰,不想黃太吉避實就虛,從薊州東南的翠屏山繞道而過,破三河,直趨明國的京師,令袁崇煥的謀劃變成泡影。其後,袁崇煥帶兵急追,並在廣渠門大戰中擊退清軍,不過卻已經無法挽回敵軍兵臨城下,社稷危殆,而一切都咎在袁崇煥的罪名。
其後,袁崇煥下獄淩遲。
而建虜在遼東也開始反守為攻。
因為「己巳之變」是明清易勢的關鍵,朝臣們經常會提起,所以多鐸清楚的知道,不走薊州城,走東南的翠屏山,依然可以快速而不受阻礙的殺到明國京師之下。
但和己巳之變時,翠屏山上毫無防守不同,此時的翠屏山樑上,竟然是矗立起了兩座城寨,恰到好處的截斷了清軍繞道翠屏山的道路,除非是清軍不惜一切,拿下這兩座城寨,否則根本沒有從翠屏山繞道的可能了,兩座城寨並不高,兵馬也不是太多,但憑藉山勢,儼然也是天險。如果想要攻下,必然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第531章 決斷
薊州軍情的大變化,都是建虜先行的偵騎以生命為代價,打探回來的。先發的五十名精銳偵騎,最後回來的不過五六人。
大帳中,多鐸坐在帥案後,年輕、微微有點蒼白的臉上不動聲色,心中卻是震驚加惱怒。震驚的是,薊州城這些布置,沒有三兩個月的時間,是不可能完成的,難道在三兩個月之前,明國就已經預料到大清會入塞,而且會選擇從薊州之東突破,而不是牆子嶺,古北口一代嗎?
明白的講,難道是盛京有明國的奸細嗎?
惱怒的是,明國在薊州一代大興土木,挖掘壕溝,修建城寨,為什麽事先一點消息都沒有傳出來?大清的諜工,怎麽忽然就不靈光了?入塞之前,負責大清情報工作的範文程,絲毫沒有向他提醒,也沒有一絲一毫明國可能已經有所準備的情報提供給他,不然他或許不用麵對現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