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論能力、論資格,當然是吳甡,吳甡現在是侍郎,熟悉兵部事務,此番又隨太子出征開封,立了大功,進為兵部尚書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是吳甡繼任,對朱慈烺來說,絕對是順了心意,但就怕有什麽意外,畢竟每一個兵部尚書的任命,都需要內閣討論,皇帝首肯,任何地方出了漏子,吳甡都有可能坐不上兵部尚書的位置。


    當然了,和其他部門相比,兵部尚書是一個火山口,崇禎一朝,隻兵部尚書就換了十幾位,平均每人的任期不過一年,甚至有王洽掉了腦袋,大部分官員都將兵部尚書的職位視為「畏途」,連楊嗣昌都駕馭不了,何況他人?這也是舉人出身的陳新甲能擔任兵部尚書的原因之一。


    所以對吳甡繼任兵部尚書,朱慈烺還是有一定信心的。


    陳新甲走後,朱慈烺起行前往豐臺。


    精武營,左柳營和神機營,此時正駐紮在豐臺。此次開封大捷,三營浴血奮戰,都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李順,在賈魯河一炮將劉宗敏轟成了重傷,立下了奇功,班師回朝前的軍議上,朱慈烺當眾讚賞獎勵了李順,李順著實露了一把臉,人人都說,李順有可能會打破慣例,成為大明朝有史以來第一位不是勛貴出身,但卻擔任神機營指揮使的人,李順聽了,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至於馬德仁,雖然帶領的是輔兵營,但左柳營在此次開封之戰中表現不錯,硬生生地擋住了流賊的進攻,被太子誇讚,一向被人認為是平庸之才的馬德仁,一掃過去的陰鬱。


    唯一有點落寞的是吳襄。


    雖然他是精武營的主將,但卻並沒有參加什麽血戰,一直率領援兵在後方急趕,除了在戰場掃尾,收攏俘虜,一場真正的血戰也沒有參與。


    不過吳襄心中清楚,自己這個精武營主將也就是一個門麵,太子能帶自己到開封,已經是榮耀了,因此他也並不是太在意。


    當太子的車駕出現在營前時,吳襄,馬德仁,李順帶著營中眾將,急急出營迎接。


    此時天色漸黑,火把照耀之下,馬上的太子看起來很疲憊,但依然微笑著同眾將打招呼,進到中軍帳,一一詳細詢問軍中事務,從糧草到俘虜,都巨細靡遺。正好是晚飯時間,於是太子就在帳前擺開桌子,燃起篝火,和眾將一起聚餐,營中把總以上的將官、軍需軍法官、思想教導官、都被召到了帳前。


    席間,歡聲笑語不斷,開封大勝,所有人都心情大好,更何況領軍的是太子,一旦登基,在場的所有人都有從龍之功,前途不可限量。所以越發的要積極表現。朱慈烺端起酒杯,再一次感謝諸將的奮勇和浴血,目光掃過閻應元張名振徐文樸魏闖等人,心中滿是欣慰,這幾個千總都是合格的,尤其是閻應元,賈魯河一戰戰出了氣勢和威風,十一月應對建虜入塞,還有硬仗要倚仗閻應元。


    閻應元不是一個喜歡說話的人,坐在眾將之中,總是默默,除非太子發問,又或者是同袍敬酒,他才會客氣兩句,大多數的時間,他都沉默的像是一尊雕塑。


    司馬遷曾經評價飛將軍李廣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意思是李廣將軍是一個嚴於律己,以身作則,不喜歡說話的人,但深得部下愛戴,就好像桃樹和李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麵走來走去,便走成了一條小路。


    臨陣衝鋒,李廣衝鋒在前,部下沒有人敢落後。


    感覺薊州總兵佟瀚邦也很沉默。


    或許,古來的猛將都是如此吧。


    夜很涼,這個時代的秋天比前世冷多了,但朱慈烺依然堅持在睡前巡營一次。


    五月離開京師時,天地還一片翠綠,但現在卻已經是蕭瑟之秋了。


    據宋應星的報告,種在京營官田裏的玉米已經黃熟,並開始收割了,雖然旱情嚴重,但賴中間的三場及時雨,收成還是很不錯的,畝產六七百斤是不成問題的,這已經超過了小麥四百斤的產量。


    另外兩種作物,番薯和馬鈴薯的葉子也漸漸枯黃,不過還可以等兩天再收,就生長習性看,這兩種作物可以一直長到霜降。


    三種新型農作物,都是耐旱的品種,尤其後兩種還是高產,雖然滋味沒有小麥白麵好吃,但在饑荒之年,卻可以令更多的人存活,就明末久旱無雨的小冰河天氣來說,再沒有比番薯和馬鈴薯更合適的作物了。


    隻可惜京營的官田在京師的另一邊,距離太遠,不然朱慈烺一定會馳馬而去,哪怕是深夜,他也想要看一看這一世的玉米紅薯土豆究竟是什麽樣?


    巡營之時,朱慈烺特別留意營中的新兵,也就是闖營的降兵。也是怪了,雖然盔甲兵器都一樣了,但朱慈烺卻還是一眼就能認出,眼前這個兵究竟是京營的老兵,還是闖營的降兵,大約眼神和氣質還是有點不一樣吧。降兵都比較拘謹,眼神還是有點虛,京營老兵就不一樣了,一個個氣定神足,見到太子巡營,號子喊的震天響——兵都是打出來的,經開封一役,京營的信心和士氣又上了一個台階。


    ……


    京師。


    承幹宮。


    帷幔之後,密集而劇烈的咳嗽聲。


    「母妃……」一個錦衣玉冠的少年站在榻前,急的眼眶都紅了,轉身吼:「那兩個澳門醫生呢?怎麽還不來?」


    「永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五年(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韭菜東南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韭菜東南生並收藏崇禎十五年(上)最新章節