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撤離百姓時,要遵從先近後遠,先易後難的宗旨,動靜越小越好。」朱慈烺先叮囑馬成名,又轉對薊州總兵官李居正說道:「李總鎮,沿線長城峪口的撤離,就交給你了,在這之前,你要封鎖長城,不允許任何人出關,我大明堅壁清野的動作,絕不能提前為建虜所得知,等到十一月初一,就可以分批撤退,十一月初三,全部撤退完畢。此項任務艱巨,非李總鎮一人所能完成,因此本宮會派參將董朝甫,領八十名夜不收配合你。」
「是。臣領令。」李居正急忙抱拳躬身。
「堅壁清野能否堅決執行,關係到此次抵禦建虜入塞的成敗,」朱慈烺環視在場眾人,用一種不容置疑的聲音說道:「因此絕不允許任何人,用任何理由,阻擾拖延堅壁清野的進行,但有違抗者,一律以通虜論處!」
「是!」
「本宮所製定的撤離時間,乃是計劃能否成功的根本,不許早,也不能晚,這一點,諸位必須銘記在心,但有疏忽懈怠者,本宮必嚴懲不貸!」
「是!」
……
軍議結束之後,得了命令的老將董朝甫前去拜見李居正。
董朝甫今年已經六十了,鬚髮斑白,滿臉滄桑,李居正今年剛五十,還算壯年,且是二品的總兵官,不過就資歷來說,他卻比董朝甫差的遠。崇禎二年的時候,董朝甫就已經是薊州參將了,那時李居正還是一個都司呢。如果不是因為獲罪和逃亡,董朝甫現在的官階絕對比李居正大,何況董朝甫還是太子的人,因此李居絲毫不敢端總兵官的架子。
兩人相見,行禮之後,董朝甫請李居正分派任務,李居正不敢冒然提出,而是小心翼翼地徵詢董朝甫的意思,董朝甫也不推讓,將自己的謀劃自己說了,八十個夜不收,分成十組,在各個峪口之外遊弋,但使有人偷關而出,有向建虜傳遞情報的可能,一律格殺勿論。
與此同時,夜不收還要承擔起偵查建虜動向的工作,但使建虜出現,要提前預警——其實薊鎮現在並非沒有夜不收,隻不過戰力和能力和鬆錦之戰前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如果遇上建虜的偵騎,大概率的會全軍覆沒,因此明軍夜不收的活動範圍大大被壓製,最遠不敢超過長城五十裏之外。
而對一場戰爭來說,五十裏的預警距離實在是太短太短了。
李居正知道董朝甫是有名的夜不收,但對董朝甫的能力,卻是有所懷疑的,畢竟都六十歲的人了,花甲之年,還能躍馬挽弓,偵察敵情嗎?
董朝甫看出了李居正眼中的懷疑,但卻不點破,這麽多年的忍辱含悲,他見過的白眼和冷漠太多了,不在乎再多一個。
「老將軍說的好,就照老將軍說的做。」李居正說。
「謝總鎮!那卑職這就去準備。」
董朝甫站起抱拳,轉身就要走。
「老將軍且慢!」李居正站起身挽留,原來他覺得董朝甫兵力太少,一共八十個人怕是難以發揮作用,於是他想將薊鎮的各個峪口,一共大約一百名的夜不收全部收攏起來,交給董朝甫指揮。
董朝甫聽了卻是搖頭:「總鎮的心意,卑職領了,但兵在精不在多,薊州的夜不收可往薊州一代去偵查,界嶺口一代,交給卑職就好。卑職部下雖然少,卻足以應對此次之變!」說完,一抱拳,頭也不回的離開。
李居正站在原地微微苦笑:這老頭,性子真是倔的很啊。
……
十月十三日的下午,朱慈烺抵達山海關前麵的一片石。歷史上,甲申之變後,李自成的大順軍和吳三桂的關寧軍在這裏血戰,從而改變了其後三百年的歷史,站在一片山前麵的高崗上,朱慈烺臉色凝重,他仿佛看到了金戈鐵馬,箭矢來去……
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血戰,這一世不會出現了,他一定能逆轉歷史。
十月十四日,朱慈烺抵達山海關。
城內所有文官武將早已經等候多時,當太子出現時,急忙上前參見。
為首的,乃是此地最大的官員,領兵部尚書銜、兼任右副都禦史,督師遼東的範誌完。
範誌完三縷長髯,長相頗為文雅,倒真有點範仲淹的意思,他自稱是範仲淹的後人,但他在歷史上的表現,實在是配不上「範仲淹」三個字。
不過其官運實在是不錯,從一開始,朱慈烺就想要擼掉他「遼東督師」的官職的,但籌劃了這麽久,連兵部尚書陳新甲都下台了,可範誌完遼東督師的官職依然穩固。
範誌完當然不知道太子對自己的「成見」,但卻知道太子撫軍京營,開封大勝,在朝堂中的巨大能量和軍事指揮能力,因此恭恭敬敬,甚至是有點誠惶誠恐。
範誌完之後是剛剛到任不久的遼東巡撫黎玉田。
黎玉田,字函中,陝西幹州(今陝西省幹縣)人,明崇禎元年(1628年)進士,鬆錦之戰後,原遼東巡撫邱民仰等一百多名文武官員被建虜殺害,遼東空虛,於是朝廷起任黎玉田,以右副都禦史銜,擔任遼東巡撫。歷史上,在崇禎十六年,建虜圍攻寧遠之時,黎玉田指揮吳三桂出戰,陣斬建虜梅勒章京訥爾特,艱難守住了寧遠。
崇禎十七年,北京失陷後,與吳三桂一起引導清軍入關,七月正式降清。
黎玉田不是忠臣,隻是一個隨波逐流的普通官員,朱慈烺對他沒什麽興趣,黎玉田之後的寧遠總兵吳三桂,山海關總兵馬科,才是朱慈烺此行的重點。
「是。臣領令。」李居正急忙抱拳躬身。
「堅壁清野能否堅決執行,關係到此次抵禦建虜入塞的成敗,」朱慈烺環視在場眾人,用一種不容置疑的聲音說道:「因此絕不允許任何人,用任何理由,阻擾拖延堅壁清野的進行,但有違抗者,一律以通虜論處!」
「是!」
「本宮所製定的撤離時間,乃是計劃能否成功的根本,不許早,也不能晚,這一點,諸位必須銘記在心,但有疏忽懈怠者,本宮必嚴懲不貸!」
「是!」
……
軍議結束之後,得了命令的老將董朝甫前去拜見李居正。
董朝甫今年已經六十了,鬚髮斑白,滿臉滄桑,李居正今年剛五十,還算壯年,且是二品的總兵官,不過就資歷來說,他卻比董朝甫差的遠。崇禎二年的時候,董朝甫就已經是薊州參將了,那時李居正還是一個都司呢。如果不是因為獲罪和逃亡,董朝甫現在的官階絕對比李居正大,何況董朝甫還是太子的人,因此李居絲毫不敢端總兵官的架子。
兩人相見,行禮之後,董朝甫請李居正分派任務,李居正不敢冒然提出,而是小心翼翼地徵詢董朝甫的意思,董朝甫也不推讓,將自己的謀劃自己說了,八十個夜不收,分成十組,在各個峪口之外遊弋,但使有人偷關而出,有向建虜傳遞情報的可能,一律格殺勿論。
與此同時,夜不收還要承擔起偵查建虜動向的工作,但使建虜出現,要提前預警——其實薊鎮現在並非沒有夜不收,隻不過戰力和能力和鬆錦之戰前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如果遇上建虜的偵騎,大概率的會全軍覆沒,因此明軍夜不收的活動範圍大大被壓製,最遠不敢超過長城五十裏之外。
而對一場戰爭來說,五十裏的預警距離實在是太短太短了。
李居正知道董朝甫是有名的夜不收,但對董朝甫的能力,卻是有所懷疑的,畢竟都六十歲的人了,花甲之年,還能躍馬挽弓,偵察敵情嗎?
董朝甫看出了李居正眼中的懷疑,但卻不點破,這麽多年的忍辱含悲,他見過的白眼和冷漠太多了,不在乎再多一個。
「老將軍說的好,就照老將軍說的做。」李居正說。
「謝總鎮!那卑職這就去準備。」
董朝甫站起抱拳,轉身就要走。
「老將軍且慢!」李居正站起身挽留,原來他覺得董朝甫兵力太少,一共八十個人怕是難以發揮作用,於是他想將薊鎮的各個峪口,一共大約一百名的夜不收全部收攏起來,交給董朝甫指揮。
董朝甫聽了卻是搖頭:「總鎮的心意,卑職領了,但兵在精不在多,薊州的夜不收可往薊州一代去偵查,界嶺口一代,交給卑職就好。卑職部下雖然少,卻足以應對此次之變!」說完,一抱拳,頭也不回的離開。
李居正站在原地微微苦笑:這老頭,性子真是倔的很啊。
……
十月十三日的下午,朱慈烺抵達山海關前麵的一片石。歷史上,甲申之變後,李自成的大順軍和吳三桂的關寧軍在這裏血戰,從而改變了其後三百年的歷史,站在一片山前麵的高崗上,朱慈烺臉色凝重,他仿佛看到了金戈鐵馬,箭矢來去……
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血戰,這一世不會出現了,他一定能逆轉歷史。
十月十四日,朱慈烺抵達山海關。
城內所有文官武將早已經等候多時,當太子出現時,急忙上前參見。
為首的,乃是此地最大的官員,領兵部尚書銜、兼任右副都禦史,督師遼東的範誌完。
範誌完三縷長髯,長相頗為文雅,倒真有點範仲淹的意思,他自稱是範仲淹的後人,但他在歷史上的表現,實在是配不上「範仲淹」三個字。
不過其官運實在是不錯,從一開始,朱慈烺就想要擼掉他「遼東督師」的官職的,但籌劃了這麽久,連兵部尚書陳新甲都下台了,可範誌完遼東督師的官職依然穩固。
範誌完當然不知道太子對自己的「成見」,但卻知道太子撫軍京營,開封大勝,在朝堂中的巨大能量和軍事指揮能力,因此恭恭敬敬,甚至是有點誠惶誠恐。
範誌完之後是剛剛到任不久的遼東巡撫黎玉田。
黎玉田,字函中,陝西幹州(今陝西省幹縣)人,明崇禎元年(1628年)進士,鬆錦之戰後,原遼東巡撫邱民仰等一百多名文武官員被建虜殺害,遼東空虛,於是朝廷起任黎玉田,以右副都禦史銜,擔任遼東巡撫。歷史上,在崇禎十六年,建虜圍攻寧遠之時,黎玉田指揮吳三桂出戰,陣斬建虜梅勒章京訥爾特,艱難守住了寧遠。
崇禎十七年,北京失陷後,與吳三桂一起引導清軍入關,七月正式降清。
黎玉田不是忠臣,隻是一個隨波逐流的普通官員,朱慈烺對他沒什麽興趣,黎玉田之後的寧遠總兵吳三桂,山海關總兵馬科,才是朱慈烺此行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