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渡河沒有生機。
那麽好像就隻剩下固守待援的一個選擇了。
但明軍大炮卻一直在轟鳴,每一聲炮響,都意味著八旗勇士的傷亡,身邊沒有一寸土地是安全的,沒有城牆,也沒有遮擋物,沒有「固」,又怎麽能待援呢?
「往山上殺!」滿達海抬起頭,紅著眼珠子,困獸猶鬥地吼道:「我大清勇士天下無敵,山上的明軍雖然多,但未必能攔住我們!」
寧完我搖頭:「明軍詭計多端,做了這個局,絕對不會留給我們上山脫困的機會。我料山上必有陷阱。不然伊拜也不會輕易陣亡。再者,我大清勇士是重甲,仰攻徒耗體力,脫去甲冑,又難以抵抗明軍的箭矢和鳥銃,所以主子,沒有其他辦法了,隻能回河邊固守!這裏距離懷柔不過二十餘裏,相信奉命大將軍此時已經得到了消息,他一定會來救我們的!」
然後不管滿達海同意不同意,沖他身邊的白甲兵吼道:「愣住幹什麽?還不快保護主子撤到河邊,下馬固守!」
滿達海身邊的牙巴喇白甲兵們相互一看,知道寧完我所說是唯一辦法,不能上山,不能下河,那就隻能固守待援了。於是轟然一聲答應,護衛著滿達海撤到河邊,下馬結陣,將滿達海護衛在中間,用戰馬或者是戰馬的屍體當成是抵禦明軍炮火的屏障。殘餘的蒙古兵也加入其中,一起負隅頑抗。
……
半山腰。
朱慈烺放下千裏鏡,微微鬆口氣:「看來建虜是想要固守待援了。」
吳甡撫掌笑道:「垂死掙紮,於事無補。」
他和太子都擔心建虜騎兵會繼續猛衝楊軒隊的防線,雖然楊軒隊火器犀利,但建虜騎兵的衝擊力道卻也是相當猛烈,如果滿達海孤注一擲,帶領所有的白甲兵拚力衝擊,楊軒就算能守住,怕也是要傷亡過半。
現在建虜放棄衝擊,選擇在河邊固守,等於是坐以待斃,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此時,吳三桂和徐文樸追擊潰敗的蒙古騎兵,已經從西頭追到了東頭,東西兩路的明軍,很快就會合圍,而往山上逃去的蒙古兵不是死於陷阱,就是倒在弓箭鳥銃之下,剩下的紛紛跪地投降。
到此,大局已定。
「報~~」
腳步急促,一名武襄左衛滿頭大汗的奔上半山腰,報導:「殿下,前方探報,有一大隊的建虜騎兵正向牛欄山奔來!」
朱慈烺臉色一緊,建虜援兵,終於是來了。
……
懷柔。
建虜奉命大將軍愛新覺羅·阿巴泰,帶著兩個兒子和祖潤澤,一共兩千餘騎兵,一路疾馳,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了懷柔。懷柔縣四門緊閉,明軍防守嚴密,看到又來了一支新的建虜騎兵,懷柔縣丞又出現在了城垛口,挽起袖子,準備罵戰。
不過阿巴泰並沒有急於勸降,而是先詳細的了解滿達海追擊的情況——滿達海並沒有帶全部的兵馬追擊而去,現場留了一百紅甲騎兵盯著懷柔縣的動靜,同時也是等阿巴泰的到來。
聽完匯報,阿巴泰微微皺眉,對滿達海追擊的決定,他沒有意見,如果當時他在場,他也會下令追擊的,不過正紅旗兩千精銳,其中還有五百是精銳牙巴喇白甲兵,連同蒙古正白旗騎兵,一共六千餘人去追擊區區一千多明軍騎兵,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
即便明軍帶隊的是一個總兵官,滿達海也有點過了,令伊拜的蒙古兵追擊即可,心知是滿達海年輕氣盛,急於立功,所以才會親自去追擊。
不過阿巴泰並沒有太擔心,明軍孱弱,歷次入塞,除了第一次入塞是火中取栗,擔負了極大的風險,僥倖取勝之外,剩下的幾次全部都是無驚無險,明軍根本不敢應戰,隻敢躲在城中死守,都期盼著建虜不來打自己,即便不遠處的城池危在旦夕,求救不斷,他們也不敢派兵支援。
不但是守城將官,就算是統領全局的督撫,除了一個盧象升,其他人也都是能躲則躲,能避則避,這一次應該也一樣。而鬆錦之戰後,明軍精銳盡失,整個大明朝已經完全被大清鐵騎嚇破了膽,加上滿達海又有寧完我當軍師,所帶領的兩千騎都是正紅旗的精銳,所以阿巴泰就更不擔心了。
「告訴你們主子,能追就追,不能追就速速回軍。」
阿巴泰令那一隊正紅旗紅甲兵去通知滿達海。
「輒!」
一百正紅旗騎兵離開懷柔,向西南方向追去。
阿巴泰這才把目光轉向懷柔縣。
和剛才滿達海一樣,他也派人勸降,然後又遭到了懷柔縣丞的一番痛罵,不過不同於滿達海的暴怒,阿巴泰卻很平和,他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這麽多年的屈辱,被兄弟們瞧不起,脾氣早就磨平了,聽到懷柔縣丞的怒罵,隻是微微一笑,根本不當一回事,但他的兩個兒子,博和托和嶽樂卻是受不了,要請戰攻城,被他冷眼喝退。
懷柔是小城,雖然位在明國京畿,但並非是戰略要地,能則能攻,不能攻就繞行,完全沒必要浪費兵力,阿巴泰隻所以在懷柔城下停留,主要是為了等待後續的步兵主力。
時間已經是午時末,建虜埋鍋造飯,阿巴泰也下馬休息,不想,一碗熱水剛下肚,就聽見馬蹄急促,一匹快馬風馳電池的從前方奔馳而回,馬上騎士一身紅甲,遠遠地就扯開嗓子喊:「報~~」
那麽好像就隻剩下固守待援的一個選擇了。
但明軍大炮卻一直在轟鳴,每一聲炮響,都意味著八旗勇士的傷亡,身邊沒有一寸土地是安全的,沒有城牆,也沒有遮擋物,沒有「固」,又怎麽能待援呢?
「往山上殺!」滿達海抬起頭,紅著眼珠子,困獸猶鬥地吼道:「我大清勇士天下無敵,山上的明軍雖然多,但未必能攔住我們!」
寧完我搖頭:「明軍詭計多端,做了這個局,絕對不會留給我們上山脫困的機會。我料山上必有陷阱。不然伊拜也不會輕易陣亡。再者,我大清勇士是重甲,仰攻徒耗體力,脫去甲冑,又難以抵抗明軍的箭矢和鳥銃,所以主子,沒有其他辦法了,隻能回河邊固守!這裏距離懷柔不過二十餘裏,相信奉命大將軍此時已經得到了消息,他一定會來救我們的!」
然後不管滿達海同意不同意,沖他身邊的白甲兵吼道:「愣住幹什麽?還不快保護主子撤到河邊,下馬固守!」
滿達海身邊的牙巴喇白甲兵們相互一看,知道寧完我所說是唯一辦法,不能上山,不能下河,那就隻能固守待援了。於是轟然一聲答應,護衛著滿達海撤到河邊,下馬結陣,將滿達海護衛在中間,用戰馬或者是戰馬的屍體當成是抵禦明軍炮火的屏障。殘餘的蒙古兵也加入其中,一起負隅頑抗。
……
半山腰。
朱慈烺放下千裏鏡,微微鬆口氣:「看來建虜是想要固守待援了。」
吳甡撫掌笑道:「垂死掙紮,於事無補。」
他和太子都擔心建虜騎兵會繼續猛衝楊軒隊的防線,雖然楊軒隊火器犀利,但建虜騎兵的衝擊力道卻也是相當猛烈,如果滿達海孤注一擲,帶領所有的白甲兵拚力衝擊,楊軒就算能守住,怕也是要傷亡過半。
現在建虜放棄衝擊,選擇在河邊固守,等於是坐以待斃,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此時,吳三桂和徐文樸追擊潰敗的蒙古騎兵,已經從西頭追到了東頭,東西兩路的明軍,很快就會合圍,而往山上逃去的蒙古兵不是死於陷阱,就是倒在弓箭鳥銃之下,剩下的紛紛跪地投降。
到此,大局已定。
「報~~」
腳步急促,一名武襄左衛滿頭大汗的奔上半山腰,報導:「殿下,前方探報,有一大隊的建虜騎兵正向牛欄山奔來!」
朱慈烺臉色一緊,建虜援兵,終於是來了。
……
懷柔。
建虜奉命大將軍愛新覺羅·阿巴泰,帶著兩個兒子和祖潤澤,一共兩千餘騎兵,一路疾馳,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了懷柔。懷柔縣四門緊閉,明軍防守嚴密,看到又來了一支新的建虜騎兵,懷柔縣丞又出現在了城垛口,挽起袖子,準備罵戰。
不過阿巴泰並沒有急於勸降,而是先詳細的了解滿達海追擊的情況——滿達海並沒有帶全部的兵馬追擊而去,現場留了一百紅甲騎兵盯著懷柔縣的動靜,同時也是等阿巴泰的到來。
聽完匯報,阿巴泰微微皺眉,對滿達海追擊的決定,他沒有意見,如果當時他在場,他也會下令追擊的,不過正紅旗兩千精銳,其中還有五百是精銳牙巴喇白甲兵,連同蒙古正白旗騎兵,一共六千餘人去追擊區區一千多明軍騎兵,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
即便明軍帶隊的是一個總兵官,滿達海也有點過了,令伊拜的蒙古兵追擊即可,心知是滿達海年輕氣盛,急於立功,所以才會親自去追擊。
不過阿巴泰並沒有太擔心,明軍孱弱,歷次入塞,除了第一次入塞是火中取栗,擔負了極大的風險,僥倖取勝之外,剩下的幾次全部都是無驚無險,明軍根本不敢應戰,隻敢躲在城中死守,都期盼著建虜不來打自己,即便不遠處的城池危在旦夕,求救不斷,他們也不敢派兵支援。
不但是守城將官,就算是統領全局的督撫,除了一個盧象升,其他人也都是能躲則躲,能避則避,這一次應該也一樣。而鬆錦之戰後,明軍精銳盡失,整個大明朝已經完全被大清鐵騎嚇破了膽,加上滿達海又有寧完我當軍師,所帶領的兩千騎都是正紅旗的精銳,所以阿巴泰就更不擔心了。
「告訴你們主子,能追就追,不能追就速速回軍。」
阿巴泰令那一隊正紅旗紅甲兵去通知滿達海。
「輒!」
一百正紅旗騎兵離開懷柔,向西南方向追去。
阿巴泰這才把目光轉向懷柔縣。
和剛才滿達海一樣,他也派人勸降,然後又遭到了懷柔縣丞的一番痛罵,不過不同於滿達海的暴怒,阿巴泰卻很平和,他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這麽多年的屈辱,被兄弟們瞧不起,脾氣早就磨平了,聽到懷柔縣丞的怒罵,隻是微微一笑,根本不當一回事,但他的兩個兒子,博和托和嶽樂卻是受不了,要請戰攻城,被他冷眼喝退。
懷柔是小城,雖然位在明國京畿,但並非是戰略要地,能則能攻,不能攻就繞行,完全沒必要浪費兵力,阿巴泰隻所以在懷柔城下停留,主要是為了等待後續的步兵主力。
時間已經是午時末,建虜埋鍋造飯,阿巴泰也下馬休息,不想,一碗熱水剛下肚,就聽見馬蹄急促,一匹快馬風馳電池的從前方奔馳而回,馬上騎士一身紅甲,遠遠地就扯開嗓子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